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這種病,不單只是親子關係的問題,而是左右你所有人生的問題。
你是否有「母親這種病」?
是否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是否一直扮演「乖寶寶」?是否總是遇人不淑?是否總愛追求完美?是否總是缺乏安全感?是否覺得自己容易受傷、並且老是過度反應?
孤獨、焦慮、憂鬱、缺乏安全感、完美主義、飲食障礙、酗酒、藥物上癮、自殘……這些失衡而痛苦的身心狀態背後,或多或少都隱約隱藏著母親的身影,真正的原因,很有可能來自於你與母親的關係。
母親這種病是什麼?
母親這種病意味著與母親失衡或破碎的依附關係,這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就算長大成人,卻在心中不知不覺依舊帶著空缺與遺憾。為了能得到代替父母的人,努力做出許多令人感動、落淚的事,然而更多時候得到的反而不會是回報,而是更大的失望與背叛。即使如此,人們仍無法放棄,依然會持續追求那個幻影。那真是令人傷心而痛苦的試煉,但也正因為想要超越這個宿命,才會驅使人們做出超越自己的愛或創造的行為。
本書詳細說明「母親這種病」的各種類型,從生理醫學的基礎上提出成因與影響,以案例故事來分析,文中也解析諸多知名人物的母親病:約翰.藍儂、宮崎駿、珍芳達、叔本華等,並提出克服「母親這種病」具體方法。想找到生存的意義,都需要先從瞭解「母親這種病」開始。
如何克服「母親病」
.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
.保持適當距離
.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
.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
.尋求安全基地
.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
.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
.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
.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
.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
.面對自我的功課
.接受事實
.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讓「母親這種病」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無論「母親這種病」是來得早或是晚,真正的意義是為了讓青年期結束、達到心理上的獨立,必須從自己的內心去面對母親這種病。讓盤據在你身上的母親病,純化為結晶,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那既是一種痛苦,也同時是一個轉機。只要你去追求,就有機會克服「母親這種病」。
名人推薦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 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
作者
岡田尊司Takashi Okada
一九六○年生於香川縣。精神科醫師、作家、醫學博士。自東京大學哲學系退學後,轉入醫學系,畢業於京都大學醫學系、京都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科。曾任職於京都醫療少年院、山形大學客座教授,目前是岡田診所負責人與大阪心理教育中心顧問。
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發展障礙的治療最前線,以臨床醫師的身分面對年輕人的心靈問題。主要著作有:《怪癖心理學》、《容易受傷不是錯》、《活著覺得麻煩的人》、《壓力,努力撐過就好嗎?該放鬆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你的情緒》、《生存的哲學》、《孤獨的冷漠》、《戀愛這種病》、《人際過敏症》、《依戀障礙》、《夫妻這種病》、《啟動心靈的對話》、《父親這種病》、《母親這種病》等書。
譯者簡介
張婷婷
愛看日劇、熱愛翻譯。二○○七年開始接觸書籍翻譯,譯有《我和條子的700天戰爭1&2》、《賺錢公司成功祕密都靠這本會計財報教科書》、《給小桃的信》、《笑臉贏人》、《看懂現金流讓你提早財富自由》、《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等,現為專職譯者。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給背負母親這個十字架的人
母親,究竟是什麼?/從一個相遇的故事開始/蔓延開來的「母親病」/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第一章 什麼是「母親病」?
