「獨居的父親突然倒下,變成半身不遂了,該怎麼辦才好?」
在決定進行照護前,必須先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上。
只要具備「管理力」,即使不離職也可以完美地照護家人、親人。
我們即將面臨及已進入高齡化時代。雖然基於責任與親情,需要照顧生病的親人,但這只是一個短暫期間,除了特殊原因必須換工作、轉換跑道外,實在不應出現照護者必須「離開職場」的選項。因為,「照護」並不是你的職業。你會發現,即使不離職也可以完美地照護親人。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你需要的是──具備「管理」能力。
針對上述目標,本書將介紹「四加一」的管理方式,即包括四個照護環境管理(即家庭、親族;公司、職場;行政、地區;醫療、照護)、思考職涯的方式,以及「心靈管理」,好預防「根據統計,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會因此陷入的『照護憂鬱症』」。
本書重點包括為什麼要辭職呢?開始「在職照護」、不是只有父母需要照護、「在職照護」管理、家庭管理、工作與政府補助管理、照護管理、心靈管理、疾病管理、感動的安寧療護與繼承問題、從癌症末期學習醫療與照護的合作、了解失智症、兼顧照護與工作對於人生的效果。
臺灣也已進入老年化社會,照顧問題與日本相近,企業必須因應的問題也變多了。期待有需要的照護者及企業相關部門都能閱讀本書;並在受理照護相關的諮詢與申請服務時,能以本書作為處理方式的參考。
作者
飯野三紀子
日本「一般社團法人照護離職防止對策促進機構」理事。於Well Link株式會社成立「照護與心靈諮商室」,現為專任首席顧問。曾任職於一般企業的人事部,之後於人才仲介公司擔任職涯顧問。二○○○年與母親一起照護阿姨並進行安寧療護,後來因為母親罹患失智症,再加上同時照護陷入憂鬱症的友人,在龐大的負擔下放棄了上班族生活。之後,在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涯後,以自由工作者的身分獨立接案。為了能處理照護者自我的心理問題,於是重新回到大學修習心理學。目前一方面針對長照需要等級四的母親進行居家照護,也同時為工作者的「心理健康」與「兼顧照護與工作」狀況提供支援。其擁有五人的照護與四人的安寧療護經驗,並主管「身心照護實驗室」。
譯者簡介
張瑜庭
現為自由譯者。國立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曾到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交換留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為什麼要辭職呢?
照護離職的悲劇
三個迷思
被說是「不孝子」
第一次體驗照護的阿孝
迷思一──不要把家務事帶進職場
迷思二──最好由家人照護
父母輩並不期望家人的照護
失智症照護由專家來做會比由家人來做更好?
迷思三──說出照護的事情很丟臉
不自覺想隱瞞的心理
第二章 開始「在職照護」
一開始任誰都會恐慌…54 為什麼照護會讓人身心俱疲?
一開始照護陷入的隧道效應…61 為什麼會這麼慌亂?
憑原先的專長難以搞定照護…69 「求助」的優點
為了消除在職照護騷擾…75 了解照護休假制度
第三章 不是只有父母需要照護
漸增的執行功能障礙與半身癱瘓…86 丈夫腦出血倒下的阿圭
照護者的心理照護也很重要…92 組合長照保險與精神障礙手冊
第四章 「在職照護」管理
使照護成為可能的四個管理
將職涯規劃加入照護生活的雅美
不要忽略受照護者的期望
以遠距工作兼顧照護與安寧療護的美佐子
配合照護改變工作方式
有心結的親子的照護管理
「有隔閡」時的處理方式
心結很深的親子應將互動降到最低
第五章 家庭管理
不以自己為優先考量而弄壞身體的美奈
家庭管理一──與親戚、兄弟姊妹間的分歧
家庭管理二──同步父母的狀況來填補落差
家庭管理三──女性來照護不是天經地義
家庭管理四──家族會議
家庭管理五──議長是誰?
家庭管理六──家族會議的注意事項
家庭管理七──注意長男的刻板家庭觀
家庭管理八──不要讓孫子輩擔任主要照護者
家庭管理九──必須關心未成年的孩子
家庭管理十──逆向抵押貸款
家庭管理十一──預先討論續命治療問題
與照護相關的法律
第六章 工作與政府補助管理
工作管理一──從在職照護思考職場環境如何改善
工作管理二──具備心理健康的觀點
工作管理三──提高工作的專注度與生產力
工作管理四──照護的利他行為會使人感到幸福
工作管理五──換工作與考證照…157 政府補助與鄰里的管理
第七章 照護管理
照護管理一──與醫師接觸
照護管理二──詢問醫師的方式
照護管理三──困難的失智症診斷
照護管理四──初遇照顧管理專員
照護管理五──居家照護服務
可利用的服務
第八章 心靈管理
決定適合自己的照護模式
外在動機
社會動機
動力的變遷
以自己為第一優先
在職照護的心理健康 六大重點
重點一──了解憂鬱症狀
需要心靈管理的失智症照護
重點二──是否陷入「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
重點三──感覺「憂鬱」時請立刻行動
重點四──利用喘息服務
重點五──稱讚自己
重點六──獲得自己與家人的認同
第九章 疾病管理
需要照護的「腦血管疾病」與「癌症」
面對「腦血管疾病」時整理環境並給予適度刺激
面對「癌症」時精準掌握資訊進行管理
第十章 感動的安寧療護與繼承問題
安寧療護並不可怕
各自的地方
與當事人確認是否進行安寧療護
順從父親的意願不進行續命治療的真木
修法進度跟不上時代的日本
衰老的安寧療護
孤獨死
由照護機構與短期照護服務進行的安寧療護
繼承問題 多加子的狀況
第十一章 從癌症末期學習醫療與照護的合作
一旦診斷為癌症即申請長照保險服務
癌症的安寧療護過程
末期醫療的用語與基礎知識
第十二章 了解失智症
了解失智症的七大重點
重點一──失智症是什麼?
