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再生的臺灣精神:林央敏的族群.地方.宗教書寫
 
作者: 楊雅儒 
書城編號: 25213457

原價: HK$100.00
現售: HK$95 節省: HK$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前衛
出版日期: 2022/08
頁數: 208
ISBN: 9786267076484

商品簡介


出身嘉義太保的林央敏,為臺灣重要的本土文學作家、臺語文學理論建構者與臺灣民族運動推動者。他以《胭脂淚》為臺語文學留下第一部史詩作品,亦是臺灣文學史至今最長的詩篇,另以《菩提相思經》立下最大部的臺語小說長篇里程碑。〈毋通嫌臺灣〉一詩經歷改編傳唱,更是一代臺灣人認同的代表作。

臺灣文學青年學者楊雅儒,長年研究臺灣小說中的宗教主題,以林央敏為研究對象,探究其生命經驗、文學作品、文學理論與宗教哲思,透過縝密的文本分析與訪談,剖析林央敏如何透過創作與評論,譜寫臺灣面對的苦難與尋求再生之路。本書為其數篇林央敏文學研究之集結,藉由族群歷史、宗教修辭、地方觀察等面向,呈現林央敏的長短篇創作與文學、文化評論的思考與內涵,發掘其中宛如蓮花再生哪吒的臺灣精神。

◎「火金姑台語文學基金」贊助出版

 

作者

楊雅儒

三重人,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關懷臺灣文學與宗教發生的各種關係,撰有《人之初‧國之史:21世紀臺灣小說的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翰蘆,2016),合著《南瓜變馬車──應用文故事指導書》(五南,2018)。

目錄

導 言 一個睡地圖,毋咁嫌臺灣的作家林央敏

第一章 「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文學實踐:短篇小說與評論
一、成為世界公民之前
二、表述「反威權」的幾種寫法
三、「提倡臺灣話文」的論評與創作實踐
四、終極關懷猶在「此岸」

第二章 寫予臺灣的浪漫歌詩:《胭脂淚》
一、詩與史
二、臺版「紅樓夢」
三、見證臺灣苦難史

第三章 宗教修辭下的二二八敘事――論陳燁《玫瑰船長》與林央敏《菩提相思經》
一、續寫或重寫?
二、同為「記憶之書」
三、「懺悔」策略的延伸
四、宗教做為救贖的可能
五、結語

第四章 流亡者之歌:論《菩提相思經》與〈無上瑜伽劫〉中佛典轉用與歷史書寫
一、流亡者之懺情錄/路:《菩提相思經》
二、藉佛典思想闡釋記憶/公義/愛情
三、魔考通關之於主角與作者的意義:〈無上瑜珈劫〉
四、結語

第五章 從嘉義到桃園而尖石:林央敏的地方書寫與臺語文實踐
一、地方感知與知識生產
二、鄉愁與使命的所在:水牛厝
三、轉大人的家:中壢/龜山/內壢
四、隱居樂活:尖石鄉農居
五、結語:「睡地圖的人」仍在文學路上

附錄一 臺灣荷馬――林央敏訪談錄
附錄二 移居和社會參與――林央敏地方活動大事紀

全書參考文獻

序/導讀

導言

一個睡地圖,毋咁嫌臺灣的作家林央敏

1980年代以降,出身嘉義太保水牛厝的射手座林央敏先生(1955.12.19 ∼)在文壇崛起,較他稍年長五歲同世代作家有出自雲林,寫過《筍農林金樹》、《大學女生莊南安》的林雙不,而與他年齡相近的宋澤萊、李昂、向陽等,在臺灣文學座標上均屬於關切土地人文、臺灣文化,以犀利的小說或詩歌揭櫫時代特色與社會問題的創作者。

林央敏初以〈第一封信〉(1982)受注目而正式進入文壇,1984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睡地圖的人》,當時作品以浪漫唯美的詩歌居多,明顯帶有古典詩詞影響之跡,相信讀者多半對他這些詩句風格已經比較陌生:「你已活自上古中古,也活在今朝明日,銀河有你,愛琴海有你,洛水和華清池的波上 你立過,從魏宮唐宮走到民國的青溪。」(〈望荷〉)「太子丹在老遠老遠醞釀著,燕國到民國/一個憤怒,是國族的脾氣/哼呵一欠,生命千萬……」(〈風蕭蕭兮〉)不過,同一本詩集,仍然可見作者內在的「叛逆」之聲,以及試圖與社會日常接軌,舉凡:〈自由〉、〈夜市〉、〈街頭〉、〈珍味〉等。

