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世界文化的13本書:讀什麼決定我們成為誰。這些暢銷書如何改變了我們說話、思考模式、行為舉止甚至成功標準。
 
作者: 潔絲.麥克休 
書城編號: 23651323

原價: HK$153.00
現售: HK$145.35 節省: HK$7.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 2021/12
頁數: 384
ISBN: 9789860742916

商品簡介


亞馬遜暢銷書排行榜
《紐約時報》、《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盛讚推薦
 
◎沒有搜尋引擎的年代,這本書比谷歌更強,像瑞士刀一樣方便攜帶:《老農民曆》。
◎網紅搭配置入行銷,70年前就有人想到,《貝蒂.克羅克圖片食譜》是經典。
◎沒有資源如何白手起家,連特斯拉老闆馬斯克都深受《富蘭克林自傳》的影響。

本書作者潔絲.麥克休為《紐約時報》、《時代》雜誌歷史線記者,
在她眼中,世界為何是現在這個樣子?暢銷書是很重要的線索。
她整理出從1776年美國獨立建國以來,被《紐約時報》等權威媒體認證,
影響力最強、賣出超過數千萬的經典。

從傳授致富金律的心靈雞湯,到克服社交焦慮的說話表達,
如何寄生上流社會、到所有你想知道的求愛祕笈……
我們現在的詞彙、思考方式甚至言行舉止,
都是一本又一本的暢銷書塑造出來的。
因為,讀什麼,決定我們是誰。

◎人的舉止會說話,教導社交的第一本書:

1921年由小說家艾蜜莉出版的小說《禮儀》,總發行量已高達209萬;
這是一本教導女性何謂高貴的各種餐桌禮儀的書,
成為當時中下階層渴望通往上流社會和美好生活的重要門票。
什麼叫有教養?你的舉止是禮貌還是粗俗?這本書說了算。

◎想成功?專業知識沒用,你得討人喜歡

就算心情不好也要面帶微笑?學歷好不如做人好?
這些現今流行的職場成功金律,都來自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
出書至今,這本書至少譯成36種文字,影響了3,000萬人。

◎關於性,你一直想知道的一切

擁有超過1億名讀者的《性愛寶典》,第一頁就問:「正常的陰莖有多大?」
這本1969年出版的書,內容提到同性戀是性變態、黑人是強暴犯,
可口可樂很適合洗陰道……一本錯誤百出的書,怎麼會成為51國暢銷書冠軍?

全球文化看似複雜,但從這13本暢銷書來解讀脈絡,就很簡單,
因為,我們就是我們「讀」的東西。
看看賣翻全球的13本暢銷書,
如何改變你的說話、思考模式、行為舉止甚至成功的標準。

名人推薦

Special教師獎得主/吳宜蓉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蔣竹山
作家/謝哲青

作者

潔絲.麥克休(JESS McHUGH)

作家兼研究員,其作品曾被刊登在各類型的國內及國際刊物中,包含《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國家》、《時代》、《巴黎評論》、《衛報》、《新共和》、《紐約》、《財星》、《村聲》、《信徒》、《拉帕姆季刊》等。

她報導過四大洲一系列的文化和歷史題材故事,從現今英國利物浦的龐克文化,到1960年代格林威治村社運積極分子的歷史。

譯者簡介

吳宜蓁

英國羅浮堡大學圖書資訊碩士。從事文字工作多年,喜愛接觸不同的主題與文化,樂於在翻譯過程中不斷充實與成長。

譯有《養背,明年更年輕》、《2%法則,3年還完300萬》、《冰人呼吸法,我再也不生病》等書(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目錄

推薦序一 經典中刻意不說的故事,透露我們最真實的模樣/吳宜蓉
推薦序二 全球共享的歷史記憶,藏在這13本暢銷書中/蔣竹山
前言 我們就是我們吃的東西,更是我們「讀」的東西
第1章 網路世界的前奏,任何事物一查就有。《老農民曆》
第2章 寄生上流的墊腳石,讀了你就能翻身。藍皮拼字書、《韋氏字典》
第3章 任誰都能白手起家,連特斯拉老闆都深受影響。《富蘭克林自傳》
第4章 學校公民教育的起源,從《麥加菲讀本》開始萌芽。《麥加菲讀本》
第5章 家政也能成為職業,女權意識的崛起。《家政論》、《美國女性之家》
第6章 人的舉止會說話,教導社交的第一本書。《禮儀》
第7章 不論何種職業,魅力都是軟實力。《人性的弱點》
第8章 虛擬網紅搭配置入性行銷,70年前就有了。《貝蒂.克羅克圖片食譜》
第9章 關於性,你一直想知道的一切。《性愛寶典》
第10章 現實很殘酷,心靈需要養生。《創造生命的奇蹟》、《與成功有約》
後記 世界是如何建構出來的?經典有答案
致謝

