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字裡的故事,了解古人真實的生活
三千多年前的古人到底是怎麼樣生活的?
他們吃什麼?喝什麼?
穿什麼樣的衣服?
住什麼樣的地方?
住的地方會講究什麼?
他們怎麼出行趕路?
打獵時會遭遇什麼趣事?
日常生活中會用什麼物品?
有什麼是他們珍視的東西?
這些問題,古人都在造字時,把答案藏在漢字中
每個漢字的字形演變,都述說著悠久的歷史文化
本書精選101個能展現古人生活的漢字,詳細介紹每一個漢字的演變,從字形入手,講解與此漢字有關的古代生活形態、日常禮儀和文化常識,帶領讀者回到歷史現場,深入了解古人文化。
「炙」的意思簡單明瞭,就是一塊肉放在火上烤。
「臭」則是狗聞著氣味尋蹤追跡,但「家」卻是屋子裡養了頭豬?
「乘」是爬到樹上去瞭望敵情?
每個漢字不僅都有故事,也有不同的遭遇!
哪些字光看長相就知道它要說什麼?
哪些字被誤用、錯用了一兩千年?
哪些字命運多舛,讓人完全忘了它原本的意思?
在研究漢字的過程中,作者許暉常常被漢字的美麗形態所打動而深感震撼。
藉由一個個漢字的深入研究,本書以最淺顯有趣的一則則小篇章,呈現三千多年前的古人生活,讓你了解古人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住在什麼樣的地方?
打開漢字裡的文化奧祕,再現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漢字裡的故事」系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風俗史》、《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博物志》、《藏在漢字裡的古代家國志》將陸續出版,敬請期待!
作者
許暉
一九六九年生,作家。
著有《這個字,原來有這樣的身世》系列、《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系列、《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中國人容易誤解的日常俗語》等,合著有《新說文解詞》、《中華語典》、《趣讀史記》系列等,主編有《「六十年代」氣質》、《中國歷史的後門》等。
目錄
飲食篇
炙 在火上烤一塊肉
酌 用勺子從酒器裡舀酒
尞 點燃木柴來照明
味 口中嚐到了禾穗的滋味
飲 一個人趴在酒罈子上痛飲
食 帶蓋子的食器裡滿溢的食物
臭 狗聞著氣味尋蹤追跡
酒 把水釀的酒存進酒罈
解 用手或刀把牛頭剖開
鮮 生魚就像羊一樣鮮美
羹 用炊器煮的羔羊肉最美味
饕 口舌如刀的貪食惡獸
庶 用火烤熱石頭來煮食物
召 用湯匙從酒樽中取酒入口
魯 在鍋中烹煮鮮魚
勺 裡面的一點是酒漿或食物
嘉 一邊飲酒一邊擊鼓作樂
既 吃飽飯扭過頭去打嗝
羞 手抓羊進獻給鬼神或王公
鼎 三足兩耳的煮食器
尊 雙手舉著酒罈恭敬地進獻
爵 照著雀的樣子製成的飲酒器
雅 像烏鴉的飲酒器
豆 用絲巾蓋著的高腳盛肉器
壺 深腹斂口環繞著花紋的圓形器皿
鑊 抓著鳥兒放進鼎中煮
服飾篇
布 手持工具的人穿著衣服
衣 有領有袖有衣襟
冠 用簪子別住頭髮再戴上帽子
裘 毛朝外的皮衣
帛 未染色的白色絲織物
免 獵人戴著羊角形的帽子
冒 裝飾了兩隻角的帽子
佩 一個人衣帶上掛著玉
初 用刀給新生兒裁新衣
巾 用細絲把巾繫在帶子上
敝 用一根小棍子撕裂布巾
居所篇
家 屋子裡養了頭豬
室 一支箭射中內室的地面
堂 土臺上所建的高房
奧 雙手捧著新穀供獻於祭臺
宅 蓋新房之前用蓍草占卜
門 兩扇才能稱「門」
戶 「門」的半扇才能稱「戶」
井 一口水井的樣子
閑 進門時的柵欄
京 高高土堆上的瞭望塔
寓 把獼猴帶進房子裡取樂
