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穎老師專文推薦
★王浩威、呂旭亞、鄧惠文、蘇絢慧等心理師齊聲推薦
★日本銷售超過150萬冊
被譽為「日本的榮格」、
深受村上春樹與吉本芭娜娜特別推崇、
日本國寶級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
以榮格心理學解析格林童話,
帶領讀者探索潛意識的世界,
直視我們靈魂深處,認識人性裡真實的自我
⊙為什麼童話故事裡的反派角色大部分是女性?
⊙為什麼總是會出現雙數「二」的人物安排?
⊙為什麼總是要有謎題給大家猜?
⊙主角為什麼要被斬首後再復活?
⊙為什麼總有一個不可以打開的秘密房間?
本書作者河合隼雄為日本第一位學成歸來的榮格派心理分析師,於日本建立起榮格派心理療法,除擔任過日本臨床心理醫師學會會長外,並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日本文化廳廳長等要職。知名作家村上春樹曾特別尊崇河合先生,為在「我過去所遇到的人中,讓我感覺『真正有深度』的少數人之一。」
河合隼雄在本書以10篇格林童話為架構,搭配日本與世界各地其他的童話故事,從榮格心理學的分析角度,加以解讀,帶領讀者探索潛意識的世界,認識自我。
{童話故事呈現出人類心理的深奧與微妙}
看似怪誕荒謬的童話故事裡,在角色互動中所隱藏的細節,充滿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議題,例如:生與死、親與子、父性與母性、男人與女人……這些都暗藏著我們潛意識的運作。
{母性擁有溫柔與可怕的兩面性}
不論是〈糖果屋〉裡自私的後母、〈睡美人〉中報復心重的仙女,還是可怕的〈特魯德夫人〉,顯示內在的母性既有生育的正面,也有吞噬一切致死的負面。
{愛拚不一定才會贏,而是坦然接受命運}
〈三個懶人〉要說的是,廢柴也有出頭天!
勤勞苦拚或許可以獲得成功,但人生苦短,活著有時就要懂得坦然順服於自己的命運。不去想自己該為了什麼而活,這「無為」的思想,看似無用,實則保持了某種程度的穩定性。
{無法抵擋的慾望}
〈忠實的約翰〉揭穿了人類「不允許得到的、就更拼命想得到」的心理。
{所謂的活著,就是讓自己個體化}
遇到難以判斷的選擇問題,〈三根羽毛〉要說的是,先不要急著做選擇,讓自己置身於兩者的糾葛之中,坦然面對,最適合的第三個選項就會出現在眼前。
{感情關係裡的陰影介入}
〈謎題〉裡的公主出招,王子則見招拆招──
對男性而言,女性是謎;對女性來說,男性也是謎。當兩個人因這樣的不可理解而感到焦慮、憤怒時,就會轉移到陰影的關係。
{童話為人類內心世界的表露}
透過童話故事來思考人的生存方式,我們會看到:
‧個人的成長經常是死亡與重生的輪迴
‧所謂的人生,無論再怎樣換句話說,本來就十分駭人
‧沒有伴隨危險的創造,是不可能存在的
‧物質性過度保護的背後,往往潛藏著愛的欠缺
‧沒有任何武裝的好奇心,只會領人走向沉淪的道路
‧人心本來就是由許多的自相矛盾構築而成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騙子
‧人會傾向讓相反的事物相互補足彼此的欠缺,來塑造出一個整體性
透過以心理學深入剖析童話的方式,讀者可以跳脫童話的幻想框架,從本書一窺人類自我實現的過程,進而思考自己的人生,包括家庭關係、對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接納自己。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于玥|諮商心理師
王浩威|台灣榮格發展小組召集人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林晴晴|書適圈《母性與野性》講師
紀金慶|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海苔熊|Podcaster
陳宏儒|諮商心理師、臉書榮格讀書會創建者、台灣沙遊治療學會永久會員
張義平(幽樹)|諮商心理師、對話式催眠創始人
鄧惠文|榮格治療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共同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在諮商實務的現場我發現許多個案難以涵容對於父母的憤怒,作者透過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解析我們內在那些複雜的情感,讓人們透過這些故事接納與覺察,相信這本書的再版能夠為更多人帶來深刻的啟發。——諮商心理師于玥
河合隼雄先生簡直是魔法師!他從童話故事窺探生命的真實,輕巧地訴說著:「那些吞噬人的力量都將化為成長的養料。」——書適圈《母性與野性》講師林晴晴
