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華人史上第一本與AI圖像共創的圖文輯
在歷年臺北數位藝術節前瞻性地策展過第二自然、超機體、再轉存等里程碑大展後,如今人類世界真正迎接到AI時代的來臨。
AI超乎預期的能力,甚至逼近了人類引以為豪的藝文與創作表現。本書的起心動念,是人類不該屈服於AI,而是正向思維地與AI進行共創。
這本書裡的所有作品,都是運用作者的詩句為輸入元素,然後讓AI依此生成畫作,這是作者和AI的對話成果。作者宛若是個賽博格,AI為其增能,在Metaverse中以作者的分身來作畫,並以此詮釋其詩句。
作者從AI繪畫熱潮一開始就加入實驗,先後試過Disco Diffusion, Midjournal, Stable Difussuion, DALL E, Mega.Space. 它們各有不同特性與優缺點,但其中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它們俱皆以驚人的速度在進化。
很多人都只是嘗試採用提示詞去「命令」AI畫畫,以相當工具理性的態度去「利用」AI. 但作者關心的是新媒材本身的當代性,是否能反映個人的當下狀態,所以他摸索了一整年,試著與AI共處。作者年輕時的博論是做NLP (自然語言處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的,啃了大量語言學的著述,醉心於Noam Chomsky的Universal Grammar. 而就在這幾年裡,深度學習Transformer Model的不斷演進,讓AI對人類文字語意的理解,有了驚人的進展,諸如OpenAI ChatGPT等等. 所以作者開始以詩與AI對話,將其詩句輸入AI去生成畫作, 而一年來它「懂」作者的詩的程度,愈來愈令人驚豔。再加上原本作者的詩作就習於空間與時間的交織,充滿各種畫面感,所以他很開心找到了與AI共創的方式,作者寫詩,調整參數,讓AI理解並畫出其詩中的景緻。而這樣的「共創」,正是本書企圖紀念的一個刻度。
我們可以叫AI模仿甚至組合各種繪畫風格,但AI沒辦法創造風格。而我們每個人類卻都可以創造風格,即便畫得很醜,那也是你的風格。AI只能模仿和追隨你。繪畫風格這回事,是和人的身體息息相關的。你對自身肌理的控制與不可控制性,你生理上無形的各種慣性,形成了你的風格。那不只是心理的,更是生理的。對於缺乏身體性的AI而言,他沒辦法懂。
無論是 Rule-based 或 Data-driven 的年代,AI 都無法無中生有。它必須靠模仿和訓練,才能學會一件事情。君不見現在一堆號稱 AI 高手的年輕人,一開口就問你:請問你用什麼 Data Set?作者是正統 AI Lab 出身的,當初會研究 AI, 是因為喜歡藉由分析人類行為,來教導 AI. 但現在號稱做 AI 的,都是企圖讓 AI 來駕馭人類,這他不喜歡。人類靈光乍現的原創性,和當今 AI 的「我抄襲到讓你完全看不出來」的所謂「獨特性」,是完全不一樣的。藝術的精神,不在對象審美,而在你有沒有思維自己當下狀態的當代性。
很多人問作者AI共創的過程。基本上就是他先寫詩,再請AI讀詩後把它畫出來,所以並不是看圖說故事噢!關鍵是作者寫詩時,內心已建構編織了一份多維度的空間感,所以所謂「共創」,就是和AI合作把作者內心的畫面衍生了出來。作者只是埋下一顆種子,做為AI創作的「靈感」。在「作者已死」的概念裡,作品的詮釋原本就不是單一結果,觀者AI擁有作品的詮釋權,它可以任意揮灑,不必拘泥與鏘鏘詩句的一對一對應。在這本書裡,我們創造一個人類與AI協作的空間,我們與AI共創,而不互相取代。
作者
林豪鏘
熱愛寫詩、畫畫、追劇、看抖音、上臉書唉居。他是國立清華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目前擔任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系教授兼系主任、國科會學門複審委員、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複審委員、教育部因材網藝術領域課程主持人、數位藝術與互動設計實驗室主持人。曾擔任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創新設計學院院長、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副理事長、國科會主題研究群召集人。
在此之前,他曾先後擔任學務長、資訊長、造形藝術所所長,對於資訊科技與數位內容的整合,具有不錯的實務經驗。他目前為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理事、臺灣數位學習與內容學會監事、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理事、ISAC中華民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協會理事,曾多次在各種藝術展演擔任參展藝術家、評審、導覽專家、策展、影評人等等。
