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新解
 
作者: 不詳 
書城編號: 23399621

原價: HK$100.00
現售: HK$95 節省: HK$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華志文化
出版日期: 2021/11
頁數: 320
ISBN: 9789860675542

商品簡介


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在《十三經注疏》本《尚書》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真偽參半。

《尚書》為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

「典」是重要史實記載;
「謨」是記君臣謀略的;
「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
「誥」是勉勵的文告;
「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
「命」是君主的命令。

還有以人名標題的,如《盤庚》《微子》;有以事為標題,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內容為標題的,如《洪範》《無逸》。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獻典籍。據《春秋說題辭》解釋:「尚者上也,上古帝王之遺出也。」在先秦時單稱作《書》。「書」是著的意思,即如《說文》所說:「書,著也。從聿者聲。」《說文序》又說:「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就《尚書》的性質而言,它實是一部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資料彙編。其中有政治領導人的訓話,有座談會紀要,有君臣談話,有誥命,有誓辭,有大臣的謀略及訓誡等等。

總之多是與軍國大事相關的。故《荀子·勸學》說:「書者,政事之紀也。」《史記·自序》也說:「《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

本書特色

《尚書》是中國最古老的一部文獻典籍。

據《春秋說題辭》解釋:「尚者上也,上古帝王之遺出也。」在先秦時單稱作《書》。「書」是著的意思,即如《說文》所說:「書,著也。從聿者聲。」《說文序》又說:「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就《尚書》的性質而言,它實是一部上古三代的政治檔案資料彙編。

作者

不詳

《尚書》,最早書名為《書》,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蹟的彙編。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儒家五經之一,又稱《書經》。現在通行的《十三經注疏》本《尚書》,就是《今文尚書》和偽《古文尚書》的合編本。現存版本中真偽參半。

目錄

前言 /001
尚書序 /
虞書 /
堯典 /
舜典 /
大禹謨 /
皋陶謨 /
益稷 /
夏書 /
禹貢 /
甘誓 /
五子之歌 /
胤征 /
商書 /
湯誓 /
仲虺之誥 /
湯誥 /
伊訓 /
太甲(上)/
太甲(中)/
太甲(下)/
咸有一德 /
盤庚(上)/
盤庚(中)/
盤庚(下)/
說命(上)/
說命(中)/
說命(下)/
高宗肜日 /
西伯戡黎 /
微子 /
周書 /
泰誓(上)/
泰誓(中)/
泰誓(下)/
牧誓 /
武成 /
洪範 /
旅獒 /
金碖 /
大誥 /
微子之命 /
康誥 /
酒誥 /
梓材 /
召誥 /
洛誥 /
多士 /
無逸 /
君奭 /
蔡仲之命 /
多方 /
立政 /
周宮 /
君陳 /
顧命 /
康王之誥 /
畢命 /
君牙 /
冏命 /
呂刑 /
文侯之命 /
費誓 /
秦誓 /

序/導讀



《尚書》是上古之書,記載了虞、夏、商、周的各項政治檔,包括君王的誥令、作戰的誓辭、大臣的謀略勸誡等。劉起釪先生認為《尚書》是「上古的史書」,強調了它作為歷史文獻資料的重要價值。同時,我們更要看到,《尚書》作為「五經」之一,它在建構中華民族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所產生的重要作用。這樣一部專講政事的經典,確立起一個以敬天保民、重德厚生為核心的政治思想體系,成為了後世君王的準則與理想追求。

《尚書》五十八篇涉及的時代,上起堯舜,下至春秋時期的秦穆公。全書內容分為「虞書(5篇)」、「夏書(4篇)」、「商書(17篇)」、「周書(31篇)」四部分,主要有典、謨、訓、誥、誓、命六種體例。典,是記載五帝歷史事件的重要文書。有《堯典》、《舜典》,記載堯帝、舜帝治理天下的事蹟。謨,是記載大臣重要謀略的文書。如《大禹謨》、《皋陶謨》等。《大禹謨》篇大禹提出了注重「養民」的政治謀略,《皋陶謨》篇皋陶提出了「知人安民」的行政主張。訓,是大臣教誨君王的訓誡。如《五子之歌》、《伊訓》、《高宗肜日》、《無逸》等。誥,是君王誥諭臣下的文書,如《湯誥》、《康誥》、《酒誥》等。這類文體有近二十篇,是構成《尚書》的主要部分。誓,是作戰前鼓舞士氣、宣明紀律的誓辭。如《甘誓》、《泰誓》、《牧誓》等。此類文體一般先聲明敵方的罪行,再說作戰紀律,最後說賞罰。命,是君王任命官員的冊命辭。如《說命》、《畢命》等。

