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是鬼,壞的是人。
鬼、怪都勘不破的心機,
狐、妖都比不上的貪慾,
神、仙都使不出的手段,
落進地獄,也治不了的顛倒是非、窮凶極惡。
◎《閱微草堂筆記》是什麼?
《閱微草堂筆記》是紀曉嵐晚年的作品。紀昀,字曉嵐,清代乾隆朝名臣。一生除乾隆三十三年曾被捲入虧空案外,可說是一帆風順。乾隆時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與乾隆君臣之間,有許多軼事流傳下來。
紀曉嵐雖然以風趣著名,但其實本性莊重慎微。相對於終身不第的蒲松齡,與其在《聊齋誌異》中抒發的批判與不滿,《閱微草堂筆記》這部紀曉嵐晚年的傳世作品,除了鬼狐仙怪的故事外,也充滿紀曉嵐人生智慧,與其匡正世道的志願。
◎《閱微草堂筆記》寫什麼?
紀曉嵐是清代的大才子,是官場裡的精緻人,放到現代社會來看,也就是鄉民口中的人生勝利組,他的一生跟蒲松齡放在一起,簡直就是對照組。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可以歸納出幾個完全不同於聊齋誌異的特色:
1.官場中人寫的官樣文章
2.從上流階層的觀點,去理解底層庶民做出的批判
紀曉嵐寫下這一二○○則故事,當中有意圖欺辱婦女的,最後落得投胎畜生道,妻離死散的下場;有自忖清廉、卻被閻王道破為官卻不為民的所謂清官、有看似寬厚的舉止,最後卻致使妖孽作亂的警世語。就像是在台前看一場粉墨登場的折子戲,狐仙鬼怪、生死輪迴唱完了,他這個大學士總得點評一番,理一理世間正理。但他又不是一昧只是八股衛道地說叫,而是能夠折衷情理之間,體現對底層社會生活的想像,與人文關懷。
◎《閱微草堂筆記》紅到日本去?!怎麼說?
《閱微草堂筆記》蒐羅的故事不只是談人生道理,描寫鬼魅妖仙之屬,更是刻畫入微。不僅在華人世界被視為經典,也在海外掀起風潮,廣受日本ACG文化族群喜愛!推特日本繪師サメ、日本大熱的漫畫作品《虛偽的大臣》,都以書中的故事做為創作原形。
◎本書為《閱微草堂筆記》(9789869795234)之二版。
作者
紀昀
字曉嵐,生於清雍正二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二月,河北省獻縣人。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之家,31歲中進士,繼授編修。乾隆三十三年,因捲入虧空案,被發配到新疆,佐助軍務。後召還,受命為《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性格幽默,與乾隆君臣之間,有許多軼事流傳下來。
目錄
卷一 灤陽消夏錄【一】
卷二 灤陽消夏錄【二】
卷三 灤陽消夏錄【三】
卷四 灤陽消夏錄【四】
卷五 灤陽消夏錄【五】
卷六 灤陽消夏錄【六】
卷七 如是我聞【一】
卷八 如是我聞【二】
卷九 如是我聞【三】
卷十 如是我聞【四】
卷十一槐西雜志【一】
卷十二槐西雜志【二】
卷十三槐西雜志【三】
卷十四槐西雜志【四】
卷十五姑妄聽之【一】
卷十六姑妄聽之【二】
卷十七姑妄聽之【三】
卷十八姑妄聽之【四】
卷十九灤陽續錄【一】
卷二十灤陽續錄【二】
卷二十一灤陽續錄【三】
卷二十二灤陽續錄【四】
卷二十三灤陽續錄【五】
卷二十四灤陽續錄【六】
附紀汝佶六則
序/導讀
前言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代鴻儒紀昀晚年所作的筆記小說集,為清代文言筆記小說的代表作。
紀昀(1724—1805),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屬河北滄州市)人。紀昀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應順天鄉試,中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歷任武英殿纂修、功臣館總纂、國史館總纂、方略館總纂、福建學政、三通館提調、翰林院侍讀學士、江南鄉試副考官等職。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受兩淮鹽案牽連,被發配新疆。後因乾隆皇帝修書需要,由劉統勳薦舉,將其從新疆召回,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起,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後任翰林院侍讀學士、文淵閣直閣事、起居注官、詹事府詹事、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嘉慶帝御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諡號文達。
《閱微草堂筆記》成書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間,是紀昀從66歲到75歲,歷時近十年完成。原書共二十四卷,包括《灤陽消夏錄》六卷、《如是我聞》四卷、《槐西雜誌》四卷、《姑妄聽之》四卷、《灤陽續錄》六卷。由紀昀門人盛時彥編纂校訂。
《閱微草堂筆記》題材宏富,內容廣泛,記錄了當時代前後流傳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鄉野怪談,以及作者親身經歷過的、道聽途說的各種新奇故事,包括官場見聞、炎涼世態、奇聞軼事、風土人情、京師風尚、邊地民俗、文人世界,以及作者和親友的家庭軼事等,深刻地反映了清代駁雜的社會生活、人情風貌。
《閱微草堂筆記》卷帙浩繁,共約40萬字,有故事1200餘則。每則故事前,紀昀幾乎都指出了它的講述人或間接講述人,以顯示這些故事並非虛構。在這些作者號稱的「原生態」故事中,我們可以瞭解當時人們對神仙的信仰,對鬼怪的態度,對婆媳關係、主僕矛盾的看法,還可以從中窺見「人情練達即文章」的為官之道、做人技巧以及處世哲學。
《閱微草堂筆記》是一部內容豐富、風格獨特的文言筆記小說,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很高的藝術成就。因此,紀昀寫作此書時,每完成一卷,書商們便爭相刊刻發售,一度「洛陽紙貴」,受到熱烈追捧。由於歷史的原因,《閱微草堂筆記》在新中國成立後一度未能進入大眾的視野。近年來,因其不可抹殺的價值、地位和現實意義,該書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
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閱微草堂筆記》,我們精心編排了本書。本書原文以北平盛氏刻嘉慶五年(1800年)庚申本為底本,道光十五年(1835年)乙未鄭開禧序本為參校本,同時參校其他版本,改正錯訛,以臻完善。因篇幅所限,本書選取了部分章節進行了解譯。書中注釋和譯文力求精準、流暢,若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解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