後來其新詩、散文、劇本、小說相繼出版:《第一封信》(1985)、《霧夜的燈塔》(1986)、《不該遺忘的故事》(1986)、《惜別的海岸》(1987)、《大統領千秋》(1988)、《胭脂淚》(2002)、《寶島歌王葉啟田人生實錄》(2002)、《陰陽世間》(2004)、《希望的世紀》(2005)、《蔣總統萬歲了》(2005)、《斷悲腸》(2009)、《菩提相思經》(2011)。

他來不及趕上1977 年到1978 年鄉土文學論戰席捲臺灣的風浪,直到美麗島事件後,聽著美國之音播放「時事經緯」節目,讀了「風雨之聲」的小冊子,才開始關心民主政治、人權議題,後來他寫了不少激切的評論,誠如:《臺灣民族的出路》(1988)、《臺灣人的蓮花再生》(1988),也關切臺語文的教育、書寫,撰寫了《臺語文化釘根書》(1997)、《臺語小說史及作品總評》(2012)等。他大量投入臺語文創作應是1987 年左右,令人印象鮮明的是其〈毋通嫌臺灣〉:

咱若愛祖先
請你毋通嫌台灣
土地雖然有較隘
阿爸的汗,阿母的血
沃落鄉土滿四界

咱若愛囝孫
請你毋通嫌台灣
也有田園也有山
果籽的甜,五穀的芳
予咱後代食袂空

咱若愛故鄉
請你毋通嫌台灣
雖然討趁無輕鬆
認真拍拚,前途有望
咱的幸福袂輸人

原為詩歌,後來被譜上不同版本歌曲,因而它也以「歌詞」獲得「新時代心聲」歌詞創作獎的首獎,方耀乾就曾比對過詩歌版與歌謠版的歌詞,詩歌版明顯強調抵抗殖民的意圖。雖然歌詞部分相對柔軟,但解嚴後的1988年,這首歌仍一度被禁止播放與歌唱。1987年,《臺灣新文化》發行至第11 期(1987.8)時,林央敏先生正式加入成為社務委員,在此前後,他的臺灣意識越來越鮮明,也常發表批評政治的言論,因而被「約談」或作品遭查禁的頻率也增加。舉凡:1984 年曾受調查局安插在教育局的教師思想警察人二室單位約談;1987 年12 月應其母校輔仁大學草原文學社之邀與「統派」人士辯論兼演講「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但演講前一刻鐘輔大訓導處接獲情治單位指示,禁止他上臺發言;另有評論集《臺灣民族的出路》被查禁⋯⋯回顧其來時路,這些驚險刺激並未阻止他繼續持筆創作,反而讓他更大量地參與推廣臺語文的活動,擔任過臺語文推展協會會長、《茄苳》臺文月刊社社長、番薯詩社同仁、《台灣新文學》編委、《台灣文藝》編委、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臺文戰線社長、臺灣筆會理事、海翁臺語文教育協會常務理事等。

為了讓臺語文書寫更得以實踐,他曾編過《簡明臺語字典》、《TD臺語電腦字典查閱系統》、《TD使用手冊》等工具性語言專書與軟體;也主編過《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臺語詩一甲子》、《臺語散文一紀年》、《臺語詩一世紀》。此外,由於他1979 年以降就在桃園生活,因而近年來,響應桃園市政府文化局,他也編選過《桃園文學的前世今生》、《桃園文學百年選》,這肯定也是吃力的工作,因為在網羅桃園出生的作家與真正著眼桃園生活日常的作品之間未必一致,如何揀擇勢必不易。

擔任過特教老師的林央敏,五十歲時毅然退休,雖曾有好友相勸應該為了退休金多待幾年,他卻表示領月退雖然合法,卻是不義的,由此也可見其「性格」。而我初次拜訪林央敏先生,是在2012 年,當時,我正為了博士論文的撰寫,探討21 世紀借重宗教修辭譜寫身世認知的臺灣小說,為了《胭脂淚》、《菩提相思經》的書寫問題,前往林央敏先生內壢的住家訪談。一個下午的時間,對於初次見面的我,他很親切地回應我許多問題,結束訪談後,更因擔心我交通不便,特地驅車載我到車站,途中,他又興奮地分享接下來想書寫的篇章。那之後,直到我畢業改寫博士論文為《人之初.國之史: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臺北:翰蘆圖書,2016)出版,都和林央敏先生斷斷續續地保持聯繫,他時常鼓勵我的研究方向,而多年來,我又陸續寫了幾篇與他著作相關的小論文。2021 年,因緣於「2021 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跨境閩南.文化連結:金門與桃園視角的全球過程與移民記憶」國際研討會,與林央敏先生重逢,在他鼓舞之下,我決定將這幾年的觀察討論集結成這本書。其實,就這本書的篇章主題,無法盡論林央敏的書寫議題,但也大抵能勾勒出他對臺灣歷史文化、政治、族群、宗教、語言的關懷。

