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校車帶你變身小蜜蜂,潛入蜂巢,
親自和蜜蜂們交個朋友吧!
卷髮佛老師真是個怪咖,竟然選在春光明媚的日子去看蜜蜂?魔法校車變成一輛蜂巢巴士,學生們也都變身小蜜蜂,費盡心思混進蜂巢內,就為了取得關於蜜蜂的第一手資料。
大家偽裝得和蜜蜂好像啊!你也想潛入蜂巢、認識蜜蜂的奇妙行為與生態嗎?坐穩囉,魔法蜜蜂校車,出發!
【魔法校車】系列特色
最搞怪、最顛覆想像的科學繪本經典再現!
暢銷全球、獲獎無數、專業審訂
全方位科學啟蒙,搭配第一線教師設計教學指引
★麻辣魔法女教師──卷髮佛老師,帶你學習嗨翻天!一個怪怪老師+一輛老校車,居然就可以飛天遁地、變大縮小,完成各種探索旅程!加上精怪頑皮的同學們,一起歷經一場又一場刺激精采的自然科學大冒險。
★一本一主題,故事活潑、生動、爆笑、有趣,緊緊掌握兒童閱讀喜好與口味。
★以圖像搭配故事、對話、註記、說明文字等方式,充分滿足各個不同知識、年齡層讀者的需求。
★邀請教學現場第一線教師,為讀者整理各書可搭配108課綱國小自然科學領域的重點,讓師長使用起來更有效率。
名人推薦
【魔法校車】系列推薦
「閱讀」能夠讓兒童的科學素養萌芽。第一次見到〈魔法校車〉是在美國逛書店時,後來這套書成為我們家小孩喜歡翻閱的科學讀本。〈魔法校車〉之所以如此受歡迎,除了能夠帶領孩子坐上想像中的魔法校車、穿越時空地理的限制外,還能探索日常生活不能立即體驗的自然奧妙,像是:地底、人體、太陽系等。
更引人入勝的是,故事裡的卷髮佛老師,經常運用互動性十足的趣味對話,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深究問題、解決問題,透過反覆鍛鍊科學邏輯思維,增加知識的廣度與深度,如同一位為孩子特聘的科學啟蒙老師,在家就能輕鬆落實科學素養教育。──吳念祺(「每天都要一起玩STEAM x Play」親子社群創辦人)
如果孩子的童年沒有〈魔法校車〉的陪伴,那絕對少了許多精彩!一開始我帶著孩子從卡通影集開始接觸,之後再和孩子共讀整套書,每一場冒險之旅,都是那麼心驚膽戰又充滿趣味,把教科書上枯燥呆板的科學觀念用最生動的故事來呈現,讓科學不再只是科學,而是一次次身歷其境的探險旅程!
我知道這樣說有點瘋狂,但不用說孩子,就連我這個大人也不自覺地迷上〈魔法校車〉,看完書還會想像自己就是活力無窮的卷髮佛老師,開著校車、帶著學生到處在宇宙、大自然、人體之間尋找科學驚喜!相信我,3~99歲的人都能體會魔法校車的魅力!──陳瑜(「鏞鏞甫甫親子部落格」格主)
當你發現一成不變的複習、考試悄悄占據了自然課,親近與探究自然科學變得索然無味時,快快搭上魔法校車,跟著卷髮佛老師一起心領自然的奧祕,神受科學的奇幻魅力。
一進到卷髮佛老師的自然教室,映進眼簾的是讓人目不暇給的感官洗禮,博學而沒有極限的佛老師總能帶領學生穿梭古今、上天下地、拓展眼界,讓自然課變得豐富又有趣。如果說教室裡的自然課局限了你的想像力與探索自然科學的樂趣,不妨打開心眼,翻開〈魔法校車〉恣意悠遊,想像自己是充滿教學熱誠的佛老師,帶領一群充滿好奇心的小朋友,透過引導、觀察、報告與實作的方式,領略自然科學的奧祕,讓知識的學習變得多采多姿、充滿魅力。──盧俊良(FB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版主)
作者
文/喬安娜.柯爾(Joanna Cole)、圖/布魯斯.迪根(Bruce Degen)
喬安娜‧柯爾(Joanna Cole)與布魯斯‧迪根(Bruce Degen)兩人在【魔法校車】系列叢書中,展現了他們對於科學的熱愛與童趣,深深抓住許多讀者的心。這一系列知識性故事,帶領孩子進入浩瀚的科學領域,悠遊於生物科學、地球科學、太空科學、氣象學和古生物學中,被《紐約時報》評為「最新鮮有趣、最富創意想像的科學啟蒙方式……」。這套書的確已將平面書籍的能力,擴展到更創新、更多互動的境界。
在《魔法校車:蜂巢歷險記》一書的籌畫過程裡,兩人廣泛的閱讀相關書籍、鑽研昆蟲學、請教專家,並且親自造訪養蜂人家,經過長久努力與用心才得已完成。書中巧妙的將現實、幻想、冒險和幽默融合在一起,帶領讀者來探索蜜蜂的生活。當讀者從蜜蜂的角度去發現牠們是如何尋找食物、建築蜂巢、製造蜂蜜與蜂蠟,或是了解到牠們照顧子代的方法,一定會驚異於昆蟲的生活原來是如此複雜多變。全書精彩的圖畫細膩又充滿智慧,必定能滿足每一顆好奇的小心靈。
作者喬安娜.柯爾曾因她在童書領域的卓越貢獻,獲頒華盛頓郵報/童書協會的非小說類大獎,以及大衛麥考文學獎。繪者布魯斯.迪根曾經畫過三十本以上的童書,包括傑西熊系列叢書(Jesse Bear series)。他是《離家遠航》(Sailaway Home)和《漿莓》(Jamberry)兩書的作者兼繪者。
譯者簡介
蔡青恩
臺灣大學牙醫學系畢業,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熱愛自然與閱讀,為人母後更對兒童文學感到興趣。
現為專職母親,兼職翻譯。
序/導讀
序
交織在混亂中的秩序
趙榮台(林業試驗所前副所長)
在《魔法校車:蜂巢歷險記》中,卷髮佛老師和孩子們闖進了蜜蜂的家。蜜蜂?怎麼會是蜜蜂呢?為什麼不看看鳥巢,不去兔子窩呢?
