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圖騰》作者姜戎近50年的蘊釀,睽違16年全新鉅作
首屆曼氏「亞洲文學獎」《狼圖騰》姐妹作
2020年《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小說評選入榜
《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有如遊牧文化的兩面,剛柔相濟。
《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
兩個圖騰,像太極圖般交融。補上了這個空缺,總算了卻我一生的夢想與追求。──姜戎
《天鵝圖騰》的精神純度、文學詩意、以及對靈魂的觸擊度上,遠超《狼圖騰》。──姜戎
摯愛是天鵝天命的唯一,專一是天鵝天愛的心諾!
草原上有一隻孤影般的天鵝,常年在淒涼湖面對影獨舞哀歌。
獨舞裡始終是雙雙繞頸的訴說,哀歌中永遠是漂動的淚波……
一生高傲,一生自由,一生相守,這份追求讓生命閃閃發光。
額侖草原上,有一位天鵝姑娘薩日娜,蒙古語的語意是月光。薩日娜的阿爸虔誠敬拜能飛越喜馬拉雅的神鳥天鵝,他對草原牧人說,救一隻天鵝比轉搖一千遍經筒更敬佛,救千隻天鵝則能超越六道輪迴。每年冬初,他都會救養無力南飛的病鵝和落單小鵝。薩日娜長得還沒有鵝高的時候,就跟著阿爸救養天鵝,小天鵝就是她童年冬季最貼心的朋友和玩伴。
鄰居家的小哥哥巴圖,在冬季天天來幫她餵鵝養鵝,和天鵝一起跳舞唱歌,及長後,他們成為像天鵝情侶一樣的牧人情侶。就在阿爸患病去世,他倆準備結婚時,薩日娜與她的兩個弟弟突然染上急病。巴圖冒著風雪前往幾十里外請回蒙醫,然而,自己卻再也沒有回來。
巴格納聽聞這個悲傷故事,被天鵝姑娘吸引,她淒美的歌聲迴盪在他腦海,揮之不去。
然而,他要怎麼樣才能追求到她的愛?他要怎麼樣才能抹去她刺骨的哀痛,終生守護她?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知名主持人白岩松說:「《狼圖騰》像貝多芬的交響曲,充滿衝突和悲壯;《天鵝圖騰》像莫札特的音樂,體現的是平靜和舒緩。」
◎作家李敬澤認為,姜戎是浪漫主義文學「在當代中國文學中最正宗的傳人」。
◎知名出版人安波舜:這部小說是在冬天出版的,又恰逢疫情。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閱讀《天鵝圖騰》,「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寒冷、孤獨或慌亂」,因為「人和自然和諧的世界,會讓你獲得一種溫暖」。
◎知名主持人李潘認為,身處充滿變化與挑戰的現代,「專注於愛與美的表達的《天鵝圖騰》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心靈上的撫慰」。
◎價值投資者但斌說:「《天鵝圖騰》是雋永的。如果你處在人生的低谷,或是在不斷的追逐中失去了自我,那麼這本小說你一定可以一讀再讀。」
作者
姜戎
1946年生於江蘇。1967年,加入首批自願下鄉到農村的知識分子,在內蒙和外蒙的中國邊境地區與游牧民族共同生活了十一年。1978年重返北京後,進入著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修讀政治學研究生課程並獲得法學碩士學位,此後在北京某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姜戎現已退休,與妻子同住北京。著有長篇小說《狼圖騰》、《天鵝圖騰》。其代表作《狼圖騰》取材於姜戎在中國邊境蒙古草原的個人經歷,獲得首屆曼氏亞洲文學大獎,已被譯為37種語言。睽違16年的《天鵝圖騰》於2020年《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小說評選入榜。
