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全集
 
作者: 蘇東坡 
書城編號: 22542824

原價: HK$100.00
現售: HK$95 節省: HK$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華志文化
出版日期: 2021/07
頁數: 320
ISBN: 9789860643718

商品簡介


元豐二年(1079年)因「烏台詩案」入獄,後貶黃州,乃築室東坡,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改元元祐,高太后臨朝,起用舊黨司馬光,招軾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因反對盡廢新法,引起舊黨疑忌,出知杭、潁、定三州。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新黨得勢,貶斥元祐舊臣,又被貶至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病逝於常州。諡文忠。

蘇軾是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宋代文學的又一位宗師。在思想上,他融儒、佛、道為一體:入世之志,超脫之性,任性逍遙之行集於一身。蘇轍在論及其兄的時候指出:「(軾)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歎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辨無礙,浩然不見其涯矣。」(《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蘇轍《欒城集》卷二十二)這是對蘇軾之知識結構、思想源流非常中肯、非常全面的評價。蘇軾自己更認為儒、釋、道相通又相成。他在《南華長老題名記》中稱佛家「一念正真,萬法皆具」,又說:「子思子曰:『夫婦之不屑,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孟子則以為聖人之道,始於不為穿窬(ㄩˊ:門邊牆上的圭形小洞)。;而穿窬之惡,成於言不言……是二法者,相反而相為用。儒與釋皆然。」「南華長老明公,其始蓋學於子思、孟子者,其後棄家為浮屠氏。不知者以為逃儒歸佛,不知其猶儒也……宰官行世間法,沙門行出世間法,世間即出世間,等無有二。」

在《宸奎閣碑》中又說明佛只有與孔、老合,人們才樂於信從:「是時北方之為佛者,皆留於名相,囿於因果,以故士之聰明超軼者皆鄙其言,詆為蠻夷下俚之說。璉(懷璉,賜號大覺禪師)獨指其妙與孔、老合者,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故一時士大夫喜從之遊。遇休沐日,璉未盥漱,而戶外之屨滿矣。仁宗皇帝以天縱之能,不由師傅,自然得道,與璉問答,親書頌詩以賜之……而升遐之日,天下歸仁焉。此所謂得佛心法者,古今一人而已。」

在《論修養帖寄子由》中既說明自己打通釋道,進入「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的自在境界,又以此來誘導其弟:「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以我觀之,凡心盡處,勝解卓然。但此勝解,不屬有無,不通言語,故祖師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ㄧˋ:供作蔽覆的東西)。盡,眼自有明,醫只有除翳藥,何曾有求明方?明若可求,即還是翳。故不可於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無明。而世之昧者,便將頹然無知,認作佛地。若如此是佛,貓兒狗子,得飽熟睡,腹搖鼻息,與土木同,當恁麼時,可謂無一毫思念,豈可謂貓兒狗子已入佛地?故凡學者,但當觀心除愛,自粗及細,念念不忘,會作一日,得無所除。」《祭龍井辯才文》更表現出蘇軾從總體上溝通儒、釋、道三家思想,展現出其兼收並蓄,自足圓通的博大胸懷:「嗚呼!孔老異門,儒釋分宮。又於其間,禪律相攻。我見大海,有北南東。江河雖殊,其至則同。」實際上,這正是根於儒術又出入釋道,既有儒者修、齊、治、平之術,又有道家養生之術,還有佛家的大自在之方;本於儒則入世濟民,追求功業;出入佛老則寵辱皆忘,波瀾不驚;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純任自然,超脫達觀;無往不適,進入圓融通脫的化境,所以蘇軾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才。

本書特色

無論藝術方面,抑或人生方面,都或多或少存留著蘇軾的影子,更為重要的是,我們仍然極其需要蘇軾。
中國文學藝術的歷史上,蘇軾是一位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人。

作者

蘇軾

蘇軾(1036年—1101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深受梅堯臣和主考官歐陽修賞識。仁宗末年,上制策,要求政治改革。然而在王安石變法時,因政見不合,上書反對變法。由於未被採納,便請外調,出任杭州通判,轉知密、徐、湖三州。

