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序的心靈:美國個人主義傳統的困境
 
作者: 羅伯特., 貝拉 
書城編號: 25874317

原價: HK$227.00
現售: HK$215.65 節省: HK$11.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 2023/01
頁數: 440
ISBN: 9786267234037

商品簡介


現代人普遍不婚不生、努力賺錢、遠離公共生活
我們努力追求美好生活,到底哪裡有錯?
托克維爾《民主在美國》之後又一經典
初版自1985年暢銷至今、融合社會.政治.歷史跨學科研究
一本理解美國人為何奉個人主義為人生圭臬,
但卻又逐步侵蝕毀壞公民社會的警世之書


個人主義為何會毀壞公民社會?
1830年代,法國社會哲學家托克維爾在《民主在美國》中,對美國人的「個人主義」提出非常敏銳的分析,他警告「只顧個人利益、自掃門前雪」的個人主義,最終會破壞美國推崇的公民社會,走向他不樂見的「民主專制」(democratic despotism),一種有秩序、溫和且和平的「奴隸制」。本書延續《民主在美國》的觀察,考察美國個人主義發展的歷史淵源,說明「民德」(Habits of the Heart)對於塑造美國人文化特質的重要作用,並希望透過重塑民德,遏制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根治人際孤立疏離,缺乏社會責任的病灶,拯救岌岌可危的公民社會。

四個對立又相容的文化傳統
本書認為,美國擁有四個對立又相容的文化傳統:
(1)聖經傳統:源自基督宗教,崇敬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2)共和傳統:源自古希臘羅馬,現代西方民主社會的基石,重視公民道德、公共參與。
(3)功利個人主義:追求自己和自己親近的人的最大利益,例如賺取財富、享受人生、為子女未來打算。
(4)表現個人主義:主張每個人要活出自我、按照內心的直覺而非外在規範去生活。

這四個兩兩一組代表「公」與「私」的文化傳統,始終盤旋在美國人的心中。對美國人來說,到底應該過上成就自我、獨立自主的生活,還是遵循傳統、參與公眾的生活,都凸顯他們「公」與「私」矛盾衝突的心理。

以四位主人翁生命故事展開的文本
本書從四個真實案例開始,分析上述的矛盾衝突。他們分別是企業主管布萊恩、小鎮主委喬、心理治療師瑪格麗特、社會運動家韋恩。他們都是你我日常所見的普通人物,每段訪談、每篇側寫都道出他們的工作、婚姻、愛情、信仰、價值觀、親子關係、社區參與、政治活動,其中有他們的夢想、挫折、哀傷、煩惱,呈現出現代人充滿矛盾衝突,失去秩序的心靈世界。

以成功的企業主管布萊恩為例,四十歲前的他鎮日忙於工作,總是在辦公室待到三更半夜,每週平均工作65個小時,心裡想的只有養活家裡的妻小,當個「負責任」的大人。但這樣的他卻在結婚十五年後收到一紙離婚協議,妻子認為布萊恩整天只忙於工作,跟妻子、小孩幾乎沒有交集,她受不了這樣的生活。

續弦之後的布萊恩大大改變了人生態度,工作不再是他的絕對,傍晚五點就打卡下班,花更多時間在家庭生活,也培養更多個人的興趣。這乍看是不一樣的「美好人生」,但對本書作者貝拉而言,布萊恩並沒有變,他看似回歸家庭、重獲新生,實際上他的出發點依舊是做對自己人生有「利益」的事,做自己「喜愛」的事,其背後並沒有更深一層道德依歸及美善價值。

這就是本書最要探討的核心課題。

所以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生活?跟台灣有仕麼連結?
本書認為,在過分強調個人主義的社會中,會少了群體趨向「共善」的道德指標。過度的個人主義會讓我們不斷退縮回小圈子,呈現某種疏離和孤立的狀態,不問世事,不關心公共議題,不看重傳統的信念價值,比如重視家庭、守望社區、忠於國家。那本書理想的公民社會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追尋?本書認為仍可以透過教育重塑,讓人們重拾道德責任,了解人生追尋的不只個人成功,且成功不只是因為你很努力,套句《成功的反思》作者桑德爾的話:「不論我們有多拚搏,成功都不是全靠自己或只需要自己就能造就的。」我們對這社會仍有更多的責任與義務,人際孤立是現代社會遇到的普世困境,也是每位關心公共事務、社會責任的你我應該關注的課題。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邱炫元│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蕭育和│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聯名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列)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馮卓健│輔仁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
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作者

