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焦慮
 
作者: 莊博安 
系列: vision
書城編號: 24440387

原價: HK$127.00
現售: HK$120.65 節省: HK$6.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寶瓶
出版日期: 2022/04/27
頁數: 288
重量: 407 grams
ISBN: 9789864062928

商品簡介


一本由心理師現身說法,心痛自剖受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襲擊多年,深談焦慮的療癒心書。

我們太習慣壓抑焦慮,但心中的小小孩始終知道,
傷口在隱隱作痛。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博安心理師以切身之痛,提出緩解焦慮良方:

內在的13個練習+外在的5種溫柔方式。

一考試就拉肚子,
收入豐厚,卻拚命加班,擔心錢不夠用,
男友一沒接電話,你就奪命連環call……

這些看似尋常的焦慮,背後都潛藏創傷。
那是不被愛、失去連結、被否定自我的創傷。
那些傷,需要你看見、感受與療癒。

關係焦慮:「你會不會哪天不愛我了?」每段愛情,都需要伴侶不斷保證愛。
金錢焦慮:「我不想變成下流老人!」勒緊褲帶買房、學投資理財。
生存焦慮:「我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來自重男輕女家庭的她,戮力證明自己。
職場焦慮:「若不拚命加班,我怕老闆覺得我沒價值就fire我……」

我們太擅長完美掩蓋焦慮
當焦慮狂潮來襲,我們除了壓抑、逃避、麻痺外,更擅長用社會所認可,例如吃大餐、大肆採買、不斷打電動,甚至被社會讚許的方式,例如工作狂,掩蓋我們的焦慮。
但當焦慮這隻怪獸被我們越豢養越壯大,焦慮會潛入、掌控、侵蝕我們的性格。焦慮會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對小小孩的自己說:「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
我們需要找到焦慮的根源,因為當焦慮的根源沒有被處理,焦慮就會不停轉移對象。
而從高中到大學時期,深陷在每日超過八小時「強逼自己不斷開關門檢查的」強迫症,以及被掐緊咽喉般難以喘息的絶望憂鬱症,僅能每日祈禱自己隔天不會再醒來的博安心理師,用他令人疼痛的經歷,想告訴讀者,雖然傷痛的童年就像戰場,而你好不容易才逃脫,你再也不想回憶與回去,但療癒焦慮,我們需要回去。回去找到當年痛苦、還是小小孩的你,幫他把痛苦說出來、幫他把眼淚流出來,然後輕輕擁抱他,告訴他:「謝謝你,保護了當年的我。」

焦慮的根源是創傷,而創傷從來不曾離去。
那些恐懼、憤怒、愧疚、嫉妒、挫折、悲傷、孤獨等情緒孤兒,需要你看見與感受。

本書特色:

◎一本由心理師現身說法,心痛自剖受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襲擊多年,深談焦慮的療癒心書。

◎蘇絢慧心理師:「謝謝莊心理師這一本書分享出這樣的能量,讓現代焦慮的心靈有被深度理解的機會,能夠重新被看見、被整理,讓早年很難承受的經歷,能有允許被好好感覺,也好好安放的權利。」──摘自蘇絢慧心理師推薦序〈焦慮,是你努力撐住自己生命的證明〉

◎蔡佳璇心理師:「博安心理師的這本書從自身經驗出發,整合個人生活與諮商經驗中的體悟,精準地描繪焦慮的樣貌和強迫徵狀的深層意涵,相信讀者們在閱讀時會很有共鳴,且感到被深深的同理,也將能從書中的內、外在緩解焦慮策略中,得到練習的具體方向。
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就像有一位很懂你的心理師在身旁,當你不安時,能提供沉澱和思考,慢慢與焦慮和平共處。」──摘自蔡佳璇心理師推薦序〈情緒是鑰匙〉

◎許多人聽到我有嚴重焦慮和強迫症,而現在又能幾乎完全好轉的過程,都驚訝不已,尤其心理專業人士更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強迫症極難治療,最多降低到剩下小幅度影響就不錯了)。每次肯定都會被詢問:「你是怎麼好轉的?」……
在我身上,好轉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釐清內心模糊的感受,像是:重新界定與家庭的距離、尋找情感間的信任與依靠、長期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這也讓我開啟第一次與心理師的會談,投入自己有熱情的運動與知識,以及真心替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
我在生活中尋找各種人際往來與自我實現的機會,走出了舒適圈與畏懼、擔憂的框架,慢慢地,從心理治療的學習與實踐中看見自己的模樣。
這段歷程走了很久很久,我逐漸忘記要焦慮,然後,才重新覺察到自己已經不焦慮。
我將上述這些過程,用更多的文字寫成這本書。雖然每個人的經驗不會完全相同,但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同樣陷落在焦慮的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方式。──摘自自序〈我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

◎13個思考練習,讓你了解自己的焦慮如何運作,並恰當回應。
關於外在情境,你可以試著練習思考:
1什麼樣的情況容易引發焦慮?
2如果依照1到10分排列,1分是完全不焦慮,10分是極為焦慮,你各會想到哪些處境?
3通常遇到這些狀況,你的反應都是什麼?
4你都如何避免這些外在情境發生?