目錄

前言 /001
文化史上第一人(代序)(于景祥)/

◎第一篇:詩
初發嘉州 /
和子由澠池懷舊 /
王維吳道子畫 /
和子由踏青(選一) /
石蒼舒醉墨堂 /
歐陽少師令賦所蓄石屏 /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
遊金山寺 /
吳中田婦歎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選一) /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 /
望海樓晚景五絕(選一) /
孫莘老求墨妙亭詩 /
新城道中(其一) /
飲湖上初晴後雨 /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視雷雨,每大雷電,但聞雲中如嬰兒聲,殊不聞雷震也/
有美堂暴雨 /
法惠寺橫翠閣 /
書雙竹湛師房二首(選一) /
病中游祖塔院 /
書焦山綸長老壁 /
過永樂文長老已卒 /
送春 /
寄黎眉州 /
東欄梨花 /
篔簹谷 /
韓幹馬十四匹 /
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
百步洪 /
送參寥師 /
續麗人行 /
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
初到黃州 /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紅梅三首(選一) /
琴詩 /
寒食雨二首(其二) /
海棠 /
洗兒戲作 /
東坡 /049
次荊公韻四絕(選一) /
題西林壁 /
廬山二勝二首(選一) /
郭祥正家醉畫竹石壁上,郭作
詩為謝,且遺二古銅劍 /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選一) /
登州海市並序 /
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選一)/
送賈訥倅眉 /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二首(選一) /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選一) /
贈劉景文 /
泛潁 /
書丹元子所示李太白真 /
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荔支歎 /
食荔支二首(選一) /
縱筆 /
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
先覺四黎之舍三首(選一)/
汲江煎茶 /
儋耳 /
澄邁驛通潮閣二首(選一) /073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第二篇: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
水調歌頭(昵昵兒女語)/
念奴嬌(大江東去)/
醉翁操(琅然,清圓,誰彈,響空山) /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滿庭芳(三十三年) /
滿庭芳(蝸角虛名) /
滿庭芳(歸去來兮) /
滿江紅(江漢西來) /
歸朝歡(我夢扁舟浮震澤)/
木蘭花令(霜餘已失長淮闊) /
臨江仙(一別都門三改火) /
臨江仙(忘卻成都來十載) /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西江月(照野彌彌淺浪) /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
少年游(去年相送) /
南歌子(山與歌眉斂) /
南鄉子(寒雀滿疏籬) /
南鄉子(回首亂山橫) /
南鄉子(悵望送春杯) /
南鄉子(霜降水痕收) /
望江南(春未老) /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 /
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 /
洞仙歌(冰肌玉骨) /
八聲甘州(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
江城子(夢中了了醉中醒)/
江城子(鳳凰山下雨初晴) /
江城子(翠蛾羞黛怯人看) /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
蝶戀花(籟籟無風花自嚲) /
永遇樂(明月如霜) /
永遇樂(長憶別時) /
行香子(清夜無塵) /
更漏子(水涵空) /
陽關曲(暮雲收盡劇清寒)/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浣溪沙(五首) /
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
沁園春(孤館燈青) /

◎第三篇:文
刑賞忠厚之至論 /
留侯論 /
賈誼論 /
教戰守策 /
上梅直講書 /
南行前集敘 /
決壅蔽 /
日喻 /
李氏山房藏書記 /
喜雨亭記 /
淩虛台記 /
超然台記 /
放鶴亭記 /
靈壁張氏園亭記 /
石鐘山記 /
書吳道子畫後 /
王安石贈太傅 /
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 /
游定惠院 /
與言上人 /
書臨皋亭 /
記承天寺夜遊 /
書上元夜遊 /
答謝民師書 /
答張文潛縣丞書 /
《范文正公集》敘 /
方山子傳 /
前赤壁賦 /

序/導讀



文化史上第一人(代序)

蘇軾(1036年—1101年),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深受梅堯臣和主考官歐陽修賞識。仁宗末年,上制策,要求政治改革。然而在王安石變法時,因政見不合,上書反對變法。由於未被採納,便請外調,出任杭州通判,轉知密、徐、湖三州。

