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喬全集》的《小說卷》概分為長篇、中篇、短篇作品,短篇部分的收錄,始於1959年發表的〈酒徒的自述〉,終篇於2008年的〈黃賢妹情歸大地〉。李喬短篇諸作大致先刊登於各種月刊、雜誌或報紙副刊,而後裒輯為短篇小說集。目前坊間所見結集成書者,計有刊行於1965年的第一本著作《飄然曠野》,以及陸續出版《戀歌》、《晚晴》、《人的極限》、《山女---蕃仔林故事集》、《恍惚的世界》、《李喬自選集》、《心酸記》、《告密者---李喬短篇小說自選集》、《共舞》、《強力膠的故事》、《凶手》、《慈悲劍》、《李喬集》,總計14本短篇小說集。1999-2000年苗栗縣文化中心鳩合上述諸書,出版《李喬短篇小說全集》10冊及「資料彙編」附錄1冊,2000年復由聯經出版社自《李喬短篇小說全集》萃選作品,輯為《李喬短篇小說精選集》11篇。
本《小說卷‧短篇》共計10冊,主要採據前述《李喬短篇小說全集》10冊所輯錄178篇作品,復經檢索報章雜誌,扣除僅存篇目而佚失者30餘篇,共輯得新增的〈海峽的兩岸〉、〈創紀錄的人〉、〈故鄉・明月〉、〈敵人〉、〈天亮前後〉、〈山神谷探險記〉、〈難〉、〈暴力〉、〈牽手〉、〈來順伯婆事略〉、〈羅成斷指悟道〉、〈黃賢妹情歸大地〉等12篇,合而為190篇。本短篇卷依作品發表年代先後編排,並揀擇每冊重要名篇作為各冊書名:第一冊《阿妹伯》、第二冊《飄然曠野》、第三冊《故鄉・故鄉》、第四冊《山女》、第五冊《人球》、第六冊《修羅祭》、第七冊《寂寞雙簧》、第八冊《昨日水蛭》、第九冊《泰姆山記》、第十冊《來順伯婆事略》。本卷短篇小說文類界定,主要針對具有「主題情節」、「敘事結構」、「敘事觀點」、「語言文字特色」等小說基本要素,並設定全文篇幅在4萬字以下,藉以區隔長篇與中篇小說類型。
作者
李喬
本名李能棋,1934年出生於苗栗大湖。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勤於涉獵各類知識,形成作品豐富內涵,創作包括小說、詩、散文、戲劇、雜文、評論等。精擅多樣類型,講究形式變化,主張「文學志在反抗」和「臺灣主體意識」,作品已有多國語言外譯。寫作之外,另亦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及公共事務。曾獲吳三連獎、國家文藝獎、臺灣文學金典獎、行政院文化獎等。
編者簡介
李喬全集主編:黃美娥
現任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教授,另亦擔任國家藝術基金會董事、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研究中心諮詢委員等,曾任臺灣大學臺文所所長、臺灣文學學會理事長。長期從事臺灣文學研究與史料編纂,著有《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及論文百餘篇,另編有《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文學作品目錄》、《臺灣原住民族關係文學作品目錄暨選集1603-1945》、《世界中的臺灣文學》等十餘種。曾獲竹塹文學評論獎首獎、巫永福文學評論獎、國家圖書館「臺灣各大學學術資源能量風貌」文學研究專書高被引排序第一。
小說卷.短篇小說主編:陳惠齡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專任教授,曾任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現當代小說、地方學、華文文學等。曾策劃主辦「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及「2022李喬文學、文化與族群論述國際學術研討會」,並主編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著有《演繹鄉土:鄉土文學的類型與美學》、《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現代文學鑒賞與教學》等書。此外,發表相關論文數十篇,研究成果除獲科技部研究奬助外,2022年並獲得「巫永福文學評論獎」。