羅伯特.貝拉(Robert Bellah, 1927-2013)

美國社會學家、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社會學榮譽教授、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貝拉精通社會學、人類學、宗教學、哲學和神學,早年師從社會學大家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1902-1979),1967年提出「公民宗教」概念,認為美國人有一套共有的信念價值,例如將美國憲法、獨立宣言、權利法案視為立國基石,尊崇政治領袖或國家烈士如華盛頓、林肯、金恩博士,並將上述人事物上升到神聖不可侵犯的信仰層面。1980年代後貝拉的研究興趣逐漸從宗教轉到文化,關注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如何處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間的矛盾,並指出個人主義在美國的過度發展,會造成人際孤立疏離,且缺乏社會責任的問題,本書跟《美好社會》(The Good Society, 1991)就是貝拉的代表作。2000年貝拉因其學術成就獲頒美國國家人文獎章,2013年在心臟手術後的併發症中過世,享年86歲。

譯者簡介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專職翻譯。譯有《自由的技藝》、《南方浪潮》、《為工作而活》、《中國西征》、《巨人》、《被隱藏的眾神》、《古蘭似海》、《我的應許地》等書。

 

目錄

導讀 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價值  (邱炫元)

推薦序 個人主義如何斲傷文明?(蕭育和)
二○○八年序
一九九六年序
一九八五年初版序

第一章 追求幸福
企業主管布萊恩.帕默的故事/小鎮主委喬.高爾曼的故事/心理治療師瑪格麗特.奧丹的故事/社會運動家韋恩.鮑爾的故事/共同傳統中的不同聲音/什麼是成功/什麼是自由/什麼是正義
第二章 歷史源頭
聖經與共和的成分/功利與表現的個人主義/美國文化的早期詮釋/獨立的公民/企業家/經理人/治療師/一些近代詮釋/今日美國文化

第一部 私人生活
第三章 尋找自我
自力更生/離家/離開教會/工作/生活型態飛地/為自我扎根/生命歷程的意義
第四章 愛與婚姻
女人的領域/愛與自我/自由和義務/溝通/意識形態混淆/愛與個人主義/婚姻與民德
第五章 溝通交流
傳統的關係/美國式焦慮/心理治療作為一種模範關係/心理治療與工作/心理治療契約論/心理治療與政治/心理治療對社群的追求/傳統形式的堅持不懈
第六章 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的不明確性/虛構的個人主義/矛盾的社會因素/個人主義的限制/記憶社群/社區、承諾和個體性/私人與公共

第二部 公共生活
第七章 主動參與
自由獨立的小鎮/小鎮長老/從小鎮到大城/城市地方主義/關切的公民/城市的世界主義/有公民意識的專業人士/職業社會運動分子/從義工到公民
第八章 公民權
成功和快樂/三種政治類型/政治和個人主義文化/無形的複雜性/公民權和專業理性/公民權的幾種形式/公民運動的實例
第九章 宗教
美國歷史上的宗教/宗教多元主義/地方教會/宗教個人主義/內在和外在的宗教/宗教中心/教會、宗派和神祕主義/宗教和世界
第十章 全國性社會
對公共秩序的理解/公共利益:未完成的美國追求/美國人的六種公共利益觀/權勢階層vs.民粹主義/新資本主義vs.福利自由主義/管理社會vs.經濟民主/尚未解決的對立
結論 轉變美國文化
時代變遷?/分離文化/連貫性的文化/社會生態/改組社會世界/世道人情/富裕社會的貧窮
附錄 社會科學作為公共哲學
關鍵術語詞彙表
注釋

序/導讀

導讀 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價值

邱炫元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暢銷社會學著作與美國「文化的」社會學

從一九七九年開始,貝拉跟當時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四位年輕研究生合作,歷經五年對兩百多人的訪談及跟隨一部分受訪者近身田野觀察,完成《失序的心靈》。但該書並非單純僅著眼於受訪者價值觀或個人生涯歷程的微觀研究,貝拉試圖運用美國社會變遷的歷史分期作為外在的宏觀架構,去探討美國價值觀的根源,如何從傳統的聖經與共和傳統,慢慢趨向個人主義的走向。

