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榨的一代:發薪即破財,直面高房價、高通膨時代的虐心解讀(全新修訂版)
 
作者: 艾莉莎.奎特 
書城編號: 24436864

原價: HK$153.00
現售: HK$145.35 節省: HK$7.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 2022/04
頁數: 368
ISBN: 9789860763850

商品簡介


想用專業賺大錢,卻發現比不上會投胎?
體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將我們壓進貧窮的流沙中……


消費者物價指數屢壓警戒線,房價所得比逼近十六倍,
上班族薪資停滯不前,稍有不慎可能跌下貧窮線,
房貸、車貸、學貸……發薪日就是破財日,食衣住行無不花錢,
從追求小確幸到寧願躺平不努力,我們的人生,到底在哪裡出了問題?

★《紐約時報》評選年度最佳讀物
★《出版者週刊》十大政治與社會現實選書
★《金融時報》、《時人雜誌》、《衛報》等國際重要媒體熱烈推薦
★ 博客來、誠品雙選書、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本書深入「新貧世代」的問題核心,作者透過訪談,認識無力負擔養育孩子費用的家庭,或看似不用為錢煩惱的單身者,其實正為維持生活而苦惱。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受訪對象,有教授、律師、會計師、工程師、護理人員……等等,他們的上一代曾教他們信奉「好好讀書,擁有專業,未來就能有好的生活品質」,事實卻不是如此。

書中看到得靠食物券救濟的大學兼任教授、在放學後兼職開Uber的老師、被機器人取代的藥劑師、因懷孕而使工作岌岌可危的律師、企圖追求事業第二春卻落入債務困境的中年主管,他們共同的困境,是被財務焦慮環繞、對工作條件的憤憤不平、高工時侵蝕的家庭關係,並且為深陷膠著的自己感到難堪。

本書毫不留情地揭穿不平等現況。像是推特、臉書還是Instagram上,許多人喜歡用每天一條的發文,來呈現自己的活動,瀏覽著這些照片的我們,覺得又嫉妒、又自卑。於是我們在壓抑許久的人生下,可能產生和作者私下一樣的「另類」小確幸:「我喜歡看到那些特權者使壞,也極度渴望見到那些超級富豪遭到報應。但報應從未出現。」

本書作者艾莉莎.奎特是非營利組織「經濟困難報告計畫」的執行主編,該組織致力於報導不平等的社會現象。面對當前困局,奎特試圖從政策面、個人面給出解決方案。本書不只忠實呈現中產階級的難題,更流露出深切的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感。

◎本書初版為《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推薦

「出問題的是壓榨人的結構與社會,不是個人與道德。我們沒有失敗;是資本主義誤了我們。如同奎特對讀者的提醒,以及書中每一個故事所闡述的道理,我們明白自己所面臨的經濟困境,並非憑一己之力或更好的財務管理就能解決。」──《紐約時報書評》(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被壓榨的一代》毫不留情地揭穿美國的不平等現況。」──《衛報》(The Guardian)
 
「作者分享陷入經濟困難家庭的故事,以及現象背後的成因。這是對存在於現實家庭、工作、債務、甚至是夢想之中的困境,所做出的最沉痛、而又最具同理心的呼喚。」──《Salon.com》

「讓讀者清楚認識,是什麼力量致使中產階級瀕臨滅絕。」──《時人雜誌》(People)

「奎特憑藉思慮縝密且充滿情感的筆觸,描述出對許多美國人而言,『美國夢』為什麼變得遙不可及……本書文筆極佳,切入角度充分,是一本能讓人徹底理解今日美國生活的必讀佳作。」──《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必讀佳作──以敏銳而優雅的文筆,毫不留情地剖析今日美國的家庭現況。奎特透過鮮明的故事、犀利的分析與智慧,在剖析中產階級淪陷之餘,又給予讀者解決方法與希望。」──芭芭拉.艾倫瑞克,暢銷書《我在底層的生活》作者

「我們總是不斷被灌輸只要肯努力工作、只要肯苦幹實幹,美國就是一個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國度。《被壓榨的一代》用最真實、個人的故事,毫不留情地拆穿這則謊言。」──傑里米.斯卡希爾(Jeremy Scahill),《骯髒的戰爭》(Dirty Wars)作者

「奎特巧妙記錄中產階級經濟崩潰對美國造成的威脅。她用充滿情感的文字揭露了令人心痛的故事。而這些故事警告著我們,這個國家正朝一個危險的方向前進。《被壓榨的一代》堪稱這個領域中最棒的報導:內容全面、發自肺腑、並試圖尋找答案。一部值得、且必須受所有人重視的作品。」──大衛.科恩(David Corn),《俄羅斯輪盤》(Russian Roulette)作者
 