這本是我的啟蒙書之一,不只可以陪你找回童年,也可以帶你一起看見內心深處的光明與黑暗面。——Podcaster 海苔熊
本書依個體化歷程安排章節順序,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貼近自己生命階段的故事與榮格心理學概念,進而更認識自己。——陳宏儒諮商心理師,臉書榮格讀書會創建者,台灣沙遊治療學會永久會員
童話分析不僅是揭露人類心靈素材的學問,更能直接觸碰到潛意識的豐沛情感,河合隼雄是名精熟童話的嚮導,若我們能跟隨他的步伐,絕對能從內在世界裡滿載而歸!——諮商心理師、對話式催眠創始人張義平(幽樹)
到底是小孩喜歡『聽』童話,還是大人喜歡『說』童話呢?顯然,說的大人還未聽懂,才一再說給自己聽,因為潛意識知道再光怪陸離的童話亦不是胡說的。——諮商心理師、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 蘇俊濠
作者
河合隼雄(Hayao Kawai,1928-2007)
1928年生於兵庫縣。
京都大學理學院畢,臨床心理學家。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譽教授。
自瑞士榮格學院留學歸國後,於日本建立起榮格派心理療法。
譯者簡介
林仁惠
專職日文筆譯。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東吳大學日研所碩士。
譯有《一眼看穿怎麼溝通》(方智)、《戰火摧毀不了的童真》(木馬文化)等書。
目錄
推薦文
前言
第一章 靈魂的故事
1 宿有靈魂的童話
2 潛意識的世界
3 童話的誕生
4 「心靈的比較解剖學」
第二章 何謂大母神──特魯德夫人
1 無意隱瞞死亡與恐怖的現實
2 母親的溫柔與可怕
3 淪為好奇心犧牲品的女孩
4 無法否定的自然法則
5 不可窺看、不可說出口的真實
6 迫臨人生的「火焰」
第三章 脫離母親的精神獨立──漢賽爾與葛麗特(糖果屋)
1 各色各樣脫離母親的方式
2 當孩子一旦看清父母的陰影
3 靈魂之「鳥」
4 「糖果屋」的孩子們
5 西洋的弒母,東洋的盲母
6 母親意象與孩子的人格
第四章 懶惰孕育出創造──三個懶人
1 因為懶所以成功?!
2 潛意識的願望
3 「無用之用」的教導
4 病態的退化,創造性的退化
5 「懶惰」的另一面
第五章 陰影的自覺──兩兄弟
1 真實與謊言
2 陰影──任誰都會有黑暗面
3 「二」的心理學探究
4 為了重生而死
5 另一個「我」
第六章 青春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玫瑰公主(睡美人)
1 沉睡與甦醒
2 關於「變身」
3 「惡」之必要
4 命運的輕重
5 心靈成長的試煉
6 「時期」已滿
第七章 騙子的作用──忠實的約翰
1 不可窺看的房間
2 「畫像妻」的誘惑
3 住在心中的騙子
4 自異界歸來
5 石化後的救贖
第八章 關於父性原理──金鳥
1 父性的角色
2 缺點與弱點的有利作用
3 有價值的「選擇」
4 這到底是為何而做的「工作」?
5 自我與自性
第九章 男性心中的女性──謎題
1 「謎題」的真面目
2 男性心理與阿尼瑪
3 出謎與解謎的構造
4 謎題糾纏於男女關係之中的原因
第十章 女性心中的男性──鶇嘴國王
1 父親對女兒抱持的隱蔽願望
2 阿尼姆斯改變了女性
3 女性精神的祕密
4 阿尼姆斯的化身──「奧丁」
5 有價值的再婚
第十一章 自我實現的人生──三根羽毛
1 在「抵達自性之路」的入口處
2 「地下世界」的遭遇
3 自我實現的三項課題
4 真實就在「第三條路」
5 所謂「活著」,就是讓自己個體化
序/導讀
序
我從小就很喜歡童話。ARS 所出版的《日本兒童文庫》,收錄了各式各樣的童話集,著實讓我看得入迷。由於當時的書不多,而這些故事總是令我一讀再讀,讀到都能倒背如流了。如今想來,童話在我的人格塑造上可說有極大的影響。
我傾心於歐洲童話,期待這一生能有一次機會,親眼見到那如故事中所描述的、有王子與公主登場的城堡,但卻也深知這般期待不大可能實現。然而,人生變化難以捉摸,一九六二年,我前往瑞士的榮格學院(C.G. Jung-Institut)留學,因此得以見到成為童話舞台的城堡及森林。
不僅如此,榮格學院當時正盛行童話相關的研究,甚至有幸聽到榮格愛徒,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講課。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所開的課,在榮格學院相當受歡迎,我也深陷其中。閱讀童話,雖然教人感受到一股不可思議的魅力,卻很難說明它究竟好在哪裡。透過她的解析,童話的意義猶如快刀斬亂麻般令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切身體會到人心的奧妙與深度。