關於內在衝突,你可以試著練習思考:
5你現在的情緒感受是什麼?
6情緒感受和外在刺激的比例相符嗎?
7不成比例的情緒,讓你聯想到過去的什麼事情?
8這個情緒是哪幾個思考正相互矛盾,並產生衝突?

關於涵容的能力,你可以試著練習思考:
9雖然會不耐煩與焦慮,但你能夠思考情緒,而不立即做出反應嗎?
10你的思考是否過度理智?
11你是否被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
12你能在兩極化的思考中取得平衡嗎?
13你能夠忍受不舒服,在合理範圍內表達自己的需求嗎?

◎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撰推薦序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胡展誥(諮商心理師)、張國洋(大人學共同創辦人)、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傾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推薦序】情緒是鑰匙/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

個案A進入治療室後,一如往常地先在緊閉的門上按了幾下,檢查三次把手後,才順利坐進我身旁的沙發。

看來他今天強迫症的狀況還算不錯,我心中暗自揣想。

接著,他滔滔不絕分享這一週的困擾,像是擔心學期中交不出報告,卻遲遲還沒有翻開課本過;像是對於新認識的朋友已讀不回訊息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是否又措辭失當;像是再次因為玩線上遊戲而日夜顛倒,缺曠太多和母親的衝突增加。

這些事情確實都令人不安,但我也知道和A討論、解決這些似乎是「當下」最值得焦慮的事情後,他心裡的煩躁感並不會因此消失。很快地,A又會再找別的事來焦慮。就像本書作者博安心理師所描述的,這些困擾反映的是,擔心達不到他人期待、深怕不被重視,和總是批評自己不夠好的焦慮性格。

已經逐漸變成性格的焦慮,是慢性且複雜的,不會因為事件過了就好轉。這種擔憂的傾向就像是一種習慣,以投射的方式遍布在你所在乎的事情上,學業、工作、家庭、感情、人際關係……而且和現實相比,被不成比例地放大,讓人感覺必須時時保持警覺,才不會再次完蛋,但卻活得又累、又不順心。

這樣的描述同樣適用於個案A。為了降低焦慮,不知不覺地發展出了具有強迫性質的思考和行為,想藉此消除心中難以忍受的感受,卻反而被困在災難化的想像中空轉。心思常被「想找到最完美的解答」,或是「不希望有任何一點傷害」的想法占據,而很難想到其他可能性,更不用說去適當地接收和判斷外界的訊息了。

因為害怕選擇錯誤,常常將大量的緊張傾倒在家人、朋友和心理師身上,需要別人分擔他的不安、為他的決定負責、替他處理人生的難關,但背後卻是對愛、認同和價值的渴望。

從事心理治療工作多年,我經常接觸受焦慮所苦的個案。閱讀這本書時,也讓我聯想到許多前來諮商的個案,就像個案A。大家都是在掙扎中,努力尋找出路的人。

雖然表面看起來是焦慮,但背後卻是恐懼過去所經歷的創傷在未來重演,所以才不斷重複逃避和補償的行為模式。

當內心被焦慮不安占滿時,自然地就會逃開或是和自己的內心保持距離,很難有餘裕去接觸內在各種的情緒感受。

可偏偏情緒是鑰匙,能讓我們了解內心最深層的需求,能協助我們建立適當的界線,及與他人的連結。

如果曾經在某些困難的時刻,有人提供過安撫、陪伴和接納那害怕又受傷的心靈,就有機會學會舒緩焦慮、整理想法,進一步產生勇氣與復原的力量。

心理治療/諮商在做的就是這樣的陪伴。透過提升個案的自我覺察,能夠清楚自己正處在什麼樣的狀態和困難中,學會在刺激和回應之間創造一個空間,來安放我們的情緒,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博安心理師的這本書從自身經驗出發,整合個人生活與諮商經驗中的體悟,精準地描繪焦慮的樣貌和強迫徵狀的深層意涵,相信讀者們在閱讀時會很有共鳴,且感到被深深的同理,也將能從書中的內、外在緩解焦慮策略中,得到練習的具體方向。

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就像有一位很懂你的心理師在身旁,當你不安時,能提供沉澱和思考,慢慢與焦慮和平共處。

【推薦序】焦慮,是你努力撐住自己生命的證明/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拿到莊博安心理師所寫的新書《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即被他書中所言:「焦慮是一種創傷」勾動我腦中的記憶,那是關於我在諮商工作中和許多焦慮症當事人接觸過的回憶。

想起他們面對焦慮治癒過程的艱辛,還有痛苦的身心反應所帶來的許多生活困境及不適。有些人無法如期地上學、讀書、考試,有些人無法維持穩定工作和社交。在生活現場中,不知道何時會突然被莫名的恐慌突襲,被迫暫停所有在進行的事務。