《失序的心靈》的作者群來自社會學、哲學與臨床心理學各領域,最後全書統整於貝拉之手,但它在學界的影響力大大超出社會學的範疇,橫跨政治學、宗教與神學研究等不同領域。該書探討美國人如何透過私人與公共生活尋找人生的意義,但它並不是一本庸俗的心靈雞湯之類的書籍,而是探討個人主義的興起和工業社會的發達,如何致使傳統價值傾頹與社會資本流失,引起美國社會大眾的閱讀興趣與廣泛討論並成為暢銷書,於一九九六年和二○○八年二度改版,已經超越純學術作品的意義,讓這本書成為探討美國價值文化的一本具有影響力的公共社會學著作。美國社會學名家甘斯(Herbert Gans)在一九九五年的調查中,甚至估計這本社會學著作賣出四十多萬冊。不過,此書雖帶著社會學科普的印記,但若能多了解該書在美國社會學知識傳統的背景,應更能幫助我們窺得書中的堂奧。

以文化價值為前提來導引行動者的社會學

貝拉和知名的美國文化人類學家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在哈佛大學唸博士時,曾經同時受業於美國結構功能論的建立者帕森斯(Talcott Parsons)的門下。帕森斯認為文化與社會結構是影響行動者的重要驅動因素。然而,帕森斯的討論方式是採取抽象性的理論推導,而貝拉與紀爾茲兩人則各自透過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驗研究取向將其落實。他們相信,文化價值就像一種劇本,可以賦予行動者一種價值的圖像並導引其行動作為。這種奉文化價值前提來導引社會行動的預設,形塑出美國獨特的「文化的」社會學(cultural sociology)傳統。

若細究這個「文化的」社會學理路根源,還是得說說來自帕森斯對德國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宗教社會學的涉獵與譯介。韋伯認為各種世界宗教的倫理提供了某種世界圖像,這些世界宗教因為時間日久而發展出更精緻與系統性的神義論,解釋了神的本質、世界的運作法則、人類的不足與罪咎,以及如何在俗世間透過一整套救贖方法,來超克現世的局限和人類自身軟弱,邁向解脫與得救的彼岸。儘管不同的宗教會發展出類型各異的神義論和救贖方法,但在各個教團中,都需要個人宗教資質與修練程度較為特出的宗教達人,如巫師、祭司或先知,作為教團的主要承擔者來帶領平信徒或是特殊的階級群體,在神義論的導引和承擔者的帶領下,依循著不同的宗教倫理類型和救贖方法,對應世界而產生相隨的社會行動。

在這樣的框架下,我們可以看到貝拉以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的《民主在美國》在一八三一年從美國的調查旅行所觀察到的新教徒墾殖社群,做為對照的原型。這群宗教移民到美洲大陸甩脫了歐洲的封建結構,而建立新的、帶著濃厚宗教色彩的墾殖社會。他們得以擺脫身分階級的羈絆,相信在基督信仰的導引下,用一己拚搏努力可以博得自身的財產和實現自由,在這種開放樂觀自信的氛圍中,造就新墾殖社會的民主體制。貝拉認為,托克維爾看出美國的清教徒移民社區孕育了共和(政體與公民)、聖經(基督新教)與追求個人成功與自由的個人主義傳統。

對於一九八○年代的美國社會,該書在受訪者中標定四種典型的行動者(美國價值的承擔者),他們分別是企業家、小鎮主委、心理治療師和社運領袖,考察他們如何在事業經營之餘反身關照,回歸家庭與親密關係,深度投入社區事務找尋安身之道,或在心理治療的執業中與不同的個人經驗交流豐富自我,也有投身改造社會的倡議與運動中,教育群眾來建立公平社會。這四種類型各自經由不同的行動軌跡追求他們心目中成功、自由與公益的目標。

對新資本主義的針貶:追尋重建締造公民社會連結的方程式

托克維爾在當時就意識到,美國新社會所激發的個人追求資本主義雄心,也導致個人主義的膨脹,將追逐一己之利視為無上原則,而造成社群連帶的侵蝕。另一方面,工業發達造就因為企業獲利的新貴階級,在新的工業化社會中,托克維爾已經預見後來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分立,和資產階級即將主宰未來的景象。