這本書定名為《蓮花再生的臺灣精神:林央敏的族群.地方.宗教書寫》,除了呼應其曾出版的《臺灣人的蓮花再生》,亦盼標顯出作者在短篇小說、評論、長篇小說的創作如何譜寫臺灣面對的苦難與尋求再生之路,而副標則彰顯本書所關注的幾個向度。

架構上,第一章「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文學實踐,討論其短篇小說與評論,改寫自曾發表於《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第54 期(2014.10)的〈「臺灣文化民族主義」的文學實踐─論林央敏小說藝術與終極關懷〉一文。聚焦於林央敏在文化活動參與、臺語文論述以及短篇創作,討論他自許成為世界公民以前應當追求的自我認同。

第二章「寫予臺灣的浪漫歌詩」,處理林央敏長篇史詩《胭脂淚》怎樣以天上人間、前世今生的架構,從男女主角的愛情勾畫出清國時期至二二八以降的臺灣故事。

第三章「宗教修辭下的二二八敘事──論陳燁《玫瑰船長》與林央敏《菩提相思經》」,本文曾發表於《第18 屆台灣文學家牛津獎暨鍾逸人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真理大學,2014),頁159-176。本次集結成書稍事修改,主要觀察林央敏與陳燁同在21世紀問世的書寫二二八之作,一者借鏡佛教修辭,一者挪用基督宗教資源,就二書的書寫策略對照比較。

第四章著重宗教修辭的觀察,「流亡者之歌──論《菩提相思經》與〈無上瑜伽劫〉中佛典轉用與歷史書寫」中關於《菩提相思經》部分,主要取自筆者《人之

初.國之史: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第三章第一節內容,增添近年林央敏續筆發表〈無上瑜伽劫〉的部分,探討其續寫的意義。

第五章「從嘉義到桃園而尖石:林央敏的地方書寫與臺語文實踐」,則發表於「2021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跨境閩南.文化連結:金門與桃園視角的全球過程與移民記憶」國際研討會,也收錄於《「2021 年閩南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縣文化局、桃園市政府文化局出版,2022.4)。該文乃從地方空間視角切入,以林央敏的遷徙足跡,觀察其生命經驗與創作的交互影響。

附錄一為曾發表於《臺文戰線》的「臺灣荷馬─林央敏訪談錄」,附錄二則為第五章原附錄表格,如今增補獨立成章,供讀者綜覽參考。

如今,林央敏先生彷彿頑童歡欣地嘗試在新竹尖石深山的隱居生活,盡情體驗深山的各種手作日常,也不時滑回市區參加文友活動,偶爾在臉書上以極短篇分享生活與身心感受、回應時事,如此自在樂活的歲月靜好,或許比起再寫什麼巨作來得更重要。然而,做為臺灣文學研究學者,集結這些篇章成書,總是期盼見證某個世代的作家曾經奮勇、曾經艱辛拓墾、曾經以筆追尋個人救贖、乃至為臺灣寫下故事的精神,林央敏是其一。放眼文壇縱橫,這種緊握手中之筆要見證些什麼、傳承些什麼、開創些什麼的生存之勇氣,往往是我在閱讀臺灣文學作品時,深感可貴、感動之處;對於自己而言,也經由本次集結回顧,發現若干需要修正的論述觀點,故也一併更新。

最後,感謝補助此書出版的火金姑臺語文學基金,促成此因緣的林央敏先生、前衛出版社林文欽社長、以及提供編輯建議的鄭清鴻主編。


2022.5.10 楊雅儒,臺大臺文所國青研究室

 

楊雅儒 作者作品表

蓮花再生的臺灣精神:林央敏的族群.地方.宗教書寫

人之初.國之史:二十一世紀臺灣小說之宗教修辭與終極關懷

第一件不織布雜貨輕鬆玩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