對人類來說,焦慮的體驗是普遍的,在生活中若是面臨了壓力或是威脅,安全的舒適圈受到了衝擊,勢必會引發不安和焦慮反應,為的是能夠盡快地找到解決的方法,找到安全的途徑。

然而,對深受重度焦慮而苦的人,承受的是複雜性的焦慮,則是由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造成的焦慮。它的定義為:不是由「當下」「單一」的危險引發,而是由「過去到現在」「多重」的恐懼所啟動。

也就是說,複雜性的焦慮反應,往往由古早以前某一些造成身心創傷的事件引起,牢牢地被大腦認定「這是一件可怕的大事」,雖說長大後理性判斷會知道事情已經過去了,或是現在的生活已經沒那麼糟了,但是行為和身心反應還是會即刻地深陷在過去受苦及受傷的情境中,不可自拔。

在這些複雜性的焦慮反應中,往往都有無數過去生活的陰霾,還有被我們埋藏在內心深處,害怕再碰觸的「痛苦且無助的記憶」。

曾經,我遇到一位中年男性學員,在聆聽了我課程中的內容後,向我表達困擾許多年的問題,似乎當下找到了一些線索,來探究自己究竟怎麼了。

那是關於他下班後回家,若沒有看見妻子將晚餐的飯菜準備好在飯桌上,他就沒來由地發脾氣,怒不可抑。

他的妻子見狀,覺得害怕,也總回覆他:「這有什麼大不了?再過一會兒,晚飯不就會弄好了嗎?你需要這樣嗎?」

但他就是說不明白自己怎麼回事。他可以感受到自己很不舒服,好像有種能量在他體內沸騰,熱滾滾的讓他極為煩躁,無法冷靜下來。

在那一堂課,我們講到早年經驗中,一些未被察覺、未被處理、未被安置的失落及創傷,會如何在我們的生命內部形成一種情緒按鈕,在還未意識和覺知清楚的情境中,感覺看到影子就按鈕,激發出一連串焦慮不安的反應。於是他回頭去尋找早年最感到痛苦及想避免的經驗是什麼,突然連結到「餓肚子」。因為過往的年代,家庭貧窮的緣故,父母總是早出晚歸,放學後的他總是挨餓地等著父母回家,才可能有些食物可吃。

在那些餓肚子的時間裡,忍耐及承受挨餓的他,事實上,也在承受情感的忽略。對幼年仍需要成長關注的他來說,那是一次次心靈傷口,也是一種生命受到威脅,無法安心的處境。

在聽到他的早年生命故事之後,我回應了他:「你好努力地讓自己活下來,即使處境艱難,你還是把自己撐下來了。那些煩躁和焦慮而出的憤怒,是在替當年的你叫屈呀!你需要好好地看見和聽見當年承受這些痛苦的那個孩子,他是多麼無助和孤單。」

莊博安心理師在這一本書裡,整理了許多焦慮類型的例子,能讓我們覺察出焦慮的蹤影。不論從行為方面、情感方面或是認知信念方面,焦慮都可能正與我們密切接觸,但差別是我們否能覺察出焦慮,知道自己正在發生焦慮,促使我們再次和自身的創傷開啟接觸和對話,不讓自己的情感封鎖,以致身心都要承受極大的痛苦壓力。

如書中所言:「我們對於創傷的記憶大多是堵塞的,也無法賦予意義。我們在創傷中是迷惘的,能夠回憶,但沒辦法整理,所以寫下來或說出來就顯得很重要,這能夠讓自己或他人重新整理,並提升對自己生活與生命的覺察程度。當自我覺察提升,才能有自覺感受到自我正處在什麼樣的焦慮中,這是讓感覺歸位的過程。」

創傷的治療要先從創傷知情開始,若我們對自身所承受的創傷毫不知情,無法了解究竟在我們身上發生過什麼,我們就很難理解和撫慰那獨自忍受痛苦和掙扎歲月的自己。

身為一位心理健康倡議的專業工作者,我自始至終都相信心理諮商和治療是我們愛回自己的行動過程,也深信修復和整合個體生命是可能的。

謝謝莊心理師這一本書分享出這樣的能量,讓現代焦慮的心靈有被深度理解的機會,能夠重新被看見、被整理,讓早年很難承受的經歷,能有允許被好好感覺,也好好安放的權利。

編輯推薦

當心理師行過地獄之路……
張純玲(寶瓶文化副總編輯)

不同於其他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在莊博安心理師的《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出版前,一次與他碰面談新書,他輕描淡寫地說起一段陳年往事,但這段往事,卻像炸彈般,在我心裡炸出一個大洞。
 
這個大洞裡有一個讀高中的男孩,他因每日超過八小時「強逼自己不斷開關門檢查的」強迫症,以及被掐緊咽喉般難以喘息的絶望憂鬱症,僅能每日祈禱自己隔天不會再醒來……但他的家人卻對他說:「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而男孩聽到這句話,不但沒有傷心,沒有憤怒;相反地,男孩卻感到安心。原來男孩經由此句話,而理解到自己雖然萬般痛苦,但並不是完全沒有選擇──他‧還‧可‧以‧選‧擇‧去‧死。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多麼冰冷與殘忍的事實。而究竟是什麼樣的絕境,才會讓一個高中男孩覺得死亡是一個安心的選擇?
 
