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自古稱謂幾經變更,在清朝末期被定名為「新疆」,取意「新闢的疆土」。今天,新疆以其多樣的民族形態和多元的文化魅力,被稱為「世界最後一塊文化高地」和「人類文明的基因庫」。
地貌上,新疆是匯聚「最高、最低,最冷、最熱,最荒涼極致又綠意溢透」之地;文化上,維吾爾、漢、塔吉克、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等多種族,交融出豐富眾多的文化類型。而帕米爾高原整個海拔垂直線的分布,直接影響了植被分布、生活方式、文化區域、衣飾色彩、畜群種類……等,呈現出依據不同海拔高度而生的文化形態,值得人類細細探索。
本書為知名紀錄片導演劉湘晨作品,攝影作品充滿古典風格,如同林布蘭畫面的人物,幽靜而深邃;文字部分真誠細膩,描述帕米爾高原塔吉克人,年年必經的「轉場」大事,及特殊地理環境下,人與人、人與動物、人與土地間的緊密和平衡。
透過作者十多年與他們親如家人的相處及沉靜的描述,讓我們對遊牧部族有深刻的理解。其實,書中傳達的,何曾只是一個種族的生活史;《天之搖籃》帶給我們的最大意義,在於世界上有那麼一個角落,人與人之間一個簡單的承諾,可以是一輩子的信守,彼此以心相抵,溯及遠古創生時,人類單純的關係及純粹的心意。
本書特色
帕米爾是上帝在自己伸手可及之處給人類放置的一只搖籃。
世世代代在這裡生存的太陽部落,
用他們有限的生命,演繹出一部部重回伊甸的高原史詩。
遊牧族,是相對於中原世代務農,「有土斯有財」觀念的相對生活型態。
所謂「逐水草而居」,對於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塔吉克人來說,其中的涵義比字面上的意義來得深刻釵h。
每年的轉場大事,牽動的是一個個家族的糾心挑戰,
提親與彩禮,往往影響重大到可以讓財產重新分配。
女人一旦出嫁,與原生家庭今生的別離如同永隔,一輩子信守著一個無法想像的承諾。
男人經過替犛牛和駱駝穿鼻孔的高原成年禮,從此進入動物與人關係的歷史節點,維繫住高原上生存的可能,也才能長成一條條鐵錚錚的高原英雄。
透過《天之搖籃》的文字,帶領讀者進入的不只是少數民族的生活型態,而是透過這樣的進入,接觸到每個人心中真正的價值,可以是簡單到天開地闊,直達蒼穹。
作者簡介
劉湘晨
因《太陽部落》而揚名國際的紀錄片導演,駐留新疆五十年,創作了大量紀錄片及相關著作,自稱是「靈魂早已內化為新疆人的偽漢人」。他一生努力的目標是:為新疆每個海拔帶的不同文化類型,留下一些具有足夠代表性的影像紀錄。他的作品充滿人文關懷,影像敘事令人動容,其中尤以代表作《太陽部族》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連續播放四年而獲得廣泛的國際聲譽。目前擔任新疆師範大學歷史與民族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並任中國紀錄片學術研究相關職務,獲得「中國紀錄片十年特殊貢獻獎」。
出版著作
《獨唱》《心之扣》《太陽之下》《太陽部族》《留給你的高原》《尋找大鵬鳥之地》《垂直新疆:從高山堆雪到坎兒井》《天之搖籃攝影集》《帕米爾的血脈沉澱》《阿勒彤古勒罕》《凝矚之下.劉湘晨自選集》《逐級而上.一個紀錄片導演的手記》。而《天之搖籃》是他出版的第一部繁體中文版作品。
紀錄片代表作
《太陽部族》《山玉》《中國新疆維吾爾木卡姆》《海拔5300米的古那》《大河沿》《馴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