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下的迷你工程師:如果少了蚯蚓,人類還能生存嗎?
 
作者: 莎莉.庫特哈德 
書城編號: 23676500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本事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1
頁數: 160
ISBN: 9786267074008

商品簡介


博學家達文西說:「我們很了解天體運行,對腳下的土壤卻所知不多。」
生物學家達爾文認為,地球上最重要的動物,
既不是猿類,也不是牛羊豬雞,
而是那些在雨後濕滑地面上蠢蠢蠕動的條狀生物──蚯蚓。

多數人對於土壤中這些小小工程師幾乎一無所知。
我們對蚯蚓視而不見,甚至無意間踐踏而不自知,
然而,少了蚯蚓,土壤就會死去,
我們的花園、農田種不出食物,將無法支撐我們賴以生存的作物和牲畜。

蚯蚓在地球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
牠們能分解有機質(例如枯葉和花朵),讓分解的好料回歸土壤。
多虧牠們不斷地吃了又拉,才能把有機質分解成細小的片段,
釋放其中的養分,再讓植物、真菌和細菌好好吸收。
此外,牠們在土壤中不斷地扭動、挖掘,幫助雨水滲透,
還能協助清理受污染的土壤,讓土地再度肥沃、富饒。

我們對這種奇妙的生物真的很不了解,
不過近年來,愈來愈多人意識到蚯蚓對地球的生態系至關緊要。

科學家在研究永續農法時,尤其會運用到蚯蚓的潛力……
從蚯蚓「群聚」的本能到天氣偏好,從蚯蚓的求偶儀式到防禦機制,
誰會想得到這些條狀生物竟然這麼複雜……
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探索:
例如,蚯蚓睡不睡覺?有沒有痛覺?牠們會發出聲音嗎?
移動速度有多快?力氣有多大?牠們怎麼找到配偶?……
看來,這些地底下的生命還有許多我們不太了解的地方。

這是一本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科普書,
將為我們揭露地球上最重要生物的趣味八卦!

你可以不用跟蚯蚓很熟,也不需要替牠們取暱稱,
但你可不能忽略牠們,下次遇到蚯蚓,請留意你的腳步!

作者

莎莉.庫特哈德(Sally Coulthard)

設計師暨戶外生活書籍的暢銷作家。她住在約克郡一個農場,飼養綿羊、雞,偶爾還有刺蝟。在過去二十年,一直從事設計、建造、種植和寫作,題材涉及家庭、工藝品和戶外空間,已經撰寫二十多本關於修復房屋、室內設計和創造戶外空間的書籍。她也是農村生活的熱情宣導者,目前為《鄉村生活》雜誌撰寫<鄉村美好生活>專欄。著有《生火小指南》(The Little Book of Building Fires)、《雪的小指南》(The Little Book of Snow)、《刺蝟手冊》(The Hedgehog Handbook)、《蜂類聖經》(The Bee Bible)、《綿羊口中的世界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World According to Sheep)。現居北約克郡(North Yorkshire)。

譯者簡介

周沛郁

森林系碩士,深受林木生理生態吸引,喜歡山和每棵樹背後的故事,但因為對語文的熱愛而在畢業後成為專職譯者。現在和草木的接觸剩下郊外踏青和在小陽臺掛上花槽充當花園。目前住戶有羅漢松、九層塔、蔥、薑、酢漿草、雷公根、土人蔘和不請自來的蕲艾、小葉冷水麻,還用接種劑養出了菌根。譯有數十本小說和十本科普書,如《美傷》、《三腳征服者》系列、《生物多樣性的早餐》、《土壤的救贖》、《仿生設計大末來》、《花園裡的小宇宙》等書。