想來那必定是最黑、最暗的地底吧,他叫喊、他嘶吼、他呼救,但他身旁圍繞的大人,卻都自顧不暇,逐漸地,他也沉默;彷彿最後一剷土,從他頭頂落下,像要掩埋了他……

但,他緩緩掙脫,且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行過地獄之路的博安心理師,將自己20多年來與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共處,如何一步一步拾回自己的過程,再加上他多年來所諮商的個案,書寫成《慢性焦慮──焦慮,是過往未曾處理的生命創傷》一書。

此書與其他討論焦慮的書,最大的不同,除了是作者博安心理師也走過焦慮的煎熬與痛苦以外,這本書也更深刻,以及更深度地談了焦慮的根源。

焦慮的根源並不是我們表面上看到的完美主義、天生個性愛操煩,或沒安全感等等。焦慮的根源往往是過往生命中未曾去處理的創傷。創傷極可能發生在你年幼時,當時這創傷可能太劇烈、太疼痛了,而你因為求生存,而得去忽略、無視或埋住這份情緒與感受。但當你忽略、無視或埋住,情緒與感受並不會消失,它們仍然存在你的血液裡、你的身體裡。它們像鬼魅一樣,附著在各種讓你焦慮的事情上。

如果沒有回頭去看見那份情緒與感受,焦慮的對象只會不斷轉移。今天你會為了明天的上頭報告而焦慮失眠,但當明天報告完,你又會為後天的開會而惴惴不安……你不斷疲於奔命。
 
就像同樣走過童年痛楚的蘇絢慧心理師,她為這本新書所寫的推薦序結尾,她寫著:「謝謝莊心理師這一本書分享出這樣的能量,讓現代焦慮的心靈有被深度理解的機會,能夠重新被看見、被整理,讓早年很難承受的經歷,能有允許被好好感覺,也好好安放的權利。」
 
是啊,只有當那些早年很難承受的傷痛,能好好被感覺,以及好好被安放,我們也才有機會,好好走上自己的人生;而不是不斷被無盡的焦慮牢牢拘禁與綑縛。

作者

莊博安

諮商心理師,現為「微光心理諮商所」所長。致力將困難的心理治療概念轉譯為白話文,協助來談者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於多個網路平台擔任駐站作家。主要撰寫焦慮、憂鬱、伴侶相處困難等議題,讓讀者有機會探索自己與原生家庭的深層連結。
曾出版《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歡迎至社群網站,不定期更新文章與直播互動
Facebook:標註自由-莊博安諮商心理師
Instagram:wesley.psy

目錄

【推薦序】情緒是鑰匙/蔡佳璇(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編輯)009
【推薦序】焦慮,是你努力撐住自己生命的證明/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013
【自序】我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018
【前言】031

輯一 什麼是慢性焦慮?
慢性焦慮的背後是害怕與不安038
哪一些行為,我們是為了降低焦慮而做?045
情緒窒息──把情緒壓回去,不想,也不敢表達048
切斷情緒──沒有情緒的Andy 051
關係焦慮──害怕失去的Becky 057
金錢焦慮──不能休息的Claire 061
自我認同──我的故事 075
我的強迫症──小偷會進來殺光我們全家 084
什麼是強迫症?──一種焦慮衍生的精神疾患089
現代化的強迫症──逼迫自己工作不能休息、需要伴侶不斷保證愛……097
儲物症──總是害怕「不夠」,強迫性累積物品 100
慮病症──不斷擔心自己得到某些疾病105
身體臆形症──過度關注身體形象,有時會認定某部分是缺陷108
情緒性進食──用進食來消化情緒111
【小結】一個人若極度焦慮,患多種精神疾患是常見的115

輯二 慢性焦慮的根源
精神病特質──在正常與精神疾患間,有個過渡地帶,即是每個人都有的「精神病特質」120
為什麼要細究焦慮?──別再說:「你不要擔心就好了。」128
情緒轉移──不只對原本的人事物帶有情緒,當情緒太大時,會轉移到其他的人事物131
你什麼時候意識到自己在焦慮?──事情過了,你就不焦慮了嗎?135
災難化思考──總會想到許多不好的事可能發生,越想越嚴重,最後成為難以挽回的災難140
完美主義──我們想要把事情做到毫無瑕疵142
自我價值──自我價值是撐起一個人的核心148
壓抑──我們的許多意念被壓抑到「潛意識」,讓我們察覺不到痛苦162
「有問題」的「問題」,真的是「問題」嗎?──暴飲暴食、衝動購物只是表面的焦慮症狀169
強迫思考在焦慮中扮演的角色──強迫思考是焦慮的主要症狀171
錯置─象徵──原本應對A感到焦慮,但因沒辦法表現出來,因此轉置到B 175
原生家庭創傷──比起我們被教導的內容,小時候觀察到家裡的氣氛與態度,影響更深遠184
內在衝突──「依賴」與「獨立」的掙扎197
【小結】焦慮不但複雜又廣泛,且極為詭譎217