牽絆型態有很多種/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想法/通常扮演「乖寶寶」的角色/孝順的孩子容易受到操控與支配/會一直傷害自己/會對愛產生飢渴/不斷地追求完美/想要獲得肯定拚命努力/每次跟母親見面心情就盪到谷底/永遠都缺乏安全感/容易受傷產生負面思考/會有想死的衝動/具備普世的愛與創造的能力/約翰藍儂的母親病
第二章 「母親病」讓人活得痛苦
與母親的關係不單是心理問題/母性的奉獻所賜予的寶物/為什麼一歲半前的照顧很重要/當依附關係的形成受損/剛強的母親與溫柔的母親/催產素不足就無法活下去/母親是安全的基地/培養穩定依附關係應該做的事/依附模式會依關心的方式有所不同/「容易受傷型」和「感覺遲鈍型」/名為依附形式的「年輪」/「被困型」和「未解決型」/母親病就是一種依附病
第三章 「母親病」會永久帶著心靈傷痕
不穩定依附關係會產生各種問題/對擁有孩子會產生恐懼與抗拒/催產素的匱乏與性格/母親病引起的連鎖症狀/依附關係不穩定的孩子多數有ADHD/缺乏母性產生的病/「我不要你」/被拋棄的幼年傷痕/無論什麼事都想依附他人/酗酒成癮的畫家尤特理羅/飲食障礙、慢性憂鬱、焦慮症/成為「情緒波動」的源頭/在那些有氣無力的年輕繭居族背後
第四章 不穩定型的母親
當母親也屬於不穩定依附型/宛如暴風雨的母親/「母親讓我覺得丟臉」/珍芳達的母親病/把自己的問題帶到孩子身上的母親/像奴隸般順從父親的依附型母親/「母親像朋友」的陷阱/日本藝術大師岡本太郎的母親病
第五章 只愛自己型的母親
白雪公主的悲劇/討厭養育子女/把母親嫁出去的少女/不會反省自己的母親/一直都是主角的母親/「與要求不符」的孩子/只疼愛她喜歡的玩偶/「我是媽媽的玩偶」/無法對孩子說不的母親
第六章 太認真型的母親
有潔癖、責任感強的母親/赫曼赫賽的母親病/將自己的規則或價值觀強加在孩子身上/無法接受頑皮孩子的母親/為什麼會沉迷於毒品/努力的母親容易發生的悲劇/越會忍耐的孩子長大之後越複雜
第七章 克服母親病
從沒有自覺的地方開始/覺得奇怪就是踏出了第一步/把遭到的否定全都吐露出來/孩子其實渴望母親/問題引爆也是因為想要恢復關係/脫離社會也有其意義/重新倚賴的重要性/徹底衝撞是修復關係必經的過程/宮崎駿的母親病/與母親保持適當的距離/一旦指望不大就要暫且斷念/為了克服想尋死的心情/沒有出席母親葬禮的赫曼赫賽/不要被「理想的自己」所束縛/修復受傷的依附關係/尋求安全基地/沒有人給予就試著付出/改掉負面思考的習慣/找出自己和他人的優點/學習妥善處理問題的技巧/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混淆/面對自我的功課/接受事實/孩子會想要原諒父母
結語
序/導讀
前言
給背負母親這個十字架的人
母親,究竟是什麼?
每個人都不是自己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
會有現在的你,是因為有孕育你、扶養你的人。
那個人就是母親。
生下你的母親,只有唯一一位。那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
大抵來說,養育你的人也是同一位,因此,更是特別的存在。
每個人都想被這個特別的人所愛,想要被她寵愛。
就算嘴上說「那一點都不重要」的人,在小時候應該也一直卻是如此渴望著。
雖然一直很渴望,卻得不到回應,所以會懊惱、悲傷、氣憤,終至放棄。而現在或許只是用「不渴望」來佯裝自己。
可是其實仍希望被愛。仍希望母親能多看看自己、更珍惜自己。也因為這樣的想法揮之不去,即使到現在才會只要一聽到、一想到母親,就會起戒心。
雖然嘴裡說那無關緊要,但卻始終無法完全捨棄那份執著。
不過,這是一定的。因為孩子本來就是帶著追求母愛的本性誕生。
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為母親所愛。
如果無法得到,那麼終其一生將會一直渴望、執著於母愛。這是很悲哀的宿命。
母親與孩子的愛,在本質上是不對等的。
在嬰兒時期,每個人都只能仰賴父母生存。
然而父母親自己也有許多狀況,他們的愛與關懷並不一定只會對孩子付出。
即使對孩子而言,母親是絕對唯一的存在,但對母親來說卻不一定是如此。
有的母親會一直把孩子當小孩般對待與照顧,依照自我意志支配著孩子。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母親就如同神祇般,孩子無法違逆母親那如神祇般的存在。
因為想為母親所愛,孩子會想要回應母親的期待。
但如果是一直保持這樣的關係,將會妨礙孩子確立自身與獨立的過程。
必須要對孩子漸漸地放手,如果有所猶豫,因而錯失了良機,將會使得孩子失去自立的機會。
這樣的事情在母子之間很容易發生。
從一個相遇的故事開始
和他的相遇,是在我念大學的時候。
就稱他為M吧。M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敏銳、感性而溫柔。只要看到M,就有一種安心感,跟他在一起非常快樂。當時我是文學院的學生,經常和他聊文學和電影、聊人生意義,一聊就忘了時間,直到深夜。