目錄
【序】愛與美的極致與悲痛——姜戎談《天鵝圖騰》創作
一 狼圖騰之外,還有天鵝圖騰
二 美貌耀眼的名花
三 奔向天鵝姑娘
四 草原少年的夢
五 商道上的利益
六 狼孩、狼主、狼歌
七 援救小天鵝
八 陰影下
九 追不到的美女
十 狼的?影
十一 滿蒙聯姻
十二 救狼
十三 冰上尋天鵝
十四 債壓
十五 薩日娜和巴圖的愛
十六 巴格納的憧憬
十七 兵貴神速
十八 米希格法師
十九 珍愛小天鵝
二十 辦皇差
二十一 漸入佳境
二十二 晶瑩的淚光
二十三 一肩扛起
二十四 天鵝王國
二十五 和小天鵝吻別
二十六 人鵝重逢
二十七 天鵝湖的夢境
二十八 壓力
二十九 示警的天鵝
三十 未雪綢繆
三十一 大白災的陰影
三十二 不離不棄
三十三 狼留下的記號
三十四 情潮
三十五 垂死的天鵝
三十六 熱戀
三十七 天鵝客棧
三十八 守護
三十九 危機重重
四十 天鵝的心諾
四十一 壓不彎的天鵝戀
四十二 抵抗大白災
四十三 新婚之夜
四十四 小天鵝的新家
四十五 歡舞的天鵝們
四十六 天鵝飛婚禮
四十七 蒙古包的小太陽
四十八 攝人的高壓
四十九 草原逆襲
五十 美麗或悲傷的天鵝故事
尾聲
後記一
後記二
序/導讀
序
愛與美的極致與悲痛——姜戎談《天鵝圖騰》創作
我這個人平時很少與外界接觸,因為這三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構思和寫作兩部書,一部《狼圖騰》已出版十六年,另一部《天鵝圖騰》剛剛面世,所以一向不願意被瑣事應酬打擾,以保持我對蒙古大草原的新鮮純淨的感覺。
我先簡單地講一講寫這兩部書的意圖。我是一個有非常強烈的理想追求的人,自由、平等、博愛、民主,是我心底裡、骨子裡追求的目標。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太深厚了,深厚到什麼程度呢?從鴉片戰爭以後,凡是自由、民主、博愛這些現代價值觀及其成果,移植到華夏土壤上,種一棵死一棵,移一棵枯一棵。到了當代,最核心的東西基本上還是沒有活下來。這就是文化土壤的問題。
很多朋友曾經問我:你怎麼不再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了呢?為什麼去做「寓公」寫書?我回答說,這就好比在一片鹽鹼地裡種樹,那些自由、平等、博愛、民主的優質樹苗都活不成。近代以來,很多志士仁人都迫切地希望把那些偉大的樹苗移過來,卻一次次失敗,而且損失了犧牲了很多人。你遇到這種情況,是先改造土壤呢?還是先移栽樹苗?我早就認識和發現了這個問題,我覺得這麼幹是不行的,浪費了我們短暫的寶貴的生命。我當時就下了決心,首先必須改造文化土壤!
我的興趣比較廣泛,讀書非常多。從西方的世界來看,民主革命以後,推翻了封建帝制,然後復辟,再革命,再復辟……最後他們發現未經啟蒙、改造的文化土壤不行,於是繼續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經過土壤改良後,理想社會的種子才能扎下根長成參天大樹。那麼改造土壤用什麼方式最好呢?主力軍是什麼?很顯然是文學藝術。假如我寫一篇有分量的理論文章,寫得再好,頂多幾百人上千人看,影響不了大部分人的觀念。只有文藝可以普及大眾直擊人心,而且我本來就是文學藝術愛好者,自幼學畫,小學時進西城區少年之家美術組,初中時進市少年宮美術組,高中時考進中央美術學附中,深受俄羅斯和西方美術和藝術的薰陶。還讀過大量的中外經典文學作品,在這方面有我的長處。文學可以成我的一個大事業,我願傾其所有之力去做。