輯三 我們都能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心理治療有用嗎?需要搭配其他的治療方式嗎?222
身體和心理的連動性──當身體疲憊,心裡往往也充滿無力感224
「我知道我是焦慮,然後呢?」──知道我們身上發生什麼事情,是開始諮商或治療的第一步226
每一個人都是高敏感人──高敏感不是錯,是有情感的人類的珍貴寶藏233
正向心理學的矛盾──叫一個原本悲觀的人「你樂觀一點」?!241
允許各種情緒的存在──人生不可能沒有負面情緒,端看你如何處理與面對246
從內在緩解焦慮──從13個自我思考開始練習251
1什麼樣的情況容易引發焦慮?254
2如果依照1到10分排列,1分是完全不焦慮,10分是極為焦慮,你各會想到哪些處境?254
3通常遇到這些狀況,你的反應都是什麼?255
4你都如何避免這些外在情境發生?256
5你現在的情緒感受是什麼?258
6情緒感受和外在刺激的比例相符嗎?258
7不成比例的情緒讓你聯想到過去的什麼事情?259
8這個情緒是哪幾個思考正相互矛盾,並產生衝突?260
9雖然會不耐煩與焦慮,但你能夠思考情緒而不立即做出反應嗎?262
10你的思考是否過度理智?263
11你是否被情緒控制而失去理智?264
12你能在兩極化的思考中取得平衡嗎?265
13你能夠忍受不舒服,在合理範圍內表達自己的需求嗎?267
從外在緩解焦慮──從5個溫柔的方式開始269
1停止讓外界的訊息進入270
2呼吸271
3傾聽內在273
4寫日記──自由書寫274
5與人交流276
重新成為一個人──我們不需要完美,我們只需要完整278

序/導讀

【前言】

焦慮,作為人類最廣泛的一種經驗,指的是我們對未來的事情有所擔心。它跟現實的恐懼有所不同,恐懼是針對眼前的危險做出的情緒反應,但焦慮則是對未來的危險在情緒上預先反應,這讓我們有時間預備與防範那些危險。

心理學說明,當有外在刺激出現,像是喝醉會毆打家人的爸爸、巨型颱風登陸前、流行病大肆傳染的時刻,我們會焦慮,這是生物基本的生存反應,我們會保護自己免於受到這些危險所傷害。

但現代遇到的更多狀況是,人們身旁沒有這些明顯的外在危險,但焦慮的反應仍然無所不在,像是說話語速快到打結、擔心身旁的愛人隨時會拋棄自己、強迫性地檢查瓦斯門窗是否關緊。

深度心理治療中,提供了一個方向指引我們,那就是這些危險並非全然來自外在,有一部分是來自內在。

我們曾經親身遇過或旁觀過這些危險情境的發生,於是烙印在我們心中,揮之不去。這樣的危險實在太過龐大,讓我們沒辦法消除外在刺激之後,內在的焦慮也隨之消除。反而,焦慮像是免疫系統一樣,原本用來抵禦病菌入侵,如今過敏(過度敏感)成為了困擾的來源。

這些焦慮擴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包含在家庭中、職場中、友情與愛情中,甚至是獨處時。

焦慮是一切精神病症的根源,它是心智處在現實中的警鈴,傳遞一些訊號,關於我們的生活是否「真的」適應良好。

如果最初的焦慮沒有妥善處理,它就會變成一種待辦事項,經過心智的壓抑與扭曲後,讓擔心變得複雜,也難以找到根源與根除。

我自己曾身處強烈的焦慮中,尤其是高中時嚴重的強迫症發作,且併發令我幾近失去思考能力與行動力的憂鬱症。那是加乘的痛苦,在「強逼自己重複不斷開關門檢查」與「對自我和世界感到絕望的心靈癱瘓」之間的內心衝突,既煩躁得像隻抓狂的貓,又無力得像被安樂死前的狗。

我的心像一顆沉重的毛線球,它不是沒有線頭,而是線頭多到不知從何著手。死亡與存活在腦中輪轉,想像這些太累,但腦袋又沒辦法停止想像。

我只能在每天睡前祈禱,祈禱自己不要醒來。

我不斷地思考自己究竟怎麼了,在想像的生死中擠出理智,用每一分最後的力氣看書、問診、察覺自我。

當我與這些所謂的精神病症相處了二十多年,每次回首,除了感嘆與疼惜,也都發現它們不是偶然。

長大的過程中有太多受傷的痕跡,只是我從來沒有發覺,也沒有大人看見。

這些精神病症是打從我出生的家庭環境影響、國小到高中的人際互動過程,以及接收到的社會眼光與壓力等,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決定了我會長成什麼樣的人。

儘管這些症狀帶有先天遺傳,但更多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我們能透過有意識地覺察與分析,更清楚引發自己負面情緒的事件,而非歸咎於運氣或其他莫名的因素,只能任由焦慮掌控。

