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並不複雜也不難,所有人都有能力理解哲學,因為世上所有的物種中,只有「人」會做這麼複雜,叫做「哲學」的思考!
★哲學來自於人對外在世界的內在思考,是一個活躍的、動態的,而且不斷推陳出新的工作,持續伴隨我們的智慧回應時代精神,重溫我們亙古恆常的問題。
★哲學是目前學術分科中,唯一著重整體性思維,思考世界整體人倫生活、內心世界的問題。換言之,目前學術分科中,只有「哲學」針對所有人歷經的時間與空間,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何時,提出問題做討論、論證、說理。釐清我們「人」的問題,讓我們理解過去、注意現在、著眼未來。
哲學沒有終點,一直會與我們一同存在!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每個人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有興趣,也想知道過去發生的事情,是有原因可以解釋的,或只是我們自己隨心所欲造成的?我們在理解這些後,會更想知道現在應該做什麼?再者,對於自身與周遭環境,我們會有許多疑問,如:
我從哪裡來?
我往哪裡去?
我是什麼?
我們怎麼演變成今天這樣?
為什麼科學發展興盛後的幾百年,人類的文明出現了這麼大的變化呢?
為什麼傳統價值似乎越來越薄弱?
如果失去了傳統價值,我們會創造新的價值嗎?
這些問題與我們息息相關,主要基於三部分——「存在的環境、道德的規範、生命的意義」,一直是人生最重要的議題!
從古到今,無分東、西,受到智者們的探討與鑽研,更有甚者,這三大議題的答案(未必是標準答案),成為人類文明最重要的發展。「哲學」就在探討與鑽研這些議題過程中,以「綜合」、「批評」之姿誕生了,並以經驗為本,理性為宗,將日常體驗的事物,透過合理的討論,最後綜合成完整的宇宙觀!
本書針對這些自古以來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大哉問」,從哲學歷史的角度出發,以「經驗認知」為基礎,提供回答這些問題的脈絡,激發大家自我思考,體認哲學思想的重要性。
作者
苑舉正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國際邏輯、方法論、科學與科技哲學學會臺灣分會」(LMPST Taiwan)主席、台灣哲學學會副會長、考試院文官學院「經典研析」課程講師,負責公務員哲學素養的訓練等。
在臺大創新教學教育平臺Coursera開設的公開課「活用希臘哲學」,獲全球數十萬華人蜂擁選修,並常受邀至各大學、團體舉辦講座,亦常透過社群網路、媒體、演講及撰文推廣哲學,希望藉各種方式,讓大眾覺得「哲學不難又有用」,體認哲學思想的價值與重要性。
主要研究領域為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政治哲學等,著有《求真:臺大最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求善:臺大哲學教授的斯多噶生活講堂》、《索羅斯的投資哲學》等。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哲學的起源
一、人生大哉問——什麼是哲學
二、對死亡的恐懼——哲學的前奏
三、直面死亡的恐懼——中、西哲學的起源
第二章 宇宙觀基本內容
一、經驗、理性、系統——宇宙觀的形成
二、神之視角(理論)——讓宇宙觀更完善
三、斯多噶哲學——宇宙觀的代表
四、邏格斯(LOGOS)——創造的力量
五、自然宇宙——倫理的依據與規範
六、人生大課題——超越生命的限制
七、基督教化——宇宙觀大轉變
第三章 宇宙觀的懷疑、顛覆與轉換
一、朝天一望——懷疑的時代來了
二、科學——顛覆傳統宇宙觀的原因
三、康德——反傳統宇宙觀的哲學家
四、互為主體——宇宙觀轉換的準備
第四章 新宇宙觀
一、批判——康德哲學宗旨
二、康德哲學——宇宙觀轉換關鍵
三、經驗主義的懷疑——科學面臨的大敵
四、綜合先驗判斷——科學的本質
第五章 新倫理觀
一、互為主體性——康德道德哲學的基礎
二、自由平等——建立新的倫理觀
三、完善化生存能力——人異於動物的獨特能力
四、教育與政治——人類文明發展的關鍵
五、無私、平等、責任——盧梭對康德的啟迪
六、無上命令——實踐理性的原則
第六章 美學與世俗化宗教
一、讓生命更有意義——美學
二、「普遍」與「特殊」——活出「與眾不同」的人生
三、以人為本——美學核心精神
四、判斷力產生的過程——美的標準