貝拉在建立於托克維爾對美國民主和公民社會的分析基礎上探問,一九八○年代美國社會在雷根主政所推出的一系列私有化政策,如何解除政府對於企業的管制和縮略政府的社會福利挹注。此私有化政策進一步造就金字塔頂端權貴階層財富的快速增加,加大了貧富差距。雷根政府逐步放棄美國源自二戰後的凱因斯主義和羅斯福新政,諸如擴大公共預算支出來保障充分就業和確保勞工的權益等措施,國家不再扮演強力保護勞工與調節勞動薪資的角色,讓芸芸眾生更倚賴自食其力與盈虧自負的原則,來面對資本主義的波動與不安穩的挑戰。與此同時,雖然雷根政府看似透過揚棄政府對社會與私部門的不當干預,以及釋放更多企業自主運作的空間,卻也放棄承擔社會福利與安全保險的責任,在面對諸多社會不公平的議題時不願深入了解民意所向,卻寧願委任更多的技術專家所組成的特別委員會直接來制定政策,而造就所謂的「管理社會」。相反的,有識之士主張應該回歸以公民社會為主的「經濟民主」來尋求解方,而非一味地信任專家的技術領導壟斷。

貝拉所目睹的一九八○年代的社會,是一個美國的產業正逐漸降低製造業部門,而慢慢走向後工業資訊時代的社會。社會高度的分工和體制功能的分化,不但致使人們無法整體性的思考,連高等教育體制也高度進行知識體系的專業化,讓人們只能在愈來愈狹隘的範圍中思考目光短淺的利弊得失因果鏈,他在書中也特別提到媒體的出現碎裂化人們對文化整體性的意識。貝拉這種對於「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而致使「道術將為天下裂」(《莊子.雜篇.天下》)之喟嘆,他提出的倡議,是希望能夠在昔日共和與聖經傳統中,重建文化感知的連續性,並從此出發營造一種更為公平的社會生態,透過更多的社會運動與倡議來面對如種族歧視與經濟不平等的問題。

貝拉認為新資本主義體制中有三種管控者:企業家(資本主義的守門者和斂聚財富者)、經理人(膨脹的科層組織與壟斷技術和知識的管理專家)、心理治療師。其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因為作者群當中有臨床心理學專家,讓鮮少被社會學關注的心理治療成為本書討論的議題。對於心理治療,貝拉基本上抱持著保留批評的態度,他指出心理治療的興起反映出個人已經從既有的朋友、家庭與社區中游離孤立出來,每個個體被鼓勵與要求要為自己負責,而不能仰賴友情、社區和宗教的支持。另一方面,心理治療被高度認可,呈現出社會存在著一種治療管理的模式,更深刻反映出在資本主義與科層體制的監控下,個體成為專家治療與看顧的對象。

面對新資本主義所帶來的社會碎裂化,貝拉認為我們應當在社區公共事務的參與中體現公民身分與伸張公民權,關注美國先民以宗教社群為根基所孕生的習俗與人際關係網絡,以及重視各類型的教會組織、宗派對於美國社會現代化的貢獻。對貝拉而言,基督宗教既是美國理想社會發跡的源頭,同時也不斷因應社會的時代潮流,不論經歷了宗教的私人化、多元化,宗教既容許高度個人主義化的信仰模態,也同時保有它的公共性。

貝拉提到在訪談中,他們並未刻意把話題牽連到宗教生活,可是受訪者經常自主地談到宗教信仰對他們的影響,基督宗教也是美國少數可以跨越種族與階級分界線的信仰活動。早在一九六○年代,貝拉便提出所謂「公民宗教」的概念,認為美國並沒有出現像歐洲一樣龐大的普世教會機構,但根植於聖經的語言與想像的基督新教傳統,卻散發轉化為社會共享的信仰、象徵與儀式,甚至上綱為美國立國精神、政治運作與國民集體性的社會想像,背後的普遍性和超驗性的道德觀,成為凝聚美國政治、社會與文化共識的重要價值基礎。換言之,基督宗教在美國的發展走向公共化地鼓勵基督徒追求共善,在美國成為某種終極價值的象徵,聖經語言屢屢出現在政治人物的演講,並把宗教犧牲奉獻的象徵,轉化於國旗、陣亡將士紀念碑等彰顯立國宏規的符號。不過,貝拉自己有提到,公民宗教一詞容易被誤解為國家崇拜,因此他在本書已經不再使用公民宗教一詞,取而代之的是,除了引述闡發托克維爾對基督新教的歷史洞見,並用一章的篇幅呈現美國多元的宗教生態,認為宗教生活可以繼續串聯個人和公共生活與提供凝聚公民社會的機制。

今日美國社會對立的試煉:我們可以從中借鏡什麼?