焦慮的感受總是被壓抑入潛意識,掌控了我們的性格,然後,焦慮變成一種慢性疾病,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我們的焦慮情緒與形式,大多是從與人相處的學習而來。而家庭作為我們第一個人我互動的場域,也具有最深層、最廣泛的影響。

尤其主要照顧者對仍是孩童的我們、對其他人的情緒和行為,以及對無常生活的態度,會被孩童潛移默化地融入他的心智,成為他性格中的一部分,再透過外在事件的誘發,將那些主要照顧者的反應給表現出來。

另外,還有一個部分是焦慮心理書籍經常略過,但卻重要到無法忽視,那就是我們的社會文化與經濟體系。

這些大環境因素決定了多數人會用什麼眼光看待我們,也當然影響了我們的父母輩如何接收後再灌輸給我們。

這是一本從我自身經驗出發,加入眾多在生活中、諮商中第一手觀察到的現象,描繪焦慮和強迫徵狀的深層意涵。最後,回到我們和他人之間的關聯,了解一個人如何被對待,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如何重新整合這些經驗。

以我自己為例,就是我如何從遠離人群、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胃食道逆流、喉嚨灼燒、難以喘氣,種種的黑色深淵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過程。

這是我重新成為一個人,然後再成為一位心理治療師的經驗談。
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是說變就變的,也不是成為了就一直是那個樣子。

生活有很多的苦難,需要不斷地克服、不斷地解開看似死結之處,結果你發現它仍是死結,只好想辦法接受它。

接受,是一件更困難的事。

在我的成長經驗中,太多事情難以接受了,不管是症狀本身難以接受(每天重複強迫行為八到十二個小時),或是當初的我還無力承受(被嚴重精神疾病的家人所擾、被重要他人批評不配當人),都引發我嚴重的負面情緒。

這些情緒很難用焦慮或憂鬱來概括。如果說只是焦慮或憂鬱,那可能還好處理。問題是,絕大多數的焦慮或憂鬱都不是用一個病名就能說完,那是由家庭、友誼、愛情、自我價值等等的否定匯聚而成。

後續的章節中,我將談到這些症狀的樣貌、焦慮轉變成慢性焦慮與各種精神病症的過程,以及它們更深層的內涵。

唯有知道我們為何被困住,且在重蹈覆轍時,提醒自己別又掉入死胡同,也才會記得循著逃生路線走出來──當然,這一切肯定不輕鬆。

因此在本書中,第一章會從最顯而易見的關係焦慮、職場焦慮、金錢焦慮談起,論及焦慮衍生出的精神疾病。第二章將焦慮拆解,瞧瞧裡頭的完美主義與災難化思考,且一路分析推回至孩童時期的幻想,以及與父母相處時的關係焦慮。第三章則是從拆開的焦慮裡,找出可以重新組裝與修復的成分,讓你敏感於自己的焦慮,也才能調整自己的情緒。

其中,我也會以自己的經驗作為例子,呈現出主觀意識中的焦慮樣貌。這與我的心理治療觀點一致──心理師並非只是冰冷的旁觀者,而是富有真實情感的同行者。心理師也會哭笑,也會焦慮擔憂恐懼。再多的理論也敵不過現實情感的打擊,但是我們可以試著讓生活不那麼痛苦,甚至,有時能與它們和平共處。

冀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夠帶給同樣敏感不安的人更多沉澱與思考。

備註:書中提到的所有個案皆以想要說明的核心概念,加上多數人的經驗所虛構出的人物,並依序以A到Z開頭的英文名作為個案的名字。若有任何個案背景或議題與你或認識的人相似,那表示你與該議題有所共鳴,絕非指涉特定的人事物。
 

【自序】我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

「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

當我強迫症最嚴重的時刻,家人對我說了這句話。

我從小容易焦慮不安,每一件小事都會思考很久,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上了高中後,強迫症開始明顯地困擾我,自覺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卻停不下來。自我貶低與呼吸急促感一次又一次猛烈地侵襲。

不難想像,我對自己的價值感落至谷底,對生命的盼望,也是。因此也同時伴隨嚴重的憂鬱症。

前面那句話一直被我記在心底,但老實說,當時我感到的並不是被批評,反而覺得「原來還有這個選項」,也感到釋懷。

後來,我沒有多想,直到進入大學和心理師稍微談起這段經驗,才重新理解當初的我在想什麼。這些事情也就繼續放著了,鮮少和他人談起,因為我知道,談了,也很難懂。

但我一直知道我要寫一本關於焦慮的書,我覺得這是能幸運走過這些經歷的我的使命,尤其對於重度焦慮或強迫症的人來說,那種不被懂的感覺相當難捱。

有些人身處焦慮經驗,但無法訴諸話語,有些人有話語,卻無法變成自我理解,畢竟太困難、太困難了。

一個人遭遇強烈的焦慮與強迫症狀時,真的不曉得怎麼活,雖然最害怕的就是被毀滅的死亡感,但真的要去死也沒有足夠的勇氣。

對焦慮者而言,他還處在想要努力解決心中困擾的高能量期,直到夜半失眠疲憊時,或是對這條命也終於疲憊,就會摔入憂鬱期。通常是兩者混合,焦慮和憂鬱就是一個銅板的正反面。

這本書寫完之後,編輯和我討論可以再深化的地方,重新提到了死亡與焦慮的議題,尤其提到家人對我說的那句話,她說:「你還可以選擇死亡,這件事非常令人震撼,但你卻覺得安心了。是怎麼樣的一種絕望,能讓一個讀高中的年輕孩子會覺得死亡是安心的選擇?」

那時候我沒有多想,只覺得編輯太大驚小怪了。很痛苦的時候想去死,超級正常的吧?

