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解讀台灣家將文化!
在台灣傳統民間信仰常見的廟會活動中,往往夾雜著五彩繽紛的各種藝陣,而寺廟的信徒們更藉由廟宇舉辦廟會時虔獻藝陣做為酬謝神恩的具體表現方式,也因此廟埕廣場便成了藝陣團體的最佳表演舞台,所以許多傳統藝陣也被視為民俗廟會的流動劇場,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侍衛神祇信仰中勇猛剛毅的家將團。
作者經多年蒐集、觀察與研究家將,在本書中全面解析家將文化對於台灣民間信仰的重要性,以及各面向的原始意義與藝術美學。對於台灣家將的起源、名詞、種類、角色、信仰、臉譜、工藝、文創,均有深入淺出的詮釋與解析,是認識家將、了解家將、觀賞家將的最佳工具書。讓我們一起追尋兒時記憶的八將腳步,一窺八將團幕前與幕後少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作者
呂江銘
著有《家將》、《官將首》、《蘆洲神將》上、 下冊、《八將》、《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慶祝建廟一五一週年嘉年華紀念專輯》、《冠友一家》上、下冊、《台灣家將臉譜藝術─八家將卷》、《台灣家將臉譜藝術─官將首卷》、《蘆洲神將》、《福氣興中和─中和地區土地公廟訪查實錄》、《福氣旺板橋─板橋地區土地公廟訪查實錄》、《福氣祐新莊─新莊地區土地公廟訪查實錄》、《福氣臨土城─土城地區土地公廟訪查實錄》、《福氣爚鶯歌─鶯歌地區土地公廟訪查實錄》、《什將威風—「嘉義古桃城山海鎮什家將」》等書。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謝誌
作者簡歷
第一單元 前言
第二單元 家將溯源
第三單元 臺灣濫觴
第四單元 家將釋名
第五單元 家將總類
第六單元 家將角色
第七單元 神祇信仰
第八單元 臉譜藝術
第九單元 出軍實務
第十單元 工藝藝術
第十一單元 神像藝術
第十二單元 多元文創
結論
參考書目
序/導讀
自序
家將團是我國百餘種藝陣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自清朝中葉迄今兩百餘年來,靠著師徒代代相傳的承衍機制,一直為彰顯侍衛神祇的信仰以及守護枌榆闔屬的信念而存續,縱然被戲謔為8+9也在所不惜。
很多人都會問我在這麼浩瀚的民俗學當中,為何我會窮畢生精力去鑽研家將文化?我總會回答應是與幼年時祖厝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福和宮旁,較易接觸廟會為啟蒙點,再加上一年中能在北台灣看到家將團的次數屈指可數,因為對於充滿神秘感的家將團有著無限的好奇,所以國小五年級即會自己搭公車去台北大稻埕或艋舺等地觀賞家將團的演出,稍長有幸遇到從嘉義山海鎮總堂什家將傳衍至台北大稻埕的嘉義廣義堂什家將,在團長阿峰師的提點下開始拿起筆記本記錄家將文化的秘辛點滴,其後雖有許多熟識的家將團團長都想邀我入夥當團員,為了秉持中立,至今我仍只願當個隨團記錄者,並將我的記錄成果分享給同好共賞。
另一個觸發我利用業餘時間專心研究台灣家將文化的動機是因為發覺到台灣的民俗學研究雖有百百樣,但大多數人都只願挑選有眾多前賢發表過多篇研究撰述的項目,藉以簡便地抄襲徵引,緣於此,台灣家將文化既無精準史料可查、出軍演藝的時間點亦難追尋、諸多行規禁忌更甚於其它藝陣,以及許多幫派組織犯罪團體滲入劣質家將團隊……等眾多因素,都使得少數欲前往研究者卻步,當然我的冒險犯難是用真誠的態度長期累積各家將團團長的信任和支持,才得以歷經四十餘年不輟。
民國91年(2002)是我開啟台灣家將文化研究出版濫觴之楔子,當年以「嘉義地區重要傳系之調查與分析」為研究主軸及出版的《家將》是國內第一本闡述台灣家將文化的專書,其後則再陸續撰稿出版《官將首》、《八將》、《台灣家將臉譜藝術-八家將卷》與《台灣家將臉譜藝術-官將首卷》等,這些圖書的出版雖只是我個人研究出版的一小部分而已,但卻是台灣家將文化及生態發展的重要研究史料之一。
有鑑於國人對於台灣特殊的家將文化不僅陌生,在諸多負面報導的影響下更是誤解連連,總是將跳將的成員與壞小孩畫上等號,為了讓這種臉畫重彩、行步誇張的重要無形文化資產-家將團能受到理解與重視,因此本書「溯源總論卷」是全套《台灣家將大全》系列叢書的首部曲,後續會陸續規劃與出版「家將總類卷」、「家將角色卷」、「臉譜彩藝卷」……等,值得注意的是全國的家將種類不只繁多,其組織編制與出軍儀規亦各自放彩,為了全面性介紹與解析全國30餘種不同組織編制的家將種類,這套叢書將會引領您全方位地探索台灣特殊的家將文化與神祕面紗,進而欣賞其豐富的多元藝術美學底蘊。
每本拙作的出版都是我嘔心瀝血之作品,只恨個人才疏學淺,謬誤定然不少,尚請方家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