其數位藝術作品【你今天的味道是?】【意念誌】在頂尖的臺北數位藝術節與臺北數位藝術中心展出。他曾擔任頂尖期刊 ET&S (SSCI)、Sustainability (SSCI/SCI)、數位學習科技期刊 (TSSCI) Guest Editor, 數次擔任國際期刊審稿委員或編輯委員,並多次擔任學術研討會之主辦人、議程委員、會議主持人等。
1997-2004曾任教於明新科技大學,先後擔任過資管系主任、資管所所長、資工系主任、電算中心主任等職務。此外,曾於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擔任兼任教授,並曾服務於鑑榮資訊公司,負責數位學習網路評量系統之建置發展、ICPADS視覺創意總監等職務。
林豪鏘目前發表學術論文共計438篇,參與研究計畫與產學合作專案共計155件。林豪鏘經常應邀四處演講,目前總共演講次數為482次。
目錄
埋下一顆與AI共創的種子 林豪鏘
【推薦序一】不安於室 施榮華
【推薦序二】
從第二自然到賽博龐克
黃文浩
【推薦序三】衝突與啟發 袁廣鳴
【推薦序四】意境與藝境 曹筱玥
思念的巨量形構
輕描淡寫
再見
介繫詞實驗計畫
透明色
無所事事
無以名狀
所以
穿透想像的思念
安置心境的芬芳
我,以及其他
基因
風雨驟驚
適可而止
階級美學
語言學
不修邊幅
收藏
今夜,無事。
莫可名狀的幸福之感
泛音
第二天上演的情節
所以我們時常微笑
寫實的氣味
偽飾的憂
聽不見
寂寞的記憶邏輯
昨天的聲音
不該否定
華麗的暗黑之聲
溫柔的哲學
介入視域的佈局
無從界定
摩天動物園
以物觀物的自然狀態
遺落在旅程的現象學
如此預期
關於永恆的共構現象
不該煽情
無質天空的並置書寫
然後你就可以看見
喃喃自語
精密的傳說
這只是我在弱勢團體中的一種姿態罷了
一躍而起的安靜音律
呼吸的審視角度
微涼的心情
跳躍式的結局暗示
不協調的合奏投影
遇見昨天
卓越安排的不優雅文本
正向力量的微型風貌
咖啡之色
結局
已經
聽我說說
等等等等
堆疊世界
光圈
藍色
規律
價值交集不再延異的地方
年節格律的共伴語境
絢爛的記憶方式
自然書寫
耽美於雲端的書寫方式
旋律線
運鏡美學
不斷磨合的裂縫
結局
顯微觀點
序/導讀
【推薦序】
駱麗真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
蘇豐文 (國立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 臺灣資深AI研究學者) 掛名推薦
*****
不安於室
施榮華(斑馬線文庫總編輯)
你知道嗎,這世界有很多不知名的種子,在不被重視的角落,默默開成了花。我們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都曾會有不惜一切去追逐當下最執著的,想要得到的事物,它都有可能成為我們那時心中的風箏,我們奔跑著,一直向前,眼中心中望著閃光。而奉行這個教條且不斷跨越突破界線的林豪鏘老師,似乎更像是一個「不安於室」的男子。
文字或語言要傳遞的,是人的想法內容,而非文字本身的複製。誠如鏘鏘在《失眠是一種漸進式—衝突與妥協:鏘鏘AI圖像共創計畫》中所描述的,這本書裡的所有作品,都是運用他的詩句為輸入元素,然後讓AI依此生成畫作,這是他和AI的對話成果。現今時代,AI超乎預期的能力,甚至逼近了人類引以為豪的藝文與創作表現。鏘鏘早已正向思維地與AI進行共創。文字與語言本來是傳遞工具,原非美感本身。然而透過AI,因為他們很清楚需要用來表達內容,所以反而誕生了獨一無二的美感。
讀鏘鏘作品常感受到文字存在一個特殊的空間,這個空間像是未知的世界,但描述這個空間的文字或許會遺忘,那瞬間我們跳到空白,變成跟自己無關的第三人,然而透過AI圖像來加強記憶,或許我們在下一秒鐘接回自己。像是打開一個關鍵的櫃子。
鏘鏘藉由AI圖像把這些曾經存在的文字距離翻轉回來,拉慢步調觸動人性,從A點到B點的時間空間也被壓縮成凝望。雖是存在於薄薄的一張紙片,卻能承載著一座大峽谷、一座城市、一條河,一碗麻醬麵,或是一個想念的人。紙張在A點與B點之間,創造出無限的A點與B點,也在平面中打開立體空間的想像。延展進去一點,再進去一點,觸動心靈的閃亮汩汩流出來,AI圖像帶我們看到另一種啟發,好了,這就夠了。
或許,通往夢想的路上的會有一道高牆,但它只能阻擋不夠熱愛的人。鏘鏘與AI共創,同時也好像接觸到文字誕生前的虛擬時空,他闖入那個時空取材,調整參數,量化輸出,形成新的世界。他相當嫻熟於跨媒體互文的解讀與再創造。但無論他如何跨界,始終鍾情於現代詩文的創作。
從第二自然到賽博龐克
黃文浩〔臺灣數位藝術中心(DAC.TW)執行長/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我認識的林豪鏘雖是理工學者卻有一顆柔軟愛好文學的心。年輕時熱愛現代詩的創作,後來也投入數位詩的創作。二○一○年他應我之邀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舉辦的「意念誌」個展,便記錄了他數十年創作生命所積累的十二首現代詩及錄像詩,透過數位方式結合及呈現他在不同時空點的世界觀與文學觀,如今很高興他又邁入了下一個里程碑。這次林豪鏘將他的詩投入了最熱門的AI生成藝術。他把成果結集成一本畫冊:《失眠是一種漸進式—衝突與妥協:鏘鏘AI圖像共創計畫》。
我們都知道AI工具可以在幾秒內就能生成一幅作品的驚人能力,甚至被很多人認為對繪畫藝術家構成極大威脅,也讓許多人心生恐懼,如果屬於人類所獨有的藝術創造力都可能被取代,那麼人的價值還剩下什麼?
