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停,不是放鬆;買不停,不是犒賞。
這是心理防衛機制「壓抑」(情緒)+「合理化」(心態)+「成癮」(行為)。
心理防衛看似保護自己,
但,其實是傷人傷己的惡性循環。
◎特別企劃:15種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解析。
工作太累,買些名牌包犒賞自己,哪裡不行?
深夜裡一直吃高熱量食物,只是放鬆,不是嗎?
在公司被主管罵,回家就斥責小孩,我是在教小孩,有錯嗎?
但這些都是「心理防衛機制」,
看似保護自己,
但其實是逃避、傷害與惡性循環。
台灣第一本以最生活化的日常例子,剖析心理防衛+成癮的專書。
「心理防衛」是內在運作,「成癮」是外在行為;
兩者常相伴相生,讓彼此狀況更為惡化。
◆吃不停,你以為那是放鬆;買不停,你覺得那是犒賞。
→以食物及購物「壓抑」情緒,並「合理化」「成癮」行為。
◆在公司被主管修理,回家就怒罵小孩不寫功課?
→「轉移」憤怒給家中弱勢的替罪羔羊,例如孩子或太太。
◆太太總頭疼,且哀求,先生只好做所有家事。
→以「退化」行為獲取關愛,但卻是困住彼此關係的牢籠。
◆「別人的老公就是比較貼心。」
→「理想化」他人,自貶、看輕自己與另一半。
◆突然被裁員了,你拒絕承認。
→「否認」事實,捍衛自尊。
心理防衛機制由佛洛伊德所提出,而培芸心理師認為心理防衛機制是:不成熟的生存策略,也就是:用錯誤的方式保護自己。
常見的有轉移、壓抑、合理化、投射、抵消、退化……以及暴食、瘋狂購物、破壞力強大的酒精和無法秒離開臉書等社交媒體的各式「成癮」。
這世上,從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毫無問題,沒有一絲一毫創傷。
但我們可以學習如何面對創傷,而不是將創傷轉移、偷渡給他人,甚至讓那創傷不斷侵蝕你,讓你無法從自我否定及沉淪裡脫身。在每次情緒風暴來時,請試著先覺察,而不是先祭出心理防衛機制來保護自己,因為這份保護,是反噬,是傷人傷己,是惡性循環;當你能溫柔輕撫創傷,生命也將遞上一個更真實與完整的你。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從日常生活切入,對看不穿、摸不透的心理防衛機制+成癮所書寫的專書。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醫學博士)撰推薦序
楊斯棓(《人生路引》作者);謝震武(知名節目主持人);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共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洪培芸心理師的大作《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把精神分析治療理論中的重要觀點,用深入淺出及生活化的方式,讓普羅大眾都能明白理解。閱讀這本書,能幫助你提升自我覺察;在充分自覺下,做出改變,而與真正的幸福更靠近一些。」──節錄自推薦序〈那些停不下來、擺脫不了的強迫行為,原來都是心理防衛機制在作祟!〉
◎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醫學博士):「誠如作者洪培芸心理師所述……她期許讀者們都能看穿不成熟的生存策略,是如何束縛、左右,甚至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以及所有人的一生。」──節錄自推薦序〈明白心理防衛機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培芸心理師:「沒有人真心想要搞砸自己的人生──還記得本書最初對於心理防衛的定義嗎?它是一種不成熟的生存策略,也就是「用錯誤的方式保護自己」,藉此避免在漫長人生的不同階段、各個面向裡,可能會有的焦慮、衝突及痛苦……等情緒。
