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克管理案例集》是一系列發人深省的案例研究,每一個案例都是管理者在其職業生涯的某個階段可能會面臨到的挑戰。
本書選錄50 個案例,旨在探討一些特定的狀況、問題與決策;每個案例都很典型,在企業界及其他組織之中都相當常見。它們都是管理的狀況、問題與決策,這意味著處理的是人們所要面對、解決、決定的一些事情。書中每一案例都有一個主要重點,而就像每一種管理狀況、管理問題及管理決策,每一案例都是關乎企業整體與個人整體。我們可以為了一個主要重點及目的而閱讀、討論及運用每個案例,也可以閱讀、討論及運用每個案例來理解機構及機構中人類行為的複雜性。學子可以為了自我學習而閱讀及思考每一個案例,或是用以和人漫談、在課堂上討論;每一個案例都可以作為一篇論文的主題。
作者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簡介
白裕承
1968年生於台南,台大外文系畢業,曾任職於《自立早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明日報》、《壹週刊》、《蘋果日報》等媒體的國際新聞中心。譯作包括《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險峰歲月》、《尋找說故事的人》、《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合譯)、《馬勒傳》、《喬伊斯傳》等書。
目錄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創造與突破自我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林明杰
前言
第一部 企業績效
案例1 我們的業務是什麼?
案例2 什麼是成長型公司?
案例3 研發策略及企業目標
案例4 中小型多國籍公司的成功
案例5 醫療保健行業
案例6 馬利納紙業公司
案例7 鬧區百貨公司
第二部 服務機構的績效
案例8 愛利夏州立學院的窘境:競爭力或需求?
案例9 醫院的「成果」是什麼?
案例10 大學美術館:目的和使命的界定
案例11 我們的宗旨是什麼?市場在哪裡?
案例12 希利爾山學院的未來
案例13 醫院的成本控管
第三部 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成就的員工
案例14 「管理員工」是可以學習的嗎?
案例15 誰來做「死胡同工作」?
案例16 醫院的新任培訓主管
案例17 你是屬於「我們的」還是「他們的」?
案例18 中西部金屬公司及其工會
案例19 開吉克空軍基地的安全保障
案例20 如何分析及組織知識工作?
第四部 社會衝擊和社會責任
案例21 印地安納州布萊爾市的無雙澱粉公司
案例22 主教抨擊企業遷離紐約市
案例23 「我領薪水是為了照顧礦工的私利」
案例24 黑人民權與貴格會良知
案例25 是賄賂還是愛國義務?
案例26 聯合碳化物公司,以及西維吉尼亞州維也納市
案例27 阿根廷的德爾鐵克及史威夫特公司
第五部 管理者的工作和職務
案例28 史隆的管理風格
案例29 主管報酬的誤導:奇異公司的經驗
案例30 你能管理你的老闆嗎?
案例31 羅斯.艾伯納西及邊境全國銀行
案例32 失敗的人事晉升
案例33 無敵壽險公司
第六部 管理技能
案例34 詹森總統的決策
案例35 新上任的出口部經理
案例36 誰是實驗室中最聰明的倉鼠?
案例37 患有精神病的初中校長
案例38 企業決策的結構
案例39 企業財務控管小組
第七部 管理層組織
案例40 「商業銀行」及其結構
案例41 「事務工作」是什麼?
案例42 利潤中心:獨立事業還是服務業務?
案例43 四海電子公司
案例44 執行長的職能
案例45 製藥業研發部門的協調工作
案例46 強人統治的後遺症
第八部 策略和結構
案例47 「大」的貢獻是什麼?