序/導讀

前言    

我們就是我們吃的東西,更是我們「讀」的東西

19世紀初,在諾亞.韋伯斯特(Noah Webster)位於美國康乃狄克州首府哈特福的家中,孩子們在屋子裡跑來跑去,一陣陣歡樂的笑聲和尖叫聲,頻頻打斷他的工作。似乎沒有能抑制這種聲音的辦法,就連燒水沏茶或妻子準備午餐的聲音,也從沒消停過。

韋伯斯特無法靜下心來、集中精神工作。有一天,他總算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有一種材料,就連大海的嘈雜聲都能減弱。他立刻把沙子倒進書房的牆壁之間,並順利的將噪音減低。於是,他開始完成他畢生的使命──編寫美國字典。

在這個長達數十年的計畫中,噪音只是其中一個阻礙,還有其他像是地區差異、外來文化、俗語等障礙物。他對這本字典的計畫,以及對整個美國的計畫,都不斷的擴張,遠遠超出當初編纂字典的動機。他渴望將美國的身分編纂成書,為美國人創造出獨一無二、振奮人心的定義。

許多人批評他的計畫,說這整件事既庸俗、又荒謬至極,甚至可說是毒藥。但《韋氏字典》,卻成功成為美國歷史上歷久不衰的暢銷書之一,而它為美國人定義的,遠遠超出字典中的詞彙。

《韋氏字典》,在現今大多數美國人眼中,就等於是唯一一本英文字典。而韋伯斯特希望這本字典,能當作一份美國人的共同文化藍圖。它成為美國的「聖經」之一:這些針對日常生活的工具書,表面上是在教導讀者某個主題,但其實,同時也告知讀者,他們在社會中的角色,以及他們對家庭和國家的責任。

這些工具書包括字典、小學初級讀本、烹飪書、指南,和自我成長書。在美國245年的歷史中,這些書銷售了數千萬本,從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到卑微的農民,為美國人樹立了社會上不同角色的具體原型。

這些書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且值得研究,是因為在它們的表面之下,就是美國價值觀的藍圖,而這些價值觀在出版後仍不斷存在著。美國流行文化的基礎,不在高雅的文學作品中,更不在美國人都沒讀過的美國憲法中,而是在一般美國人每天都會查閱的平凡工具書之中。

本書中挑選的所有書籍,都是指南或具有明確教學方向的教科書。雖然烹飪書、自助書(按:旨在指導讀者解決個人問題的書)和字典,看似毫無關聯,但它們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方式卻意外得一致。

這些工具書不僅教導技能,同時傳達了關於美國價值觀的微妙資訊,包括個人主義(按:強調個體的價值,提倡達成個人的目標和願望,重視獨立和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精英政治(按:一種政治哲學思想,主張應根據個人才能與功績來分配權力)、公民自由的概念等;人們也習慣以同樣的方式對待這些書,他們不會讀一遍就收起來,而是反覆閱讀、每天使用,甚至把它們傳給自己的後代。

想要了解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觀察他閱讀的書,但是,不能觀察那種被老師或父母吩咐閱讀,或是看過一次,就放在書架上生灰塵的書,而是當他們產生疑問時,無論是拼寫還是性方面的疑問,會一次又一次回頭翻閱的書籍。

我在本書中提到的書籍,是從美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至20世紀末,根據它們的影響力及暢銷程度所選擇,而這些書的銷售量通常為數千萬本。我搜集的數據來自《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和一些精選權威榜單。

為了避免受個人偏見影響,我主要依賴數據來選擇書籍,把重點放在一直以來,銷售量最高、影響最多人的工具書上。但銷售本身並不足以構成我選擇某本書的理由,我還瀏覽了過往報紙和雜誌,看看哪些書引起熱烈的討論,哪些作者仍繼續透過專欄、廣播節目或續集等方式傳播資訊。

