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內容‧永不過時的智慧 ★
★ 獨家取得「拿破崙‧希爾基金會」正式授權,佚作重現 ★
累積眾百位世紀典範人物,
發明大王愛迪生、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福特、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等人的成功經驗,條列出每個人皆適用的成功法則。讀者可套用在日常生活、工作職場,以及人生理想,實現夢想,達成目標。
● 業務必備,目標達成之經典聖經
● 職場必備,激勵自我的最佳寶典
● 個人必備,實現夢想的經典策略
////////////////////////////////////////
《行動致富》主要分析個人在選定「明確主要目標」(Definite Major Purpose)、擬訂執行計畫之後,應如何透過實際行動達成目標。
誠如希爾所言:「事前先規劃,做事照計畫」,本書的重點就在於訂定計畫之後,該如何逐步落實,讓計畫發揮效用。
書中依序提到「實踐信念」、「熱忱」、「有計畫的努力」等成功法則。熱忱反映的是對未來懷抱希望,而希望是培養信念所必需。希望、信念與熱忱都是打造成功人生的必備工具。
在第一章「實踐信念」中,作者解釋了盲目的信念、消極信念及積極信念的差異,並以充滿詩意的巧妙比喻說明各種心智能力,指出唯有發揮實踐信念的力量,排除內心所有恐懼與自我設限,才能自由運用這些能力。
熱忱和實踐信念皆有助個人在完成思考規劃後,積極透過行動落實計畫,達成自己訂下的明確主要目標。
希爾也在書中深入剖析「有計畫的努力」,指出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成功,原因在於多數人都有一個以上的人性缺點,導致做事思慮不周。他列出多位實踐這項法則的成功人士,表示有計畫的努力能戰勝失敗主義。只要做事有條理,有明確的目標、計畫及毅力,並持續付諸行動,就算不是天才,不靠天分也能成功。
本書收列的三個成功法則能引導讀者將計畫轉換為具體行動。光是想像、期待、做美夢絕對不夠,一定要付諸行動才能成功達陣。
「空想不努力,財富不落地」拿破崙‧希爾如是說。
作者
拿破崙‧希爾 Napoleon Hill
一八八三年生於於維吉尼亞州。曾任祕書、報社記者、礦場和伐木場經理等工作,為當代成功學勵志專家,與創造學、人際學的培訓大師。其著作《成功規律》、《人人都能成功》、《思考致富》等書,被翻譯成廿六種文字,在超過三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
拿破崙‧希爾擔任記者時,被派往採訪美國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卡耐基發現希爾的特點,建議他進行「探討成功人士為何成功」的研究工作,並利用私誼,寫信給美國政界、工商界、科學界、金融界等卓越的高層人士,介紹希爾與他們認識。此後的二十年間,拿破崙‧希爾訪問了超過五百名,包括福特、洛克菲勒、愛迪生、貝爾在內的成功的人士,並進行深入的分析,撰寫成書。
一九三七年希爾完成了《思考致富》,該書全球銷售已逾一億冊,為勵志類叢書的經典和史上最暢銷書之一。
譯者簡介
謝孟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專職中英口、筆譯。譯有《銷量暴漲的原理:27年的永恆行銷經典,教你22個攻略全球的獲利秘密》、《瘟疫啟示:流行病是歷史,也是未來》、《心智致勝:用創新思維實現人生目標》等書。
序/導讀
序文
文/拿破崙希爾基金會執行董事 唐.M.格林
一九四一年,拿破崙‧希爾寫了一系列共十七本的手冊,揭示了他在一九〇八年時,從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身上學到的成功法則。希爾當時只是個剛出道的年輕記者,受派前往採訪「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訪談過程中,卡內基對希爾的談吐刮目相看,因此交付他一項重責大任:研究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並寫成一部流傳千古的成功學。接下來二十年內,希爾訪問了多位成功人士,並在一九二八年將研究成果寫成了經典名作《成功法則》(The Law of Success)。一九三七年,他又寫了一本精華版,書名取為《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希爾沿用了卡內基對這十七項成功法則的稱呼,將一九四一年出版的手冊套書命名為《心智原力》(Mental Dynamite),書中除了收錄大量希爾與卡內基的訪談內容,也包含希爾對其各項成功法則的重點分析。不料,書籍出版後,美國便投入二戰,全國民眾一心關注戰事,自然無暇閱讀《心智原力》,領略其中的真知灼見。而今,拿破崙希爾基金會從檔案櫃中翻找出這些書冊,重新出版,期能嘉惠新生代的讀者。
在基金會精心挑選下,本書收攬了《心智原力》系列中的其中三冊,主要分析個人在選定「明確主要目標」(Definite Major Purpose)、擬訂執行計畫之後,應如何透過實際行動達成目標。這些篇章的前提在於個人已經完成思考規劃的前置作業。誠如希爾所言「事前先規劃,做事照計畫」,本書的重點在於訂定計畫之後,該如何逐步落實,讓計畫發揮效用。
