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中原震撼文壇第一部長篇小說!鄉野文學不做他想,經典收藏!司馬中原29歲完成至今,超過一甲子巨著完美再現,名列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中排名42!適逢風雲時代建社三十周年,特出版此紀念暢銷典藏版!以便讀者珍藏!
※一部實踐人性文學價值理念的優秀作品,除了抒寫讓人頻頻扼腕嘆息的曲折命運,更刻畫英雄通達人情世故的明澈之心。也因其故事情節起伏精彩,角色人物性格鮮明,而曾被搬上大螢幕。
※動亂時局下,一群隱身於市井中的小老百姓平凡而又不凡的遭遇,廣獲讀者大眾的喜愛,更是許多四、五年級生記憶中不可抹去的一部好書,值得一看再看!齊邦媛、蔡詩萍等多位名家推薦!
※本書附贈司馬中原親筆簽名,數量有限,欲購從速!
風雲三十 堅若磐石 時代傳承 珍藏一世
如神般的狂傲人物 如雷般的猛烈風暴
如沙般的短暫人生 百年蒼茫中的英雄
苦難命運中的蒼生 歲月狂風中的沙粒
無數無數的關東山,曾在民族的苦難中繼起,
迎向更大的暴力,更狂的風沙!
個人寫《狂風沙》的動機,實源於老友所講的一個「故事」,那就是書中一個俠義人物——關八爺,他本是北洋緝私隊的隊長,但當時軍閥割據,戰火綿延,民不聊生,加上抓伕、抽丁、逼稅種種盤剝,才冒險販賣「私」鹽,出獄後又帶領私鹽幫,成為領導人物。這個極簡單的故事,我初稿僅寫成一個「短篇」,後來自覺不足,又改寫成「中篇」,最後寫成百萬字的長篇。為何有如此「轉折」呢?其中實有從未對外人道及的「秘密」…… ——司馬中原
(上冊):關東山是個如同義薄雲天的關公一般血性的漢子,他原本是北洋緝私隊的隊長,因為看不慣軍閥割據,抓伕、抽丁、逼稅種種盤剝不平的亂象,決定挺身而出,帶領當地老百姓起而反抗,又頂罪坐牢,出獄後帶領私鹽幫,成為神一般的傳說人物。只是這樣的英雄人物,註定了要品嘗寂寞與死亡的威脅,然而他的精神早已深植人心……
(下冊):關東山以一介鹽梟身分,對抗荒唐剝削與無理打壓,幾次出生入死於鹽市的保衛戰中,在過程中,他受盡各種磨難,甚至遭小人暗算,雙目失明。萬家樓珍爺的妹妹萬菡英卻對關東山情有獨鍾,深深為他的大義精神感動,然而在那個戰火頻仍、動盪不安的年代,兒女私情終究只能被埋沒於時代的洪流之中,隨著關東山的不幸喪命,她的這份感情也只能一直深藏在心中。
名人推薦
《狂風沙》這部作品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展現了文學的深度。──南方朔
司馬中原的小說,好似一位多年難忘的老友,站在新的熱鬧街口,即將穿過車潮,前來與我們重逢。──齊邦媛
一個全新的世紀剛剛開始。一個全新世代的讀者,在全新的版本裡看到狂風沙再度颳起,紅草在漫不見天際的荒原上燒著…… ──齊邦媛
個人寫《狂風沙》的動機,實源於老友管陵所講的一個「故事」,那就是書中一個俠義人物——關八爺。──司馬中原
作者
司馬中原
本名吳延玫,江蘇省淮陰人。曾經多次榮獲各種獎項,在世界華人文壇享有殊榮,作品內容包羅萬象,取材多元,尤其擅寫中國北方鄉野以及靈異類別故事,深受海內外廣大讀者們喜愛,其主要代表作品包括:《狂風沙》、《紅絲鳳》、《路客與刀客》、《荒鄉異聞》、《刀兵塚》、《巨漩》、《靈河》、《黿神廟傳奇》等。
*司馬中原榮譽獎項:
1960 第一屆全國青年文藝獎
1967 教育部文學獎
1971 十大傑出青年金手獎
1979 第一屆十大榮民獎
1980 聯合報小說特別貢獻獎
1987 國家文藝獎
1992 金鑰獎文壇貢獻獎
2007 中華文藝協會榮譽文藝獎
2008 世界華文作家終身成就獎