然而,隨著和他越來越親近,很快地我發現M另外的一面。因為一旦陷入低潮,他就會判若兩人似地開始變得自我封閉,說一些負面的話語。例如要我不要跟他這樣的人來往,或是說他自己沒有存在的價值等等。事實上,M曾多次自殺未遂,徘徊在生死的關頭,我也看過他那沾滿著鮮血的遺書。
M的生活方式本身,可以說在某方面是具有毀滅性的。經過長久的努力,好不容易一切都順利進展了,他卻會親手將它全部摧毀。在他的生命當中重複出現這樣的狀況。雖然他比別人更有才華與魅力,卻沒能好好發揮。我雖然能夠體會M心裡的悲傷,卻一直無法理解為何他要一直傷害自己到這樣的程度。另一個我所不能理解的是,M把自己的母親說得極壞。
有一次我遇見了他的母親。M的母親在學校擔任老師,和丈夫離婚後自己獨立將小孩扶養長大。是個理性、認真、具美貌、有氣質的女性。感覺跟我從M那裡聽來的「只是個普通的人」截然不同。
可是,在她說話笑瞇瞇的臉上,有時會在一瞬間突然變得沒有表情。那是當我們談到M的時候,她會突然用冷淡的口吻說:「像你這樣的人,怎麼會跟那個孩子來往呢?我真搞不懂。」然後開始不停地述說M的不是。
剛開始我以為她只是謙虛,便舉了M的優點想圓場。但M的母親卻帶著威嚇的表情,開始用更激烈的言詞來否定M。在我啞口無言的同時,才發現她那種否定的口吻和M自我否定的時候像極了。我開始有些明白,M的痛苦根源是來自於母親。
之後,我轉念醫學院、專攻精神醫學,我遇見了許多懷抱著各種痛苦的人;然而我發現,在那些痛苦背後,或多或少都隱約隱藏著母親的身影。這個想法,在經過二十幾年之後,越發強烈。
蔓延開來的「母親病」
現代的親子關係,特別是與母親的關係,感到苦惱的人越來越多了。
本來應該是最堅固的情感牽繫,現在卻變得脆弱且不穩定。
顯現在外的,是虐待的增加。兒童諮商的案例,在這二十年當中增加了四十倍。然而,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潛藏在冰山底層,還有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虐待,或是精神上的虐待及心理上的支配。可以看出與母親不穩定關係擴大的孩子當中,有三分之一會表現出對母親的不穩定依附,即使長大成人這個比例也不會改變。
邊緣性人格障礙或進食障礙、憂鬱症或焦慮症,以及各種上癮症的人激增,然而在這些症狀的根底,經常與母親的依附關係不穩定有關。案例的問題越是根深柢固就越與母親相關。相對地,治療起來非常困難的案例,有不少在改善母親的關係後,本身狀態產生戲劇性的改善。
不只是那些與母親有摩擦或衝突,或者一看就知道是關係不穩定的人,即便表面看起來關係良好的母子,也是孩子在遷就母親、受母親支配,以這樣的形式顯示親子關係失衡的案例也不少。
不論是有自覺,或是刻意逃避,母親這種病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侵蝕他們的人生。
為母親這種病那不知所以的痛苦、空虛、自我否定感到煩惱的人並不在少數。
許多人不知道究竟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而在當中掙扎著。
為了避免失敗受傷,所有的事情都不去認真面對,也不與他人建立坦誠的關係;只是消極地過著自我的人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過著毫無意義、價值的人生,且在無形當中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總是看別人臉色、不說出自己真心話、遷就別人,以及老是扮演吃虧角色的人,也一樣不懂為什麼自己只能這樣活著。
與母親關係不融洽的人,會覺得這只不過是跟母親的關係而已,只要將自己與母親切割開來,就一點問題也沒有了。甚至,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很無聊,這麼想的人也不少。
也有不少人覺得,跟父母的關係是不需要拿出來討論的問題。
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麼想,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更加失落、受到更多的傷害。
對於有自覺與父母之間的齟齬或不和諧感的人,也許還可以說是願意面對問題的人。
同樣有許多人,雖然覺得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良好,但實際上卻是其中一方強迫自己忍讓順從,或是對父母過度言聽計從,或者是親子立場對調。
在旁人看來像朋友般的親子,或是看起來很孝順的孩子,但實際情況是孩子在配合著不穩定的父母,被父母所綑綁,而犧牲了自己的人生。
