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幸福到底是什麼?為何無法切身感受、理解幸福?
不知道該如何畫分他人的評價和自己的想法……
家人的人生和自己的人生,應該以何為重?
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覺得生活索然無味……
面對想自殺的人、與病魔纏鬥的人,可以做些什麼呢?
怕被人討厭而活得小心翼翼,這樣真無法獲得幸福嗎?
無可避免得和討厭的人打交道,該怎麼做才對?
找到想做的事情,就會產生動力嗎?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該怎麼辦?
對於不知道如何發揮自己價值的人,有什麼建議?
沒有人際關係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嗎?
我們總有許多關於人生的疑問,而學校未曾教導的事,就讓我們一起問大師吧!
哲學家岸見一郎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討論哲學生命問答。
哲學的中心命題,關於人生,目標可說是追求幸福、活出自我。但是什麼是幸福、又如何活出自我,岸見一郎藉由提問者的疑惑,提出思考,例如:
人只有「該做的事」、「想做的事」、「能做的事」三件事,其中能做的只有「能做的事」而已。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了解自己的選擇應該承擔的結果。
所謂的「普通」,不是大人擅自塑造出來的價值嗎?
他人的評價不見得是對的!有敵人、有討厭你的人,表示你活得自由自在。
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不正是因為你很在意周遭他人的評價嗎?
讀書與否,是孩子自己的事,做父母的不應該要求、叨念。
自己切身的事,即使牽涉到家人,還是不能輕易退讓。
要能告訴自己「就算我不特別,但這樣的我就夠了」。
帶著「只有當下」的想法,認真過好每一天。
為了今天這一天,努力活在今天。
本書特色
★《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作家、哲學家岸見一郎,關於人類、生命最核心的思考,以最平實的方式闡釋,從青少年到為人父母者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四十一道人生問題,含括個人、教育、人際、工作、未來以及生命的意義等面向,哲學家的回答,引領讀者思考屬於自己的答案與信念。
日本亞馬遜讀者好評
雖然我已經是超過四十歲的歐巴桑,但我覺得自己內心還未成熟,和書中提問的學生們一起思考、關注、理解、不住的點頭,讀到最後一頁時,不禁覺得有點悵然若失。──Tommy
如果我讀高中的時候,能夠遇見岸見老師的話……
為什麼要學習、為什麼人生不是一帆風順、如何才能活得良善,我身邊並沒有能夠以哲學的思考來回答這些問題的大人。現在,當我遇到人生的困頓之時,我也許會想:「即使這不是你應該過的生活,但只要你能在其中感受到幸福,這樣也很好。」──Star
雖然可能超譯了本書的主題,但本書讓我想到,人為什麼要學習,也許答案之一就是為了對他人有所貢獻吧。──山羊駝
作者
前言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第一部的標題「活得良善」引用自柏拉圖對話集《克力同篇》。《克力同篇》中出現了「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著,而是活得良善」這段文字。
這段話意思是說,人活著有其目標,也就是「善」。這裡的「善」在希臘文中是「有用處」之意。從活著這件事開始,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有目標,而該目標即「有用處」。
這裡的「善」也可進一步替換成「幸福」,因此「活得良善」就是「活得幸福」。希臘與羅馬的哲人都說「凡是人無不渴望獲得幸福」,換言之,打從一開始就沒有「不想獲得幸褔」、「想變不幸」等選項。
在這個大前提下可以討論的只有「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多數人都渴望獲得幸福,但若實際上一點都不幸福,是因為選擇「獲得幸福」的方法時出了差錯。
「成功」不等於「幸福」
應該有很多人認為「成功即幸福」,或者說「只要成功就可以獲得幸福」。這種人把成功當成獲得幸福的手段,不過我們得好好想想,成功到底是否真能帶來幸福。這是這門課最主要的目的之一。
以前有個哲學家叫「三木清」,生於一八九七年,一九四五年去世。說是「去世」,用「被害死」來形容更恰當。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因涉嫌違反《治安維持法》遭逮補的三木清當時人在獄中,然而敗戰後政治犯、思想犯並未立即獲得釋放。同年九月,被囚禁在單人牢房的三木清在無人照料的情況下離世。如果敗戰後立刻被釋放的話,或許不會走到這一步,所以才說他並非去世,而是被害死的。
三木清留給後世《人生論筆記》一書,高中國文課本也曾收錄其中內容。可能有不少人被書名吸引買了這本書,翻閱後卻很難馬上理解,沒能讀到最後。
三木清在書中將成功和幸褔放在一起討論,表示「幸福關乎存在,成功關乎過程」(《人生論筆記》)。所謂「成功關乎過程」,意思是為了成功,必須達成什麼才行。以各位來說,成功應該就是唸書、上大學、畢業後進入一流企業工作吧,不過現在還沒有上大學,所以還沒有成功。
另一方面,所謂「幸褔關乎存在」,意思是我們並非「變得幸福」,而在當下這一刻就「是幸褔的」。大考在即,各位目前還沒有拿出任何結果,不過就算還沒有結果,就算尚未成功,現在在這裡的各位都「是幸福的」。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活得良善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成功」不等於「幸福」
幸福關乎質,成功關乎量
幸福獨一無二,成功一般而普遍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
1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
2活出自己的人生
3接受原原本本的自己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
所有的煩惱都和人際關係有關
幸福只能從人際關係中獲得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時的運作機制
把短處轉換成長處
1「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一心多用」
2「沒定性」=「有決斷力」
3「陰鬱」=「體貼」
要有貢獻感
「貢獻他人」與「生產力」無關
第二部 自立的三要件
可以自己決定必須自己決定的事
不能靠他人的力量站起來
自己的價值可以自己決定
有敵人表示你活得自由自在
他人的評價不見得是對的
脫離自我中心
雖是共同體的一員,卻非中心
導引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