我也關注那些能促使人們改變既定習慣和思維,或激發其他作者寫出類似作品的書籍。專精文學、社會學、科學史,和出版史的美國文化學者們,都有深入了解這份書單,這份榜單不僅讓我們知道哪些東西賣得好,還讓我們了解,歷史上有哪些東西,反映或重塑了美國民族意識的理想。

美國暢銷故事不告訴你的真相

這些暢銷書,向美國人展示了他們渴望成為的模樣:一個解決其時代的挑戰、衝突和不安全感,且不斷演變的原型。這些書揭示了,在一定程度上,美國人認為理所當然的東西──自由、正義、平等,都是為了生存及資本主義結構而構建的一部分。

像大多數神話一樣,它們夾在完美理想和有害的幻想之間。但是,在現實與神話之間,這些書所展現的差距,讓我們能一窺「身為美國人」這個概念的轉變。它們讓讀者看到,現在美國人的身分如何變得比以往更為分裂。

這些書回答了這樣的問題: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美國人?由誰決定?工具書也可以說是美國文化的產物。

對美國人而言,能給予他人的最高讚美之一,就是「白手起家」這個稱號,這也代表,尋求他人幫助是件有點丟臉的事,而這些書則幫助了世世代代的美國人,避免需要尋求幫助的尷尬狀況。也就來說,如果美國人可以從書本中找到答案,那就不必向另一個人求助,更不用求助於政府了。

韋伯斯特、美國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美國第3位總統湯瑪斯.傑弗遜(Thomas Jefferson),他們都寫出了美國的故事。他們的信念和怪癖,成為數百萬美國人的價值觀和習慣,經過幾代人的反覆閱讀,融入美國文化DNA之中。

他們的影響力,深入商業利益和狂熱民族主義(按:一種意識形態,認同自己的民族文化、傳統、利益,旨在追求民族的生存、發展,和興盛),再延伸至控制社會的渴望。然而,這些動機和影響力從未受到檢驗。他們記錄了美國習俗或行為的要素,藉由編纂書籍來塑造文化。

這些作家並非憑空發明出白手起家的男人或家庭主婦,但他們放大了現有思想,使其成為大眾文化,同時將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將它們烙印在數百萬人的日常生活中。

這些書成了逃避歧義的避難所,既讓美國人確信「我們」是誰,又讓他們產生在動盪時期仍能控制局面的幻覺。美國社會遠比這些作者想讓讀者相信的,更加難以控制,也更加迥異且多樣化,但他們塑造的「好美國人」形象,讓美國人對自己的身分有了新的認識。

參考書或工具書的目的是傳達事實,而不是別有用心,但這些書都是在作者自己的悲慘經歷、隱密的希望,和對國家的不同理想等種種嚴酷考驗下鑄造而來。在這些作者的生活中,我看到的不只是控制欲,還有一種真正的韌性。

他們創作的書籍,是個人和國家創傷的結晶,他們寫的故事來自生存的艱困,而這些故事也已經成為美國人的故事,反映出作者的特質,有時是願景、有時也帶著操縱欲。

這些作者在定義誰是美國人的同時,也在定義誰不是美國人。你會注意到,在本書中,非白人作家和LGBTQ(按: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者〔Transgender〕、酷兒或性別疑惑者〔Queer or Questioning〕的字首)作家少得可憐。直到最近,最暢銷的工具書,主要都由白人男性撰寫,其中大部分來自狂熱的宗教團體。

本書不僅關注這些書籍記載的內容,也同樣關注被遺漏、受到壓抑的內容。這些作者都對理想的美國人是什麼模樣,有一個非常具體的形象,而這個理想形象,幾乎都建立在一致的基礎上,限制了「什麼樣的人才是美國人」的界線。

美國暢銷書,幾乎都是以白人男性作為標準。不僅如此,許多美國人最堅定的信念,從精英政治到個人權力,都是一些自我延續的信念,成了誰能處於社會頂端的正當理由。所以,研究共同文化(或共同準則)的價值,除了在於批判性的看待其內容,還在於思考讀者在閱讀同一篇文章時,會對其意義得出多麼不同的結論。

