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則運用高友工「抒情美典」理論,探究「抒情」從古典戲曲到當代戲曲的歷史意義,同時說明「莎戲曲」為什麼和怎麼樣創作等課題。二則以梅洛龐蒂的「現象身體」概念,結合芭芭與沙瓦里斯「劇場人類學」的運力原則,研究演員在舞臺上展現什麼樣的表演技巧,以建構臺灣「莎戲曲」演員的身體表演美學。三則從赫全 《改編理論》的視角切入,探討「莎戲曲」在文化、語言、藝術、「互文性」等面向,所展現的「標的文化」與「標的劇種」特質,庶幾可以提供跨文化劇場與表演研究作為參考。另收入珍貴的第一手田調訪談記錄。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