貝拉跟其他的作者都出身為美國白人,而他們的訪談對象也以美國中產階級白人為主,不免就會有人質疑這個研究的受訪者沒有兼顧到其他種族或社會底層,以美國白人中產階級為主的道德價值觀,是否便能成為美國主流價值的代表呢?另外,前述曾提及,該書以文化價值為社會行動導引的前提預設,經常會忽略外在的宏觀政治與經濟制度對於行動者的影響,也會漠視文化價值的權力支配與操弄,不過,貝拉在第十章已經從比較宏觀的社會變遷來略為補充這樣的不足。

回顧美國前總統川普治下並受到新冠肺炎加劇影響的美國社會,在政治意識形態、階級與種族之間的嚴重對立,以及美國移民社會本身的流動

 

推薦序 個人主義如何斲傷文明?

蕭育和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對於現代人在民主時代的精神困境,托克維爾(Alexis Tocqueville)有一個生動的比喻,人們像是被困在激流之間,眼睛卻仍緊緊盯著岸上的廢墟,渾然不覺激流正將人捲入深淵。然而,這幅聳動場景所欲傳達的迫切,現代人基本上體會甚微,畢竟與民主時代共生的精神氣質,傾向迷戀輕盈細微的事物,其對災變的想像,最驚悚者或者不過是「自我之謎」。托克維爾斷定,現代民主作為夷平特權的身分平等趨勢是不可逆的,敏銳的現代人不可能毫無所感,在二○一九年上映的《X戰警:黑鳳凰》中,困擾一眾變種人的,不再是九○年代版本中關於共同體本質、排除與含括的界線等等涉及「我們是誰」的問題,如果不再有對於共同體的基進想像,萬磁王與X教授之間的社會戰略區別也就不再有意義,鳳凰之力不受控,隱喻對「自我之謎」的災變想像,既嚴肅,卻又細小幽微。大型集體意義體系的瓦解,可以說是民主時代輕盈文明最顯著的特徵。

托克維爾的激流比喻,相當程度傳達了現代人在民主時代各方面的新煩惱。促生現代民主的革命,其行動理念是集體性與政治性的,然而現代民主所降生的後革命時代,其行動理念則完全是經濟性的個體利益導向。蘇格蘭啟蒙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早就預言在後革命的世界,只餘大量困惑茫然不知所措的個別行動者。

至於民主本身,現代人掛在嘴邊,心中所想的那個「民主」其實既不定形、也無能定向,當托克維爾聲稱民主本質上是夷平身分與階層特權的平等社會狀況時,意味著它將浸透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作風習慣、輿論,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相互理解,也就是一切托克維爾泛稱為「民德」(mores)的東西。現代民主並不存在一個巨大的根本問題,既不是古典憲制理念中多數窮人的逆襲,也不是大革命時代中對於人民主權的形式想像。民主時代的困擾紛雜又細微,其表現時而反覆無常,有時又很僵化,大部分時候推崇秀異,少數時候的輿論風暴又致力壓縮個人。現代的民主宣稱社會身分將因平等的開放,而具有無限的潛能,但對於這樣的潛能如何實現,現代人不僅全無主意,還因為忙於、滿足於應付一個個小小的隨波激流,而無力洞察深淵的即將到來。

托克維爾對其中的精神斷裂深有體悟,現代人的心靈難免是兩個世界的共存,能維持個人道德世界的自持與高貴,卻傾向迴避必須「把臉著地,雙手拱著泥」的共同世界。

讀者會在《失序的心靈》書中感受到訪談者此等精神斷裂,當然,他們不會有茫於激流的危機感,這並不出托克維爾意料之外,自滿同樣也是民主時代個體的精神特徵之一。中產階級對於生命的劇變自有一套調適方式,端賴人生階段而決定是投入工作還是回歸家庭的策略,而伴隨二十世紀企業的組織化,中產階級的形象也逐漸「經理人」化,其生命策略的特色是冰冷的工作成就與溫暖家庭價值之間的互補;而以心理治療師為典型的人格象徵,對於民主時代的個人心靈困境更為敏感,其身分策略的自信之處在於能夠平衡個人心靈不可測度「鳳凰之力」與日常生活,於是生命的終極意義終究是自我與某個不可知宇宙的和解。

