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學,並非僅由日本人和以日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類所佔有。日本人即便在以日語為國語之外的地區活動,也堅毅地綻放自家燦爛。倘若人生經驗,肇因於日語而蒙受心理創傷,這些人們的文學,即便未以日語書寫,也承受著日本(語)的烙印。透過這樣的思考迴路,我思欲摸索多元的日本文學,因而出訪了我的「巡禮」之路。——西成彥
「巡禮」原初指的是,宗教上出訪聖地之旅。然而,也用在無關宗教意涵,踏訪對自身而言的「聖地」之旅上。電影和動漫中的聖地巡禮如此,本書的巡禮,也在於踏訪日本建設近代國家過程中,所擁有的新版圖——北海道和沖繩、臺灣、舊滿洲、朝鮮半島等的「外地」,或是日本人的移民之地巴西,這未嘗不是另一種聖地巡禮。——大東和重
本書集結了論文和演講稿,以及臉書上的論述和散文、筆記,並非一開始就設定主題寫作而成的。然而這樣的方式,卻反而將作者思考的輪廓,如臨現場地現前。對於日語文學發生場景的追溯之旅,更擴及沖繩、北海道、朝鮮、臺灣、「滿洲」以及巴西。而這也是「巡禮」此一書名的由來。本書是統整「外地」的「日語文學」之論述的集結,也是榮獲第70屆讀賣文學獎(2019年)「隨筆‧紀行」部門獎項的著作。不僅具有充分的學術價值,同時也是一部優質的文學紀行。——三須祐介
作者
西成彥
1955年出生於岡山縣,生長於兵庫縣。東京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博士。1984年起擔任熊本大學文學科講師後升為助理教授。1997年擔任立命館大學文學院教授,2003年起轉任該大學之先端綜合學術研究科教授。日本比較文學學會會長,專攻波蘭文學、比較文學。
著有《受虐癖與警察》(筑摩書房,1988)、《Lafcadio Hearn的耳朵》(岩波書店,1993;岩波同時代Library,1998)、《Yiddish——移動文學論I》(作品社,1995)、《森林裡的游擊隊 宮澤賢治》(岩波書店,1997/平凡社Library,2004)、《克里奧語事始》(紀伊國屋書店,1999)、《耳朵的喜悅——Lafcadio Hearn與女人們》(紀伊國屋書店,2004)、《Extraterritorial——移動文學論II》(作品社,2008)、《世界文學中的《舞姫》》(Misuzu書房,2009)、《Terminal life 終末期的風景》(作品社,2011)、《心驚膽跳的鷗外》(人文書院,2013)、《雙語的夢與憂鬱》(人文書院,2014)、《聲音的文學——從事件到人類的語言》(新曜社,2021)等書籍。
並譯有維爾托德·貢布羅維奇《Trans-Atlantyk》(國書刊行會,2004)、沙勒姆·亞拉克姆《Tevye the Milkman》(岩波文庫,2012)、以撒·巴什維斯·辛格《不淨之血》(共譯,河出書房新社,2013)、《世界意第緒語短篇選》(編譯,岩波文庫,2018)等書籍。
譯者簡介
謝惠貞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副教授。研究領域涵括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越境文學。著有《橫光利一與臺灣―東亞新感覺派(Modernism)的誕生》(Hituzi書房,2021)、合著有《大人的村上檢定》(蔡雨杉名義,聯經,2018)等。譯有杉本真維子《裾花》(秀威,2020)、《文学青年育成ガイド―台湾文学史基本教材》(共譯,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等。近年以橫光利一、村上春樹、東山彰良、溫又柔、李琴峰為研究主題。
目錄
臺灣版序文
I
日語文學的擴散、收縮、離散
II
去殖民化的文學與語言戰爭
前日本兵的返鄉
原住民文學的嚆矢—關於《胡奢魔犬記》的評價
III
臺灣文學的多樣性—2016年7月∼10月的每日紀錄
IV
碰觸生猛的吳郭魚肌肉
島尾敏雄的波蘭
女性們的張口結舌
後藤明生的「朝鮮」
V
外地巡禮—外地日語文學面面觀
巴西日語文學的去向
外地的日語文學—兼論巴西的日語文學
後記
解說
書評
序/導讀
臺灣版序文
西成彥(立命館大學尖端綜合學術研究科名譽教授)
自從進入東京大學比較文學比較文化專業的研究所之門,也快要邁入45年了,在大學時代專研法國文學的我,突然為波蘭文學的魅力所擄獲(我想與遭逢波蘭電影風潮的關係頗深)。當時我心想,只要能在比較文學此一範疇底下,心無旁騖地研究波蘭文學的話,也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實際踏入波蘭文學研究之後,我明白到如果我沒有先設定一個和想像「日本文學」及「法國文學」形式相異的「文學史觀」,我是無法論述「波蘭文學史」的。