目錄
秋收
流轉
寂寞雙簧
孟婆湯
劉土生
一段相聲
阿完姐
心事
看戲
庚叔的遠景
醉俠
火
病情
自圓其說
阿憨妹上樹了
心酸記
果園故事
璦兒行狀
序/導讀
臺灣李喬文學協會理事長序
為臺灣而寫:李喬的文學、哲學與行動
美國在1776年宣布從英國殖民地獨立而建立「美利堅合眾國」,但過了將近一百年才開始有梭羅、霍桑、愛默生、朗菲羅等人的出現,逐漸奠立美國文學與文化的基礎。尤其是愛默生主張「美國文學脫離英國文學而獨立」,因而被尊為「美國文明之父」。由此例可見文學與國家獨立的重要關聯;文學雖是藝術,更是思想文化的載體。
在漢人渡海來臺建立家園之前,臺灣的原住民族已經在此生活了幾千年,各族群在此建立了豐富而環保、永續的文化,至今仍保留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然而,強勢的漢文化逐漸欺凌原住民文化,加上二戰後的長期高壓政治與白色恐怖,嚴重壓抑了臺灣本土文化的發展。許多文人在白色恐怖的桎梏下冒著身家危險將想法隱藏在文學作品中,以期延續臺灣文化香火。李喬老師在戒嚴的年代開始大量創作,從臺灣的歷史為出發點到臺灣意識的提升,甚至到文化臺獨論,都是他「反抗」的具體表現。
我第一次讀到李喬老師的作品是在國外留學的80年代,那時《寒夜三部曲》剛剛問世,故事背景與我小時祖父與父親輩相似,他們那一代開墾山林、以勞力汗水求取溫飽,在洪水、風災、地震等天災中拼搏,在頭家、官廳的威權下求活,我一位叔公就像《寒夜三部曲》中的明基一樣,被徵調到南洋沒能回來而成為家族長年的陰影。李老師為我上兩代的臺灣人留下歷史的紀錄,也開啟後人對臺灣這塊土地的認同,清楚界定自己的立足點與將來努力的方向。
1993年我回國之後,就積極參與社會民主運動,雖然當時已經解嚴,刑法100條也被廢止,但是所有媒體仍然掌握在黨、政、軍手上。我和幾位同仁一起投入民主電臺,成立寶島新聲廣播電臺、寶島客家電臺、新客家廣播電臺、望春風電臺等,一時各家爭鳴,成為打破媒體壟斷的焦點。當時一股遠自苗栗的支持的力量就是李喬老師與張秋台校長,他們把地下電臺的水準提升到遠遠超過官方電臺的水平。李喬老師也將他的新作《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帶到電臺來發表,這是他第一次自己發行的大作。李老師在節目中分享了他田野調查遇到的點點滴滴,尤其是二二八受難家屬、朋友的見證,引起了聽眾極大的迴響。而過去30年來,我和李老師一路從地下民主電臺到地上電臺、公共電視、客家電視,在社會文化、政治改造的路途上成為革命的夥伴。
李老師著作的廣度與深度不是一般作家能及,從蕃仔林周邊故事可以了解他對土地、大自然的情感與細膩人性。他在史料與田野調查上下極大工夫,造就他比史書還精采、具體的歷史小說。他對心理分析的興趣,則充分表現在十冊的短篇小說上。李老師喜歡嘗試新的寫作型式,所以被好友鄭清文譽為「愛走鋼索的文學家」!他所關心的對象從山村小民、歷史人物到販夫走卒、士農工商、底層人物及上層人物,無論是人性、心理、宗教、歷史各種層面,李老師始終以「反抗哲學」一以貫之,並以「反抗就是愛」作為總結。他喜歡和我等科學家討論科學,從天體星球的運行而歸納出作用力與反作用(反抗)力的平衡,從生命體生存與自我療癒、從原子結構中電子與質子的平衡作用力,得到「反抗」的證據,甚至在平行時空、黑洞與暗物質上尋找答案。他是一位「志在反抗的文學家」。
在諸多反抗的志業中,以「人」、「中央」、「天子」為中心的中華文化是李老師極力挑戰的對象,取而代之的是以「生態」、「大地」、「自然」為中心的思維。從臺灣大地出發,他以「大地之母(大自然)」的信仰來反抗「大一統的中華文化」,他在報章雜誌勤耕文化論述,甚至受邀在日本《發言者》雜誌發表系列專欄。然而,米壽之年的李老師自認在臺灣意識的耕耘不夠,「臺灣人」還在未成熟的階段,甚至還比不上「落地生根」的新加坡人,我輩自當繼續努力!