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母親這種病,不單只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和母親的關係不穩固的問題,絕不會僅止於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而是左右你所有人生的問題。
因為與母親之間的情感羈絆,不單純只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體的。母親這種羈絆的病,是情感上的病,而且不僅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體的病。
你和母親的關係,是從你出生,不,應該說是從你出生之前、還是一個受精卵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你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就和你以臍帶相連,證據就是留在你肚子上的肚臍。
從你出生的瞬間開始,被擁抱、哺乳、照顧養育。那已經超乎了心理上的關係,是更深一層的關聯。沒有了這些,你不會生存下來。即使不完全是如此,但你能像現在這樣,是因為有照顧你的人。
對於還在成長發育的大腦或身體來說,是最初跟母親相處密度最高的時期,也可以說是造就你這個人的最特別時期。
最能夠反映出你在幼年時期有沒有獲得滿足、有沒有安心感的,就是你和母親現在的關係。
如果幼年時期得到母親充分的照料,在母愛的關注中長大,就容易和母親形成穩定的關係。
然而,若不幸的,母親的心思被其他的事情所占據,因為各種狀況無法親手照料年幼的你,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因為這個特別的時間,不只是身體,也是形塑大腦與心靈無可替代的時期。因此它的影響,不只對於你的人際關係、抗壓性、對孩子和異性愛的方式、精神健康,甚至對你的身體健康、壽命,還有老化的程度都會有影響。
就連神經纖維的傳導或受體的數量,這種大腦分子層級的構造,都會因為那段時間你有沒有和母親一起度過,有沒有獲得良好照料而有所影響。
一直都和母親一起,受到她的安撫、照顧下長大的小孩,因為自己一直都有人愛,受到保護而能獲得安全感。
這這樣的安全感不只是心理上,也會和生理結合。和母親情感穩定的人,對精神壓力的承受度較高,也不容易憂鬱。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
剛出生階段,即使只是和母親短暫分開,大腦的構造也會產生差異。更何況長期不在身邊,或是母親有什麼狀況、無法擁抱或照顧新生兒的話,其影響之大更是無法估計。
這樣的孩子一生都將會被懼怕不安、人際關係不佳、抗壓力不足、缺乏自信等原因糾纏,活得很辛苦。
並且,在幼年時期沒有好好受到母親照顧的人,將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後,也容易有照顧不好孩子的情形。
母親這種病,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它的影響大到在不知不覺當中會為人生帶來重大的改變。
因此,這樣的人會一直執著於父母的愛。
那是因為人會本能地感到不足,覺得必須修復,所以不得不追求。
即使知道每一次的渴望都會造成傷害,然而還是不得不這麼做。
即使在毫無由來的痛苦中翻滾,也要掙扎著想辦法克服,那都是因為源自於對父母愛的執著。
對父母愛的執著,會表現在想要治好母親這種病的潛在願望。
那既是一種痛苦,也同時是一個轉機。
只要你去追求,就有機會克服。
本書是面對母親這種病,去理解在那樣的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並從中提供恢復的線索。
祈望你能一起跟著本書,藉由回顧你的人生,或是注視現在生活中盤據你身上的那種母親病,將它純化為結晶,讓它成為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
推薦序
「母親」的角色,「生、養、教」絕對是要「學習」的
「母愛是天性」,是我自許為鑽研腦科學的精神科醫師替本書寫推薦序的心得首語。但是要做好「母親」的角色,包括「生、養、教」絕對是要「學習」的,否則便有讓下一代罹患本書作者岡田尊司所稱的「母親病」。
「母親病」雖然不是正式的醫學疾病,卻是現代個人主義盛行、離婚率高下,綜合了生理、心理、環境多面向障礙的時代產物。各位要知道,每天的喜怒哀樂、思考、睡眠、食慾等,大腦中都有很多神經傳導物質(俗稱「內分泌」)在運作,這是屬於生理層面;在此書特別提到孕育母性、還有產生母子依附之愛的源頭,就是與引起陣痛,授乳時分泌旺盛的荷爾蒙一樣,這個荷爾蒙就叫做催產素(Oxytocin)。
母親催產素運作是否良好,加上母親這個人的個性(包括情緒穩定度、自信心、溝通技巧等),便會影響媽媽如何「教養」她的孩子、以及與下一代的互動,接著便會影響下一代的個性,以及長時期與他人相處時的「依附模式」是否恰當。更詳細與精彩的內容,就有賴各位讀者細細品味這本好書吧!