案例48 通用汽車與小型進口車
案例49 電子機械工業公司及其歐洲子公司
案例50 福斯的金龜車,在德國、美國和巴西
序/導讀
【導讀】
創造與突破自我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林明杰教授
「管理」是什麼?多數人覺得它無所不在,但也覺得它抽象空泛,很難說明、傳授與學習,但經由觀察,社會上許多傑出領導者並沒有學過管理,但談起管理卻比學者更生動、更引人入勝,而且在企業經營實務中亦不難發現,高階「管理者」的薪資都遠高於一般企業從業員工。我們都很容易體會「管理」的價值與重要,因此,社會上對何謂「管理」?「管理」是什麼?如何學好、學到及加強本身的「管理」知識,便成為社會大眾關切的議題。本書《杜拉克管理案例集》是由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先生依照其所著《管理導論》(An Introductory View of Management)架構撰寫的50 個真實發生案例,作者期望以此書引導讀者研讀完《管理導論》熟悉管理理論後,若再加上本身的產業知識與實務經驗,思考當您面對本書每一案例的狀況時,請您扮演個案主角,針對案例「會怎麼處理這個情況」,並提出有利於提升顧客滿意及增加企業價值的建議,以培養讀者思考及解決管理問題的知識與能力。
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至今修習管理知識仍是國內產、官、學界大眾追逐的顯學,但如同國內管理教育大師──許士軍教授在《管理導論》的總序所言:杜拉克先生所發展的管理觀念和理論,乃根植於管理現實上,而非純粹抽象的原則和原理……他認為管理是一門實務,也就是追求成效的一種實務。國內管理教育大師─ 司徒達賢教授則指出:傳統上,國內管理教育重視「問題解決」多於「問題發掘」;重視「理性決策」多於「人性考慮」;重視「工具導向」多於「問題導向」;重視「問題功能課程」多於「整合課程」;重視「文字表達」多於「口頭表達」;重視「教室內學習」多於「教室外體驗」;重視「個人績效」多於「群體績效」等學習模式。此一單向學習管理學的方式不僅無法滿足現今社會,更無法適應未來「VUCA 產業環境」多數用人單位對管理科系畢業學生的期望;而反觀全球一流商管學院,如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採用個案教學的授課方式,讓學習者自行閱讀指定的外顯管理知識及理論,加上閱讀案例、課前小組討論、課中與同學互動及課後檢討等過程,畢業就業反而受到用人單位很高的評價,畢業生也覺得經過大量閱讀與案例討論,不僅可以瞭解實務現況,更能夠強化個人的思考邏輯、判斷力,體會到理論應用在實務上的限制與價值。
本書涵蓋製造、金融、零售、醫院等服務業,也包括大學、軍事、非營利組織及國內開始萌芽的企業社會責任等主題,但它與哈佛大學商學院出版的案例不同,哈佛大學的案例都很長、狀況很多、問題很隱諱,學習者得先由錯綜複雜的狀況中釐清,背後各種因果關係及其共同的原因或問題,再提出解決建議,基本上,這種個案練習需要具備深厚管理知識及累積眾多實務工作、社會歷練,才能由個案中理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發展出解決複雜問題的建議。而本書的50 個個案編排,是作者根據其所著的《管理導論》章節而來,作者於每個案例都提出具體的問題讓讀者思考自己預擬的對策,若覺得不足或意猶未盡時,再參考《管理導論》書中的原則與理論,同時反覆檢視案例目標、所處整體/個體環境、機構本身及個人所擁有的條件等,不斷地「衡外情、量己力」思考個人建議與理論所述差距,如此,必能體會「管理─ 視情況而定」的奧妙。
即使讀熟案例的描述,有時也不容易馬上就找到問題的本質;即使知道了問題的本質,也未必能提出適合的對策。您的手邊若有《管理導論》可以參照,就能瞭解作者在案例中想要表達的重點,對於學習管理理論與問題解決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案例34:詹森總統的決策」中,可以看出《管理導論》書中所提的「決策原則」是要提出不同意見及方案,而非只是附和贊同;還有在「案例4:中小型多國籍公司的成功」中,也能夠看出公司要瞭解自己擅長之處,並加以發揚光大,而非一直做自身不擅長之處。當然,讀者也可以跳脫出作者想要指引的方向,時代在變,科技及環境都和以往大不相同,若能以現在及未來的角度,提出新的思惟及對策,這樣的學習效果會更上一層樓。例如在「案例47:『大』的貢獻是什麼?」中,就可以運用現代科技及組織去探討:能否做到事業體雖大,卻能迅速瞭解環境、組織、人員情況,突破以往大企業反應較慢的缺點。
最後,讀者或許會覺得本書全都是美國機構,又都是1950至1960 年代的案例,可能對案例產業及當年時空不清楚,而無法做決策,但管理或社會問題不會因國界、時空、產業而有所不同。美國機構案例在國內亦不難發現類似的情境,因此,想學好管理知識或管理技能,除了熟讀《管理導論》等管理書籍外,如果能善用本書的案例,透過反覆思考,必能提升、累積個人管理思考的內涵與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而創造出學習者在職場上的競爭力。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榮譽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