我為什麼會寫《狼圖騰》和《天鵝圖騰》?因為我在草原當知青的時候,就想到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後來研究歷史,又進一步發現:西方發達民族的祖先都是遊牧民族。原始白種人、雅利安人,都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進入現代社會之前,經濟比較落後,但它有一個最基本的特點,沒在草原上生活過的人絕對認識不到:遊牧民族天性是自由的,自由是他們的靈魂,是他們生存的主要手段。自由是遊牧民族的本質,這是生產方式決定的。
而農耕文化則完全相反,它需要守土,你種了兩畝地,你不守土不耕耘出去遠遊,一回來那兩畝地已經變成了一片荒草,你還吃什麼?所以農耕民族的生存基礎就是守,守土。幾千年農耕文明守土的必然性,造成了中國人的保守習性。遊牧民族一遊就活,一守就死。我放過羊我知道,蒙古牧民一個月搬一次家,有的時候二十天搬一次,蒙古包周圍十幾里的草吃完了,牧民就要搬家。不搬家全家的牲畜都得餓死,人也沒法活。所以遊牧與資本具有共性:哪兒草場好,就到遊哪兒去;資本是哪兒好賺錢,就流向哪兒去。但別的部落也發現這個草場好怎麼辦呢?那就打,狼精神就上來了,善戰的草原狼就成了牧民的老師和崇拜的圖騰。資本也是這樣。所以我發現整個草原上有一種精神是值得漢人吸取和提倡的,這就是自由剛勇的狼精神,應該用這種精神來改良中國人的性格。尤其是中國從農耕為主的時代,進入現代商業、大工業和資訊產業時代。
我的另一個發現就是天鵝。天鵝的精神是什麼?我這部鵝書的腰封上有幾句話,就是「狼圖騰是黑色的,天鵝圖騰是白色的。狼圖騰象徵著自由與剛勇,天鵝圖騰象徵著愛與美」。我解釋一下:自由與剛勇,愛與美,一共包括了西方主要的三個神——自由神、愛神、美神,這三個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沒有的。中國有財神、灶神、門神等等,都非常「實用」,接中國人的「地氣」。
中國的婚戀觀是怎樣的呢?民間流行的是「嫁漢嫁漢,穿衣吃飯」。「人生一世,吃穿二字。」跟愛與美完全不搭界。所以愛和美作為觀念性的理想目標,在中國的價值觀裡是缺位的。中國的價值觀就是安穩地活著,沒有對於「自由」的嚮往。可是世界上如果沒有自由,就沒有自由創新精神所創造的現代世界,在中國也沒必要授予抗日戰爭英雄「獨立自由勳章」。而愛與美,和自由是同級別的神與價值觀,沒有愛與美,生活還有什麼意思。我們都希望追求美好生活,如果沒有美,哪有美好?沒有真正的愛與美,社會上的假惡醜必定氾濫成巨災。
所以,狼的自由與剛勇精神和天鵝的愛與美精神,恰恰是發達國家主要精神的核心。我當時就有一個雄心,想把這兩個精神,通過兩個圖騰把它表現出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兩本書的最後都有一條:腹稿於一九七一年。其實狼與天鵝兩本書,幾乎是同時構思的,這兩本書像太極圖一樣,是一種遊牧文化的兩個方面,是剛柔相濟、相互作用的整體。但起初的構思,只有非常模糊的輪廓。《狼圖騰》為什麼寫得這麼難,因為我的對手是幾千年文化的深厚沉澱,傳統觀念難以撼動。所以我的書必須要寫得真實又真實、精彩又精彩、神奇又神奇。圖騰,就是至高無上的精神崇拜物,需要豐富紮實飽滿的故事內容,把它填充、支撐起來。
七十年末期到八十年代初,我在中國社科院讀研究生的時候,導師說你們寫書千萬別寫大題目,而要寫中題目、小題目,因為大題目你沒有幾大卷四五卷是寫不透的。可是我就選了「狼圖騰」這麼大的題目,寫起來要費很大的勁。幸好,我到了草原一開始就見到狼群,畏懼狼也喜歡狼,《狼圖騰》裡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我親歷的和直接採訪得來,掌握了很多很多狼故事。七十年代的草原還有很多狼群,那是真實的。好多我們同時插隊的知青都能證明。《狼圖騰》總算完成了,我把《狼圖騰》的大題目大系統填滿並支撐起來了。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國人幾千年來對狼和狼精神的無知與偏見。