五、生命的意義——美學的價值
六、知道什麼是啟蒙——求知的前提
七、「道德」與「救贖」——面對死亡的恐懼
八、「理性」與「自由」——道德判斷的依據
九、「科學主義」與「愛國主義」——世俗化宗教
結 論
後 記
序/導讀
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這本小書呈現在讀者的面前。
這本書是標準的「大題小作」:使哲學這麼「大」的題目,在這本書中只展現了一小部分。雖然只是「小」部分,意義卻很深遠,主要的理由有三點。
第一,我以「生死」的問題作為本書的出發點,企圖引發大眾的共鳴,告訴大家:想要了解哲學,第一步就是思考所有人都會問的問題—生死,因為生死問題的普遍性,說明了理解哲學的重要性。
第二,「宇宙觀」是本書中出現最頻繁的名詞,但這個名詞並不是學術專有名詞,而是所有文明、傳統與族群對於外在世界都會產生的整體思維。在不同的環境中,雖然宇宙觀的發展有複雜與簡單之別,但這對於了解生存環境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行為準則上。因為人處事不能恣意妄為,必須明事理、有依據,而這就是宇宙觀中所展現的「規矩、規範、規則」。
第三,本書以「科學發展」作為一個分界點,這分界點是全面的,因為科學本身就是一個宇宙觀,且科學具有橫掃一切的態勢,不但取代了傳統宇宙觀,也包含全世界所有的宇宙觀,甚至連東、西方文化的差距也沒那麼重要了。
沒錯,科學就是這麼厲害。因此本書在「小作」哲學這個「大題」中,指出一項事實—科學改變了一切!千萬不要以為這表示科學發展興盛的西方人改變了其他地方的人的宇宙觀,這是錯誤的想法,因為最先被科學思維顛覆的宇宙觀,正是西方人的傳統宇宙觀。
當傳統宇宙觀被否定的時候,西方人原先的知識、道德、美感與宗教的傳統概念陷入「真空」。那麼,「古厝」被拆掉的西方人突然感到:舊的一切全被否定,新的觀念尚未誕生,生命沒有依歸,這怎麼辦呢?
就在這個時候,德國哲學家康德「以人為本」,重新建構知識、道德、美學與宗教觀念。當然康德也是人,所以當他否定那個以神為主的時代,進入以人為本的現代時,他特別注意人的「限制」。
康德以「批判」為題,但他立論著書的目的不以顛覆為樂。康德之目的,明顯「以理性為重,以經驗為師」。
「理性」與「經驗」雖然不是萬能,但它們都是人這個「有限存在」僅存的超越能力。這是康德哲學偉大之處,但重點並不在強調人能創造奇蹟。正好相反,人有限制,所以人必須知道限制在哪裡;人有理性,但理性是有限的;人有經驗,可以透過歸納得到認知,但歸納本身有可能出錯。
本書對於康德哲學著墨甚深,但重點並非在於強調理性與經驗的神通廣大。伴隨人的有限性,所有來自理性與經驗的知識,必須不斷加以檢驗。在科學逐漸興盛中,所有傳統宇宙觀被否定,但我們必須注意,康德並不興高采烈地歡迎這個科學宇宙觀,而是鼓勵人們「勇敢求知」,強調唯有不停止的進步,才能面對失去傳統的「真空」。
因此,我在本書最後強調三點:
第一,我們不能誤解康德,認為康德哲學一切皆以理性為依歸,提供標準答案。我們要知道,在歐洲思想史中,以理性為代表的啟蒙時代,面臨的情況是:以批判、感性為主的浪漫時代接踵而至。這其中的轉變非常值得我們深思,尤其是完全以理性為主的啟蒙時代,其中所包含的價值,值得參考,但不會是人生的標準答案。
第二,無論東、西方,對任何人而言,因為科學發展失去傳統宇宙觀的代價,就是失去了來自人本性的道德觀。愛因斯坦說的非常好:「人們可以談科學的道德基礎,但反過來,人們沒有辦法談道德的科學基礎。」這說明道德的範圍遠大於科學所涵蓋的內容,所以當科學顛覆以道德為基礎的傳統宇宙觀,即使科學用新的宇宙觀解釋道德,但傳統道德被科學思維取代的過程,構成了現代社會中許多亂源。人們對於失去傳統道德感到遺憾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現代科學所提供的「理性答案」。
第三,哲學中思想的活動不提供所有問題的標準答案。我們因思考而出現問題與解答,但我們並不因此認為哪一個答案是標準答案。「標準答案」在哲學中是不存在的,因為思想是動態的、辯證的以及連續的。開始哲學思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棄追求標準答案的態度,只需要不停止的思索問題與答案,然後在貌似無懈可擊的答案中,再思索出不同的答案。
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哲學!
苑舉正
2022年7月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