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不散的饗宴:海明威的巴黎歲月(最值得珍藏的名家譯本)
 
作者: 海明威 
書城編號: 23651122

原價: HK$117.00
現售: HK$111.15 節省: HK$5.8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商周
出版日期: 2021/12
頁數: 304
ISBN: 9786263181052

商品簡介


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

住過巴黎,那麼巴黎會跟著你

一輩子,因為巴黎是一席

不散的饗宴

──海明威致友人,1950

 

海明威(1899-1961)是一位高度自律的作家,一生沒有停過筆。他的小說造就了眾多好萊塢經典(戰地鐘聲、戰地春夢、雪山盟、老人與海等等),電影也使海明威文名遠播。但他卻不是一個守著書房的文人,他喜歡冒險、釣魚、爬山、滑雪、打獵、鬥牛,兩次投入世界大戰,還參加過西班牙內戰,釣過七米多長的大魚。有過四位妻子和眾多情人,沉迷於酒精和雪茄。他的人生比他的小說更精彩,功成名就(先後得過普立茲和諾貝爾文學獎),他用自己選擇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海明威成名前的巴黎故事。

 

年近六旬的海明威於1956年偕同第四任妻子瑪麗回到巴黎,在麗池酒店找回兩只保留他二0年代手稿的行李箱。1957年秋,他在住居地古巴以這些手稿為本,動筆寫出這本書。

 

在巴黎二0年代的海明威尚未成名,時常處於飢餓、貧窮的狀態,但他和第一任妻子海德莉在巴黎過著沒錢卻快樂的生活。書中記錄他和當時文人藝術家交往的故事、到葛楚史坦家中和她暢談作品、到莎士比亞書店借書、到塞納河畔尋二手書、抄特殊路徑到盧森堡公園散步只為不經過美味餐館、在飢餓時觀賞塞尚畫作別有領悟、到賽馬場賭上未來的飯錢、到他最愛的丁香園咖啡館看人來人往或寫作……

 

萬花筒般的巴黎,走到哪裡都勾人流連。書末海明威說,希望能死在只愛著海德莉的時候……這本書在海明威逝世三年後,1964年由第四任妻子瑪麗編輯出版,這不僅是海明威的回憶錄,這段漫長的飢餓寫作歷程也充滿勵志,給後世創作人蹲伏的能量,書中場景如今成為巴黎地標,是所有嚮往巴黎的旅遊朝聖指南。

作者

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1899年8月21日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美國作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曾擔任記者,但為寫作而辭掉穩定的記者工作。
著有小說、散文多部作品,較知名的小說有《太陽依舊升起》、《妾似朝陽又照君》、《戰地春夢》、《戰地鐘聲》,1952年定居古巴多年的他出版了《老人與海》,該書為他贏得1953年美國普立茲文學獎,海明威又以該書和一生成就榮獲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美國愛達荷州家中舉槍自殺。

譯者簡介

劉俐


東海外文系畢業,巴黎第七大學博士,曾任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巴黎文化中心)主任、淡江大學法文系副教授。譯有《異鄉人》、《電影美學》、《劇場及其複象》、《印度之歌》、《哀悼日記》、《小王子》等。

目錄

譯序  劉俐

附記

聖米榭廣場的一家舒適咖啡館
史坦小姐的開示
失落的一代
莎士比亞書店
塞納河畔各色人等
沒有春意的春天
嗜好的終結
飢餓是心志的鍛鍊
福特與魔鬼的門徒
一個新學派的誕生
與帕辛相遇穹頂咖啡館
龐德和他的「才子幫」
奇怪的了結
打上死亡印記的人
謝普曼在「丁香園」
邪惡的使者
費滋傑羅
禿鷹不分食
關於尺寸問題
巴黎永遠寫不完

序/導讀

〈譯序〉

劉俐

  

海明威在二十二歲時(一九二一)來到巴黎,正值一次大戰結束,法國揮別戰爭的恐懼與匱乏,重獲自由,整個社會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迫切地享受當下,尋歡作樂,夜夜笙歌,展開了一段熱鬧喧囂的「瘋狂年代」(Les Années Folles, 1920-1929)。

 

海明威筆下「懂得開人生玩笑」的帕辛,每晚吆喝著一批模特兒、吉普賽人和遊手好閒之徒,從一家夜店鬧到另一處酒吧,直到天亮。拉博喝醉了就到街上跟汽車鬥牛,阿波里奈爾牽著他的寵物龍蝦招搖過市⋯⋯巴黎容許理直氣壯地荒唐度日。

 

相對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壓抑和美國的清教徒傳統,巴黎的自由、包容和文化活力,吸引了全世界的藝術家、作家到這裡尋找更好的創作環境與成功的機會。

 

當喬艾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因內容與形式過分大膽在美國被禁,巴黎為他出版;當王爾德(Oscar  Wilde)因同志戀在英國受盡凌辱,是巴黎接納了他;當黑人在美國被隔離,飽受歧視,巴黎擁抱非洲藝術﹕非裔藝人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以一齣黑人音樂劇(La Revue Nègre)轟動巴黎,成為「瘋狂年代」的偶像人物,葛希文(George Gershwin)的「一個美國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使爵士樂風靡一時,畢卡索也從非洲藝術中找到全新視野。巴黎包容各種性向、各種宗教、各類人種。