失根無所依的自我是當前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的困境,而經理人與治療師的形象則是其不同的表現形式,並同樣都對個體之外的公共事務冷感。對托克維爾來說,個人主義既是與民主時代伴生的意義體系,它預設了在身分平等的社會中,個人之間並不存在本體上的連結;另一方面,個人主義也表述了「慎微平和情緒」的行為模式,個人傾向於孤立,退回自己熟悉的舒適圈。《失序的心靈》的作者貝拉(Robert Bellah)繼受了托克維爾的說法,將個人主義視為現代人理解自身、人我與世界的首要意義體系,他稱之為「第一語言」。個人主義是現代人無法擺脫的宿命,一如身分平等是不可逆的天命,要在民主時代重建貴族式階層歸屬純屬幻想,封建身分秩序不過是岸上的廢墟,托克維爾好用「陰影」的意象來比喻現代人的處境,「過去不再為未來提供光明」,於是心靈就「只能在陰影中前進」,他形容個人主義讓現代人「被永遠扔給孤獨的自身」,恐怕將「完全被禁閉在全新的內在孤寂」之中。

托克維爾固然哀嘆是否「所有時代都像我們現代這樣」,人們生活在一個「沒有互相連結的世界」。但從新大陸有別於歐洲的政治經驗中,他發現了現代人走出陰影的方法,城鎮與信仰為民主時代重建連結提供了契機,也就是貝拉稱之為「第二語言」的共和傳統與聖經傳統。在貝拉看來,美國的個人主義之所以能持續發展而不致產生惡果,主要是因為第二語言這個「更為寬宏大度道德條件的支持與控制」。

信仰讓個人主義昇華,如托克維爾所說,「偷得片刻空閒來放下塵世的小欲望與物質生活上的瞬息榮華,而踏入偉大、永恆、純潔的理想世界。」在地化的城鎮權力體制則給予公民直接參與政務、主理政事的管道,在讓公民產生歸屬感的同時,也收納並轉化了個人小小的野心與驕傲。托克維爾上一個世代的歐陸自由主義憂慮野心與驕傲會引致支配的欲望,但托克維爾則宣稱他「願意用很多小小的美德來交換這個惡習」,他並不擔憂意欲支配他人的野心與驕傲,能在身分平等的社會中掀起多大波瀾,相比之下,個人主義的精算利益與冷漠傷害要來得更大。城鎮在托克維爾眼中是一個精細的平衡,小到在滿足公民小小野心與驕傲同時能夠促成個人之間的連結,又大到讓個人能夠思考自我、家庭與工作之外的事,在日常的參與中建立個人對共同體的歸屬感。

城鎮與信仰的連結讓個體走出個人主義的自我封閉,「冷漠的心靈與分化人們的激情因而必須退回靈魂深處」,藉此,作為第二語言的共和與聖經傳統起造了世代之間的共同體意識。第一語言與第二語言,兩種意義體系的互補維持了個人主義與公共意識之間的平衡。是故,第二語言傳統的失落勢必讓個人主義的弊病浮上檯面。

讀者不妨把《失序的心靈》當作對托克維爾《民主在美國》的致敬之作。但如果托克維爾依然相信城鎮與信仰能有助於重建個人之間的連結,那麼貝拉看到的是共和與聖經傳統的失落,曾經信仰所提供的使命感能將個人與他人及社會連結,如托克維爾所說,那是個體在個人欲望與物質之外對崇高秩序的意義探索,但當前的教會組織更關注撫慰個人與心靈的創傷,實作上更像是體制化的治療師。至於如今的小鎮精神更像是失落的「記憶共同體」,只餘地方耆老緬懷,而不是成員透過參與公共事務,「在其所及範圍內的限定領域,學習如何治理社會」的一個自由的「初級學校」。但正如托克維爾所提示,城鎮之所以能挽救個人主義,不在於其自身的懷舊記憶,而是因為城鎮是「一個自由且強大的社區」,托克維爾的提示頗值得各種熱衷在地創生的事業深深反思。

