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也許可以叫「文學時代」,但我相信「語言」二字,代表更底層、更自由、更地區性的文字美學。它是表達我對人類智慧,那種狂風似的生命力,致上深刻的、歷史的敬意。
作者
張紫蘭
台灣宜蘭羅東人,1961年生。曾獲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佳作、全國大專復興文藝營小說第三名、淡江大學五虎崗小說第二名、蘭陽女中全校小說第一名。早期作品刊中外文學、中國時報、自立晚報副刊。現任「從容文學」總編輯。著有散文集五本、小說一本、童詩一本。
序/導讀
導讀
(創造新語言者)
1.
創造新語言的人,就是創造歷史!這個時代。
2.
就讓那些粗糙的,流蕩吧!
就讓那些古典的,重回美的驚奇!
就讓我們這些觀眾,零星的上台!羞澀地鞠躬。
(戰鬥的意義)
1.
在大環境中,在複雜中得勝與失敗,
使我們迫切人類自由的邊邊,迫切高昂的真理!這就是戰鬥的意義。
2.
我喜歡整齊劃一的節日,整齊劃一的國家。救國團的大哥哥大姊姊。
(破裂的音樂)
1.
那是已經相當成熟的音樂,好音樂。
但社會運動很迷人,它可能需要有破裂的音樂。(有一點點缺陷沒關係。)
2.
他不只是政治,他創造了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熱情。
(勝與敗同義)
1.
勝與敗同義,都是一場嘉年華。
2.
誰能夠不斷領先思想,誰就領導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