在第一章「實踐信念」(Applied Faith)中,希爾摘錄一九〇八年時,他與卡內基針對這項成功法則的訪談內容。卡內基告訴年輕的希爾,如果要投入二十年的光陰研究成功學,實踐信念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他解釋了盲目的信念(Blind Faith)、消極信念及積極信念的差異,以充滿詩意的巧妙比喻說明各種心智能力,並指出唯有發揮實踐信念的力量,排除內心所有恐懼與自我設限,才能自由運用這些能力。行動、毅力與持續實踐是信念的根本,一旦培養出實踐信念,便能吸引無窮智慧(Infinite Intelligence)主導心智,協助個人實現目標。
引述訪談內容後,希爾分享了兩則個人故事,說明自己如何運用實踐信念達成目標。第一個故事發生於美國一九三〇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當時銀行紛紛倒閉,希爾的財富在一夕間全部蒸發,但他後來了解到,自然界運作的規律與無窮智慧遠比金錢重要,這項體悟讓他心中萌生實踐信念,幫助他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第二個故事非常勵志動人,與希爾的兒子布萊爾(Blair)有關。布萊爾一生下來便沒有雙耳,但希爾發揮實踐信念的力量,最後幫助兒子在無需助聽器的輔助下,也能聽見聲音。
希爾接著探討自我(ego)對開創成功人生的重要性,並揭示控制自我的必要。卡內基曾說過,必須先以信念驅散心中的恐懼與疑慮,自我才能實現理想。
希爾分別針對積極控制自我,以及自我受到配偶主導的人舉例,無論情況如何,自我受到控制都是成功的先決條件。希爾最後總結實踐信念的重要,指出實踐信念是「力量最強大的自然法則」,能幫助個人將理想轉化為現實。
第二個成功法則「熱忱」,篇章的一開始,希爾同樣大量引述一九〇八年時訪問卡內基的內容。卡內基說明熱忱是清除負面思緒、讓信念生根萌芽的關鍵。熱忱反映的是對未來懷抱希望,而希望是培養信念所必需;希望、信念與熱忱都是打造成功人生的必備工具。卡內基也一一列出有礙培養與維持熱忱的因素,例如健康不佳、飲酒過量或使用毒品等。他指出希爾自幼家貧固然是一種逆境,卻也蘊藏了一個機會種子――繼母引導他培養熱忱,這股熱忱激勵他日後成為一名雜誌社記者。
卡內基談到,無論是充滿熱忱或缺乏熱忱,都能夠感染他人,影響一個家庭、一個組織,甚至一家企業。然而,熱忱雖然是一種正向心理特質,但必須受到自律管控,否則可能弄巧成拙。每個智囊團(Master Mind alliance)都應該擁有充滿熱忱的成員,卻也至少得有一位冷靜沉著的成員,才能彼此平衡,不讓熱忱失去控制。
總而言之,熱忱和實踐信念皆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個人在完成思考規劃後,積極透過行動落實計畫,達成自己訂下的明確目標。
在引述自己與卡內基的訪談後,希爾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他認為熱忱是「積極發揮的信念」以及「化為行動的意念」,能夠將悲觀轉化為樂觀。他解釋平靜和諧的心靈是培養熱忱所必需,並列出許多運用熱忱能做到的事,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轉化負面情緒、幫助內心培養信念。
希爾強調具備溝通能力的重要,因為口語表達是個人展現熱忱的主要方式。
他接著以大量篇幅講述自己與「發明大王」湯瑪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的訪談。從中便能看出愛迪生對研究的熱忱,以及熱忱是如何引領他發明白熾燈泡與「會說話的機器」――留聲機。希爾也為讀者列出培養熱忱的各個步驟,並在第四章的最後對未來寄予厚望,堅信熱忱終將帶領世人邁向更好的明天。
基金會挑選的第三個成功法則聚焦在「行動」,也就是希爾所說的「有計畫的努力」(Organized Individual Endeavor)。第五章同樣以希爾與卡內基的訪談揭開序幕,卡內基分析了領導人才的三十一種特質,並強調果決行動、切勿拖延的重要性。做事要有條理,並且需要明確的目標、計畫以及毅力,持續付諸行動。
實現目標的強烈慾望,遠比埋首讀書更為重要。一個人不是天才、不靠天分,也能成功。在訪談的最後,卡內基指出,希爾之後統整出的成功學,不只能為自己與世人帶來物質財富,也能讓心靈更完滿成熟。物質財富本身只會侵蝕人的性靈,財富增加的同時,心境也必須隨之昇華、積累更多智慧。
引述訪談段落後,希爾深入剖析「有計畫的努力」法則。希爾指出世界上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成功,原因在於多數人都有一個以上的人性缺點,導致做事思慮不周。他列出多位實踐這項法則的成功人士,表示「有計畫的努力」能戰勝「失敗主義」。他分享了應用「有計畫的努力」法則而一舉成功的故事,其中一人教育水平高,另一個人則沒讀過什麼書,但是兩人都懂得發揮所長,實現目標。
希爾點出盤點個人優勢的重要性,鼓勵讀者善用優勢來達成目標。他同時也再次強調「事前先規劃,做事照計畫」。
本書收列的三個成功法則將能引導你將計畫轉換為具體行動。光是想像、期待、做美夢絕對不夠,一定要付諸行動才能成功達陣。拿破崙‧希爾說:「空想不努力,財富不落地」,可謂一語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