其中一個原因是,和蕭邦同時代的《塔德伍施先生(Pan Tadeusz)》的作者亞當.密茨凱維奇(Adam Mickiewicz)、《橫渡大西洋(Trans-Atlantyk)》的作者維爾托德.貢布羅維奇(Witold Gombrowicz)或者198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他們即便使用波蘭語書寫詩和小說,卻是以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和美國舊金山灣區等異鄉土地為據點活動的詩人和作家,但也在波蘭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屬於在波蘭土地之外書寫的波蘭文學)
再者,如同《吉姆爺(Lord Jim)》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和《異端鳥(The Painted Bird)》的作者傑茲.科辛斯基 (Jerzy Nikodem Kosiński)這樣,無論波蘭作為一個國家的存亡與否,皆抱持著波蘭人的自覺,雖然以波蘭語為母(國)語,卻選擇以非波蘭語來書寫的作家,也為數眾多。(屬於以異國語言書寫的波蘭文學 A 類)
此外在波蘭作為一個國家存續的時期當中,也存在著許多使用國語波蘭語之外語言書寫的作家。其中像以撒.巴什維斯.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這樣的意第緒語作家,也在離開波蘭之後, 承受對波蘭的鄉愁之苦,卻持續創作不輟。(屬於以相異語言書寫的波蘭文學 B 類)
再者,論及波蘭的記憶,主要浮現的便是,在集中營內艱辛的經驗。然而解析人生經驗當中這段時期的意義,便是其文學創作主要目的的有: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艾利.魏瑟爾(Elie Wiesel)、因惹.卡爾特斯(Kertész Imre)等作家群(屬於以相異語言書寫的波蘭文學 C 類)。
覽觀上述事例,復又自問「日本文學究竟為何物」之際,我便不禁開始思忖著,「日本文學」當中,也有「在日本之外=外地書寫的作家」,還有「雖然有著日本人以外的身份認同,但使用日語書寫的作家」,或是「擁有部分日本人身份認同,卻作為日裔少數族群,以日語之外的語言書寫的作家」。將之各自適切標註、描繪的文學史,有其撰寫之必要。
日本文學,並非僅由日本人和以日語為第一語言的人類所佔有。日本人即便在以日語為國語之外的地區活動,也堅毅地綻放自家燦爛。
倘若人生經驗,肇因於日語而蒙受心理創傷,這些人們的文學,即便未以日語書寫,也承受著日本(語)的烙印。透過這樣的思考迴路,我思欲摸索多元的日本文學,因而出訪了我的「巡禮」之路。
進而為了完成此書,而更向前邁出了一步。我尋思著,若欲得見「日語文學」的多樣性,必須加注自身的課題是:曾經大量產生並且至今依然孕育「以日語執筆的作家」的臺灣,以及它在「華語文化圈」當中所占有的位置。
倘若我們說,日本這塊土地,內部包含許多「他者」卻又將之彈出;或者大量產出自發性地向外擴散、選擇成為「他者」的人們。那麼僅僅分析從日本統治起始以降的臺灣,狀況也雷同相仿。再者,日本人的移動和臺灣人的移動,雖然由於是在鄰國而無法避免,但持續相互連動而交錯著,也是事實。
如此的關係,在思考波蘭時,也如出一轍。如果排除與俄羅斯和蘇聯、德國、法國、英國、美國之間所培育出來的關係,「波蘭文學史」是不存在的。
我之所以現在仍然能夠持續身為一個「比較文學者」,完全是因為年輕時期接觸了波蘭文學的緣故。
日本的比較文學,是從日英、日法、日德、日俄等大國間的比較研究(以影響研究為基礎)起家的。時至今日,日本仍然屬於構想著躋身上述列強之一,並擘劃「帝國文學」的陳營。因此,應當以「比較宗主國文學研究」的形式,由後殖民的研究領域來繼承之。
然而參照波蘭文學,我所構想的方法是,對於「保留了人類移動與異文化接觸痕跡的文學」進行交互比較。此一方法,可以彌補「比較宗主國文學研究」這個方法,補足其常常必須優先考量「宗主國與殖民地」這種「非對稱性」的缺陷。而且能夠仔細拾綴打撈到「比較宗主國文學研究」容易疏漏的議題,不失為有效的研究方法。
因而,我相信未曾系統性學習過臺灣文學的我的解讀,據此也得以成立。
再者,我想此書堪稱是,我與為數眾多的臺灣文學研究者以及臺灣的日語文學研究者相識相知的機緣,所惠予我而誕生的副產品吧!本書之所以得以有中文版面世,也是由於這些學者們的盡力。
特別是,先前在申請國際交流基金出版補助之際,付出辛勞翻譯的謝惠貞教授,以及為我撰寫書評和推薦文的黃英哲教授、大東和重教授、三須祐介教授,還有在我邀請他們讓我將其精闢書評收錄此書之時,爽快慨允的三木直大教授、翊木伸明教授、日比嘉高教授。在此獻上我由衷的感謝!
翊木教授是盎格魯─愛爾蘭文學(Anglo-Irish literature)的學者;日比教授則是專研包含日裔文學等近現代日本文學的研究者。人生何其有幸,與多元領域的文學研究者們,在學問路上有志並行。
再者,回顧我初嘗文學研究秘奧的當年,對於彼時啟發我的老師和同儕們,以及華沙留學時代,以微笑包容我這個日本人對波蘭文學熱烈訴衷的華沙大學老師及同學們,藉此機會表達我的謝意。
於今此景,特別能夠深切體認到,學術研究絕非僅憑一人之力,而能畢竟全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