那麼《天鵝圖騰》呢,寫起來就非常麻煩和困難。寫這部書要比《狼圖騰》難十倍。為什麼?第一,在我們插隊的時候,天鵝崇拜在表面上幾乎已經看不到了,那時候,黃教、喇嘛教都被剷除了,更古老的敬拜天鵝圖騰的薩滿教,也早就蕩然無存。只有牧民愛天鵝,憎恨外來戶殺天鵝的感情,還有或鮮明或隱蔽的遺存。《狼圖騰》裡寫的天鵝,是插隊知青時代的天鵝故事,裡面包括外來戶大肆公開殺天鵝,吃天鵝的殘忍的事情。但要是把《天鵝圖騰》裡面的天鵝崇拜的故事,放到插隊知青時期的話,肯定不真實,也與《狼圖騰》基本精神不相配。
寫《天鵝圖騰》最難的第一個問題是時代問題,放在我草原下鄉的七十年代絕對不行。我插隊的時候,知青根本不知道有天鵝圖騰那個說法,即使有,也會被當作「四舊」毒草被打倒。那放在什麼時代呢?只能放在清朝的時候,因為清朝的時候,薩滿教還在,薩滿法師還在,天鵝崇拜、救天鵝養天鵝放天鵝的這種高貴的風尚還存在。《天鵝圖騰》時代背景必須放在滿清中後期,主要為了歷史的真實。
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確定以後,我要為這本書下的功夫,就是把草原最純淨、最純美的那種狀態呈現出來。我現在七十多歲,在草原的時候只有二十多歲,純淨草原的天鵝湖畔、天堂般的生活狀態始終保留在我心裡。
記得當年我就有意識地設法尋找六、七十歲的人,請他們講以前的故事、傳說、情節和細節,陸續搜集了那個時代的許許多多的天鵝故事,但還有好多天鵝的故事沒寫進去。比如說,我舉個例子,當年旅蒙商隊已有火槍,為了防馬匪。有兩個漢人拿著槍去打天鵝,那時,草原牧民敬拜天鵝,天鵝不怕人,經常飛得離人很近。其中有個老獵人「砰」地一槍打死了一隻天鵝,那天鵝落在岸邊水裡,旁邊小夥子剛要起身去撈獵物。老獵人按住他說,別動別動,那隻飛走的天鵝,准保會再回來的。果然過了一會兒,另一隻天鵝瘋了似地飛落到伴侶身旁,哀傷地叫著,想去救牠,但馬上又被火槍打死了。
這樣的故事我知道不少,你說能寫到《天鵝圖騰》裡面嗎?我覺得不能寫,因為太殘忍了,與《天鵝圖騰》唯美純淨的格調不符。但這個故事,證明天鵝伴侶確實是一生相愛相伴相守的。書裡女主人公薩日娜在一首的詩歌裡唱道:「天鵝的命是同愛同死的命,天鵝的愛是同跳同停的兩顆心臟」,是這樣,非常感人。有很多很多這樣的故事,所以我要躲開人群,保存心裡那種純淨草原的感覺。我生活在我的草原天堂,對那麼多天鵝故事進行篩選提煉,小說構思才慢慢成熟。
第二個問題。這也是我在《狼圖騰》寫完以後,過了那麼多年才完成《天鵝圖騰》的原因。蒙古草原的一大特色,就是蒙古人個個都是天生的歌手,喜歡用唱情歌來表達愛,如果你寫蒙古的愛與美,不寫情歌的話,等於迴避了草原愛情的主要表現形式。我很愛詩,但從來沒寫過詩,《狼圖騰》裡頭有一段民謠是我自己寫的。但在《天鵝圖騰》裡一下子寫那麼多詩,需要花費很多功夫。《天鵝》寫作中我前後寫了二十多首詩,最後選了十幾首詩。其中的天鵝詩有八首,而且都比較長,四段或五段,每段四行字、五行字、六行字的都有。我花了很多年時間研究詩歌,非常難。後來,漸漸找到詩歌的感覺,寫詩寫到動情之處,必然會有一種強烈的衝動。有的詩歌我在十幾分鐘之內就寫下來了。但也有幾首詩,反覆改了好幾年。現在書出版以後,各方讀者的回饋大多認為詩和故事情節結合得自然而緊密。詩歌的問題解決了以後,我才感到這部書具備了草原詩意的品質。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很難的。現在愛情故事已經寫濫了,大家都不敢碰這個題目。怎麼才能把愛情寫得有新意,而且把自己想表達的對愛的理解寫出來,這特別難。後來我仔細研究,發現了一個秘密,今天在座的蒙古族作家興安可能知道,蒙古族牧民的愛情表達,跟漢族(尤其知識份子、小資)的愛情不一樣。蒙古族人的愛,不是說,而是唱、是做——做實事兒,一件一件一件做給你,他不說「我愛你,我愛你」,獻給你九十九朵玫瑰,一次獻,兩次獻,不是這樣,他是給自己愛的人,做許許多多的具體的事。