「艾莉莎.奎特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於她巧妙將所有故事編織在一起,利用一個大脈絡呈現每一個讓人為之動容的美國家庭。閱讀這本了不起的作品,你將能理解自身家庭所面對的挑戰,無論是在為人父母、住房或對未來的規劃上──不妨透過本書來尋找答案!」──佩吉.奧倫斯坦(Peggy Orenstein),《Girls and Sex》和《Don’t Call Me Princess》作者

「如果你曾經感受過財務緊張的壓力,請立刻翻開這本書。艾莉莎.奎特將讓你明白你不孤單,而這也不是你的錯。《被壓榨的一代》深刻、廣泛且尖銳地刻畫來自各行各業的勤懇工作者。這絕對是一部震撼人心之作,並引導我們該如何迎向一個更平等、更寬廣的未來。」──阿斯特拉.泰勒(Astra Taylor),《The People’s Platform》作者

「艾莉莎.奎特是當代最聰明睿智的文化詮釋家之一。」──蘇珊.坎恩,《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作者

艾莉莎.奎特(Alissa Quart)

詩人與紀實作家,現居紐約,擔任非營利組織「經濟困難報告計畫」(EHRP)的執行主編,致力報導不平等的社會現象。曾為《紐約時報》、《衛報》、《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Elle》撰稿,並曾任教於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紐約州立大學紐柏茲分校,二〇一〇年成為哈佛大學尼曼獎學金研究員(Nieman Fellow)。著有《商標少年》(Branded)、《溫室兒童》(Hothouse Kids)、《造反》(Republic of Outsiders)、《貨幣化》(Monetized)等書。

譯者簡介

李祐寧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旅居海外,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作包含《說理I、II》、《波克夏大學》、《金融投機史》、《行為投資金律》、《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等。

 

目錄

前 言 再也回不去的生活
第1章    成為母親的痛苦抉擇
第2章    高學歷無用?
第3章    高工時造就「極限托兒所」
第4章    寄生上流的中產階級
第5章    漂洋過海當保姆
第6章    零工時代──老師的課後兼任
第7章    幻滅人生下半場
第8章    壓榨下的居住權利
第9章    一%富豪人生電視秀
第10章    被機器人取代的人們
結 語 不平等的祕密生活

序/導讀

前言

再也回不去的生活

債務讓米雪兒.貝爾蒙特(Michelle Belmont)寢食難安。這種焦慮實在很難對別人說明,然而每當有人問起,她又像是得到救贖般感到解放。她希望能讓別人聽聽,自己到底是如何奮鬥,而債務又如何像幼童腦袋中那張牙舞爪的怪物,死命追趕,從超市一路到兒子的安親班,以及那小小的一房一廳公寓裡。

就如同多數人的情況,一切從大學時期的學生貸款開始。米雪兒到父母的家鄉喬治亞州念大學,認為學歷能應允自己一個美好的未來。緊接著,她又因為攻讀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而欠下更多學貸。沒過多久,她的兒子艾蒙誕生,而她和丈夫也因此累積超過兩萬美元的醫療帳單。米雪兒的生產、住院費等等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事情,所伴隨而來的代價,讓夫婦兩人感到錯愕。生產後,她希望能在醫院多住幾天─畢竟,她可是花了超過五個小時的掙扎,才好不容易把這個體重高達四.九公斤的胖小子生下來。

「我原以為保險可以幫助我們勉強度過難關,」米雪兒對我說。「但我先生買的保險太便宜了,所以你能申請到的給付也有限。」

緊接著,債務這頭巨獸開始成長。小艾蒙發高燒到三九.四度,他們不得不讓他住院接受治療。接著是連兩年的手術。餐桌上的帳單開始堆積成山。一開始,米雪兒總是努力把帳單付清,害怕拖欠醫藥費可能影響兒子未來接受治療的機會。但漸漸地,那些信封她連拆都不想拆。信封上有著不同的顏色,上面那些宛若無聲控訴的文字,不是要求米雪兒立刻繳費,就是威脅準備採取何種法律行動。她心中浮現自己站在法庭上接受審判的樣子,費心解釋自己的帳戶為什麼擠不出一點兒錢來。儘管債務總額已經超過六位數,卻似乎沒有要停止增長的意思。

在孩子出生前,這對夫妻勤勤懇懇地過日子,「但在艾蒙出生後,事情開始徹底失控。過去我們總是有錢吃飯,現在卻淪落至『我們該拿什麼買食物?』我開始用這張信用卡支付另一張信用卡的帳單。就算領到薪水,我還是擠不出該繳的房租。和周遭的人相比,我和先生的收入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了,」米雪兒說。