為了降低這些不舒適,為了維持自我功能得以正常運作,所以透過各種心理防衛機制,來減緩負面情緒的衝擊。所以,當我們能夠在負面情緒出現時,時刻保持覺察,並且作為警訊,就能即早提醒及教育自己,接下來可以走的保護自己途徑,哪些路徑可行,哪些路徑將會是通往地獄。
尤其,心理防衛機制琳瑯滿目、五花八門,有些心理防衛相對中性,甚至看似正向(例如昇華),適度使用,甚至還能貢獻社會。至少,能夠協助你不至於在壓力最高張、情緒最痛苦時被壓垮,度過身心難熬的時間。
可想而知,沒有人真心想要搞砸自己的人生。沒有人是在徹底明瞭心理防衛機制及成癮行為的前提下,卻選擇了要繼續使用,只為了重創自已及別人的一生。」──節錄自結語〈突破心理防衛,不被成癮行為駕馭,我們都能恰到好處地保護自己,更活出強大的生命力〉
影音介紹
編輯推薦
「這本書早該有人寫了,非常實用喔!」
張純玲(寶瓶文化副總編輯)
當時為這本新書邀約掛名推薦者時,其中一位心理師這樣回覆我:「沒問題,非常榮幸。」以及接下來他說:「這本書早該有人寫了,非常實用喔!」
特別是後面這句話,完完全全像射箭正中紅心般,擊中我的心。
我在心裡呼喊著:「對對對,這就是出版這本書的初衷,太感謝、也感動心理師看出來了。」之後,我快速地回應心理師:「太好了,十分感謝您。」
這本新書是洪培芸心理師所寫的《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心理防衛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無時無刻都在使用的,但我們這麼常使用,市面上卻沒有一本從最日常生活裡去談心理防衛的書。尤其培芸心理師更在這本書裡,加入更獨到,但也更重要的觀察,也就是「成癮」,例如暴食、購物、酒精與一秒都無法離開臉書等社交媒體的各式上癮。因為「心理防衛」是內在運作,而「成癮」是外在行為,兩者常相伴相生,讓彼此狀況更為惡化。
什麼是心理防衛呢?例如在職場上,被老闆大小聲地責備了一頓,你覺得羞愧、難受,但面對同事詢問你難過嗎?你挺直身子,以平穩的聲音回應:「沒有,沒事。」這是心理防衛機制裡的「壓抑」。
例如在人際關係裡,你其實不是那麼喜歡自己討好別人,而當你看見朋友A對某人低姿態時,你對其他人說:「A也太愛討好別人了吧。」這是心理防衛機制裡的「投射」。
又例如一個父親事業不順心,當他回到家裡,他斥責孩子:「怎麼放學一個多小時了,功課還沒寫?」轉頭又嘮叨起太太:「家裡地板這麼髒,家庭主婦是怎麼當的?」這父親可能覺得自己是在教導孩子,與提醒太太,但其實是因他事業受挫,而他將心裡的鬱悶抒發在孩子與太太身上。
當我們在關係裡,覺得對方難以溝通,或相處起來,你覺得如坐針氈,又或對方說的言語,讓你覺得心裡受傷、委屈,多數時刻,都是因為對方使用了心理防衛機制。
但若你知曉這是對方不成熟的保護自己的方式,對方並不是故意要傷害你,他有自己的脆弱、無助。那麼,你是否較能釋懷?也不會一直將自己陷溺在「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我做錯了什麼嗎?難道我對他還不夠好嗎?難道他不再愛了我嗎?」等如同死胡同的牢籠裡。
作者
洪培芸 心理師
臨床心理師。中原大學心理學臨床組碩士。目前在養心心理治療所執業。
專長:人際關係、兩性情感、親職教養、關係失落、精神疾患與身心症狀、網路成癮、飲食障礙、自我探索與生涯發展。
曾應邀到高點電視台、華視、年代電視台、News98、飛碟、中國廣播、台北愛樂、POP Radio、環宇、正聲、警察廣播、台北廣播、教育廣播、女子學、漢聲廣播、復興廣播、Needs Radio、網路節目等進行分享。
文章持續受到各大媒體轉載。曾在《今周刊》、《大人學》撰寫專欄,也曾在純青基金會擔任講師、天主教善牧社會福利基金會帶領女性自立團體。目前也是企業、扶輪社、各大專院校、社福團體經常邀請演講的心理學家。
著有《人際剝削──為什麼我們離不開有毒的人際關係?78個原則,贏回人生主導權》,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版權。《微笑憂鬱──社群時代,日益加劇的慢性心理中毒》,該書已售出中國大陸簡體字、韓國、越南及有聲書(鏡好聽)版權,並入選2020年亞洲專刊(Books From Taiwan)。《為什麼關係融洽,另一半仍出軌?──走過伴侶出軌,從放不下、不放下,到過得自在安好》。
