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終於跨過花甲,進入耳順之年。然而他自認之所以寫作散文,還是因為「耳不順」。經歷父母過世,情人分手,他在文學與醫學的道路上踽踽獨行,是「合一」(Oneness)還是分裂?無論如何,他將繼續走在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所說的「少行之路」(road less traveled)。
作者
陳克華
1961年生於臺灣花蓮,祖籍山東省汶上縣。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美國哈佛醫學院博士後研究,日本醫科齒科大學眼科交換學者。
大學時代曾參與「北極星詩社」,並任《現代詩》復刊主編。現任榮總眼角膜科主任。陽明大學、輔仁大學,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副教授。
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聯合報文學獎詩獎、全國學生文學獎、金鼎獎最佳歌詞獎、中國時報青年百傑獎、陽光詩獎、中國新詩學會「年度傑出詩人獎」、文薈獎,台灣年度詩人奬等獎項。
文字出版有詩集,小說集,散文集,劇本,影評等超過五十冊,有聲出版則有「凝視—-陳克華詩歌吟唱專輯)」和「日出」。(巨禮文化出版)。近年更從事視覺藝術創作,舉辦多次個人展覽並屢屢獲獎,詩集翻譯成英文《我與我的同義辭,垃圾分類說明》,日文《無明之涙》,德文《此刻沒有嬰兒誕生》,韓文《天使遺書》出版。
目錄
7 耳順(代序)
Chapter 1 杏林春秋
11 絕望的帆布提袋
13 醫學人文原是夢?
16 病德
18 診間裡的媽寶
21 我們下一代的下一代
24 我的美國病人
27 蜘蛛的「美德」
30 門診驚魂
32 癌,殘暴的詩人—記一位修士的抗癌心路
38 秘密
41 在醫院的咖啡廳
43 大投訴時代
47 死亡前的盛妝
50 要吃幾顆才能睡?
54 天堂之路
57 一袋咖啡豆
Chapter 2 疫情之後
61 嘔吐
64 病毒時期之鼠
67 嫌惡
70 一個人的午夜場
Chapter 3 詩生活
75 詩之傷
77 舔屏時代
79 狗臉的歲月
82 年輕
85 父親的蘭花
88 擾人的雷普利
92 贈書記—也為我的珠珠書創作說幾句話
97 擋路(二則)
100 未來咖啡記
102 末日即景
104 重回靜浦
108 乾溼分離
110 關機充電
114 無有恐怖
117 譯者徐進夫
120 感恩病
124 「菩薩會懲罰你」?
127 新鮮洛神與老人
129 星期五崩壞
132 複製人睡前數的是複製羊嗎?—關於電影「銀翼殺手」(Blade Runner)前世
今生的八條隨想
139 非人三則
144 文學獎沉淪記
147 藏寶藏
150 一張卡片之有你真好
153 七里香
155 在二手店
158 不可思議的某一天
162 鬼域之冬
Chapter 4台北的彩虹
167 養―我對真愛的質疑
170 情人去相親
173 獨居者的被套
175 小爸爸的天空
177 去看螢火蟲,好嗎?
179 某個地方
181 阿富汗熊熊
185 我的小三命
序/導讀
序
耳順(代序)
六十而耳順。
忽然明白自己做不到。
回顧這幾年來的寫作,竟然離不開「詩可以怨」。
詩的怨可以深沈廣濶,可以抽象隱晦,可以至幽微。
而散文的怨則簡單明瞭。一目了然,直接了當。
我是信仰散文的「真」的作者。我傾向在散文裡儘可能陳述「事實」。因此重讀時有種剌痛感。像傷口重新揭露,發現疼痛依舊。而且「暴露」自己太多。而後悔莫及,因為大多已經發表。
也曾就「耳順」請教長者,大多沒有令人驚喜的回答。也許那是人情練達,世事洞明之後才能達到的境界。只要心中執著往昔設下的原則與信念,並以之處處要求別人,耳永遠難順。《普賢菩薩行願品》裡說的「隨順衆生」,也許有幾分神似。當我揣想「耳順」的境界時,一邊也懷疑耳朵如果真的順了,該也再沒有散文的創作了?
我希望是,又希望不是。
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