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一本故事書!」
孫維民寫給大人看的故事詩
13首詩、13篇給下一個世紀的備忘錄
詩大致可分成情志詩(lyrical poetry)和敘事詩(narrative poetry),前者抒寫個人情感思想,後者則有故事性,可視為以詩寫成的小說﹝長篇、中篇、短篇、微型﹞。臺灣的現代詩多數是情志詩,敘事詩相對較少。如何在詩中說故事?如何說得吸引人,同時保有詩的素質?這是詩人孫維民近些年來一直思考的問題。
《床邊故事》收錄故事詩十三首,有古代后羿的神話,有當今池邊垂釣的夏日,也有未來的棒球比賽;另外,描繪〈某歌手〉的經歷和技藝,以此討論生活和藝術的關聯,以及藝術撫慰人心的大用;〈我的未來看護〉則想像若干年後AI擔任床邊看護,究竟與人類的照護者有何不同?對於人類,又有何批評諫言?〈除草工人雜感〉兩首對照,觀察人們意識心念的流動變化,顯現不同的生命態度;〈超級英雄〉向來是凡人期盼的偶像,不同時空以不同形象出現,此一期盼又說明哪些人性特質?
這本詩集題材縱然廣泛,出古入今,主題卻依然在於人。人是永遠的主題。身處不同的時空環境,人性中恆常不變的部分為何?其光輝或陰暗的部分又是哪些?對照著者先前已出版的詩集,《床邊故事》是頗具新意特色的作品。全書以詩創作,跨入小說的範疇,從高處俯瞰,拓展不同的視界。
作者
孫維民
一九五九年生。輔大英文所碩士、成大外文所博士。曾獲優秀青年詩人獎、臺北文學獎新詩獎、藍星詩刊屈原詩獎、中國時報新詩獎及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等。著有詩集《拜波之塔》、《異形》、《麒麟》、《日子》、《地表上》,散文集《所羅門與百合花》、《格子舖》。
作者十五歲開始寫詩,文字簡約內斂,兼容知性及感性。在這本故事詩集裡,他穿越古今,抵達未來,題材和音色多變,現實與虛構並置,檢視人性和非人性,重設世界的樣貌。
目錄
羿
某歌手
關於雜草的幾個事實
除草工人雜感﹝兩首﹞
釣客的白日夢
晚班收銀員
童話
通勤列車和我
病毒流浪記
超級英雄
愛情故事
一場球賽的筆記
我的未來看護
後記
序/導讀
後記
幼時不像現在有許多科技玩具,靜態娛樂主要是看書。故事書看多了,我有時也會想創作。不過,真正出版一本故事書,還要大約半世紀。
說故事的方法很多。在這些詩裡,呈現的方式最讓我再三修改,我嘗試以不同方法說每個故事。如何完整地表達內容,且是以耐讀,甚或有趣,的方式呈現,始終都很困難。
何況,這是給大人讀的故事書,它畢竟和童詩集不同。
有些詩的故事性明顯,有些相對隱晦。〈關於雜草的幾個事實〉由十二首短詩串聯,可視其為同一人在不同日子寫下的筆記,或能理出情節;〈除草工人雜感〉兩首也是如此,但較接近內在獨白或心念的流轉;〈通勤列車和我〉可以當做某種非正統的極破碎的回憶錄;〈超級英雄〉中的「我」個性鮮明,頗為搶戲,則似乎變成了故事主角。
與形式一樣,這些詩的內容都是一時一地的產物。一時一地不必然窄促,也可以是幾年、三五個地方,但從較高處俯瞰,大概也就是一點。我會這樣說,是想提醒讀者:沒有一首詩可以涵蓋一切,成為終極的結論。
「我寫了一本故事書!」這個想法讓我快樂,就像終於實現一樁多年的心願。生命無常,又有許多惱人的事,但閱讀和寫作總是可以提供整補和療癒。我想我還是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