李老師的反抗哲學不只是理論,他是主張行動的人,他認為只有想法而沒有行動是一種懦弱,所以他積極投入社會與政治運動,他到處演講希望傳播反抗的理念,希望改變社會。他也誓言「從反抗自己」著手,對抗自己的貪婪與懦弱。他了解媒體對社會的影響力,所以積極投入廣播與電視節目製作。我曾經參與公視《文學過家:說演劇場》的製作,李老師能說善演,對每一本小說加上他的詮釋與眉批,讓該劇成為臺灣電視上的經典。李老師在客家電視《圓桌武士》等節目主持令人佩服。但李老師也有不如意之時,他諸多影視化的作品中,例如《告密者》結尾最關鍵的一段,主角將自己密告給上級的情節被刪掉,以致未能彰顯其作品核心!又如,《情歸大地》的劇本被拍成電影《1895》,事後李老師送我一本他的原著劇本,題上「還我清白」以表失落。尤有甚者,《藍彩霞的春天》中雛妓搏命「反抗」的故事被改編成音樂劇,該展演文本卻一味呈現妓女「溫柔婉約的一面」,真是慘不忍睹!為了防範憾事再發生,我們在2018年成立「臺灣李喬文學協會」,其中任務之一就在於協助整理李老師作品,盼能有助詮釋深意。而在協會成立的時候,李老師還曾公開表達說:「在這個文學很多泥濘、水澤的路上,我願意當這個路上墊腳的磚頭,讓後來者從我的身上踏過去,往前走。」這是李老師對後人的殷殷期盼!
三年多來,本協會積極籌備「李喬館」與《李喬全集》的編輯出版。我們在苗栗公館成立了「山泉水文學基地」,這地方位於「石圍牆」,正是《寒夜三部曲》中長工彭阿強一家因頭家的田被洪水沖走、而不得不冒險深入蕃仔林開墾的起點。基地有寬廣草地、蒼翠樹木、繽紛花朵和淺淺池塘,一樓有咖啡廳、會議室,二樓有寬敞的展示與表演空間,非常符合李老師《草木恩情》與《游行飛三友記》的理念。這地方取名「山泉水文學基地」,是因為李老師童年時的小名叫做「泉水」,而他晚年自稱「山泉水」,宛如山上涓涓清澈供人清洗、解渴的泉水。
在《李喬全集》方面,我們獲得客委會的支持,邀請到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黃美娥教授擔任主編,客家與臺文界先進曾貴海、陳萬益、李永熾、李瑞騰、鄭邦鎮、范文芳和李舒中等人擔任諮詢顧問,遠景出版社負責行銷與執行編輯。分卷主編則包括楊翠、陳惠齡、蔣淑貞、黃惠禎、劉慧真、唐毓麗、明田川聰士等學者,還有李舒琴、李舒亭兩位也一同協助。同時為了讓更多人未來能接續李喬文學研究的薪火,我們也特別邀請多位年輕的助理教授、博士生、碩士生參與助編與兼任助理的工作,齊力完成這部多達45冊的《李喬全集》,讓後人對李喬老師的思想、想法與他的「反抗哲學」有進一步認識。此後,臺灣李喬文學協會也計劃轉型為「文教基金會」以利永續經營,將李老師的「反抗哲學」發揚光大。
在此特向李喬老師致敬,也感謝各界的支持與編輯團隊、同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