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實景圖和配合輕鬆手繪圖說明各樣嶺南建築;
每個建築都有標號說明,方便讀者閱讀了解;
內容以圖為主,以文字配合說明,適合對傳統建築學有興趣的青少年讀者閱讀;
文字說明清晰簡單易明:介紹建築形式,到說明建築佈局,亦建築帶出嶺南文化傳播。
本書挑選了嶺南建築中的民居、園林、學宮、古塔、宗祠等類型, 並以西關大屋、騎樓、圍龍屋、清暉園、揭陽學宮、廣濟橋等經典建築為例,用圖解的形式向讀者呈現出嶺南建築清新明快、中西合璧、務實求變等鮮明的特點,從建築物中了解嶺南建築文化的價值和歷史地位。
本書特色
1.以實景圖和配合輕鬆手繪圖說明各樣嶺南建築;
2.每個建築都有標號說明,方便讀者閱讀了解;
3.內容以圖為主,以文字配合說明,適合對傳統建築學有興趣的青少年讀者閱讀;
4.文字說明清晰簡單易明:介紹建築形式,到說明建築佈局,亦建築帶出嶺南文化傳播。
作者
崔俊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建築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員,廣東省文物古跡保護協會秘書長。參與編製簡園修繕設計方案、中山紀念中學舊址保護規劃、五仙觀與嶺南第一樓保護規劃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文物單位保護專案。
倪韻捷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職於古建築保護研究中心,參與編製農講所修繕設計方案、順德糖廠早期建築保護規劃、黃岩洞遺址保護規劃、白馬窯址保護規劃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專案。
目錄
嶺南民居建築
廣府人的房子 6
陳家祠—廣府建築特色集中地 8
潮汕人的房子 16
許駙馬府—駟馬拖車的建築格局 18
客家人的房子 24
丘氏棣華居—圍龍屋代表 26
花萼樓—土圍屋代表 28
滿堂圍—嶺南第一大圍 30
城市的房子 36
竹筒屋—窄條原形 38
騎樓—窄條進化形 42
西關大屋—窄條組合形 46
華僑的房子 50
嶺南園林建築
東莞可園—連房廣廈 60
餘蔭山房—玲瓏天地 68
清暉園—綠雲深處 76
梁園—石比書多 84
嶺南學宮建築
番禺學宮—嶺南第一學府 90
揭陽學宮—嶺南保存最完整的學宮 96
嶺南宗教建築
光孝寺—嶺南第一古剎 108
潮州開元寺—粵東第一古剎 120
南海神廟—中國唯一完整保存的官方祭海神廟 126
悅城龍母祖廟—西江最宏麗的龍母祖廟 132
佛山祖廟—北帝真武之廟 138
懷聖寺—最早的中國式清真寺 144
聖心大教堂—石室 150
嶺南古塔建築
雲龍寺塔—廣東唯一國家級唐代佛塔 159
三影塔—廣東唯一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宋塔 162
嶺南其他建築
廣濟橋—二十四變 172
中山紀念堂—中西合璧 178
序/導讀
前言
嶺南建築是中國建築的一分子,流淌着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的血液。嶺南建築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更是嶺南文化的精髓。本書以「涵蓋廣」「價值高」「代表性強」為宗旨,精心挑選了幾種重要的嶺南建築類型予以介紹,企望為廣大讀者勾勒一幅嶺南建築的大觀圖。那麼,當我們在說嶺南建築時,我們在說甚麼?
▪我們在說嶺南的氣候特點
嶺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和熱帶,具有炎熱、潮濕、多雨和颱風多發的氣候特點,因此嶺南地區的建築注重通風、散熱、防潮、採光。
▪我們在說嶺南的濱海優勢
嶺南地區位於中國的東南沿海,擁有全國最長的海岸線和全國最多的華僑。嶺南文化與海外文化交流頻繁,所以在嶺南尤其沿海地區的傳統建築上常會看到一些外來文化符號,感受到中西風情的糅合。
▪我們在說嶺南的文化交融
歷史上北方中原地區是古代中國的中心,那裡的人們出於躲避戰亂等原因陸續南遷,帶着漢文化與嶺南原有的土著越文化不斷碰撞、逐漸交融,這對嶺南的建築產生了重要影響。又因嶺南在古代屬邊疆地區,存在文化傳播的滯後性,使得嶺南古建築保留了許多古制。
▪我們在說嶺南的性格特色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嶺南地區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多元、包容又務實,除了本土文化,它還有中國北方中原文化、海外文化。這樣的性格特點讓它擅長吸納優秀的外來元素,並生動地體現在它的建築特徵之中。
▪我們在說嶺南建築的類型
嶺南建築基本承襲中國傳統建築類型,豐富多樣,又都帶有自己的本土「味道」。本書篇幅有限,不能涵蓋所有嶺南建築,於是選取了幾種主要類型,包括民居、園林、宗教建築、學宮建築和古塔等,其他建築中列舉了交通建築和近現代紀念性建築。
▪我們在說嶺南建築在身邊
本書希望通過這些數量有限但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傳統建築,讓讀者朋友們認識嶺南建築。以後,走在大街小巷時可以留心觀察一下,嶺南傳統建築除了書中所說的以外,還有哪些有意思的特點呢?
嶺南建築歷史淵源流長,建築類型豐富多樣,文化內涵博大精深,我們深知,本書所涉及的建築只是「嶺南建築」這個大主題的冰山一角。嶺南建築還有更多有待深入探索的歷史,值得認真思考的智慧,以及需要仔細品味的美感。希望本書能成為讀者朋友們對嶺南建築、嶺南文化乃至中國文化產生興趣的一個開始。
最後,感謝鼎力支持和幫助本書編寫的同仁、朋友,感謝慷慨提供精美照片的博物館及地方文物主管部門,感謝用心繪製了大量可愛插圖的設計師,以及感謝仔細編校本書的編輯……因為有大家的共同付出,才有這本小書的誕生。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崔俊 倪韻捷
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