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惡人,也有要求不被放棄的權利。
一起哭泣的時刻,是我們的幸福時光……
質問愛與寬恕的道德極限 熱銷超過百萬冊 問世16年仍扣人心弦
《熔爐》作者孔枝泳自己最喜愛的一部作品
只要是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誰都想得到愛,
都想得到認可……
──孔枝泳
◎改編《熔爐》作者孔枝泳感動全球作品。百萬冊銷售同名電影原著,觀影人次突破300萬。
◎姜棟元、李娜英兩大韓流巨星從影生涯最佳代表作,兩位巨星雙雙獲得青龍獎與百想藝術大賞提名。
◎各國讀者一致共鳴!韓國Yes24網路書店9.6分、美國亞馬遜4星、好讀書評網4星
愛是超越生死,最燦爛的奇蹟。
他們都感動推薦────
儘管,在此之前,已經讀過她的另一部作品《熔爐》;
儘管,拿到書稿之前,已經知道這是一本討論死刑存廢的小說,
但怎麼都沒想到,書中從一開頭就一直醞釀、累積的情感衝擊,到最後會如同排山倒海般襲來。
──范立達
我們都是一出生就被判了死刑,此去只有死路一條,
人生好短但愛恨好長……
──彭樹君
死刑犯和自殺者,都能經由愛找到希望,
你會因這本書找到你生命的出路。
──盧蘇偉
作者說得好:「只有接受過愛的人才會愛,只有接受過寬恕的人才會寬恕。」
書中所談的有寬恕、有接納,這是社會和諧的力量,是文明人該有的修養。
──黃明鎮
每一次會面,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感動全球的一部作品──
她擁有令人羨慕的家世,卻數度打算放棄生命……
他被判處死刑,來日無多,只期待再聽一次記憶中的美好歌聲……
兩個在生死夾縫之間相遇的人,如何共同發現生命裡最真摯的幸福?
大學教授維貞擁有令人羨慕的家世,卻自認「不曾擁有過幸福」,家人不能諒解她的憂鬱,在她第三次自殺未遂後,修女姑姑帶著她到獄中探望死刑犯允秀。
因殺了三人入獄的允秀早就放棄生存信念,在日夜等待死刑執行之前,只期待再聽一次曾於電視上聽聞的維貞歌聲。自小貧窮、流離失所,在街頭失去親愛手足的允秀,和豐衣足食卻不曾快樂的維貞,兩個際遇迥異的人,竟在每週的會面中,漸漸發現原來彼此是如此相像……
如果有錢也不見得就能幸福,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
誰敢說自己無罪無孽、一身清白?誰又有資格,奪取一個人追求愛的權利?
冬天過去,接著是春天、夏天、秋天,
他們只是兩個孤獨的靈魂,一起共度了一週又一週,每次三小時的幸福時光……
作者
孔枝泳
如果你對現實憤怒,卻無力得說不出口,她會為你而寫──為國民的幸福與憤慨而寫的作家。
「韓國代表作家」、「韓國文學的自尊心」、「韓國文化之星」……指的都是同一位作家:孔枝泳!孔枝泳是韓國指標性的文化品牌,她曾同時以三本書進入暢銷排行榜,形成「孔枝泳現象」。自創作以來,孔枝泳的作品總共銷售超過九百萬本,已有三部作品改編為電影,名列「出版社最想爭取其手稿的作家」,「因為孔枝泳不管寫什麼樣的文章都會在韓國書市掀起波瀾」,她是韓國的暢銷書冠軍。
孔枝泳,一九六三年生於首爾,上大學之前不知道有人窮到連吃飯的錢都沒有,對於自己從小到大一直能隨心所欲吃自己想吃的東西,感到相當愧疚,也開展了她參與民主化運動的契機,一九八七年因為反對選舉開票不當,參加示威遊行而被抓進看守所。這次經驗成為她創作小說的開端,讓她立定成為小說家的決心;曾任職出版社、從事翻譯、勞工運動等各項工作的她,因為豐富的生活經歷,「社會關懷」成為作品中鮮明的特色。
孔枝泳的作品直接、誠懇、穿透人心,她擅長以敏銳的觀察力描繪不合理現實的孔枝泳,為人們找到了出口。著作包括《熔爐》、《我們的幸福時光》、《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我都為你加油──24件媽媽希望你早知道的人生事》、《我和我那離婚三次的老媽》等書。
◎孔枝泳獲獎紀錄
2001年,《我們是誰,我們來自何方,我們去往哪裡》榮獲韓國第7屆二十一世紀文學獎。
2004年,獲得韓國吳永壽文學獎。
2005年,《韓國日報》發起全國大型網路調查,「代表韓國未來的作家」孔枝泳排名第一;孔枝泳的《鳳順姐姐》被視為「最讓韓國人感動的作品」之一。
2005年,《我們的幸福時光》銷量突破百萬本,暢銷排行榜八週冠軍
2006年,當選為文化領域的「韓國之星」,被譽為「韓國文學的自尊心」,獲國際特赦組織媒體獎特別獎。
2006年,《我們的幸福時光》改編電影上映。
2011年,榮獲李箱文學獎。
2011年,《熔爐》改編電影在韓國與北美上映。
相關著作:《熔爐(10週年紀念版)》《我和我那離婚三次的老媽((《熔爐》作者新世代家庭觀小說創作)》《無論你選擇什麼樣的人生,我都為你加油──24件媽媽希望你早知道的人生事》《我們的幸福時光(電影書衣版)》《熔爐》
譯者簡介
邱敏瑤
政治大學韓文系畢業,韓國漢陽大學教育碩士學位,現任銘傳大學推廣教育與林口社區大學的講師。譯作:《你看見我愛你嗎》、《小豌豆》、《愛淘氣-Yiso愛的故事》、《模仿大自然的發明》、《學習怪物特訓班》、《符文之子》、《龍族》、《給孩子贏的習慣》、《原來是美男電視小說》等六十餘本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