打造共好社會,過好這一生是洪培芸的理念。她深信「認識自己」就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一生的作業。而幫助更多人過好這一生,就是她的一生志業及追求。
粉絲專頁:「洪培芸 Matilda 的心理觀察」
序/導讀
推薦序
那些停不下來、擺脫不了的強迫行為,原來都是心理防衛機制在作祟!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臺灣NLP學會副理事長)
如果你是對心理領域有所鑽研,對於「心理防衛機制」一定不陌生。
還記得,碩士班時「諮商理論」的第一章,就是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派,裡頭就談到了心理防衛機制。當時初次接觸,感到頗有道理,但仍一知半解;為了把它們全背起來,還自創了一套口訣。
隨著實務經驗越來越豐富,對人類行為的觀察也越精準後,更加佩服心理治療老祖宗佛洛依德先生的洞見。心理防衛機制的確不斷出現在人的生活中,而許多心理困擾者,都是不自覺地過度使用某種或某幾項心理防衛機制。
洪培芸心理師在《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這本書中寫到,心理防衛機制是「不成熟的生存策略。換言之,也就是『用錯誤的方式保護自己』,藉此避免日常生活中,人際互動時,漫長生命裡,每個人都必然會有的內在焦慮、衝突,甚至是極大的痛苦。」
所以,與其說是「防衛機制」,不如說是「保護機制」。那些潛意識裡不被辨識出來的行為模式,正是要保護自我免於被龐大的痛苦情緒給淹沒。行為一旦有功能,就會被保留下來,並且不斷出現。久了,便以各種「成癮」的形式表現出來,為生活帶來更多困擾。
曾有個母親來找我談話。她說,自己的孩子都已長大離家。自子女出外上大學後,就很少回來,也很少聯絡;都是她主動打電話給孩子。
她大嘆:「他們怎麼都不想想,父母年紀大了,應該要更主動聯絡,每天打個電話問安也好呀!」但每次她和孩子這麼說,孩子就推說很忙,沒時間每天聯絡。
我問:「那麼,在電話中,你們都聊些什麼呢?」
「沒什麼,我就問他們最近在忙什麼,然後叮嚀他們一些事情。」
叮嚀些什麼呢?老大結婚多年還沒有小孩,老母親就一直催生;老二到了適婚年齡還單身,老母親就催促他要加把勁;老么大學畢業了還沒正職工作,老母親就一直要求他去準備公職考試。
「他們都嫌我煩,唉!可是,天下父母心呀!」
「天下父母心」這句話看似有道理,同時可以拿來「合理化」她對子女的過度擔心。也可以想見,這位母親的內心有龐大的焦慮、不安甚至恐懼,便透過過度關心的形式來展現,每天打電話給子女講重複的事情,令子女感到厭煩、不堪其擾。子女們自然也閃著母親,不願意與母親有更多互動。
而當談到內心對子女的擔憂時,她便會以一句「天下父母心」帶過,「合理化」自己過度擔心與過度關心的舉動,這便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
無奈,子女聽到「天下父母心」這句話,並沒有因此比較體諒母親,只是更感壓力山大,更不想與母親有更多互動。
事實上,這位母親要處理的,是自己內心的不安。她以為是子女的「不夠成熟」讓她操心;事實上,她的內在本就充滿不安全感,這才是她需要去面對與處理的重點。
除了合理化之外,常見的心理防衛機制還有很多,諸如否認、壓抑、反向、補償、替代、退化、投射、理智化……等。當某幾項心理防衛機制主導了一個人的人際與行為模式後,就會反覆出現一些停不下來的強迫行為,就算帶來許多困擾,卻又改不過來。
其實,如果你夠留心,就算不是心理困擾者,也常會不自覺地出現心理防衛機制。像是,我女兒才三歲半,有一次用餐時把碗打翻,飯菜散落滿桌,她連忙說:「是那個碗自己倒掉的!」
這顯然背離事實,但為什麼她要這麼說?顯然,是怕被大人數落,或者覺得丟臉;而這時候,她便用上了「扭曲」這個心理防衛機制。
當我看到這一幕,也害羞了起來;因為,小的時候,我也常這樣「睜眼說瞎話」,來避免自己遭受責難。
小心,事實被扭曲久了,連自己都會相信那是真的。