目錄

.前言:蚯蚓是達爾文眼中最重要的生物

PART1 蚯蚓與人類
1.三大類蚯蚓
2.蚯蚓群落的分布
3.體型破記錄的蚯蚓
4.蚯蚓是何時演化出來的?
5.如果蚯蚓滅絕了,人類還能生存嗎?
6.蚯蚓與種子
7.蚯蚓麻煩大了嗎?
8.蚯蚓數量減少,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如何幫助蚯蚓之一>餵食蚯蚓
9.怎樣才是對蚯蚓友善的農法?
10.蚯蚓如何影響氣候變遷?
11.蚯蚓與太空旅行
12.為什麼說蚯蚓是「蟲」?
13.達爾文為什麼對蚯蚓很著迷?
<如何幫助蚯蚓之二>盡量避免挖土
14.蚯蚓可以吃嗎?
15.為什麼有些人覺得蚯蚓很噁心?
16.蚯蚓是一種「藥方」
<如何幫助蚯蚓之三>製作堆肥

PART2 蚯蚓的身體
1.蚯蚓看得見嗎?
2.蚯蚓為什麼在陽光下扭來扭去?
3.蚯蚓的哪一端是頭、哪一端是尾?
4.蚯蚓怎麼移動?
5.蚯蚓的力氣有多大?
6.蚯蚓移動的速度有多快?
<如何幫助蚯蚓之四>喜愛葉子
7.蚯蚓有味蕾嗎?
8.蚯蚓在水裡活得了嗎?
9蚯蚓為什麼摸起來黏黏的?
10.蚯蚓能聽見聲音嗎?
11.蚯蚓被切成兩半,還能存活嗎?
PART3 蚯蚓的行為
1.下過雨後,蚯蚓為什麼會從土裡鑽出來?
2.為什麼很難從洞裡把蚯蚓拉出來?
<如何幫助蚯蚓之五>種植「綠肥」
3.蚯蚓喜歡冷還是熱?
4.蚯蚓靠什麼維生?
5.蚯蚓會在地面下興建家園嗎?
6.蚯蚓有領域性嗎?
7.動物會吃蚯蚓?
<如何幫助蚯蚓之六>替蚯蚓澆水
8.蚯蚓能自衛嗎?
9.蚯蚓如何進行性行為?
10.蚯蚓可以訓練嗎?
11.蚯蚓會睡覺嗎?
<如何幫助蚯蚓之七>別使用化學物質
12.蚯蚓會發出什麼聲音嗎?
13.蚯蚓會結交朋友嗎?
14.蚯蚓會冒險嗎?
15.蚯蚓可以活多久?
16.蚯蚓有痛覺嗎?
<如何幫助蚯蚓之八>增加蚯蚓的數量

引用文獻
索引

序/導讀

前言

查爾斯.達爾文選擇世上最重要的動物時,沒因為猿類很聰明而選擇猿類,或因為綿羊很有用而選擇綿羊,或因為鴨嘴獸稀奇古怪而選擇鴨嘴獸。達爾文選了蚯蚓。

他稱之為「大自然的犁」,把卑微的蚯蚓封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聲稱:「恐怕沒有多少動物像這些構造簡單的動物,在世界的歷史上扮演那麼重要的角色。」兩千年前,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稱讚蚯蚓為「大地的臟腑」*。

然而,大多人對土壤中這些神奇的工程師幾乎一無所知。我們對蚯蚓視而不見,但少了蚯蚓,世上就會了無生息。全球的土壤都會荒廢──我們的園子、田野和農場種不出食物,無法支撐我們賴以生存的作物和牲畜。蚯蚓不只會回收腐爛的植物,讓養分回歸土壤,由於不斷扭動、挖掘,也幫助雨水滲透,而且是狐狸、青蛙等各種野生動物的食物。近期的研究甚至顯示,蚯蚓能幫忙清理受污染的土地,讓土地再度肥沃、富饒。

蚯蚓是迷你英雄。我們目前的許多環境問題看似棘手,諷刺的是,有些解決辦法或許有賴大自然最小、最受忽視的生物。我們太常忽略蚯蚓無盡的辛勞,不知道究竟是誰在做所有的苦工,或是不懂為什麼。