重點二──發病與過程
重點三──失智症的診斷
重點四──不生氣、不責怪、不說教
重點五──順著對方的智慧
重點六──配合個性
重點七──說話時的禮儀和舉止
第十三章 兼顧照護與工作對於人生的效果
照護是人生的財產
企業應將照護視為確保人才的推力
互相展現弱點的組織才強大
「同工同酬」的時代即將來臨
結語
序/導讀
前言
今天「照護與心靈諮商室」裡來了一位上班族。諮商開始後,他低下頭含糊地說著:「照顧父母是身為子女的責任……」
他會來到這裡,是因為公司的主管擔心他即將決定離職回家照護生病的親人,就建議他先來「照護與心靈諮商室」接受諮商。
「獨居的父親突然倒下,變成半身不遂了,該怎麼辦才好?」
「母親住院的醫院打電話到我工作的地方,說她半夜吵鬧,造成他人的困擾,院方希望她可以出院回家……但是母親罹患的是失智症,該怎麼辦才好?」
「我老公因為腦出血住院,醫生說會留下後遺症……」
只要遇到上述情況,每個人都不免要背負著沉重的壓力,無暇顧及工作,甚至會產生「家人陷入危急中」、「我必須趕快採取行動」的想法。而面對這些情況,任憑誰當下都會心生恐慌,不知該怎麼做才好。
對於上述這些情況,我通常會對來諮商的人說:「別擔心,你其實可以繼續工作並同時進行照護。前提是,第一步要先清楚掌握所有狀況。」而對於已經下定決心要離職回家照護親人的人,我則會再進一步進行以下提問:
問:「當你照護的父母往生後,你的工作和收入會變得如何?」
答:「……」
問:「結束照護回到社會後,你有自信找到比現在更讓你滿意的工作嗎?」
答:「……」
問:「開始照護後,你能活用你原本的專長和人脈嗎?」
答:「……」
問:「對於你而言,『離職回家照護』是最佳選擇嗎?」
答:「……」
問:「你什麼時候可以結束照護?」
答:「……」
一般情況下,我的每一個提問通常都得不到任何回答。
沒錯,在決定進行照護之前,必須先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上。
我們即將面臨及已進入高齡化的時代。在開始照顧父母、伴侶、家人之後,我們通常還有長達三十至五十年以上的人生。而且,在四十歲到六十歲,正是我們必須規劃自己樂齡人生的時候。
在這個時期,雖然基於責任與親情,需要照顧生病的親人,但是你如果把「照護親人」只當作職涯規劃的一個短暫時間,那麼除了換工作、轉換跑道外,實在不應出現「離開職場」的選項。因為,「照護」並不是你的職業。
接著,請你借助以照護為職業的專家之手,同時肩挑著照護與工作的擔子朝著自己的人生邁進。你會發現,即使不離職也可以完美地照護親人。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你首先需要的是──具備管理能力。
針對上述目標,本書將介紹「四加一」的管理方式,即包括四個照護環境管理、思考職涯的方式,以及「心靈管理」,以預防根據統計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會因此陷入的「照護憂鬱症」。
不僅是面對沉重照護壓力的人,我希望所有在職場工作的人都能了解「四加一」的管理和「心靈管理」。
此外,由於日本的育兒照護休假法修法,企業必須因應的問題也變多了。希望企業內部必須因應這些問題來調整的部門都能閱讀本書,並在受理照護相關的諮詢與申請服務時,都能以本書作為處理方式的參考。
我因為曾對五個家人、親戚、朋友進行照護與安寧療護,所以也順勢轉換跑道,形成我的專業。
在這些年的照護工作期間,我經歷過許多次的失敗,也有過真心和善意都被無情打碎的時刻。
我也曾事與願違,悲嘆自我的壓力已到極限,但沒想到,我的心靈因此而更加成長,還獲得了許多精神糧食。
現在,我一邊對長照需要等級四的母親進行居家照護,同時開設「照護與心靈諮商室」繼續從事照護顧問的工作,為即將或已從事照護者進行心靈與職涯的諮商,以期達到照護離職的比率為零。
請你以本書為契機,為高齡化時代全面來臨預做準備吧!
本書舉例的人名為假名,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會修改實際情況。
飯野三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