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歸納法比較研究,以觀盛衰之亂之原。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趙翼辭官致仕,閒居無事,讀書寫書自娛,用筆記形式把資料記錄,日積月累而成《二十二史劄記》。
《二十二史劄記》的最大特點,乃它採納排比和歸納等方法解讀歷史、並採以史證史。對於史書上重大的歷史事件、人物、現象及史實,以歸納法集合有關資料,作有系統的論述與客觀評價。共有六百零九題,題目大多標新立異。多著重經世致用,探明治亂興衰。如趙翼指「東漢諸帝多不永年」,乃從東漢各皇帝的壽命年期中歸納出來;研究宋朝時,便提出「宋制祿之厚」、「宋恩蔭之濫」、「宋恩賞之厚」及「宋冗官冗費」,指出宋朝對文人在進仕上的過份優待,導致宋朝在官員方面的支出形成沉重負擔;「明初文字之禍」部分,則歸納出「明祖通文義,固屬天縱。然其初學問未深。往往以文字疑誤殺人,亦已不少。」
作者
趙翼
字雲崧,號甌北,江蘇常州府陽湖縣人。清朝文學家、史學家。
目錄
卷 26:宋史
卷 27:遼史、金史
卷 28:金史
卷 29-30:元史
卷 31-36:明史
序/導讀
閑居無事,翻書度日,而資性粗鈍,不能研究經學。惟歷代史書,事顯而義淺,便於流覽,爰取為日課。有所得,輒劄記別紙,積久遂多。 惟是家少藏書,不能繁徵博採,以資參訂。間有稗乘脞說,與正史岐互者,又不敢遽詫為得閑之奇。蓋一代修史時,此等記載,無不搜入史局,其所棄而不取者,必有難以徵信之處。今或反據以駁正史之訛,不免貽譏有識。 是以此編多就正史紀傳表志中,參互勘校,其有牴牾處,自見輒摘出以俟博雅居子訂正焉。至古今風會之遞變,政事之屢更,有關於治亂興衰之故者,亦隨所見附著之。 自惟中歲歸田,遭時承平,得優游林下,寢饋於文史以送老,書生之幸多矣,或以比顧亭林日知錄,謂身雖不仕,而其言有可用者,則吾豈敢。
陽湖趙翼謹識 乾隆六十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