米雪兒想盡辦法讓自己留在中產階級。她希望培養自己擁有更穩固的職涯發展─成為一名圖資管理員,確立自己的未來。但這件事情的代價遠超過她的預期,而她變得更脆弱了。與此同時,生活上的各種壓力也更大了。貝爾蒙特一家人住在明尼阿波利斯一間還不錯的公寓內,而她和丈夫每個月必須負擔一千三百美元的房租。對米雪兒來說,明尼阿波利斯這樣一個時髦的都市(注:明尼阿波利斯擁有許多文化機構,其中著名的格斯里劇院(Guthrie Theater)是紐約百老匯以外的地方劇院先驅。明尼阿波利斯也是公園系統的典範,從每個住家到公園的距離都在八百公尺之內),所謂的中西部現代食品、家具和紡織品變得愈來愈昂貴。在我第一次和她見面時,貝爾蒙特一家人的債務,看似永遠都還不清。

▍為「做你所愛」付出代價

「除非未來一件壞事都不會發生,」米雪兒說著說著,幾乎笑了出來。

而壞事發生了。

在我第一次和米雪兒對話時,我非常能理解她心中的擔憂。那時,我才剛生下自己的女兒。一直到我生了孩子後,我才迅速意識到自己也如米雪兒般,站在中產階級的邊緣,搖搖欲墜。我的女兒是面朝上出生的(醫院說這叫「單面荷包蛋」),而她堅毅的眼神也意味著我們即將擁抱的喜悅和憂慮。很快地,她的哭聲成為我和先生與浪漫喜劇生活絕緣的背景音樂。在她出生後,我和先生無預警收到一千五百美元的帳單,我們選擇匆匆繳清;然而多數美國人要面對的帳單金額更高,一般而言,生產帳單的平均金額約為五千美元。儘管我們確實避開了本書即將目睹到的許多人所面臨的經濟困境(部分原因在於我們租到一間租金在紐約堪稱奇蹟且穩定的公寓),但我們確實接連好幾年,陷入財務窘迫的危機。我們兩人多數時候是所謂的自由撰稿人,但在女兒出生後,這份工作變得不夠可靠(多數自由業者都會面臨此問題)。現在的我們必須面對托兒所和醫院帳單。於是,我們開始尋找收入穩定、工時穩定,而且還有附醫療保險的工作。

我先生已經五十歲了,而事實證明我們過去為了「做你所愛之事」、追逐相對自由的代價,終於來了。在女兒四個月大時,情況更糟了。一開始,我們雇用了一位全職保姆,而我作為編輯的稅後收入,幾乎全部用於支付這名保姆的薪水。再後來,我的薪水則全部用於支付女兒那美好的波希米亞式安親班費用(然而諷刺的是,這些付出愛與無微不至關懷的保姆,賺得的薪水往往只能讓自己勉強餬口)。然而與廣大因此受苦的人們相比,我們家的困境顯得微不足道。儘管如此,我們依舊渴望著擁有更大的社會安全網,以確保自己即便載浮載沉,也不至於翻覆。那時,我們活的就像是易受驚嚇的夜行動物。接受政府補助的日間托兒所,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但是對於那些沒什麼選擇的人來說,托兒所又能幫得上什麼忙?

▍生活在崩潰邊緣的新族群


《被壓榨的一代》是一本由心理與社會經濟困境所構成的書。此處的壓榨,指的是來自於個人經濟、社會地位和自我投射的壓力。在書中登場的中產階級者,其地位的判定不僅僅是依據財富;還包含了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志向、資產,當然還有家庭收入。在美國,根據二○一六年五月所出版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所謂的中產階級為三口之家年收入在四萬兩千美元至十二萬五千美元(二○一四年)之間的工作族群,而中產階級家庭的數量,占了美國家庭數量的五一%。米雪兒.貝爾蒙特和她的家庭,就屬於中產階級家庭,而她們正承受到極大壓力。

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為了待在這個理應廣闊且多元化的生態圈裡,已經瀕臨崩潰且喘不過氣。那些未曾預料自己會淪落至這般境地的專業人士(如受過高等教育的律師、教授、老師、藥劑師等),在面對困境時,覺得自己就像是被一個不利於自身處境的體制所拋棄。他們對未來的期待在許多行業趨向自動化或機器人興起的威脅下(這些故事可在稍後的章節中讀到),顯得更加黯淡。