是不是因為蜂蜜總給人甜蜜的感觀經驗?或是因為蜜蜂是花姑娘的媒婆,媒婆成人之美,形象很好?還是,因為蜜蜂是孩子們再熟悉的不過的昆蟲呢?蜜蜂的勤勞一向是受人稱頌的美德;我們不是從小就學唱「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嗎?老師教我們一定要勤奮,「天暖花開不做工,將來哪裡好過冬?」
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不過,【魔法校車】看上蜜蜂,更可能是因為蜜蜂大概是除了人類以外,至今我們了解最深入的生物之一了。你恐怕很難想像,這些「低等的」小傢伙竟然擁有和「高等動物」不相上下的複雜行為。牠們嚴密的社會組織,引人入勝,科學家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勉強有了一定程度的瞭解。你也許不清楚,專門討論蜜蜂的學術期刊就有好多本,而奧地利的動物行為學家卡爾房孚立(Karl von Frisch)更因為首度發現蜜蜂以舞蹈「語言」彼此溝通(見本書21頁 ~ 23頁),而榮獲197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呢!
這本書看似佛老師雜亂的卷髮,實際上是經過精心的設計,非常細膩。文字雖然簡潔,行家一看,便知切中要點,它絕對是將龐大資訊細細咀嚼後,經過繁複的整合、沉澱、終致燦開的創作。全書只花了一頁介紹昆蟲,第二頁便進入主題蜜蜂。簡明介紹社會昆蟲和蜂螫等背景後,縮小的魔法校車便展開驚險刺激的蜂宮之旅。
故事從進入蜂巢要接受守衛蜂檢查開始,這個情節彷彿電影中要混入異形或敵軍的大本營那般令人緊張!接著便一路用探險的方式,來呈現科學家從小蜜蜂身上所學到、所累積到的知識。舉凡蜜蜂的解剖學(例如口器、蜜囊、螫針)、生理營養(費洛蒙、花粉、花蜜等)、發生學(發育、變態等)、行為學(釀蜜、儲蜜、舞舞蹈、溝通等)、社會組織(后蜂和工蜂的分工、階級、工蜂的工作、育幼、分封等)、生態學(授粉、捕食者等),沒有一樣遺漏。此外,蜂巢的結構、蜂箱的構造,都帶入流暢的故事裡,既不含糊、也不牽強。
全書穿插著養蜂的背景。仔細想想,養蜂的包伯和那隻貪吃蜂蜜的黑熊,其實有點類似。我們的祖先過去可能和黑熊一樣,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只為嚐一口沁人心脾的甜蜜。蜂蜜對人類致命的吸引力,終於發展出超過兩千年的養蜂歷史,形成龐大的蜂蜜工業──蜂蜜、蜂王乳、蜂花粉、蜂蠟、蜂毒、蜂膠和蜂蜜酒。而書中幽默之處,在於作者的安排:黑熊靠著牠的厚皮毛夾克,人類則利用蜂服、噴煙、工具,分別取得了甜在心頭的犒賞──蜜。
我也佩服《魔法校車:蜂巢歷險記》夾雜的文字遊戲。原文諧音處處,隨時出現前後呼應的巧思,令人發出會心一笑。書中間有兒歌般的押韻、雙關語,饒富趣味;譯成不同語言後,雖難免略失原趣,但中譯本已盡全力傳達其風貌了。
諾貝爾獎得主房孚立曾說:「蜜蜂的生命就像一座魔井,從井中汲取的水越多,就會湧出更多可汲取的水來。」是的,蜜蜂身上各種精密的程式和能力,不斷帶給科學家驚喜的發現,魔法校車的這趟旅行,應該讓你分享到一些這樣的感覺吧!這不禁讓我恍然想起,科學研究何嘗不可以是魔法校車般的探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