元豐二年(1079年)因「烏台詩案」入獄,後貶黃州,乃築室東坡,號東坡居士。哲宗即位,改元元祐,高太后臨朝,起用舊黨司馬光,招軾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因反對盡廢新法,引起舊黨疑忌,出知杭、潁、定三州。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新黨得勢,貶斥元祐舊臣,又被貶至惠州、儋州。徽宗即位後遇赦北還,病逝於常州。諡文忠。

蘇軾是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宋代文學的又一位宗師。在思想上,他融儒、佛、道為一體:入世之志,超脫之性,任性逍遙之行集於一身。蘇轍在論及其兄的時候指出:「(軾)初好賈誼、陸贄書,論古今治亂,不為空言。既而讀《莊子》,喟然歎曰:『吾昔有見於中,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後讀釋氏書,深悟實相,參之孔、老,博辨無礙,浩然不見其涯矣。」(《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蘇轍《欒城集》卷二十二)這是對蘇軾之知識結構、思想源流非常中肯、非常全面的評價。蘇軾自己更認為儒、釋、道相通又相成。他在《南華長老題名記》中稱佛家「一念正真,萬法皆具」,又說:「子思子曰:『夫婦之不屑,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孟子則以為聖人之道,始於不為穿窬(ㄩˊ:門邊牆上的圭形小洞)。;而穿窬之惡,成於言不言……是二法者,相反而相為用。儒與釋皆然。」「南華長老明公,其始蓋學於子思、孟子者,其後棄家為浮屠氏。不知者以為逃儒歸佛,不知其猶儒也……宰官行世間法,沙門行出世間法,世間即出世間,等無有二。」

在《宸奎閣碑》中又說明佛只有與孔、老合,人們才樂於信從:「是時北方之為佛者,皆留於名相,囿於因果,以故士之聰明超軼者皆鄙其言,詆為蠻夷下俚之說。璉(懷璉,賜號大覺禪師)獨指其妙與孔、老合者,其言文而真,其行峻而通,故一時士大夫喜從之遊。遇休沐日,璉未盥漱,而戶外之屨滿矣。仁宗皇帝以天縱之能,不由師傅,自然得道,與璉問答,親書頌詩以賜之……而升遐之日,天下歸仁焉。此所謂得佛心法者,古今一人而已。」

在《論修養帖寄子由》中既說明自己打通釋道,進入「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的自在境界,又以此來誘導其弟:「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勝解。以我觀之,凡心盡處,勝解卓然。但此勝解,不屬有無,不通言語,故祖師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ㄧˋ:供作蔽覆的東西)。盡,眼自有明,醫只有除翳藥,何曾有求明方?明若可求,即還是翳。故不可於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無明。而世之昧者,便將頹然無知,認作佛地。若如此是佛,貓兒狗子,得飽熟睡,腹搖鼻息,與土木同,當恁麼時,可謂無一毫思念,豈可謂貓兒狗子已入佛地?故凡學者,但當觀心除愛,自粗及細,念念不忘,會作一日,得無所除。」《祭龍井辯才文》更表現出蘇軾從總體上溝通儒、釋、道三家思想,展現出其兼收並蓄,自足圓通的博大胸懷:「嗚呼!孔老異門,儒釋分宮。又於其間,禪律相攻。我見大海,有北南東。江河雖殊,其至則同。」實際上,這正是根於儒術又出入釋道,既有儒者修、齊、治、平之術,又有道家養生之術,還有佛家的大自在之方;本於儒則入世濟民,追求功業;出入佛老則寵辱皆忘,波瀾不驚;任性逍遙,隨緣放曠;純任自然,超脫達觀;無往不適,進入圓融通脫的化境,所以蘇軾才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奇才。


于景祥

 

蘇東坡 作者作品表

蘇東坡全集

好農夫(精裝)

林語堂中英對照:東坡詩文選

2021年7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香港賽馬煉金術(增訂本)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國語一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國語三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國語四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國語五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國語六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數學一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數學三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數學四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數學五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數學六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社會三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社會四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社會五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社會六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自然三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自然四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自然五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康版}自然六上(110學年)

國小課堂評量{翰版}國語一上(110學年)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