根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和米勒研究中心(Miller Center)的調查,六五%的美國人擔心無法支付帳單,而那些接受我採訪並坐在餐桌前焦慮地喃喃自語的父母親,證實了這項調查的真實性。這些焦慮的部分成因在於和二十年前相比,現在的中產階級生活開銷成長了三成;事實上,在我們即將看到的某些故事中,日常生活開銷的金額,近乎是二十年前的兩倍。通往中產階級的門票─在公立大學接受四年教育的代價,自一九九六年以來,也近乎成長了兩倍。在這二十年中,醫療費用幾乎漲了一倍。儘管租金(更別提買房)並沒有如教育開銷和醫療費用水平那樣,出現如此駭人的成長,卻也變得更貴了。與此同時,工會和員工權益卻持續受到削弱,退休金和最低福利限制不斷下滑。工時不穩定的情況變得愈來愈普遍,導致一直是眾多家庭經濟重擔的兒童照顧變得更難安排,代價也變得更為高昂,甚至進一步威脅家庭內部的和諧。而這樣的壓迫,也同樣構築在性別歧視上。本書許多故事的主角都是女性,這個現象並非巧合。儘管確實還有其他原因造成故事主角多為女性的情況,但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在職場裡,母親是一個非常不利的身分。而且根據統計,有孩子的女性其收入往往低於男性同事或沒有孩子的女性同事。但父親也沒能逃脫這場苦難:如果他們企圖平衡工作與家庭的時間比重,在職場上往往會被冠上「懦弱」的刻板印象。而如果他們進入傳統上以女性為主體的職業(這也是當前就業成長的主要範圍),他們也會獲得女性「傳統上」的低薪。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職業志向這個詞等同於在每個一九七○年代的早晨,看著母親將分級藍皮書夾在腋下,蹬著腳下那雙高跟靴,「摳摳摳──」走去教書的模樣。而每一天,都結束在筋疲力竭的母親趕在托兒所休息前的最後一秒,接我回家並吃著義大利麵與肉丸的時光。作為大學教授的父母親,努力工作,享有健康保險、應得的退休金和社會保險(Social Security)。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工作機會充裕,都會區的房租也較為便宜。他們可以承擔對現在家庭而言可能過分沉重的額外開銷:從他們作為大學教授所賺得的薪水中,撥出一部分錢讓我去上溜冰課。我被送去紐約市一所私立學校接受教育,全家人還會一起到海邊度長假,而我可以買一個蝴蝶形狀的風箏,在沙丘上採著野莓。他們並不是特例。過去,「中產階級」意味的是擁有兩個孩子,並且能夠將孩子送去品質較高的公立學校─有時甚至是私立學校的經濟狀態。這同時意味著當舊鞋開始摩腳的時候,父母親可以替孩子買一雙Stride Rite 的褐色瑪莉珍皮鞋。此外,你們家可以擁有一間房子(儘管我們家沒有,但多數人確實會買房)。也許稱不上豪宅,但就是一幢附帶著車庫、外觀樸質的美式平房。到了週末,你可以和家人共享天倫,有時還可以一起去「影城」看電影,或利用繳交的劇場會員費,欣賞一齣舞台劇。平時的工作日,總能在六點下班,因此全家能一起共進晚餐。除此之外,這更意味著你可以進行儲蓄,支付孩子們未來的大學學費。

然而,對現在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而言,這樣的生活餘裕變得愈來愈遙不可及。中產階級在各方面上皆瀕臨危機,而「中產階級」這個名詞背後所承載的美好意象已然消失。同時,這種弱化也導致自我形象的崩毀。在二○○八年經濟危機之前,僅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視自己為社會底層或中產階級底層。但即便是這些為生活所苦的人們,也認為自己的問題不過是暫時性的,不會持續太久。但在二○○八年的經濟衰退後,有四○%的美國人視自己為金字塔底層的人口。(儘管此場衰退的導因經常歸咎於金融風暴,但事實上也可以解釋成自雷根時代以後,數十年來社會階級分離與向下流動現象的爆發或累積所造成。)自民意調查機構首度提出此一問題後,僅有低於一半的四四%(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中產階級。與此同時,富裕者(此處對富裕的評估是根據資產扣除債務後)和中產階級流眾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艾莉莎.奎特 作者作品表

被壓榨的一代:發薪即破財,直面高房價、高通膨時代的虐心解讀(全新修訂版)

被壓榨的一代:中產階級消失真相,是什麼讓我們陷入財務焦慮與生活困境?

2022年4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活好每一天

角落小夥伴 解謎BOOK

做字:中文字體設計學

SDGs:我們想要的未來【2022增訂版】:17項永續發展目標&國際實踐範例

水蜜桃妹妹

天官賜福 五

天官賜福 六(完)

整天忙著說話的小孩

地中海減醣料理:哈佛健康餐盤,88道全家幸福共享的地中海優食提案

攝影的光法〈國際經典第6版〉:圖解光線的科學與魔法,向大師學習最基本的極致

藝術與高智

奇幻小鎮:從1數到10【數字認知無字繪本】

你好,這裡是記憶花店

燃燒吧!劍(上、下)

濟慈詩選 夜鶯頌:中英對照有聲版(附贈紀念藏書票)

動物農莊【獨家首度收錄歐威爾文章〈我為何寫作〉、原版被迫刪除作者序〈新聞自由〉】

我沒死,只是變成了掃地機器人

他從世界的那頭來:2450天,那些旅人寄放在我這的勇氣、信仰和冒險

替補的王牌

我心歸隱處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