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來連結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
宗教及知識的傳播之徑,諸多深刻文化的拓展。
旅人之眼永遠超前我們一步,旅人之心總是強烈躍動與果敢,
真實面對所見與所言,在心底搭築一座一座回憶的堡壘。
旅途之所以成立,永遠脫離不了各式人際關係。從我們不甚熟悉的絲路以啟,即是另一種「思路」。從伊朗、土庫曼、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中亞的初探,除了驚喜,更擁有許多人類對大自然與文明歷史的適應力與意志力的拓展。透過Winny寬闊溫厚的旅人之眼,無論面對雙邊的差異或互補,在體驗之外,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世界的異同、接納、傷懷與平衡。
誠如作者所言,這一帶經過多文明的侵略、征戰與政治角力,在Winny的里程裡,我們看到心態的轉化,每一件事皆為一體兩面,快樂與悲傷都是無可取代的。特別在疫情年代裡,所有計畫與步調皆被打亂,但仍能透過閱讀,享受每一刻溫暖,以及人類最真摯的友善。
本書特色
★你能想像在-50℃的低溫穿越世界第二高的公路、深雪中縱馬疾馳的冒險是什麼樣子嗎?你準備好跟上WINNY的步伐、在夜間沙漠中尋找火焰之門或攀越彩虹鹽丘嗎?你想體驗在寒冬裡從伊朗至西安,橫跨中亞橫跨絲綢之路的眾神祕國度,並隱隱中被無形的疫情所追趕的刺激感嗎? 從伊斯蘭教到東正教,從冬季的伊朗、中亞五國到高加索三國,在新舊文明之間擺盪,在相異價值觀裡反思自己擁有的生命,一場突破想像的旅途,由Winny與York開發你的感官意念!
★深入中亞各國,除了抒情紀實,更有各式旅行攻略,兼具高度功能性,讓讀者既能身歷其境,更能從容上路。
作者
Winny
臺北人,七歲移民至紐西蘭。喜歡和世界交朋友、與人分享旅途中的小故事以及實用資訊的射手座。累積旅遊足跡踏遍七大洲、八十四國且持續增加中,定期於《背包客棧》發表文章。目前定居澳洲擔任驗光師,曾擔任臺灣教育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Global Village英文單元主持人。
二○一六年二月與另一半一同辭職,踏上環遊世界的旅程,著有《跟著Winny勇闖中美洲:從墨西哥、古巴到巴拿馬,深入動盪又動人的神祕國度》、《地心引力抓不住的冒險家:8公斤行李×325天×35個國家,拉著未婚夫飛向世界盡頭》,並榮獲博客來「二○一九年度選書:書店員私推」、「二○一八年度百大」。
FB_Travel with Winny 一起跟昀去旅行
Instagram_@travelwithwinny
目錄
Preface 序:寫在旅途之前
Chapter One 伊朗IRAN
伊朗
Ⅰ 玫瑰與夜鶯之城
Ⅱ 彩虹鹽丘
Ⅲ 沙漠中的沉默之塔
Ⅳ 半個世界在伊斯法罕
Ⅴ 從德黑蘭看現代伊朗
Ⅵ 伊瑪目的殉教之地
Chapter Two 中亞CENTRAL ASIA
土庫曼
Ⅰ 奇幻跨年夜
Ⅱ 燃燒半世紀的地獄之門
烏茲別克
Ⅰ 中亞販賣奴隸的大本營
Ⅱ 傳說的一千零一夜
Ⅲ 帖木兒的絲路明珠
Ⅳ 山高路遠的跨國記
塔吉克斯坦
Ⅰ 挑戰-50℃世界屋脊
烏茲別克
Ⅰ 中亞最古老的絲綢工廠
吉爾吉斯
Ⅰ 天山驚魂記
Ⅱ 人在比什凱克,當疫情來臨時
哈薩克
Ⅰ 蘋果的城市
Chapter Three 高加索CAUCASUS
亞塞拜然
Ⅰ 火焰之國
Ⅱ 遍地黑金的風之城
亞美尼亞
Ⅰ 動盪不安的第一基督教國度
喬治亞
Ⅰ 史達林的老家
Ⅱ 逃離金羊毛的王國
Chapter Four尋找絲路
Ⅰ 推薦網站與APP軟體
Ⅱ 伊朗、中亞五國、高加索三國基本資訊
Postscript 後記:旅行如人生,永遠不會按著計劃走!
序/導讀
後記
ㄋ
旅行如人生,永遠不會按著計劃走
一踏出阿德雷德機場,澳洲的陽光如此地耀眼。我們倆不約而同摘下口罩,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及南半球的夏天。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打破許多人的計畫及生活步調。我們在取消由西安離開的航班後,繞了地球一大圈,從高加索飛往義大利,再轉機到丹麥、土耳其與香港,共搭了五趟飛機才回到家。
原本一片友善和諧的土地,卻因未知與恐懼導致旅途最後一段經驗變了調。有些地方嚴重排華,店一間一間關閉,平時享受流浪的旅人也都歸心似箭,尋求一個能安穩避難的地方。
有人說疫情是地球的自救模式。在人類封城後,從衛星上可以看見地球汙染減少、野生動物隨意在城市中遊蕩,世界彷彿回到大自然的手中。疫情後的日子,我們所熟悉的生活模式將改變,勢必學會與病毒共存。
這次老天強迫按下「暫停鍵」,要我們學會慢下來。旅途中雖然每天都有新鮮事,透過澳洲長達數月的禁足令,我發現原來待在家裡看書、做瑜珈、聽音樂也可以很享受。在重新學會與自己對話的同時,順便戒掉「旅遊癮」,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那些能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細節。
在此要感謝一路上支持我的讀者,有你們的鼓勵才能繼續寫作;也謝謝出版社與編輯,讓這本書可以成功問世。希望透過這難得的世道,能在這忙碌的世界喘口氣。在充完電後,能夠帶著更多正能量出發,重新探索這世界的美。期待下次與各位在路上相遇。
最後送上一句我很喜歡的話給大家:「Two men look out through the same bars; One sees the mud, and one the stars.」(兩名在監獄的囚犯,一位從窗外看到地上的泥沼,另一位則抬頭看到天上的星空)—Frederick Langridge, 1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