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素養導向
 
作者: 孫效智 
書城編號: 24426670

原價: HK$133.00
現售: HK$126.35 節省: HK$6.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17 天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2/03
頁數: 292
ISBN: 9786263176263

商品簡介


這是生命教育「素養」教與學的專書。歡迎生命教育、全人教育相關課程師生參考閱讀。全書依據生命教育五素養: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哲學思考、人學探索撰稿。

 

第一章由總召集臺灣大學哲學系孫效智教授先介紹生命教育發展與內涵。第二章由總策劃黃雅文教授論述生命教育之教與學。接下來每一素養有一章該素養、兩章教學活動設計,作者群為國內各大專校院生命教育課程之授課教師。

 

第二章第二部分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葉至誠、吳娟娟,第三章屏東科技大學張碧如,第四章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黃正璋,第五章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陳詠琳,第六章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李玉嬋,第七章環球科技大學蘇倫慧,第八章國立體育大學蔡昕璋、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王燕雪,第九章輔英科技大學黃麗娟,第十章慈濟科技大學王惠蓉,第十一章康寧大學賀豫斦,第十二章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康瀚文、黃曉令、康寧大學楊清貴,第十三章華夏科技大學李采儒,第十四章敏實科技大學鍾敏菁、康寧大學陳麗珠,第十五章高雄師範大學張淑美,第十六章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張哲民。感謝老師們在忙碌的教學研究服務中,盡心盡力地為生命教育素養專書撰稿。


 

 

作者

孫效智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

 

黃雅文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講座教授

 

張碧如

 

屏東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張淑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生命教育專班教授

 

李玉嬋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葉至誠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吳娟娟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黃正璋 

 

聖母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幼兒保育科講師

 

陳詠琳 

 

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生命教育講師

 

蘇倫慧 

 

環球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蔡昕璋

 

國立體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王燕雪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黃麗娟 

 

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教學督導

 

王惠蓉 

 

慈濟科技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賀豫斦 

 

康寧大學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康瀚文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黃曉令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醫務管理系副教授

 

楊清貴

 

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學系助理教授

 

李采儒 

 

華夏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助理教授

 

鍾敏菁

 

敏實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陳麗珠

 

康寧大學嬰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

 

張哲民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目錄

總策劃序

第一章 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與內涵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發展背景與歷程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演進過程 

第三節 生命教育五大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生命教育素養教與學—共有體驗與六頂思考帽閱讀法之應用

第一部分 生命教育素養教與學 

第一節 六頂思考帽閱讀法 

第二節 共有體驗生命教育素養的教與學 

第三節 共有體驗生命教育素養教與學模式 

第二部分 生命教育通識課程與教學分享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哲學思考

第一節 思考的模式 

第二節 避免思考謬誤 

第三節 學習正確思考 

第四節 思考的訓練 

第五節 後設思考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教案:思考素養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教案:後設思考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六章 人學探索概論

第一節 人學探索的內涵 

第二節 人學探索的路徑 

第三節 人學探索的趣味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教案:情緒管理

第一節 認識情緒 

第二節 情緒功能 

第三節 生理、認知、行為與情緒之互相影響 

第四節 情緒管理 

參考文獻 

 

第八章 教案:自殺防治與靈性健康

第一部分 自殺防治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正向思考與靈性健康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靈性健康 

第三節 正向思考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第九章 終極關懷

第一節 人生目的與意義 

第二節 生死關懷與實踐 

第三節 終極信念與宗教 

第四節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教案:生與死的終極關懷

第一部分 死亡的意義與學習面對死亡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第二部分 生命的意義與生命關懷之實踐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改寫生命的故事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教案:生命意義感與藥物濫用防制

第一部分 教案:生命意義感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藥物濫用預防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價值思辨概論

第一部分 價值思辨 

第一節 價值思辨的重要性 

第二節 道德哲學與兩難情境的思考 

第三節 如何進行價值思辨的教學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生活美學的省思 

第一節 美感經驗 

第二節 生活美學 

第三節 生活美學反思在生命教育素養的呈現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教案:道德哲學的素養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教案:生活與生命美學

第一部分 生活美學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生命美學 

第一節 學習內容:以繪本融入生命美學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靈性修養概論

第一節 前言:靈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核心 

第二節 生命教育課綱中的「靈性修養」 

第三節 靈性自覺、靈性修養與人格統整 

第四節 靈性修養與人格統整的途徑與方法 

參考文獻 

 

第十六章 教案:靈性自覺與修養

第一節 學習內容 

第二節 教學活動設計 

序/導讀

總策劃序

 

這是一本生命教育「素養」教與學的專書。全書十六章依據生命教育五素養:終極關懷、價值思辨、靈性修養、哲學思考、人學探索撰稿。第一章由臺灣大學哲學系孫效智教授精心撰寫生命教育發展與內涵。孫效智教授對臺灣生命教育歷史發展的貢獻無人能取代,感謝孫教授百忙中為這本書撰寫第一章,為本書奠定扎根的基礎。期許生命教育任課教師能在授課時先就第一章生命教育發展與內涵傳授,讓學生們認識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對生命教育之內涵有更正確的認識。第二章由總策劃黃雅文教授論述生命教育之教與學,以六頂思考帽閱讀法與共有體驗,強調省思、喚醒生命意義、生活實踐的重要。接下來每一素養有一章該素養概論之,接著有兩章該素養的教學活動設計。主要由現任通識課程資深的生命教育授課教師撰寫。教育部已經將生命教育素養納入十二年國教高中以下課程教學中。期待本書的發行可以提供各級學校及大專師生生命教育素養教與學之教材。感謝屏科大張碧如教授與溫瓊芳碩士協助編輯初稿。願本書以生命教育素養為基礎,使每個人成為愛自己、傳播愛的天使!謹以本書獻給對生命教育有興趣者。榮耀我天上的父、生養育我的爸媽與深愛的逸群、泓毓、啟文、信長、信恩。

 

孫效智 作者作品表

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素養導向

最美的姿態說再見

宗教道德與幸福弔詭

歌詠生命的旋律──九年一貫生命教育教案

歌詠生命的旋律──高中職生命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 同類商品


跑過、煩惱過,才能發現的事。

重新學會愛

決戰前:大迫傑東奧訓練紀事(附大迫傑跑步訓練日誌)

6A的力量

我想好好理解你:發揮神經科學的七個關鍵,你的同理也可以很走心

生命教育:從自我到社群

生命教育教材─基礎篇

生命教育的知、情、意、行Life Education: Its Intellectual, Emotional, Volitional and Practical Dimensions

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

生命教育GoGoGo (書+光碟)

素養導向系列叢書:高中生命教育教材教法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素養導向的教學理論與實務:教材分析、教學與評量設計

素養導向系列叢書:高中生涯規劃教材教法

生命教育:推動學校的靈性課程

正向轉變:365日快樂實踐手冊

正向教育火伴師:青少年成夢12傳奇

正向心理情意:教與學(2版)

正向教育故事系列 (修訂版)(一套10冊)

我的學習認知小百科(共3冊):情緒、家庭、同理心,正向思考從小養成套書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