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書具有《聖經》(Bible)的特色,就像美國憲法本身一樣,在閱讀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或艾蜜莉.波斯特(Emily Post)的《社會、商業、政治和家庭中的禮儀》(Etiquette in Society, in Business, in Politics and at Home,1922年)時,除了該書試圖告訴讀者的內容之外,讀者也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我想請各位以這種新的方式,重新審視這些書籍,把人們的信念視為一條從作者通往書籍,再通往文化的路徑,而不是僅僅判定這些觀念是否正確。

用這種視角閱讀歷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因為這些書是迎合大眾文化而設計的。它們不是寫給少數人,而是為大多數人而創作的,而經由這樣的方式,它們提供了一種特別敏銳的視角,讓我們看出這些書出版時,當時人們害怕、喜愛、渴望和擔憂的事情。

我努力把書單限制在10章之內,有很多書


我會對這些書感興趣,絕對得感謝我的外公。他是一個好學又機智的人,總愛讀傳記和旅行書,尤其喜歡本書中收錄的許多自我成長書。但是一直到我從一次演講的注解中,得知了韋伯斯特的狂熱動機,才迷上了這類書籍,把工具書當作文物看待。我從未想過,一直擺在書架上、陪伴我度過學生時期,以及剛成為記者那段日子的字典,是由一個重生的基督教民族主義者所寫,他希望美式英文能和英式英文、法文和希伯來文有所不同。

在重新審視這些書,及它們傳達的訊息時,我們能夠檢驗本來覺得理所當然的真相。美國人內心深處始終堅信的理想是什麼?有哪些美國故事,是如此的令人信服,簡直到了不容置疑的地步?

也許最常被提及的一點是,就是美國代表著:任何人都可以嘗試新事物、白手起家。我的愛爾蘭祖先曾在麻薩諸塞州的工廠工作,義大利曾祖母亦曾在一家襯衫工廠工作,而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很多人都願意相信的美國,一個每個人都有機會的美國;在這裡,努力工作和正確的態度,可以帶來更好的生活。這件事有時是真的,但並非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如此。

這些又像神話、又像客觀事實的故事,就是我想在本書仔細探討的主題。本書主要著重於重新評價這些書,而不是要嘗試攻擊它們。只因為某些美國人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並不代表它們不復存在。

重新審視流行文化,是一件容易讓人幻滅、甚至非常卑微的事情。身為一個住在法國的美國人,我經常被灌輸這樣的觀念:美國在各方面都「壞得獨一無二」(尤其是地緣政治〔按:人文和自然地理因素,對政治和國際關係的影響〕上的鷹派〔按:在國際政治上,主張以強硬手段解決紛爭的一派〕態度和邪惡的可口可樂公司)。這讓我好奇,美國人到底在哪些方面如此獨一無二,即使不是好的方面,我也想找出來。

在寫這本書時,我發現有時候會感到失望,有時則懷念我小時候所認識的美國,或是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電影中的理想美國。但我理解,這些版本的美國一定不真實,也一定結合著部分事實、神話,和想像力。

懷舊一詞的英文nostalgia,源自希臘語的「nostos」(回家)和「algos」(痛苦)。我希望這本書,對於想理解美國複雜歷史的人而言,能成為一個歸宿。

推薦序一

經典中刻意不說的故事,透露我們最真實的模樣
Special教師獎得主/吳宜蓉

美國勵志演說家吉姆.羅恩(Jim Rohn)曾說:「你花最長時間相處的5個人,平均下來就等於你自己。」我們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人,會塑造我們的模樣。隨著時常接觸、對話,他們將影響我們的態度與行為模式,最終,我們便開始像他們一樣思考和行動。

至於閱讀,也是如此。想認識一個人,觀察他最常翻閱的書,肯定是最好的方式;尤其,在對方反覆閱讀的書中,你或許能看到一些歷久不衰、銷售量極高、影響非常多人的工具書。

本書作者試圖利用美國人最喜歡讀的書,帶我們分析美國人為什麼會是現在這個模樣。她挑選了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來最普及的13本工具書,包括每年出版、不斷更新四季變化的《老農民曆》(Old Farmer’s Almanac,第1版發行於1792年)、在美國家庭及教室中,幾乎無所不在的《韋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第1版發行於1828年),到20世紀卡內基的暢銷勵志大作《人性的弱點》(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1936年),以及近來紅遍全球的《與成功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1989年)等書。