或許我們並不完全理解AI創作時的路徑,但我們或許可以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啟發。在當今數位文化幾乎主導了我們的行為與思考,可是藝術領域在面對「科技藝術」的發展時依舊經常陷入「科技」與「藝術」孰重的爭論,這種二元對立互相競爭的邏輯思維其實無助於我們面朝未來。林豪鏘以其與AI圖像共創的實驗計畫示範了在一個科技藝術作品中「科技」與「藝術」互為文本,和身為一個科技藝術家讓「科技」與「藝術」互為主體的可能。
在時代列車換軌、文化受到種種因素劇烈衝擊時,我們在創造力的拓展與實驗上不應老是陷入面對AI時只擔憂其與人類互相「競爭」與「取代」。是否找出「AI與人類彼此共處與相互激發」才是更積極的態度呢?
透過AI 藝術生成軟體輸入關鍵字或提示詞就能在短時間內生成完成度極高的圖像,對從事繪畫的藝術家的確是非常大的衝擊,但如果我們把對圖像藝術的關注放在概念的表現與情感的溝通,與「思維自己當下狀態的當代性」。而非拘泥於是否「手工生成」可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思考。畢竟「AI生成」藝術並非要取代「手工生成」藝術。
就像上個世紀攝影曾被認為對繪畫造成極大威脅,如今繪畫再次面臨挑戰,雖然處境不同但未嘗不是一個人類更深層理解自身處境的絕佳時機。林豪鏘正是以這種態度來面對AI時代的來臨,他明確點出AI缺乏身體性,「人類不該屈服於AI,而是正向思維地與AI進行共創」。他經過一年的實驗與探索,利用早期語言學的認識終於「讓AI對人類文字語意的理解,有了驚人的進展」,他也找到了與AI共創的方式,這本書即是他和AI對話的成果。林豪鏘的探索旅程多彩而有趣,他的思考耐人尋味。
衝突與啟發
袁廣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教授/藝術家)
鏘鏘本身是理工的博士,同時又是詩人,在我臺灣所認識的人當中,他是唯一一位這樣的怪咖,我想,只有一個在思想上是極其自由的人,才能悠遊在這兩種境界中。
科學需要我們的邏輯理性,詩卻又反邏輯及理性,在AI協同創作的形式下,他巧妙的結合了這兩種方式,蓄意的讓自己陷入了與機器不斷的生成對抗中,極具啟發性及創造性。
意境與藝境
曹筱玥(臺北科大元宇宙XR研發中心主任/互動設計研究所所長)
林豪鏘教授長期在資訊科學以及數位領域投注心力,亦於學生時期醉心於現代詩創作,成就卓然。
近期他將他的詩作與數位科技完美結合,在0與1之間創造出了意境與藝境,相信讀者展閱作品集定能饒有所得。
【導讀】
思念的巨量形構
所以輕拂過妳的眼蔭的藍藍的天,
那片足以誘發我們停止思索的顏色,
端於微涼的空氣,因此妳說。
輕描淡寫
他們斜向交織著
彼此的輕描淡寫
再見
於是我們再見了
再見面
然後不再說再見
介繫詞實驗計畫
的,腳步
被發現在第二天的情節裡行走。
透明色
原來那道透明色
是一種依賴
所以你一直在那裡
無所事事
「無所事事,
竟係此般不可思議的美學經驗。」
令人難以置信的傳說。
無以名狀
你我的姓名原屬虛字
握不住的方向盤
飄移的輪胎
濺起水花
所以
記憶在虧欠
那麼我就有了理由
想念
然後你就可以看見
因為放棄節奏
而形成了無比美麗的兩道剪影,
在風中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