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風總帶著
米粉與貢丸、茶與咖啡
還有,藥草與蓮草、木瓜伴牛奶··
等等的特有迷人氣息
灌注於土縫石隙竹間
迥邊在所有的感性与理性
層層疊疊彼此擁抱
道充滿人情香味的三重城
──────────擁自詩人 路寒袖
為本書專程創作的「香味三重城」
走訪新竹市31間在地店家!記錄老店綿長的舊記憶與老屋活化的新創意!
傳統產業如何在快速變遷的時代繼續傳承不變的堅持?
新手創業如何將新活力與老建築完美融合又不失去古意?
這本「老屋簷新美蹟」用31間老屋簷下的靈魂,告訴你。
經過300多年歷史堆砌的竹塹城,其中的老屋有多少?
在新竹,具人文風采的老屋遍布,可能是每天路過的一間咖啡廳,也可能是巷弄裡一家冰店。近年老屋活化成為熱門議題,或修築老屋或引進年輕團隊入駐,如:百年紅磚屋入駐青年團隊,創立餐飲空間的「戲棚下」、63 年歷史金菊美髮老建物搖身一變為「或者工藝櫥窗」…等,有老屋翻新、舊記憶的延續,這些都值得被記錄成冊。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實際探訪新竹地區31間新舊店家,遍布4座城門「迎曦門」、「挹爽門」、「拱辰門」、「歌薰門」,用影像及文字記錄老店故事、老屋新生,現在就透過書本出「輯」,帶大家重遊新竹舊城!
名人推薦
文人推薦
詩人 路寒袖|專業作家 魚夫|新竹在地文史工作者 李元璋|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專案助理教授 徐婉禎 4位文人齊推薦
作者
臺灣樂屋文化協會
老屋承載的靈魂來自裡面居住的人,
而這些靈魂裡更代表每一個存在這老屋簷下的故事,
這是我們關注的故事,我們是臺灣樂屋文化協會。
「一連串難以解釋的巧合,讓我毅然決然用三年的時間成立協會,在此之前安鼎公司已經成立了十六年,從初期的活動公關到中後期的藝術策展及文史出版工作,都有著不與人知的甘苦」
── 理事長 陳翠萍
桃園中平路故事館、新竹大同108舊城再生基地、桃園眷村故事蒐集站,臺灣樂屋文化協會陳翠萍理事長在十六年的公司活動中,與這三棟老屋結下不解的情緣,三棟歷史建築年代各異,卻代表一百二十多年來政治、經濟的轉變,這樣的巧合自然顯示老屋建築的珍貴,但是生活在老屋底下的人更值得我們去珍惜。
「老屋簷底下過去、現在、未來的故事,是臺灣人子一起創造的輝煌歲月」,老屋裡的生動記憶,將永續流傳。緣此,陳翠萍理事長決定成立「臺灣樂屋文化協會」,集結更多的同伴攜手造夢,協會的理監事成員,都是一群愛好藝文、老屋美學的朋友,2020年初正式成立「臺灣樂屋文化協會」,朝向理想目標邁進;不只是在新竹、甚至擴散到全台,策劃更多元的台灣文化活動;在地茶會、文物展覽、老書畫閱讀、藝術交流、文學沙龍、飲食記憶之旅等等。
序/導讀
編輯手記
老屋只是身體居住的場所
而靈魂則住在故事裡
新與舊、快與慢
時間的痕跡擺放在舊城裡,是歲月留在人間的表象
我們所居住的城市有些建築不斷地被更新,有些沒有
只是一層又一層地被風霜雨露、酸甜苦辣所覆蓋
我們所認識的人經歷出生與死亡,留下的是故事
藏傳佛教的經典:「西藏生死書」裡,靈魂是永生的
在不斷的輪迴裡找到生命的意義,
建築只是肉體居住的場所
而靈魂則住在故事裡
我們的老靈魂住在老房子裡
所以老房子有靈魂、有故事
