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抗爭源自逃犯條例的爭議,形成了一股爭取政治自由的強大運動潮流。在反送中運動落幕之前,陳文珊老師的觀察提供了獨特的神學與台灣之雙重視角,追求公義的基督教傳統是鼓舞香港人走上街頭的動力之一,促成台灣教會伸出援手。台灣人在爭取民主過程中所付出的血淚與代價,也是用來思考香港人未來道路的參考經驗。
「香港人抗爭源自於逃犯條例的爭議,形成了一股爭取政治自由的強大運動潮流。在反送中運動落幕之前,陳文珊老師的觀察提供了獨特的神學與台灣之雙重視角。追求公義的基督教傳統是鼓舞香港人走上街頭的動力之一,促成台灣教會伸出援手。台灣人在爭取民主過程中所付出的血淚與代價,也是用來思考香港人未來道路的參考經驗。」——何明修
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大致上從2012年開始,台灣與香港同步感受到中國因素的氣旋,台灣有『反旺中運動』(反媒體巨獸壟斷),香港有『反國教運動』,兩邊都是年輕人衝出來的抗爭,兩地的公民社會也開啟了密切的交流。陳文珊對香港的關注,發生在此脈絡,一位女性主義與神學的研究者,帶著熱情一頭栽進了正在改寫中的香港政治社會歷程,而寫作了這本見證者的文集。」
——吳介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獅子山精神』原是在七零年代高度成長期中誕生的『香港人』民族性的表徵,指涉一種同舟共濟,刻苦耐勞,不屈不撓,相信凡有耕耘必有所獲的務實精神。陳文珊教授以深沉的信心之筆,重新詮釋香港流水革命的內涵,將這個原本展現在經濟場域的舊香港精神,轉化成一種道德抵抗的主體意識,賦予了獅子山新的,更壯闊的生命。在這冊文集之中,作為道德抵抗的『獅子山』精神從香港映照台灣,韓國,以及秩序解體中的當代世界,最終再反射回陳文珊一切反思的母體台灣的基督教會,安靜地,但卻堅定地要求台灣教會的自省與重生。」
——吳叡人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書作者,一位活躍於台灣社運的神學院教師,在中文大學客座時見證了香港的民主抗爭。本書不只有她第一手的觀察和省思,與之相伴呼應的,更是其出自公共神學與政治神學觀點的深刻人道關懷。」
——黃文雄
前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
「本書從神學的角度,打破基督教是保守信仰的迷思,提醒我們,真正的基督信仰是要打破世上的威權與壓迫,與哀哭的人同哭同行。」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彼此守望,相互充權/邢福增
史家型義人的反抗/吳豪人
極權時代的基督徒見證/胡露茜
遊走人性血肉,關懷制度暴力/梁柏堅
期待黑霧消散,上帝國臨到/黃春生
知識分子的關懷/葉浩
遠看,近看/龔立人
獅子山精神的死而復生/自序
第一部 催淚煙中
你沒有證據
行使性暴力的警察不配「公權力」三個字
與民為敵、成為政治打手的港警
從蓋吉斯之戒到天國的福音
催淚煙中的新香港
旁觀他人的痛苦與犧牲政治
不帶面具不穿外衣的信仰自由
如何記憶誰的地景
從香港選舉變天反思台灣教會的政治參與
黑暗不能勝過光
第二部 他山之石
在創傷和憤怒中追尋公義
其實,在光州之前有濟州──專訪和平使者韓國濟州主教姜禹一
在哪裡軟弱,就在哪裡變為剛強
如何暴力/誰的和平
從通姦到遭性侵
反思茶杯裡的風波
當死刑存廢成為港台政治躲不掉的戲碼
宗教做為銳實力統戰工具
處理了,才能真正放下
第三部 十字架上
教會應積極推動轉型正義
淺論基督宗教與民主
信心是什麼呢?
黑暗中的榮耀
作中流砥柱
唱新歌
白晝之子
我們向前走在神光中
三思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