2010 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目錄
(上冊)
百年蒼茫中——《荒原》、《狂風沙》再起 齊邦媛
捍衛人性烏托邦的英雄淬煉——評司馬中原的《狂風沙》 陳康芬
《狂風沙》新序 司馬中原
第一章 落霜天
第二章 萬家樓
第三章 猝襲
第四章 愛姑
第五章 鹽市風雲
第六章 風月堂
第七章 鼎沸
第八章 鋒芒
第九章 大湖澤
第十章 復仇
第十一章 四判官
第十二章 關八爺
第十三章 血祭
第十四章 小牯爺
(下冊)
第十五章 風暴
第十六章 魅影
第十七章 北伐軍
第十八章 疑雲
第十九章 沉冤
第二十章 反間
第廿一章 突破
第廿二章 白馬
第廿三章 大刺殺
第廿四章 決戰日
第廿五章 烈火
第廿六章 落難英雄
第廿七章 玲瓏
第廿八章 千里走單騎
尾聲
序/導讀
序
《狂風沙》新序
司馬中原
個人幼逢戰亂,失學奔走道途,秉性浮陋愚拙,僅能以半本「三字經」立身於世,誠未敢想像被人目為「作家」;我之所以做不好一個「軍人」,實因結婚太早,生下半打兒女,當年軍人待遇菲薄,不得不「煮字療飢」,軍中諷戲為「不務正業」,八年不升一階,我只有退役一途。俗云:「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我乃以本身生活為主幹,將幼時聽來的,感得的,發而為文,冀圖「混口飯吃」。
而《狂風沙》一書,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的產物。個人寫《狂風沙》的動機,實源於老友管陵所講的一個「故事」,那就是書中一個俠義人物——關八爺,他本是北洋緝私隊的隊長,專門緝拿鹽梟的,但他了解當時軍閥割據,戰火綿延,麓田荒蕪,民不聊生,加上抓伕、抽丁、逼稅種種盤剝,才冒險販賣「私」鹽,冀使家能糊口度日;如果嚴抓濫捕,逼他們走上絕路,是極不人道之事,故此,乃義釋他們,甘心頂罪坐大牢,出獄後又帶領私鹽幫,成為領導人物。
這個極簡單的故事,我初稿僅寫成一個「短篇」,後來自覺不足,又改寫成「中篇」,最後卻寫成百萬字的長篇。為何有如此「轉折」呢?其中實有從未對外人道及的「秘密」,於今,《狂風沙》重新排版發行,有些話,不得不說了。
刨根挖底的說,這事得要從家父說起,依家譜記載,家父生於清光緒十三年(即民前廿四年),他少慕豪俠,拜山東省「大」字輩老宿為師,成為蘇北第廿二代青幫傳人,之後又投入「中華革命黨」,被選作革命先烈黃興手下之華東區代表之一。民國十二年,北洋軍齊燮元與浙督盧永祥因爭權大動干戈,早年曾投入東北講武堂研習騎射的家父,時任蘇軍獨立騎兵團之隊長,大戰於上海郊區瀏河,那一場悲慘壯烈的「瀏河」之戰,雙方死傷逾萬,真可形容為「血流成河,屍骨堆山」。家父念及「中國人」殺「中國人」,殺到如此地步,根本非當初習騎習射之素願,乃自請長假離營,並帶同其警衛班回里務農。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被推選為家鄉首任鎮長,他對於鹽幫的處境非常同情,建議改良官卡。
私鹽販子們經常在鎮上逗留,我幼小時日,就和他們混在一起,聽他們講許多故事,書中的大板牙、石二矮子、雷一炮這些人,都曾是我童年的啟蒙者;但我從沒見過關東山,祇知實有其人,他是我心目裏的大俠客、大英雄。
不論這部書的成敗如何,我花費若干心血寫下它,總算對自己有了交代,感謝《皇冠》雜誌有如此魄力連載數年,並且出版它;感謝風雲時代將此書重新排印出版,更感謝文藝界眾多朋友的厚愛,激勵我「抱筆以終」的情懷,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會繼續寫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