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生態與人類的感受性危機
找回與萬物共存的能力
「人類的生活方式,只有與我們周遭的動物、植物、細菌、生態系所擁有的成千上萬種其他生活方式交織在一起時,才有意義。」──巴諦斯特.莫席左
⊱§§ 法國哲學新聲‧詩意自然書寫‧哲思深刻動人 §§⊰
⊱§§ 六篇文論,引領讀者重新找回對世間萬物的同情共感 §§⊰
法國新生代哲學家巴諦斯特.莫席左(Baptiste Morizot)曾在一次追蹤北非候鳥的行程中,撞見一隊老車愛好者途經山谷,在大自然中停駐自拍。然而,他們只關注眼前的老車,對正在他們頭頂上進行的這場地中海最熱鬧、最國際化、最多彩多姿的動物「移民」行動,卻完全視而不見。
這次經驗,引發了他的警覺:我們人類,身為社會性的靈長目動物,往往本能地更關注自己的同類。然而在當代,在政治經濟學與科學理性無比蓬勃的情境底下,我們與「自然」之間、我們與其他生物之間,卻更加成為對立的兩造、光譜的兩端。而這在巴諦斯特.莫席左眼中,不啻是當代的「感受性危機」,而亟需被重視。
巴諦斯特.莫席左作為哲學家,特別關注人類與世間萬物的關係,並試圖提出一套新的哲學角度,重思人類作為一種物種,該如何與其他物種共存。《生之奧義》由六篇哲學隨筆組成,揉合生態考察與內在思索,堅定優美的筆觸下則埋藏著生命的徬徨與溫柔。
他曾在覆雪的山地裡追蹤狼跡,並在聲聲狼嚎中感知到自己置身於地球萬物生命的共同命運之中。他也透過海綿這種原始的物種,去反省我們觀念裡對於「演化」與「進化」的莫名崇拜。他甚至提出,假設人類作為一種物種的陣營,是否有可能創造出一種類似「外交官」的身分,來和其他物種打交道,並共同為了相互依存的目標而努力。對他而言,「生」的奧義,就是必須重新學習看待世界的方法,看見跟我們一樣奇妙的生命存在;而要能獲得這份「看見」,就必須改變我們怎麼活、怎麼共同生活的方法。
名人推薦
柯裕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徐振輔(作家)
黃宗慧(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黃宗潔(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蔡晏霖(陽明交大副教授、多物種人類學研究者)
共同推薦
‧推薦人蔡晏霖教授:「一本豐盈的多物種世界主義學習指南,帶我們走出人類自戀的密室,告別『自然』(Nature)。」
‧本書榮獲法國在台協會《胡品清出版補助計畫》支持出版
作者
巴諦斯特.莫席左
巴諦斯特.莫席左,一九八三年生,是法國極受關注的新生代哲學家、作家。
他任教於艾克斯馬賽大學(Aix-Marseille Université),主要研究人類與生物的關係,特別是透過田野調查跟蹤野生生物。
莫席左已出版多部著作,如《在獸徑上》(暫譯,Sur la piste animale)、《生之奧義》、《重燃生之燼火》(Raviver les braises du vivant)等,並曾獲生態政治基金會獎(prix de la Fondation de l’écologie politique)、法蘭索瓦.索美文學獎(prix littéraire François Sommer)、法蘭西學術院賈克.拉夸獎(prix Jacques Lacroix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他的思想受到許多當代法國哲學家、評論家的肯認,尤其在於他對法國動物哲學的突破與貢獻。
在著作之外,莫席左也積極參與各種倡議活動,捍衛環境與自然生態,實踐他的哲學理念。
譯者簡介
林佑軒
寫作者、翻譯人,巴黎第八大學碩士。
聯合報文學獎小說大獎、時報文學獎散文首獎等項得主,數度入選九歌年度小說選、散文選等集,作品參與臺灣文學外譯計畫,並為文學雜誌執筆法語圈藝文訊息。
著作三種:小說集《崩麗絲味》(九歌,二○一四)、長篇小說《冰裂紋》(尖端,二○一七)、散文集《時光莖》(時報,二○二一)。
法文譯作六種:《大聲說幹的女孩》(聯合文學,二○一九)、《政客、權謀、小丑:民粹如何襲捲全球》(時報,二○一九)、《世界大局.地圖全解讀》卷二、三(野人,二○二○、二○二一,合譯)、《在雪豹峽谷中等待》(木馬,二○二一)、《生之奧義》(衛城,二○二一)。
請見:https://yuhsuanlin.ink。
目錄
目次
致讀者言
導論:生態危機之為感受力危機
在生物家過上一季
一株海綿的前程
與自己的野獸共居:斯賓諾沙的外交倫理學
來到夜的彼端:走向相互依存的政治
結語:隨時制宜的顧念敬重
跋◎阿蘭.達馬吉歐(Alain Damasio)
謝啟
注釋
序/導讀
致讀者言
本書是一部六篇性質各異的文章組成的文集。讀者或許會以為其中幾篇文章已經在別處的雜誌或期刊照原樣發表過了。情況其實更複雜。
作家尚-克里斯多夫.巴伊(Jean-Christophe Bailly)曾與我討論寫作的奧祕。他對我說,寫散文的時候,他是有一定的迴旋餘地的,可是寫詩的時候,文字不由分說降臨於他,由不得他說三道四,彷彿是別人口授,他聽寫。他的原話深深銘刻在我心中,確切是這麼說的:「我寫詩的時候,有人在話筒的另一端。」我常常在類似的狀況下寫作。當我寫作,我總有種奇異的感覺:某些想法選擇了我,要求我給予它們公道。這些想法從話筒的另一端傳了過來。在我的情形裡,話筒另一端說的是某種我想我聽不懂的外語,但對方又迫切地懇求著,彷彿生命全然繫在這條線上,他要求我盡可能準確翻譯他雜蹂了種種語言的話音。我必須持續調整、修改、重寫,直到我感覺到,自己已然光榮了這個想法、這個觀點、這個突破,儘管它們總是令我痛苦地不完美(至少以它們的觀點來看不完美)。不幸的是,這些想法、觀點、突破是完全不在乎什麼公訂規格的。依它們的要求寫出的文字,當成一篇文章的話總是太長,當成一本書卻又太短。就這樣,我受「話筒的另一端」約制,怎麼寫都沒辦法符合期望中的規格(這倒是作家與研究者滿平常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就寫出一個充分發揮的完整版本,在我眼中,這是唯一「真實」的版本,只有這個版本真正給予想法一個公道,然後,我不得不大刀闊斧刪減,有時甚至把它砍成原來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非常令人心碎),讓它能塞進出版所須的規格裡(我在這裡不是要批評這些出版格式,它們的規格源於種種合理要求)。
本書收錄的這六篇文字,就是我所說的充分發揮、澈底開展的版本。有點像是電影的導演剪輯版。
小說家吉姆.哈里遜(Jim Harrison)有一天意識到,他創作的故事當短篇小說太長了,當長篇小說卻又太短了:他發現,在短篇小說與長篇小說間,還有一個奇異的、宛如混種奇獸的文類,稱為中篇小說(novella)。我閱讀吉姆.哈里遜時,找到了一個詞,用來形容您即將閱讀的文本:這些文本是中篇哲學(novella philosophique)。
我選了這六篇文章,布置安排了它們,讓它們共同將其中一以貫之的旨趣發揮出更大的效果,此一旨趣乃是:致力發展另一種注意力的風格,以此為邂逅自身之內、之外的生物做好準備──這類似於,為各種生命方式(manière d’être vivant)騰出資源。我先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