達文西有句名言:「我們很了解天體運行,對腳下的土壤卻所知不多。」大家都該知道自家的後花園地下發生了什麼事──真是太神奇了。

試閱

◎三大類蚯蚓
誰真的尊敬蚯蚓呢,蚯蚓可是草下泥土深處的農工。蚯蚓讓土地不斷變動。蚯蚓的工作完全充斥著土壤,因土壤而無語,目不視物。──哈利.艾德蒙.馬丁森(Harry Edmund Martinson),英譯:羅伯特.布萊(Robert Bly)
蚯蚓形形色色,先把蚯蚓分成三大類很有幫助。這些類別粗略根據了蚯蚓在土壤裡待的地方,以及蚯蚓如何進食、挖地道。從地表開始,往土壤深處去,會發現:
表層蚯蚓(表棲類,epigeic)──這類蚯蚓其實並不住在土壤裡。而是在地表潮濕溫暖、分解中的葉子和有機質裡覓食。表層蚯蚓吃這些腐敗物和幫忙分解腐敗物的真菌與細菌。表層蚯蚓通常體型小(大約三到四公分長),不會往地裡挖地道,時常是紅色或紅棕色。
這類的蚯蚓包括斑紋漂亮的赤子愛勝蚓(Eisenia fetida)。赤子愛勝蚓時常住在堆肥裡,又稱為紅蚯蚓。農地缺乏永久的落葉層,所以這類蚯蚓很少見;赤子愛勝蚓偏好的是草原和森林。
中層蚯蚓(內棲類,endogeic)──這一類蚯蚓住在土壤裡,不過通常待在上層(深度最多大約三十公分)。中層蚯蚓吃的是枯葉、真菌和混在淺層土壤裡的微小生物。中層蚯蚓也會在土壤中水平挖掘,產生分枝一般的通道網路。大多為體型中等(約八至十四公分長),體色極淡(例如粉紅、綠色或藍灰色)。
深層蚯蚓(深棲類,anecic)──這一類蚯蚓的體長最長,可以在土壤中挖掘到深達三公尺的地方。深層蚯蚓垂直挖地道(很像電梯井),在夜間爬到土表,尋找植物殘骸,再拖進牠們挖的地道裡進食。深層蚯蚓的體色也是紅色或褐色,不過頭部的顏色比較深,尾巴較淺。在草地上留下一小堆糞土的,正是深層蚯蚓──這些糞土堆稱為「蚯蚓糞」。
在深層蚯蚓的種類中,最知名的是普通蚯蚓(Lumbricus terrestris)。普通蚯蚓又稱為地龍、土龍、曲蟮、蛐蟮、螼、螾、蜿蟺,是園藝愛好者的朋友,也是歐洲大部分地區最大型的原生蚯蚓。普通蚯蚓的體長大約九至三十公分,體型可能像鉛筆一樣粗,尾巴像船槳一樣扁平,這樣的構造有助於身體在地道兩側固定。
◎蚯蚓群落的分布
其實,大自然從來沒那麼有條理。把蚯蚓歸納成三大類很有用,不過實際上,不同種類之間的界線恐怕有點模糊。比方說,堆肥蚯蚓(例如有斑紋的赤子愛勝蚓)有時會和其他表層的表棲類蚯蚓區隔,自成一類。也有蚯蚓專家喜歡把中層蚯蚓獨立出來,按棲息的土壤深度和食性,將牠們分成三群。
實驗室裡的科學家可以乾淨俐落地分門別類,但蚯蚓的行為並不會完全固定;蚯蚓群族多少會因應環境而改變行為。蚯蚓有這種生態可塑性(ecological plasticity),因此能在不同的環境中,展現出不同的行為或形態特徵。例如暗色阿波蚓(Aporrectodea caliginosa)是中層蚯蚓,在北半球分步廣泛、數量繁多,牠們會挖出水平的短地道。但南半球的暗色阿波蚓卻和普通蚯蚓一樣,只會挖垂直的長地道,其行為表現得比較像深層蚯蚓。
很少研究證實土壤中的蚯蚓比例──表層蚯蚓比深層蚯蚓多嗎?不過,英格蘭自然署(Natural England)曾有一則調查,試圖查出哪種蚯蚓住在哪裡。
目前,數量最多的是中層蚯蚓,在他們找到的蚯蚓中占了大約3/4;次多的是表層蚯蚓,大約占所有蚯蚓的1/5;而深層蚯蚓只占1/20。不同種的蚯蚓似乎對彼此不以為怪──有些棲地甚至會有高達十五種不同蚯蚓組成的群落,悠然與彼此擦身而過,愉快地共存在同一個生態棲位中。
結果,所謂的普通蚯蚓並沒有那麼普通。普通蚯蚓那麼知名,在我們腳下的蚯蚓之中,卻只占了1/80。相較之下,英格蘭自然署調查到的蚯蚓之中,暗色阿波蚓這種小型的中層蚯蚓卻占了超過1/3。暗色阿波蚓很好辨認──體色美麗,彷彿裝潢師使用的色票,從頭部的紅色漸層到中段的淡粉紅色,最後的尾巴則是紫灰色。
蚯蚓小知識
其實無人確定土壤裡有多少蚯蚓。不過,最近的估計顯示,即使貧脊的土壤中,每英畝可能也有二十五萬隻蚯蚓;而肥沃的土壤,每英畝可能有將近一百七十五萬隻。
(資料來源:《鄉村生活》雜誌〔Country Life〕)