托克維爾筆下的美國是由城鎮與強韌的信仰所構成的共和國,它本質上依然由個人主義式利益驅動,卻不致於在激流中被推入深淵,公民透過參與城鎮「既平和又經常」的活動,既「讓整個社會生氣勃勃,但又不擾亂社會」。結社(association)的經驗是一個教養「恰得其分的自利」(self-interest well understood),並扭轉個人主義退縮傾向的過程,起初人們是不得不參與公眾事務,後來成了一種「為他人服務的習慣與喜好」。而貝拉筆下當前的美國,或者說當前的世界,正因為「第二語言」的失落而逐漸飛地化。就個人心靈來說,飛地(enclave)意味著它只涉及生命中的一部分,特別是關於休閒與消費的私人生活部分;就社會連結來說,中產階級追求乾淨有序的社交,看似熱絡投入,實則對更包容異質社會多樣性的公共制度,教養共同的正義與文明標準全無興趣。都會化的現代人自有一套世故的話術迴避這些「政治」關切,社會連結因只納入擁有類似生活形態的人而飛地化。競爭的市場與親密的舒適圈,看似截然對立,卻是個人主義的一體兩面,功利或表現的不同型態不過是競爭與親密的不同互兌,功利的個體盼望在物質與私人生活中尋得親密的補償,而表現的個體則不免期待對生命的更完整感受能成為競爭的心理資本。

事實上「第二語言」的失落也是現實政治進程所致,現代國家的官僚治理與全球化的企業都相當程度摧毀了城鎮體制,第二語言因此失去具體的制度性依附。城鎮精神既無法自免於經濟全球化的衝擊,國家層次的政治由於無法延續社區政治的共識正當性,即便有識於公共意識的改革者,最終也只能在利益政治的層次上訴求更理性的政治審議。對於如何重新整合遁於各個飛地之間的心靈片段,貝拉提供的制度性方案依舊是托克維爾式的:適度削弱「大政府」,將集權化的政治與經濟權力下放並分散到在地的權力機制。不管讀者要如何評價貝拉提供的方案,他對於如何重建公共意識的提醒無論如何都有時代意義:理念的政治倡議不能不依附於具體制度,也不能滿足於對既有政治程序的理性化,迷信公開透明的技術政治往往對於資訊的對等與流通有過度的信心,實際上這對公共意識的重建助益有限。

正如托克維爾的《民主在美國》並非只為美國而作,《失序的心靈》所診斷的也不僅僅是美國公共生活意識的失落。比起托克維爾的時代,甚至是貝拉成書的九○年代,由於國家讓位於市場的新自由主義式治理,以及建制政黨愈來愈脫離他們曾經扎根的社群,都讓現代政治重建公共意識的願景更為艱困。

我們很難在既有的政治光譜中定位《失序的心靈》,其問題意識看似保守主義,但貝拉對於新政(The New Deal)與民權運動的成就仍屬正面評價,並且反對訴諸「價值」來重建公共意識與整合離散的心靈,無論是家庭價值、宗教價值還是男子氣慨,同樣的立場或許也適用於部分進步派的理念倡議。就像托克維爾不會緬懷岸上

貝拉 作者作品表

從澳洲打工度假到移民成功之路

Flash CS6 入門與動畫概念

2023年1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流浪地球——劉慈欣中短篇科幻小說選(第二版)

孟子選

在那開滿花的山丘,我想見到妳。

廢宅少女的追星日常:抱歉了錢錢,我的愛豆那麼好看,不買不行

大師的國學經典閱讀講堂(套書)

琹涵靜心小語套書

法拍屋投資攻略:全能法拍王吳鴻暉,無私傳授合法暴利的祕密,20年600間的實戰經驗,法拍必勝123

好好寫作,靜靜療癒:用文字和內心深度對話,練習看清自我感受,轉念讓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西班牙

紐西蘭

義大利

捷克‧匈牙利

輕鬆學好50音 日檢N1沒問題(套書)

和風平面設計:留白邏輯X元素擷取X配色訣竅,53種日式風格現學現用

完全圖解室內設計知識全書【改訂版】

跟著課綱讀歷史(套書3本)

都市裡的動物行為學:烏鴉的教科書

假裝是魚

日本人氣名店46種創意美味咖哩:新鮮食材╳不需燉煮,15分鐘美味上菜!

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