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健行,手上轉滾著兩丸鐵球像日月交互著運轉的蔡先生形象,是我生命裡、寫作上,永遠的典範。──蕭蕭
有感於出版家的社會責任,成立九歌文教基金會,為當代台灣文學的教育、推廣和新秀栽培繼續付出,做出相當多的貢獻。──向陽
他的務實,他時時以文學優先的精神,是我一生學也學不完的功課。──陳素芳
善於經營短篇敘事,「不濫情,不譁眾取寵,以刻劃人性衝突為主。」對寫作首要的堅持是「寫人生的橫切面」。──趙慶華
蔡文甫對好書的定義:「文字要好,內容要很紥實!」藉由出版社的經營,推廣文學、提高創作水準、提升群眾素質,尊重名家,培養新人。──汪淑珍
謹遵「稿不離手」原則,蔡文甫副刊編輯工作21年來,從來沒有掉過一篇稿子。──楊宗翰
蔡文甫先生(1926-2020)創作小說無數,主編《中華副刊》,創立九歌出版社,提攜作家後進,一生致力於臺灣文學的發展;為人行止亦肅正如陽,為文壇欽佩感念。作家蕭蕭提及巧遇蔡先生滾著兩丸鐵球晨運的往事,以此比擬其為人行事的風骨;作家向陽懷念蔡先生照拂文壇新人之仁風;九歌總編輯陳素芳則綴以出版軼聞,勾勒出蔡先生一心奉獻於文學事業的匠人形象。
逢其逝世週年,九歌出版社與中央大學人文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線上追思座談。本書將座談內容集結成冊,精選作家懷念蔡文甫先生之紀念文章,並有學者針對其副刊編輯、小說創作、出版事業進行深入研究,亦收錄小傳及編著目錄等資料,為臺灣文學地圖拼上不可或缺的一角。
本書特色
★蔡文甫先生逝世週年座談會紀念文集。
作者
李瑞騰
1952年生於台灣南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1987)。現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出版中心總編輯。
著有文學論著《台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出路》、《晚清文學思想論》、《老殘夢與愛》、《新詩學》、《詩心與詩史》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你逐漸向我靠近》,詩集《在中央》等。
目錄
序一 不凡不俗的一生 / 李瑞騰
序二 依然綻放著光采 / 蔡澤玉
懷念
蔡文甫健步而行的啟發 / 蕭 蕭
潤澤綿遠,典範長昭──追思蔡文甫先生 / 向 陽
言必稱九歌 / 陳素芳
述評
書寫人生的橫切面──蔡文甫先生的文學世界 / 趙慶華
談蔡文甫先生的出版 / 汪淑珍
像他這樣一個副刊編輯──蔡文甫與《中華日報》 / 楊宗翰
蔡文甫先生資料
小傳
生平簡表
編著目錄
報導及評論目錄
附錄
蔡文甫先生線上追思座談會程序表
凡夫俗子不凡不俗的一生──蔡文甫先生線上追思座談會側寫 / 曾淑梅
序/導讀
序
不凡不俗的一生∕李瑞騰
蔡文甫(1926-2020)為台灣著名小說家、編輯家、出版家。上世紀50年代,蔡文甫開始寫作,主要是小說,發表於重要文學傳媒,如《文學雜誌》、《現代文學》等,集結出書主要在6、70年代,著有十餘本長、短篇小說集,出版相當多元。其次,蔡先生於1971年起主編中華日報副刊21年,使得《華副》成為7、80年代台灣重要文學傳媒;1978年,蔡先生創辦九歌出版社,其後更有健行文化、天培文化之設,40餘年間出版無數文學及非文學書籍,許多重要作家都曾在九歌出書,此外,他亦出版年度文學選集、文學大系等套書,有書寫文學歷史的雄心;1992年,他又成立了九歌文教基金會,在民間推動文藝公共事務,令人敬佩。
蔡先生於去年(2020)7月15日辭世,我們在2021年7月11日舉辦追思座談會,探討他的一生,主題包括他的為人、文學、編輯與出版事業。邀請和蔡先生相識的蕭蕭、向陽和陳素芳談他的人,年輕學者趙慶華、汪淑珍、楊宗翰分別談他在小說、出版與副刊編輯方面的成就。另外也有不少九歌的作者、故舊門生等數十人參加。活動雖簡單,卻也隆重。我們在籌備期間比較全面整理了蔡先生的資料,包括重寫蔡先生的小傳、編製他的生平簡表、著作目錄及有關他的報導與評論目錄;同時架設活動網站,放上不少蔡先生的資料。
我個人和蔡先生結緣很深,因他的關係,我得以有機會在李唐基、琦君返國後認識他們夫妻;在蔡先生的協助下,2004年,我們邀請琦君回到她曾任教過的中央大學校園,舉辦「水是故鄉甜──琦君作品研討會暨相關資料展」;2005年,也因蔡先生的居中聯繫說明,李唐基先生捐款中大、指定用途,我因此能在中大中文系成立了「琦君研究中心」,直到現在。
琦君老師辭世後,琦君研究中心和九歌文教基金會在台北合辦一場大型追思會;現在,我們以中大人文研究中心的名義和九歌文教基金會合作辦理蔡先生的追思座談會,特別將活動成果編印成冊,內容包括前述三篇追思文章、三篇座談發言稿和蔡文甫資料,並把活動程序表及發表於《文訊》8月號的側寫當成附錄,重現活動現場。
我原本打算為蔡先生辦一場學術研討會,但有關他小說寫作和華副編輯方面約稿不易,後來改成追思座談,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惡化,只能改用線上活動。相關事務,有的要取消,有的要增加,感謝人文研究中心行政專員鄧曉婷小姐耐心操持,助理梁俊輝先生、中文系研究生曾淑梅多所協助,九歌出版社陳素芳總編輯和編輯部同仁,一起參與工作,於此一併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