回家後,我和女友說了這件事,然後,我見證了人類史上最快的落淚速度。她哭著和我解釋:「我沒聽過你講這件事情,我就覺得超級、超級心疼你的啊!」

那一刻,我意識到大家的反應和我不一樣。我才認真思考,「為什麼當時聽到家人叫我去死的時候,竟然能夠冷靜,甚至覺得能死亡就安心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先大致說明當時的焦慮症狀和家中狀況(內文說明焦慮概念時,也會以我自己為例,所以這邊簡要帶過)。

在我的整個家族中,精神疾病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病的人才奇怪。因為大家整天都在爭吵、算計、暴力,人與人的界限模糊或僵固,各種奇怪的生理或心理病症發作。

我怎麼可能倖免呢?

從幼稚園莫名害怕單一事件到國中憂心所有事件,我的焦慮在高中被霸凌時,終於崩盤。

從強迫意念與強迫行為中迅速爆發,在每一項我看到或沒看到的物品產生難以言喻的連結,那連結是會殺死我,會從空氣中浮現出一條極度銳利的鋼絲,從我經過的地方劃去,割斷或刺穿身體的某個部位。所以我必須魔法般的揮手抵銷利刃、躲避看見鏡子以免沒看見的部分被截掉、數數與觸碰特定物品求平安、檢查每一個櫃子裡頭有沒有人跑出來殺人。

我變得好害怕死亡,雖然從小就怕,但沒像當時那麼怕。

同時也變得更需要清潔、把物品排整齊等許多強迫行為,像是洗澡就會花上三小時來掛毛巾、關水龍頭、用特定姿勢才不會讓水穿破我的椎頸──花在強迫行為的時間幾乎等於所有清醒的時間。

以上都不是譬喻,是我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回頭觀看,這些「症狀」的爆發不是意外,而是長期創傷的累積堆疊。

沒能夠在情感上得到認同的我,失去存在感。大人都處在自己的地獄,對我少有讚美,少有責罵,少有快樂;少有悲傷;或是就算有,我也感到虛偽或抗拒,因為實在太少太少與人有「真實互動」的經驗。

而切斷了外界聯繫的內在與死亡無異,漆黑而空洞,我衍生出極大的焦慮與恐懼。那利刃象徵著我沒辦法再取得重要他人的關注;那必須被抵銷掉的虛實,也如同現實世界中可能遭逢的生存威脅。

回到對我說「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的家人,雖然我不會對任何人說這種話,但我也知道當時的自己真的很煩,需要好多好多的保證,各式各樣的強迫行為充斥在生活中,腦袋也沒有一刻能夠休息。

我知道他也是其中最為受苦的一位,但也是我最感謝的一位。許多時間都是他在照顧與包容我,而我知道那一次的話語並不是有心的。我接收到的感受並不是真的叫我去死,那是他也被焦慮攻陷圍剿後的逃生。

我很懂他的感覺,畢竟家族中籠罩的核彈氛圍,死亡已經是太常見的一件事,不論是有人喊著要自殺、有人已經站在高樓正要跳下去、有人拿菜刀要互砍。又或是,我每晚睡前,都想像著一種由激光雷射交織的密網,能夠瞬間把我的身體撕碎成回歸空氣的粒子。也因為如此,我沒有把那句話當作攻擊,而是一種選擇,選擇進而帶動了我的反思。

能夠思考,是所有心理困擾好轉的第一步。

那也是我自覺重度焦慮和強迫症好轉的首要時刻。

思考可以「解構」原先僵固的想法,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無法承受所扛住的重量時,他能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困境思維」成為了改變的關鍵。而在減輕重量後,他可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改變的,然後又陷入同樣的困境循環。因此,若能反思自己是如何突破的,才可能「重新建構」原本被穩穩扎根且毫無彈性的想法,讓生命得以轉向。

在我身上,這句話聽似殘酷,但反而成為療癒我的關鍵。

我心想:「是啊,既然能夠真的死去,那麼害怕死亡做什麼?」我在「生」中怕「死」,但正視死亡時,將其作為一道生命的「後門選項」,反而能積極地「活」。

「死」成了「生」的出口,跳脫了在「生」中的「死」,嶄新的自我在「死」中「重生」。

當然,說得容易。

這個過程是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踱步沉重的幾十年。

許多人聽到我有嚴重焦慮和強迫症,而現在又能幾乎完全好轉的過程,都驚訝不已,尤其心理專業人士更覺得不可思議(因為強迫症極難治療,最多降低到剩下小幅度影響就不錯了)。每次肯定都會被詢問:「你是怎麼好轉的?」