如果,我們能透過心理防衛機制這套概念,去理解與看懂自己或他人生活中常見的不當行為,最終,我們會知道,重要的不是去矯正那些不當行為,而是願意去靠近、接納、安頓或轉化內心裡的痛苦情緒。當情緒獲得釋放,有了新的出口,那這些同時具有保護與破壞作用的心理防衛機制,便可以退場休息,不當行為也有減緩或停止的可能。
洪培芸心理師的大作《心理防衛──壓抑、投射、成癮……我們用傷人傷己的方式保護自己嗎?》,把精神分析治療理論中的重要觀點,用深入淺出及生活化的方式,讓普羅大眾都能明白理解。閱讀這本書,能幫助你提升自我覺察;在充分自覺下,做出改變,而與真正的幸福更靠近一些。
推薦序
明白心理防衛機制,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醫學博士)
心理防衛機制是心理適應行為的一種方式。根據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的理論,人的精神活動處在三種意識型態下: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當受到外界的壓力、挫折、威脅或內在的爭執與衝突,而引起「意識上」無法負荷的焦慮或不安時,人們會在「不知不覺」中,用一些方法來歪曲事實,以保護自己,免因面對現實而引起的心靈創痛。佛洛依德稱此為「防衛機制」,是個人用來降低焦慮、減少內心爭執和不安的「潛意識」過程。
為了適應生活所面臨的壓力,適當地使用防衛機制是必要的,但過分使用或當它變成支配角色時,就會造成人格適應不良或失調。
心理防衛機制可以單一地表達,也可以多種機制同時使用。
以下按照心理成熟度分類:
1.自戀型心理防衛機制(一級防衛機制):包括否定、歪曲、投射,它是一個人在嬰兒早期常常使用的心理機制。早期嬰兒的心理狀態,是屬於自戀樣貌,代表只照顧自己,只愛戀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加上嬰兒的「自我界限」尚未形成,因此嬰兒常輕易地否定、抹殺或歪曲事實,這些心理機制即為自戀型心理機制。但若一個成年人常使用、運用「自戀機制」來進行自我心理防禦,這是很危險的。
2.不成熟型心理防衛機制(二級防衛機制):此類機制出現於青春期,但若出現在成年人中,也屬於正常。包括內向投射、退化、幻想等。
3.神經型心理防衛機制(三級防衛機制):這是兒童「自我」機制的進一步成熟表現,在兒童逐漸能分辨什麼是自己的衝動、欲望,什麼是實現要求與規範之後,處理內心掙扎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機制。
4.成熟型心理防衛機制(四級防衛機制):是「自我」發展成熟之後才能表現的防禦機制。其防禦方法不但比較有效,而且可以解除或處理現實的困難、滿足自我欲望與本能,也能為一般社會文化所接受。這種成熟的防衛機制包括壓抑、昇華、補償、幽默等。
先談談最基本常用的心理防衛機制:較原始的防衛機制主要是「壓抑」作用,而其他的防衛機制也皆與壓抑有關。將威脅性較大而不被意識所接受的痛苦、想法、感情或衝動,在不知不覺中排除到意識外,以避免經驗到焦慮,而保持心境之安寧。
壓抑與有意識的壓抑(suppression)不同。壓抑是有計畫的自我控制過程,用來暫時排開不適合表達的情緒。但一些會引起羞恥感、罪惡感或自卑的情緒或記憶,經由壓抑作用之後無法自由浮現在意識中,如:對於所依賴的人所產生的負面情緒,通常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以避免因憎恨依賴對象而引起焦慮;但被壓抑的情緒通常會以其他方式呈現。
另一個常用的心理防衛機制:投射作用(Projection),也稱外射,是將一切不愉快遭遇,諉過於他人或環境,藉以掩飾並防衛自己,作為解決挫折、衝突及維護自尊的手段。