這本書裡男主人公巴格納向女主人公薩日娜示愛,總共只有一首詩,那也是最後逼得沒辦法才唱出來。他平時沒有語言表達,而是用一個一個行動表現自己的愛。大行動是做客棧,小行動是捕魚,炸魚、賣魚、不間斷地給薩日娜送魚糧菜的鵝食,送馬,撿蘑菇、搭建抗雪災的大棚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我寫愛情小說是蒙古人教給我的:我做的一切就是為了救你,先救下來再說,我得不到你的愛,但是我可以把你救下來,因為不救下她的話,她就會賣身為奴。
所以這個故事具有蒙古族的特點,你問興安是不是這樣?蒙古人不是口頭表達愛,而是用一件一件所做的事來表達。所以我就按照蒙古族表達愛的方式,把一件事一件事寫得非常細,所有做的事都是愛。巴格納就是為了一個目標,救下他愛的薩日娜,這種愛是可信的,真實的。感動我自己也打動讀者。我們知青當年在蒙古包裡,蒙古人非常善良,他們對知青的關心,就是一件事一件事幫你做好,不是說而是做。我再提醒一下,你們看的時候,要仔細體會那一件又一件的事,這樣也把蒙古原生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過程全看到了,就會身如其境,置身於純淨美麗的蒙古大草原,相信他們的愛就是這樣純粹、執著、濃烈而真實。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不能展開講了。我認為這部《天鵝圖騰》,它的精神純度、文學詩意、以及對靈魂的觸擊度上,要超過《狼圖騰》。當然《天鵝圖騰》達不到《狼圖騰》那種緊張激烈的情節衝突、追求自由的精神價值的高度。但是在情感上,在藝術上,在美學上是超過狼書的。兩部書各有千秋,都是圖騰級別的。我是學美術的,最崇拜什麼?維納斯,愛與美之神。可惜中國沒有這個神。你在這本書裡能看到天鵝就是維納斯。我們需要自由神,我們也需要愛神與美神,有自由神、愛神、美神與我們同在,這樣的生活才是值得過的。
大家也許很想知道,我在寫作這兩部書的時候,是一種什麼狀態?我寫《狼圖騰》的過程中,經常有這種情況,忽然感覺到自己的靈魂不知道到哪兒去了,不是忘我,而是我不存在了,完全找不到自己了,靈魂飄飄上升,有一種宗教般的崇高感。寫到最後,我必須要把一塊幹的白毛巾放在桌旁,眼淚不是一滴一滴地滴,而是湧出來的。那種狀態就像神秘的網一樣,把那些虛誇、浮躁、華麗的詞彙都過濾掉了,筆下自然流出那些順暢的詞句。所以我認為寫小說,語詞的運用是第二位的,主要是要有那種寫作狀態和感覺。
這幾年我寫《天鵝圖騰》的時候,也同樣出現了那種宗教般的崇高的狀態。我的靈魂好像又有飄飄升天的感覺,自己找不到自己。寫到感情衝動的時候,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我有一位較我年輕許多的朋友,是個億萬富翁了,看鵝書的時候多次流淚,他每次看到流淚的地方,都要把那一頁用照片拍下來發給我,我發現打動他的都是詩。我覺得很奇怪,他流眼淚的地方,恰恰也是我流淚的地方,基本上是我倆同步共鳴的幾個點,也是藝術家最想達到的那種巔峰狀態。
在這部書裡,我還創新了一種方式:將天鵝與人混在一起、以人鵝不分的方式來寫愛與美、寫愛情、寫詩歌。使這部書進入一種「人間」難以到達的「天堂」境界。作家應該是靈魂的設計師和建築師,要打動讀者的靈魂,只有先打動自己的靈魂,才能夠創造出剛才陳明俊董事長說的「百年之書」。
贈品
作者親簽 隨書 購書贈送作者親簽,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數量有限,送完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