憑著對童話的熱愛,我獲得了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的肯定,取得好成績,也盡己所能地反覆閱讀日本童話,使思考更具深度。我於一九六五年自瑞士學成歸國,在童話研究上,尤其在心理學的領域裡,卻容易被視為怪人,很難不受注目。因此,我只能將所學的一點一滴地融入授課中,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
就在我開始認為,該方面的研究意外獲得充分理解之際,接到了來自福音館書店的委託,希望我在雜誌《兒童館》上連載有關童話的心理學解析。於是,我從一九七五年五月起,執筆撰寫了整整一年分的連載,本書便是集結連載文章而成的。
我抱持著能有更多人得以理解榮格派對於童話之想法的期望來撰寫,所以選用了眾所皆知、情節易懂的格林童話作為主要的文本素材。在此,由衷感謝矢川澄子小姐特地為我挑選出的童話重新翻譯。
我的解析多半是出自瑪麗- 路薏絲.馮.法蘭茲的論點,將這般「現學現賣」的東西出書成冊,自己也覺得怪不好意思的。話雖如此,當我在最近出刊的《飛行教室》第四十八期(一九九三年十一月發行)中,看到受人尊敬的童話研究大家──小澤俊夫針對本書所寫的評語:「河合細細咀嚼馮‧法蘭茲的理論後所提出的內容,就像山姥(日本傳說的山中鬼婆)吞下苧麻,卻拉出錦緞一樣,非常具有刺激性。」總算鬆了一口氣。或許是因為我試著加入了與日本童話的比較,所以稍微脫離了「現學現賣」的範疇吧。
童話的研究後來逐漸盛行,如今在書店架上已經可看見不少童話相關的書籍。本書自發行以來,廣受讀者支持,現在將更進一步以文庫本的形式出刊,讓更多人有機會閱讀。我認為,這是非常合時宜的作法,欣然同意出版。
再者,當今的時代,對於起自家庭關係,終至自己人生的想法及接納方式,都有極大的障礙。本書透過童話來思考人的生存方式,並在某程度上,依序顯示了自我實現的過程;因此,在跳脫童話來思考自己人生這方面也極具意義。
有一則非洲的故事是這樣的,故事是惡作劇之神阿南西(Anansi)從天神那裡得到的禮物,他用計謀抓到了胡蜂、蟒蛇、與花豹,作為交換,天神將故事送給了他,從此人類的世界就變得精彩,也多了許多歡聲笑語。
為什麼偏偏是令人頭痛的惡作劇之神為世界帶來了娛樂與歡笑呢?因為那些溢出常軌的「惡」才具備我們需要的那種創造性,能夠更新、能夠完善,能夠打破原先太過緊繃的束縛。
這麼說來,故事就是天神的恩賜,也是我們用以抵禦苦難的法寶。
童話可以說是最精粹、最原始的一種故事類型。因為具備這樣的特性,它具有無與倫比的感染力,能穿透到不同世代與不同文化的心靈。
任何人在閱讀童話時都會獲得啟發,而生病或者遇到某些困難的人也常會自動興起想要創造故事的願望。換言之,人類的心裡似乎擁有某種傾向,能夠去述說和完成各種故事。而這些故事,無疑地都具有某種共同的元素。
這些元素具有「原型」的特質,一種先於個人而存在的原型經驗。這些原型就是千萬年來人類情感經驗的結晶。
天神將它送給了我們,讓它補償我們有所偏失的心靈。在說與聽之間,那些最能符應我們心靈古老結構的元素被留了下來,一次又一次地喚醒說者與聽者潛意識裡頭的情感與智慧。
在那裡頭,有某種偉大的事物在發生,每個爸媽肯定都從孩子的眼神裡看過吧?他們是天生的傾聽者,也會絕佳的故事創造者。但很可惜,長大之後,我們就漸漸地失去了這種能力。
不少大人甚至會鄙視這些童話故事,覺得它們莫名其妙、結局荒誕、或者太過驚悚、與違背教育目的。對他們來說,故事必須經過某種人為的設計,必須符合某種倫理或教育的價值。
這樣的觀點甚囂塵上,令人遺憾。因為他們低估了孩子,也低估了孩子所承繼的偉大心靈。在那裡頭,心靈遵循著對立相生的原則。如果我們只想讓孩子見到生,那麼他們未來就會逃避死。從而無法真正地與幼稚的自己道別,做到真正的獨立。
如果我們只想讓孩子感受愛,那麼他們就會否認內在的恨,把它視為令人恐懼的情感,並投射給他人,從而讓自己的人格與思想變得膚淺。
榮格心理學真正看見了童話的價值,理解了情感教育的目的。還請讀者不要畏懼童話裡頭那些看似「惡」的東西,不論那是在讚揚偷竊、說謊、或偷懶,它們其實都是人性重拾完整所必須,我們若不認真面對它,就得等它帶著昂貴的成本找上門。
河合隼雄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榮格分析師,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其他歐美派的童話分析不同,這本書不僅析論了歐洲童話,也補充了大量的日本童話做對照。歐洲與日本的心靈同中有異,當中反映的是不同文化圈的心靈面貌。
期許有一天,我們也能有一本分析在地傳說與童話的故事集,我們也可以藉由它看見我們自己,發掘屬於我們的美好。
這本書曾經深深地啟迪了我,毫無疑問地,它也會啟迪每個翻開這本書的你。現在,跟著作者一起讀故事,一起走進童話的底層,那個屬於你我的心靈世界!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