習慣將自己不愉快的遭遇認為是他人所致,或將自己無法接受的情感、情緒、內心本意等等,投影至他人身上;認為並非自己所想,而是他人緣故才導致產生(負面的)行為。俗諺中的五十步笑百步、龜笑鱉無尾、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都是類似的原理。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在考試時想要作弊,便以投射作用,認為其他學生一定也想以作弊取勝,「既然別人都這樣想了,那也不差我一個」,以藉此減低罪惡感。
投射作用通常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使用比較小的危險來替代比較大的危險,藉以降低焦慮;第二是使用保護自己的方法,以表達個人的衝動。
誠如作者洪培芸心理師所述,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引領大家一同了解心理防衛機制的目的,並走入自我探索,進而瞭解他人想法的一趟旅程。她期許讀者們都能看穿不成熟的生存策略,是如何束縛、左右,甚至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以及所有人的一生。
不過,運用心理防衛機制,阻隔讓自己感到不快、痛苦的情緒,而不去實際面對應當處理及負起責任的事,甚至引起更多負面影響,其實是每個人生命及成長過程中都必然經歷的事。為什麼呢?因為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學習,學習如何從不成熟的生存策略,逐漸進化到使用成熟的生存策略,以作為我們應對外界及因應壓力的方式。
最後,洪培芸心理師也想提醒大家,在看穿情緒的作用力,給人性陰暗面更多的餘裕,而逐漸發展出「完整」的自己前,我們需要做的面對與整合內心陰影,這部分也不能心急,請逐步踏實,因為它就如同建造羅馬一般,是一件極為浩大的工程。
若想更明白心理防衛機制,趕快購買來閱讀吧。
試閱
轉移
父親在公司受了氣,回到家,看見孩子就怒罵:「你怎麼功課還沒寫?都放學超過一小時了……」
▲長期累積的不愉快情緒,「轉移」成關係裡的弱肉強食與替罪羔羊。
長期累積的情緒,壓抑下來的感受都去了哪裡呢?消失了嗎?不。
在心理防衛機制當中,很常見的其中一種就是「轉移」:將強者所引發的不愉快情緒,導向相對而言比較弱,不會對你造成威脅感、沒有能力傷害你的替罪羔羊上,把無辜的他作為情緒發洩的出口,將他當成出氣筒。
在表面上,歸咎於是他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才招致你的怒火。你的憤怒是情有可原的,一切看似合情合理,有其脈絡可循。
然而,如果你站在更高的層次,願意抽絲剝繭,誠懇地直面內心,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會有「合理化」自己言行的心理機制。
如同家暴的行徑
很常見的轉移案例,例如一個人分明是在公司受了主管一肚子鳥氣,被指派了許多不合理的苦差事,或者升遷輪不到自己而忿忿不平。然而,為了維持好好先生及任勞任怨的形象,他無法由衷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無法袒露自己的怒氣,還有相關的真實情緒。
他戴著微笑的面具,連連點頭,彷彿皆大歡喜、心甘情願般地接下主管的安排與指示。
但當回到了家,他的神情、言語及行為表現卻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你怎麼功課還沒有寫,都放學超過一小時了;都幾歲了,吃飯還吃不乾淨,飯粒掉到桌面上,你媽是怎麼教你的?你有沒有責任感?你有沒有羞恥心?身為學生,寫完功課繼續做練習題這些小事,還需要我提醒你嗎?就是因為『你』這麼不懂事,就是因為『你』才讓我這麼生氣!你這什麼眼神!現在就開始叛逆了嗎?」
對相對弱勢的孩子怒吼、嚴厲喝斥,甚至動手,教訓起小孩……還認為自己正在行使家長教育小孩的職責,但實際上,卻如同家暴的行徑。
孩子及伴侶,常成為替罪羔羊
這種狀況很常見嗎?是的,但其實不只如此,有時還會將負面情緒的宣洩出口,帶進親密關係。
替罪羔羊不只是年幼的孩子,還有最親密的枕邊人,也就是他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