另外還有地理著作《禹貢》、闡述治國大法的《洪范》、祝禱之辭《金縢》、法律著作《呂刑》等。總之,《尚書》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上古時代的政治、哲學、軍事、禮儀、地理、天文曆法等多方面,保存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化資料。

歷代研究《尚書》的著作浩如煙海。僅《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就多達134部,1081卷。《續修四庫全書總目》著錄達274種。日本江戶時代的《尚書》學著作也多達260餘種。現揀選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部,略做介紹,以供參考。

(唐)孔穎達《尚書正義》二十卷。孔穎達,字仲達,河北衡水人。此書的主要特點是:(一)以東晉梅賾所獻的《孔傳古文尚書》為本,參考隋代大儒劉焯、劉炫等的注釋作「正義」,擇善而從,削繁增簡。(二)保存了馬融、鄭玄、王肅等多家《尚書》注,辨析各家得失,並參考各家注來補充、疏解《孔傳》。(三)疏解經傳注重「文勢」,開始強調文學性。

(宋)蔡沈《書集傳》六卷。蔡沈,號九峰,福建建陽市人。師從朱熹。《書集傳》代表了宋代《尚書》學研究的最高成就。該書的特點是:(一)「嚴守師道又不泥於師說,博採眾長,敢創新識」;(二)「析分今古文而又不拘今古文《書》說,堅持以義理說《書》」;(三)「重視漢宋注疏傳統又不囿於成式,傳語易簡暢達」;(四)「保存了大量已失傳的重要《書》說」。

(清)閻若璩《古文尚書疏證》八卷。閻若璩,字百詩,太原人,後遷居江蘇淮安。《疏證》針對東晉梅賾所獻的《孔傳古文尚書》提出一百二十八條論證,有文獻、史實方面的證據,有《孔傳古文尚書》內容上的矛盾,又旁徵博引多家說法,最後判定《孔傳古文尚書》為「偽書」。雖然「引證過於龐雜,時常拉扯到一些不相干的論題上去,從而使自己的主要論點不夠突出」,但他的觀點產生了巨大影響,後來的學者多遵從其說。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三十卷。孫星衍,字淵如,陽湖(今江蘇武進)人。注疏重在訓詁考據,故盡收漢魏佚說,兼采清儒王鳴盛、江聲、段玉裁及王念孫父子等時人考據成果,獨棄宋明人注而不取,以其無師傳,恐滋臆說。清人《尚書》注本以此書用功最勤,故皮錫瑞《經學通論》說:「治《尚書》當先看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陳喬樅《今文尚書經說考》。」此書被列入《清十三經注疏》中。

楊筠如《尚書覈詁》四卷。楊筠如(1903~1946),字德昭,湖南省常德縣人。大學時代,就讀於南京東南大學國文系。後考入清華大學,師從王國維。此書是他的畢業論文。僅注今文篇目,注解每以甲骨文、金文及漢唐舊注為證,並不逐字逐句詳說,只選取疑難艱深的字詞作考釋。不墨守師說,多有創見。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顧頡剛(1893~1980),字銘堅,江蘇吳縣人。為20世紀疑古派的領軍人物。劉起釪(1917~),湖南安化人,中央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師從顧頡剛先生。1976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上古史,主攻《尚書》。著有《尚書學史》、《尚書校釋譯論》、《古史續辨》等。此書是劉起釪先生依據顧頡剛先生的《尚書大誥今譯(摘要)》的體例而作,選取今文《尚書》二十八篇,依次作「校釋、今譯、討論」,故取名「校釋譯論」。

江灝、錢宗武《今古文尚書全譯》。錢宗武(1952~),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著有《唐前傳奇箋釋》、《帝王政書尚書》、《今文〈尚書〉語法研究》、《〈尚書〉新箋與上古文明》、《今文〈尚書〉語言研究》、《漢語論叢》等。該書對《孔傳古文尚書》五十八篇全部做了譯注。每篇前有題解,經文前分列《書序》,注釋簡潔,翻譯流暢,是適合大眾閱讀的通俗版本。

本書原文以孔穎達《尚書正義》為底本,注釋和譯文參考了古今多家的研究成果。本次注釋,對於一篇裡重複出現的字詞,如果意思相同,則不再另注。注釋時採用《孔傳古文尚書》,簡稱《孔傳》;採用孔穎達《尚書正義》,簡稱《孔疏》。譯文多採取直譯,實在不宜直譯處意譯。書末附有「《尚書》名言名句」,以方便讀者。由於譯注者才疏學淺,難免有錯訛及疏漏,懇請方家指正。
 

唐婷

不詳 作者作品表

尚書新解

壬課總訣(POD)

一千零一夜(平裝, 全10冊)

一千零一夜1(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10(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9(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8(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6(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5(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4(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7(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3(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2(不分售)

一千零一夜(全套10冊不分售)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