◎體型破紀錄的蚯蚓
這些蚯蚓多半待在淺耕的土地裡,較少棲息在深耕的土壤中;不過,最多還是生活在休耕的土地中。──《商業性農業與製造商雜誌》(The Commercial Agricultural and Manufacturer’s Magazine),卷六(一八○二)。
在英國,保有體型最大紀錄的普通蚯蚓是「蚯蚓戴夫」,體長有四十公分,體重比一般蚯蚓重了五倍。戴夫現身於英格蘭的一片菜園,現在被後世永久保存在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中。
不過,戴夫和全球最大的蚯蚓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澳洲的大蚯蚓(Megascolides australis)正是這樣的巨無霸。這種溫和的巨蟲僅見於澳洲東南部維多利亞省的巴斯河谷(Bass River Valley),身長平均一公尺,體型直徑達兩公分。大蚯蚓緩緩地鑽過河岸邊潮濕的的黏質底土,其壽命可達五年,甚至更久。大蚯蚓活得愈久,長得愈大;年紀較大的蚯蚓樣本據知長達三公尺,簡直像一根排水管。
蚯蚓的體長紀錄保持者,是非洲巨型蚯蚓(Microchaetus rappi)。一九六七年,南非愛麗斯鎮(Alice)和威廉王鎮(King William’s Town)之間的一條路上,出現了一隻龐大的蚯蚓。非洲巨型蚯蚓的平均長度通常是一.八公尺左右,不過,那隻蚯蚓長達六.七公尺,寬二公分──相當於長頸鹿的平均身高。
蚯蚓似乎在未擾動的土地中欣欣向榮,成長得更茁壯。一則近期研究發現,在蘇格蘭拉姆島(Isle of Rum)上,身型碩大的蚯蚓密度很高。那座小島是自然保護區,一隊科學家發現,島上某一地點的普通蚯蚓平均體重大約十二公克,比英國其他地方的普通蚯蚓重了三倍。島上受到保護的生態系有許多有機質,而且少了許多會吃蚯蚓的哺乳類(例如獾、鼴鼠或刺蝟)。這些蚯蚓所在的地方,正好特別多吸血寄生蟲「蜱」,因此人類根本不想在那裡定居、開墾。拉姆島的蚯蚓不受打擾,沒有人類活動或掠食者干擾,因此比英國其他地方的蚯蚓活得更久,也長得更大。

蚯蚓小知識
世界捉蚯蚓錦標賽(World Worm Charming Championships)中,「蚯蚓快手」的世界紀錄,是在半小時內捉到五百六十七隻,這位高明的紀錄保持人是一個年僅十歲的小女孩蘇菲.史密斯。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