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播不是單一理論,或者純粹學理基礎,而是一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善用傳播媒介與技巧的實用學問。不過,在實際運用過程,卻也不能忽略傳播效果所需的主要核心:內容為王。因為文化本身就是內容,就是生活,換言之,如何善用內容去影響每一個人的想法與做法,其實不是很容易。雖然目前屬於以傳播形定的資訊社會中,主流文化仍主導著大部分閱聽人的想法,但若要真能夠潛移默化,讓大部分閱聽人可以受到媒體所影響,仍然必須透過一定的傳播技巧與方法,才容易與閱聽人達成共同性,進而成功的在毫不知情情況下,達成共識,造成影響,這才是文化傳播。
本書特色
在目前以傳播形定的資訊社會中,主流文化仍主導著大部分閱聽人的想法,
但如何在潛移默化中,讓大部分閱聽人可以受到媒體所影響,
此須透過一定的傳播技巧與方法,這才是文化傳播。
作者
陳建安
1972年生,臺灣宜蘭人。
學歷
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文化大學新聞所研究所,2017年取得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博士學位。
任職經歷
閩南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閩南師範大學兩岸傳播研究中心學術副主任。〈區域與文化研究〉、〈傳播前沿〉學術期刊總編輯。
專書論文
《臺灣佛光人間:佛教出版與傳播研究》、譯著《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
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新媒體下文化傳播的定義與功能
第二章 文化傳播與宗教傳播
第一節 文化傳播對地方信仰保存的重要性初探──以臺北保安宮為例
第二節 如何透過文化傳播強化兩岸共識──以媽祖信仰為例
第三節 宗教出版品傳播效果研究初探─以臺灣佛教雜誌為例
第三章 文化傳播與文旅相關
第一節 文旅融合──從傳播共識到參與體驗
第二節 如何透過文化傳播打造漳州文旅品牌之研究
第三節 新媒介與鄉村旅遊意象關聯性研究
第四節 如何透過青年參與振興臺灣鄉土文化?──以文史導覽員為例
第四章 文化傳播與文化保存
第一節 淺談文化傳播對地方文化保存重要性──以臺灣老街再造為例
第二節 閩臺文化的保存與創新──以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為例
第三節 從場景到內容說好文化故事─以閩南文化為例
第五章 文化傳播與兩岸交流
第一節 從文化接近性到文化認同建構兩岸文化共識
第二節 體驗式交流對臺灣年輕人文化認同之影響──以閩南地區為例
第三節 重構身分認同──從經貿回歸意象感知
第六章 文化傳播與現況調查
第一節 臺灣民眾對閩南語(方言)認同與使用現況調查研究
第二節 從文化接近性詮釋臺灣青少年對閩南文化認同現況調查
序/導讀
自序
這是一本建安在近五年來所撰寫各種不同與文化傳播有關的期刊論文集結成書。當所有人再寫關於網路傳播或者新媒體時,我卻認為,雖然網路與新媒體是目前最潮、最時尚、最應景,也是當下主流的領域,但,號稱內容為王的新聞傳播領域中,內容應該從哪邊來呢?又或者哪裡才有原創的內容呢?文化,是一切生活的總稱;而媒介又是建構生活最重要的工具。所以,文化應該是被媒介所建構而成,又或者說,我們時時刻刻透過媒介在傳播、散布文化。從廣義的文化傳播來說,就是透過媒介在散布各種生活裡的主流文化、大眾文化。這個道理應該簡單易懂,但,顯少人去關注文化傳播,反倒是去關注科技所帶來的各種新鮮、便利與進步。主要的原因在於文化是被動的,是被利用的;而科技與網路是主動的,是推波助瀾的。相比之下,透過科技因素進行傳播是可以在短期內達到效果,但是正因為尋求這種短平快,卻忘了文化才是內容為王的最大依據。
傳播本身是跨領域、跨時代、跨受眾,且最接近生活與潮流的一門科學。在傳播的不同種類中,從自身(內向傳播)到大眾傳播,最後則是跨文化傳播。為何把跨文化傳播放在最後呢?因為,跨文化傳播本身就不容易進行,並且不單僅透過大眾媒介傳播,還有更多細節、方法與步驟同時並進,所以,跨文化傳播不是一種理論,更多是一種實踐、方法與模式。跨文化傳播就是文化傳播。跨文化指的是不同種族,但文化是指不同族群,不管是不同膚色的種族,或者是同膚色的族群,為何需要傳播呢?因為透過信息、符號或者意念的交換、交流,以期待建構可以相互交集的共識或者共同性。這也是為何本書是不同領域結合文化傳播所寫書的各種不同實證案例,透過這些案例來一一佐證文化傳播的強大與不易操作。
最後,文化傳播是必須融合內容、結合科技與整合傳播三合一的一種理論、一種模式。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可以是透過自媒體發聲,提高個人知名度;也可以是透過標籤化把某城市形象進行符號化;更可以透過短視頻記錄某非遺的各種美好,傳承下一代;甚至可以是在最大公約數下的文化,拉近兩岸分峙前,曾經相似且接近的那一塊。這本書的出版僅是開始,文化傳播之於我,更多在於實踐與提醒。提醒自己身為新聞傳播人,在動態的社會下,透過所學去實踐各種跨領域,去記錄各種跨領域下的各種文化傳播。
感謝對我這本書付出的各位朋友,也感謝願意看我這本書的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