本書作者試圖透過一般美國人閱讀的書籍,探討他們如何形塑出美國人應有的模樣,也嘗試追溯一些美國最根深蒂固的信仰起源,包括個人主義、白手起家的樂觀精神和民主包容。

大家都在翻閱這些書的時候,書中的觀點占據了我們的注意力,也試著推銷一些價值觀,深入我們的信念之中。這些數億名讀者擁有的工具書,再平凡不過、再日常不過,卻通過好幾代人的使用與閱讀,塑造出美國人的身分認同和我們現今的文化。

彷彿,只要我們都知道相同的故事、相信相同的價值、熟悉相同的符號,就能在這塊土地,彼此相親相愛的成為一位「好公民」。

然而,這是不是一種美國人的自我催眠?我們真的能夠「與成功有約」嗎?只要主動積極、要事第一,我們就能自由選擇理想的生活嗎?在鼓勵我們為自己的命運負責的同時,這背後是否忽略了社會結構帶來的限制;利用《韋氏字典》查找詞彙定義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反過來被字典背後的意識形態定義了呢?

你讀的書,是否能決定你是誰?如果可以,那這些書籍似乎都隱約預設:理想的美國人是白人、新教徒、中產階級,也是在美國出生的男性。

作者在本書中點醒我們,這些暢銷書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用工具書的形式反覆訴說美國歷史與國族想像的神話,讓人誤以為是不可質疑的事實。但如此卻也拒斥了歷史上的黑暗面,包括奴隸制度、原住民的種族滅絕,以及長期忽略女性的勞動付出,和社會階層的不平等。

作為一個歷史老師,我期待我的學生閱讀這本書,本書特別能激起我們思考普遍價值背後的心思和心機。

再日常的文本,都隱含著玄機;每個故事,都有說故事的人想要傳遞的訊息。不要只是被故事感動、不要輕易被故事說服,故事不說的情節,也許是更重要的線索。去了解人們最愛讀的書特意不談的事,也許才是認識他們的真實模樣,最關鍵的一步。

推薦序二

全球共享的歷史記憶,藏在這13本暢銷書中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兼所長/蔣竹山

這幾年,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標題為「改變歷史的○○種動物、植物、食物、機器……」的書籍。而這本《改變世界文化的13本書》,也談到13本美國暢銷書。這些書,肯定代表了美國文化,不過,若縱觀全球歷史,我們說不定也能從全世界的文化之中,發現曾被這些經典修改的蛛絲馬跡。

本書作者潔絲.麥克休(Jess McHugh),臺灣讀者應該不太熟悉。她是一名作家,作品曾被刊登在美國及國際各類型刊物中,而她挑選出來的暢銷書,可說是代表美國文化、甚至全球文化的經典。

作者挑選書的時候,採取特定的標準:一、這些書都是自美國建國以來,銷量及影響力相當驚人的作品,通常都賣到數千萬本。除了銷售量,作者也會參考當時在報章雜誌上引起熱烈討論的書籍;二、這些書代表美國文化、美國價值觀,更是美國流行文化的基礎;三、這些書都是工具書,包含字典、烹飪書、操作指南、農民曆、勵志書、性愛寶典等;四、這些不僅能教技能,也傳遞了個人主義、自力更生、人身自由等概念,此外,也教導讀者的社會角色及家國責任。

這些書都是一般民眾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作品,說是「美國聖經」也不為過。透過這些書,作者讓讀者看到「身為美國人」這樣的概念如何隨著時代而轉變。雖說是美國文化的經典,但這些暢銷書也廣為流傳、紅遍海外,可說是全球共享的歷史記憶。

本書中囊括的工具書,有一些在全世界都非常普及,我們都非常熟悉,像是《韋氏字典》和《富蘭克林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1793年)。同時,也有一些臺灣民眾較少接觸的經典,有其地方特色,像《老農民曆》,就是美國人才會看的工具書。

這13本銷售量上億的暢銷經典,共同塑造了美國文化、價值與精神,也定義了什麼是美國人。然而,這樣的時代已不復存在,現今很難再看到暢銷到改變世界歷史的工具書。

雖然已經全球化,但客群卻更為小眾,書籍也更加針對特定受眾;曾經理想化投射出對美國願景的時代早已遠去。不過,透過本書,我們將更加意識到,我們所身處的時代,難道不就像是這些暢銷書的年代一樣,逐漸被衝突、劇變與焦慮而填滿嗎?從這本書中,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些方向。

下一本暢銷經典,又會出現在哪呢?在它誕生之前,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