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疫共同體(思想44)
 
作者: 王長江, 忽思慧, 李舵 
書城編號: 23676840

原價: HK$120.00
現售: HK$114 節省: HK$6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聯經
出版日期: 2022/01
頁數: 352
ISBN: 9789570861853

商品簡介


本期的專輯是「記疫共同體」,收錄7篇論文,2019「COVID-19」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這個給全世界人類帶來巨大且深刻影響的瘟疫,隨著疫情從中國大陸傳到歐洲、美洲乃至全世界,徹底改變了人們的集體與個人的生命樣態,從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無一不受影響。所帶來的衝擊深刻而全面,已遠遠超過醫學或公共衛生等領域。本期還有數篇獨立論文,探討政治視域下的中國知識分子問題、抽象的歷史反思與失焦的現實批判等。

作者

王長江

 

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忽思慧

 

史學工作者,哈紮爾學會編輯,撰稿人

 

李舵

 

博士生

 

鄭家棟

 

多倫多大學訪問教授、「亞洲神學」中心研究員

 

汪宏倫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林文源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劉紹華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陳嘉新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李建良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陶逸駿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姚新勇

 

廣州華商學院教授

 

陳純

 

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博士


 

目錄

政治視域下的中國知識分子問題(王長江)
中國社會主義與「清真」飲食(忽思慧、李舵)
牟宗三.海德格爾.傳統儒家(鄭家棟)
記疫共同體
記疫共同體:解題(汪宏倫)
「記疫」:朝向公共化的在地認識論(林文源)
疫情的個人書寫:事件、時間與歷史(李尚仁)
記錄歷史的伏流:網路時代中的疫情見證與反思(劉紹華)
新冠肺炎:一個疾病、科技與社會共同生產的故事(陳嘉新)
疫情社會的民主、法治與人權:若干反思性批判(李建良)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治理初探:歷史機遇、暴露度、脆弱度與韌性(林宗弘)
思想評論
新冠疫情下的中國「舉國體制」制度秩序(陶逸駿)
抽象的歷史反思與失焦的現實批判:「體制新左批評」思潮審視(姚新勇)
「去政治化」的政治理論:汪暉的左翼立場與「國家主義」(陳純)
致讀者

序/導讀

致讀者

 

本期《思想》出刊之時,全世界陷在新冠病毒的籠罩之下已經滿兩年。疫情對各個社會的衝擊方式以及幅度不一,但是其影響是全面的,並且很可能相當持久,即使疫情有消退之日,人類的生活與互動方式也將不同於以往。

 

本刊在前年曾經發表台灣大學高等研究院組織的一次論壇集稿,作為41期《新冠啟示錄》的專輯,對疫情的整體意義從不同學科進行了探討。隨著疫情進入第二年,清華大學社會所林文源教授主持的「記疫」網站上積累的資料與文獻更形可觀,經本刊編委汪宏倫教授倡議,邀請參與網站「對話」活動的幾位學者撰稿,再次針對covid-19在台灣引發的諸多議題進行多學科的討論。執筆寫作「致讀者」之時,新變種Omicron正掀起又一波大規模流行,歐洲、美國、印度都進入前所未見的感染高峰,台灣也重現疫情。2022年大概不可能擺脫新冠的騷擾,所以不斷的關注與討論當是必要的。我們會延續本刊的一貫宗旨,希望接下來把焦點擴展到其他華人社會對這次疫情的反思,繼續擴充「記疫共同體」的內涵與外延。

 

中共的少數民族政策一向爭議很多,忽思慧、李舵兩位談中國社會主義與清真飲食的文章,敘述清真飲食從革命時期到「前三十年」在中國的地位,值得讀者重視。讀者無妨先讀該文的「餘論」,對於兩位作者的問題意識會有更深的體會。兩位作者顯然認定社會主義志在追求「普遍的解放」,因此對清真飲食──乃至於其他少數民族的生活需求──的尊重,乃是「社會主義實現普遍解放的一種必要途徑」。但他們也看出即使在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玫瑰色」時期,已經出現了問題,預示著日後的各種緊張。其實,「普遍解放」的革命理想能不能驅散民族主義的幽靈,在俄國革命時期已經引起懷疑。在國際共運的高潮期,蘇共對各國革命路線的干預,也經常以蘇聯的利益為優先。換言之,社會主義解放的「普遍」,在民族問題──特別是少數民族──上經常觸礁。今天大家喜歡設定一個「中國模式」,但是中國模式的社會主義有沒有/如何維繫「普遍解放」的理想,就更難以聞問了。

 

本期王長江教授寫知識分子,重申知識分子的「獨立性、批判性、超然性」,思考如何在制度上維護知識分子的這些特性,可能令台灣某些知識人覺得疲乏,但是這篇廣徵博引的長文在中國語境當然是有感而發,並且擲地有聲,並無空話。王教授在中共黨內從事高級幹部的培訓工作,熟悉馬列主義傳統的知識分子觀點,對其他傳統的知識分子理論也有通透的掌握。在文章中他雖然不曾涉及中國知識界的具體狀態,但是顯然他意在言外,有期待但更有憂慮。

 

在中國大陸的人文學界,現代文學是具高度活力、也有影響力的一個學門。畢竟20世紀中國左派的思想史,相當程度上是在中國現代文學的發展歷史中展開的。到了今天,新左派的最踏實的一塊園地,依然是現代文學研究。姚新勇教授在本期對新左派文藝批評的整理與檢討,幫助我們對這個領域有所了解,有興趣的讀者請注意。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