 

當時聚集在巴黎的藝術家,許多成為藝術史上閃亮的名字,如俄國的夏卡爾(Marc Chagall)、蘇丁(Chaïm Soutine)、保加利亞的帕辛、義大利的莫地里安尼(Amedeo Modigliani)、波蘭的季斯林(Kisling)⋯⋯從各種不同種族與文化的碰撞中,誕生了「巴黎畫派」(École de Paris)。常玉也恭逢其盛,但他生性孤傲,家財散盡,潦倒以終。而個性張揚、喜歡奇裝異服的藤田嗣治(Foujita)卻如魚得水,成了巴黎畫派的風頭人物。

 

藝術家們相濡以沫,也會激辯不休,咖啡館就是他們的聚會之所,特別是各據蒙帕那斯大道(Avenue Montparnasse)一角的「圓頂」(Dôme)、圓亭(Rotonde)、穹頂(La Coupole)形成一個文藝三角洲,每一個嚮往藝術的年輕人都要到這裡過一段波西米亞的日子。三餐不繼,就把畫作典押給咖啡館,或幫客人畫像。一九二四年開張的「精英」(Select)咖啡館,整夜開放,使蒙帕拿斯一帶的歡宴徹夜不眠。揮霍不盡的活力使它成為各種新藝術的實驗場﹕立體派、野獸派,還有顛覆中產價值的超現實主義,他們的聚會經常上演全武行:相互叫囂、大打出手,甚至跳上桌子,吊在水晶燈上玩空中飛人,直到驚動警察來收場。。

 

在大批湧入巴黎的外國人中,美國人最多,從戰前的六千人,最多時達五萬。因為美金比戰前漲了五倍,「五美元夠兩個人過一天,還可以旅行。」同時美國從一九二0年起推行全國禁酒令(Prohibition),禁止釀造、運輸和銷售含酒精飲料。而在歐洲,海明威寫道:「喝酒和吃飯一樣自然。」他和喬艾斯可以日以繼夜,從天黑喝到天明,各灌下二十杯威士忌。他不只喝威士忌,也接觸到法國各產區的葡萄酒。這位重感官的作家,對吃的、喝的從不含糊﹕從葛楚史坦家的紫梅燒酒到丁香園的蘭姆到佐餐的葡萄酒,都詳加記載[1],巴黎給了他酒文化的啟蒙。

 

海明威不但有幸在年輕時住過巴黎,還遇上巴黎最璀璨的年代,與眾多各自精彩的人物相遇:葛楚史坦、龐德、費滋傑羅、喬艾斯、畢卡索等。同時,他大量閱讀、旅行、逛美術館和畫廊……這豐富的饗宴,他受益終生。

 

二零年代之後,他不斷重遊,巴黎是他一生的至愛。一九六一年六月二日飲彈自盡時,他書桌上、打字機旁就放著這本寫給巴黎的情書──紀念他年輕時那段「很窮但很快樂」的日子。

 

海明威昔日流連之處,多成為巴黎的觀光地標:莎士比亞書店、丁香園、圓頂咖啡、力普小酒館。他住的左岸拉丁區一帶已是巴黎房價最高之處,各種名牌精品店大舉進駐,小出版社、書店、電影院只能一一撤離。

 

然而,「在巴黎這個城市裡,不管你多窮,都能活得很好。」飢腸轆轆時,還可以去看塞尚。只要塞納河無恙,「河邊永遠不會寂寞」。河岸有看不完的藝術品,從羅浮到奧賽,從大洋洲博物館到阿拉伯文化館,河畔的舊書攤依然是一條結合自然與人文的風景線。夏日黃昏,可以站在藝術橋上看滿天彩霞,待夜幕低垂,對街貝聿銘的金字塔就亮燈了。

 

海明威的巴黎不再,但巴黎永遠是一席饗宴。

 

[1]海明威的作品中,什麼樣的人物在什麽樣的情境喝什麼酒都有講究,見Philippe Greene《一杯接一杯 》(To have and have another:A Hemingway Cocktail Companion),(諧仿海明威的作品《To have and to have not 》)

海明威 作者作品表

太陽依舊升起(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的人生三部曲I)

老人與海

世界名著作品集27:尼克的故事【全新譯校】

世界名著作品集26:戰地春夢【全新譯校】

世界名著作品集25:戰地鐘聲【全新譯校】

世界名著作品集24:老人與海(附:奇力馬扎羅的雪.春潮)【全新譯校】

戰地春夢【海明威私心最愛作品,睽違半世紀,全新繁體中文譯本】

巴黎,不散的饗宴:海明威的巴黎歲月(最值得珍藏的名家譯本)

世界少年文學必讀經典60-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 The Old Man and the Sea【Grade 5經典文學刪節讀本】二版(25K+MP3)

海明威傑作選:老人與海+尼克.亞當斯故事集

戰地鐘聲

老人與海

從男孩到男人:尼克亞當斯故事集

太陽依舊升起

沒有女人的男人(最鼓舞年輕世代的諾獎得主海明威,經典短篇重現)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原著雙語彩圖本)

老人與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說選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

還有... [顯示所有作品]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