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國防醫學院兼任副教授)
推薦序
重點不在責怪,而在療癒
當我跟許多朋友,討論心理學家哈洛(Harry Harlow)的恆河猴依附實驗時,那不到半小時的影片,再加上對於系列實驗的分享,常能撞擊許多朋友的思考。哈洛博士回到愛的本質探討,也就是親密關係的起源,要追溯到我們出生之初,跟主要照顧者的關係。
在一般的文化中,主要照顧者為母親,所以這本書以「母親病」為論述的主軸,展開心理困擾的探討。這對母親來說,實在是不可承受之重,也不盡然公平,因為社會把大部分的育兒責任,都給了母親。
然而,這本書的重點不在責怪,而在療癒。當我們理解了困擾的根源,反而要學習感恩與寬容,才能走出陳年的陰影。作者為精神科醫師,又有醫學博士的學歷,以及身兼作家的身分,所以能夠以小說的流暢筆觸,引人入勝地,帶領讀者輕鬆走入艱澀的理論之中,再走回到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我從這本書學到很多,也推薦給關心自我成長的朋友們!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推薦序
孩子,請讓這世界認識你,也懂你的傷痛
要在華人社會承認我們曾經因為和母親的關係而痛苦、而糾結、而疑惑、而憤怒、而受傷、而恐懼、而無力……是一件很難的事。往往一句「做兒女的要孝順」,或另一句「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就讓在親子關係中受苦的孩子把自身的痛楚往更深的內心壓抑,失去任何撫慰及療傷的機會。
這本書是寫給這些在和母親的關係裡,受傷受苦的孩子們。在我個人認為,親子關係間的傷害,父母總要比孩子多承擔一些責任,因為當孩子還非常幼小時,對這世界尚無概念時,是大人(父母)的對待及教養塑造了孩子世界的雛形。幼年的孩子,是沒有能力分辨、選擇及決定要或不要。為了獲得父母的愛,許多孩子必須要學會討好、順應、忍受或放棄自我,才能確保愛不會消失。也因為如此,大人總是握有更多的權力來掌控孩子的生命,也自認為正確的以自己的意願任意對待孩子。
孩子因為母親的緣故,成長過程承受各種形式的傷害之後,不僅衝擊自我生命的穩定度及價值感之外,也常影響後來其他重要的人我關係,特別是其他具有依戀關係意義的對象(青春期時是好友,成年期後是伴侶)。往往在關係中,不自覺帶有我們與自己母親相處的經驗及感受,而深受其苦,使生命猶如陷在無盡頭的深淵(例如很多我們與伴侶的關係會複製或重演和母親之間的情感糾葛,或矛盾互動狀態)。
然而,這些因為母親而深受其苦的孩子,常常必須獨自承受痛苦,甚至必須無聲的背負那些以愛之名的掌控、威脅與虐待。不敢吐露實情,也不知如何求助,更多時候,環境很容易漠視,或以大事化小的心態來要求孩子釋懷、原諒、遺忘。孩子的苦痛始終不被聆聽,也不被正視。
願這本書的存在,使長期受母親之苦的孩子們能有一些被理解的支持。或許無法立即改變困境及傷痛,但能讓我們的經驗被這世界承認,是打開生命與世界聯繫的第一步。
孩子,請讓這世界認識你,懂你的傷痛,並擁抱你。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