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我甚至不曉得有沒有辦法用語言或文字讓人瞭解。所以我大都說「我也覺得很幸運」,但我心裡明白不只是幸運。

如同經常有前來治療強迫症的個案問我:「這真的會好嗎?」我的觀點是,強迫症不只是一種「病」,也就沒有所謂的好或沒好。它是生命過程中的一種焦慮型態,並用特殊的方式表現出來。

強迫症在「診斷」與「理解」間,有著某種斷裂。前者是「外求」於某種標準程序的態度,卻忽略了面對每一個獨特的個體,必須深入觀察、體會以「內求」其真實的狀態(註),這個狀態即為「我是誰」。

因此,需要轉化的並不只是「病症」,而是一種令人焦慮、緊緊尾隨在生命路途上的「龐大模糊體」。

在我身上,好轉的過程就是不斷地釐清內心模糊的感受,像是:重新界定與家庭的距離、尋找情感間的信任與依靠、長期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這也讓我開啟第一次與心理師的會談,投入自己有熱情的運動與知識,以及真心替自己的努力感到驕傲。

我在生活中尋找各種人際往來與自我實現的機會,走出了舒適圈與畏懼、擔憂的框架,慢慢地,從心理治療的學習與實踐中看見自己的模樣。

這段歷程走了很久很久,我逐漸忘記要焦慮,然後,才重新覺察到自己已經不焦慮。

我將上述這些過程,用更多的文字寫成這本書。雖然每個人的經驗不會完全相同,但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同樣陷落在焦慮的讀者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方式。

註:許育光,〈切斷與復合──一段治療關係的敘說,反思與探究〉(2005),《輔導與諮商學報》, 27(2),33-52.

試閱

前言

長大的過程中有太多受傷的痕跡,只是我從來沒有發覺,也沒有大人看見。

這些精神病症是打從我出生的家庭環境影響、國小到高中的人際互動過程,以及接收到的社會眼光與壓力等,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決定了我會長成什麼樣的人。

儘管這些症狀帶有先天遺傳,但更多是後天環境的影響。我們能透過有意識地覺察與分析,更清楚引發自己負面情緒的事件,而非歸咎於運氣或其他莫名的因素,只能任由焦慮掌控。

焦慮的感受總是被壓抑入潛意識,掌控了我們的性格,然後,焦慮變成一種慢性疾病,充斥在我們每一個想法與行為中,直到某個壓力爆表的時刻,引發成嚴重的精神病症。

我們的焦慮情緒與形式,大多是從與人相處的學習而來。而家庭作為我們第一個人我互動的場域,也具有最深層、最廣泛的影響。

尤其主要照顧者對仍是孩童的我們、對其他人的情緒和行為,以及對無常生活的態度,會被孩童潛移默化地融入他的心智,成為他性格中的一部分,再透過外在事件的誘發,將那些主要照顧者的反應給表現出來。

另外,還有一個部分是焦慮心理書籍經常略過,但卻重要到無法忽視,那就是我們的社會文化與經濟體系。

這些大環境因素決定了多數人會用什麼眼光看待我們,也當然影響了我們的父母輩如何接收後再灌輸給我們。

這是一本從我自身經驗出發,加入眾多在生活中、諮商中第一手觀察到的現象,描繪焦慮和強迫徵狀的深層意涵。最後,回到我們和他人之間的關聯,了解一個人如何被對待,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以及如何重新整合這些經驗。

以我自己為例,就是我如何從遠離人群、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胃食道逆流、喉嚨灼燒、難以喘氣,種種的黑色深淵中,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過程。

這是我重新成為一個人,然後再成為一位心理治療師的經驗談。

這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是說變就變的,也不是成為了就一直是那個樣子。

生活有很多的苦難,需要不斷地克服、不斷地解開看似死結之處,結果你發現它仍是死結,只好想辦法接受它。

接受,是一件更困難的事。

在我的成長經驗中,太多事情難以接受了,不管是症狀本身難以接受(每天重複強迫行為八到十二個小時),或是當初的我還無力承受(被嚴重精神疾病的家人所擾、被重要他人批評不配當人),都引發我嚴重的負面情緒。

vision

憂鬱世代

宅爾摩斯的萬事屋

我的強迫症

孝子

如何擁抱一隻刺蝟:戀愛與婚姻中的人格識別、接納與付出

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你背負了誰的傷

慢性焦慮

心理防衛

每一個都是「我們的」孩子

偽魚販指南

願你擁有憤怒的自由

開刀房的溫暖

愛情創傷來自童年創傷

我不是自己的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幸福的奧義(上下冊不分售)

百工職魂

有溫度的手術刀

了不起的硬核媽媽

... [顯示此系列所有商品]

莊博安 作者作品表

慢性焦慮

為什麼我們總是愛錯?:梳理你的原生家庭,走出鬼打牆的愛情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