作為臺灣樂屋文化協會的第一本書,理所當然地獻給供養我們的城市:新竹市,而得以在一座擁有科技與人文的城市中生活,無疑是幸福的。新竹從清領到日治曾經在北台灣的政治與經濟的舞台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文學有開台進士鄭用錫,藝術有國寶級的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女士、以及在新竹出生成長獲得諾貝爾獎的李遠哲博士,科技有執世界牛耳的數位產業供應鏈、孕育科技人才搖籃的工研院、清大、交大,細數這些可以成為台灣之光的種種,我們不禁想要探尋這座城市的多種樣貌,在新與舊的接壤處有沒有透出光亮,讓我們一窺究竟。
新的故事種在老屋裡,
老屋裡有新的種子在傳遞、發芽
人與老屋的氣息共同、呼吸吐納
臺灣樂屋文化協會存在的目的,是要把曾經在老屋裡發生的經歷透過書寫、整裡、紀錄,對被遺忘在老屋歷史裡的人、物重新喚回記憶而被珍惜。
在這本書裡所記錄的三十一個老屋的故事,是從民國107年就開始醞釀,對於協會來說老屋是一種承載記憶的USB,當你開啟他,必定有一百種不同的市街之味流露,民國107年我們曾經在新竹市大同路108舊城再生基地駐點一年,而食藝復興舊城廚房就是最好的人文大菜。接續著這樣的精神,「老屋簷新美蹟」誕生了,每一個新竹老店的故事,一定會對照一家新開的店,但是這家新開的店卻是以老屋翻修而成的,新的掌門人有老靈魂,所以他們都同樣地向「新竹市文化基金會」申請了「新竹老店舊記憶新創意空間」的補助計畫,把舊屋改造成新的創業基地,有的是作為藝術工作室,有的是作為飲食、教育、人文分享的場所,把老屋的價值透過夢想實踐而發光發熱,我們作為一個見證者,如實地把所見所聞,以紀實採訪的方式呈現,希望透過這一點點亮光讓更多的老屋故事被發現,發現老屋裡的人、才是我們的主角。
味覺的記憶可以儲存百年,老屋的氣味、光影也可以傳承好幾代。鴻安堂藥房、彭成珍餅舖、豐益號竹器行、德龍商店的水潤餅…,這些新竹的百年老字號代表著我們好幾代人的記憶、味覺,以及幸福的滋味。
食物的味道和老房子一樣都認人,小時候父母親帶著孩子穿街走巷的尋味之旅,是一種幸福的感受,逢年過節、神明出巡的慶典,家裡有人考上功名、婚嫁盟約的大喜事,都是我們進城上街當一回有錢人的難得經驗。在我們的記憶裡,竹塹舊城裡大多都是有錢人,這是小時候對能夠享受美味,就是有錢人幸福的滋味的定義,吃上一口油香的竹塹餅、喝上一碗貢丸燕丸湯、炒米粉、肉圓,對於現代人而言很簡單,但是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美食的記憶卻是如此珍
貴,像是一種濃得化不開的情誼,也是一種對富貴人家的想像。
在這本為竹塹老屋、舊城記憶所寫的專書裏,我們邀請了著名詩人路寒袖,特別創作了一首「香味三重城」,在詩人的眼中每一間老屋是鄉愁的戲院…,迴盪於竹城、土城、磚石城,在層層疊疊彼此的擁抱,是這充滿人情香味的三重城。而著名的文史工作者中李元璋老師是臺灣樂屋文化的理事,特別親自手繪了竹塹城文化地圖,亦將老店新章的所在位置與四座古城門:「迎曦門」、「挹爽門」、「拱辰門」、「歌薰門」的地理風情歷史人文敘述詳要;編輯們將新舊交融的採訪內容,配上精彩的大量圖文,符合這個時代的美感需要。
謹以此書獻給存在於老屋裡的靈魂
那些令人敬佩的職人老師傅、
守住一生受用的價值、也守住了溫暖敦厚的人情
我們不僅從舊街裡尋味食物的真偽從老屋翻新的創新行動去感受想要延續職人精神的初心
也從老建翻新的誠懇裡找尋商道
所有存在的意義是因為人
如果老房子也能選擇住在裡面的人
那必是因為珍惜
珍惜在老屋裡的情感珍惜在老屋裡的人
這三十一則的報導故事,老與舊並陳芬芳
我們呈現出原汁原味—新舊.屋主在老屋裡的故事
或許不盡花俏精彩、也沒有名人明星加持
但是舊城裡的百態人情是獨一無二的明信片
作為儲存新竹的人文精神
想必已經足夠
總編輯 陳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