倉 有鎖有小門的穀倉
向 開在北牆上的窗戶
良 宮殿中供出入的廊廡
宋 商人用桑樹搭建而成的祭社
夢 躺在床上撫著額頭做夢
宣 裝飾有水紋和雲紋的宮殿
宮 帶通氣窗孔的房屋
尚 有窗有斜屋頂的房屋
寢 用掃帚把屋子打掃乾淨才睡覺
高 城牆上所建的高臺
出行篇
出 從穴居之處往外走
行 朝向東西南北的十字路口
車 有輪子有車廂有橫木的一輛車
輿 四隻手抬著一輛車
乘 爬到樹上去瞭望敵情
徒 用腳走路濺起了塵土
奔 竟然用三隻腳奔跑
步 一步兩腳印
涉 腳指頭朝上蹚水而過
達 趕著羊輕捷地行走
休 靠著樹在樹蔭下歇息
狩獵篇
田 區域鮮明的狩獵場所
網 兩根棍子夾著中間的網
革 雙手把獸皮剝下來攤平
吉 立有標誌的陷阱
單 像彈弓一樣的狩獵工具
干 綁著尖銳石片的狩獵工具
嚴 在岩石眾多的山間大聲吆喝著捕獵
狄 一個獵人帶著一條狗
莽 狗在又密又深的草叢裡奔逐
焚 手舉火把燒山林
逐 奔跑著追捕野豬
獲 伸手去捕鳥
食貨篇
買 用網撈取貝去買東西
寶 屋子裡有貝有玉還有杵臼
貝 產於南海的子安貝
同 所有的東西都覆蓋在盤子下面
玉 一根繩子上串著三塊玉
朋 兩串細貝連繫在一起
得 跑到遠方去尋找並得到了貝
賊 拿著刀和戈去毀壞貝
鑒 一個人跪在水盆前照鏡子
質 拿著斧頭扣押人質來換取貝
束 用繩子把木柴捆縛起來
囊 裝東西的大袋子
曲 用竹條編織的筐籠
會 把裝滿東西的器物蓋起來
弁 雙手捧著帽子準備戴上
鬯 盛有酒的器皿
區 裝滿物品的受物器
唐 相撞發出巨響的鈴鐺和鈴舌
扁 用長短不一的木條編成單扇門
索 用手搓草做繩索
序/導讀
引言
「華人的祖先到底是怎麼生活的?」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畢竟,「我們從哪裡來」的原初性疑問彰顯了人類尋根的本能衝動。
而在傳承數千年的漢字象形系統中,埋藏著古代生活史的蛛絲馬跡。這就是編撰《說文解字》的東漢學者許慎在該書的「序」中所道出的造字原則:「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所謂「近取諸身」,就是從身邊的日常生活中取象;所謂「遠取諸物」,就是從遠處的萬事萬物中取象。
「近取諸身」,古人在造字時,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一筆一畫地用圖畫的形式契刻下來而成為象形文字。因此,從這一類漢字中就可以窺見祖先生活之一斑。
閒言少敘,舉例為證。用作貨幣的「貝」,甲骨文中的字形全部都是子安貝的形狀。子安貝是出產於遙遠的南海的海貝,而商代的墓葬中竟然有大量出土,而更早的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中也出土了十二枚,甚至四千多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遺址中也發現了子安貝。
因此,「貝」這個字傳遞出來的資訊是:商代及其更早的時期,中原和南海之間有著暢通且發達的貿易管道。商人不辭辛勞,遠行到南海去撈取或交換子安貝,拿到手了,就是「得」,「得」字就是這樣造出來的;作為貨幣的「貝」,以「朋」為計算單位,一「朋」有二貝、五貝、十貝之說,「朋」就是連繫在一起的兩串貝,引申到人的身上,就是朋友;而「買」和「賣」,顯然指拿著貝去買和賣東西……所有帶有「貝」的漢字都與錢財有關,比如貨、資、貧、財、債、賄、賒、購、賞、賊、質、寶等。
這個例子,就是用「貝」串連起來的與貨幣有關的古人生活史。
這本小書,把一百零一個漢字分為飲食、服飾、居所、出行、狩獵、食貨六個專題,從「近取諸身」的造字原則入手,詳細講解華人的祖先日常生活中的有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