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自利也沒關係,
你還是可以成為一個「好人」。
德國版《人慈》!享譽國際的行為經濟學權威重磅巨著!
榮獲誠品、博客來雙選書!入圍德國年度「商業圖書獎」!
德國Amazon年度「社會科學和心理類叢書」TOP10!
這個世上沒有純潔無瑕的善意,
因為每個善行的背後,
都會考量「代價」與「效益」。
如果你能救人一命,但會損失100元,你會選擇放棄金錢嗎?
大多數人都會同意,小小的代價就能幫助別人,何樂而不為?
但如果代價變得更高呢?你願意為了他人犧牲到什麼程度?
你,覺得自己是個好人嗎?是什麼,讓你願意做善事呢?
人為了生存,不得不顧及他人,做善事可以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接納,許多人相信只要多做好事,就會得到神明的福報,或是將來可以上天堂。但如果,你做的善事,沒有人會看到,也無法獲得任何回報,你還會願意做嗎?
研究顯示,在有他人觀看的情況下,有70%的人願意行善,但若沒有人看到,只有48%的人願意。若傷害他人就可以獲得金錢,不犧牲他人就只能空手而回。如果需要露臉,選擇犧牲他人的僅有54%,若不會曝光的話,卻有高達72%的人會優先考量自身利益,人性是自私的。
但儘管如此,德國權威行為經濟學家阿曼.法爾克認為,善意依舊能為我們自己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當你更加了解人性,洞悉每個善行背後的底層邏輯,就能與他人創造正向的互惠,給自己迎來更大的機會,創造更佳的經濟成長和社會和諧,正因為知道「人人為己」,所以才能「理解共榮」。
《善行》是一部格局恢弘的巨作,作者用深厚的學養,以科學方式來探討最深層的人性主題,這本書宛如霧霾中透出的陽光,讓你重新照亮自己的信念,並對他人產生更深的同理心,從而找到人生中前行的方向。
名人推薦
德國Amazon、Thalia書店讀者直逼★★★★★好評盛讚!
專家學者、各界名人一致強力推薦!
【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 專文導讀!
【人氣知識平臺】公民不下課
【「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法羽律師事務所所長】許峰源
【《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蔡宇哲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鐘穎
●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各界一致強力推薦】
一本能夠從本質上改變人心的好書!――德國國家廣播電臺
行為經濟學的指南,書中包含了足以改善全世界的明確論證。――法蘭克福廣訊報
這本書堪稱重要的思想食糧,可以讓人批判自我的行為,努力改正錯誤,並明確提醒人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做出改變!――德國《克朗報》
行為經濟學家阿曼.法爾克教授以大量實證來支持他的論點,書中的見解足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和所面對的道德困境。――德國《日報》
或許行為經濟學家阿曼.法爾克教授的許多發現可能令人感到不舒服,但卻能使我們認識自己、做出改變,並踢開影響我們行為的絆腳石。法爾克教授的論證值得一讀:了解什麼原因阻礙了我們的行為,思考它是否得體或正確,這是改變行為的首要關鍵,也是最終目的。――德國社會經濟銀行
阿曼.法爾克教授展示了人類得以更加樂觀向善的科學實證及理由,這就是這本書充滿話題性的原因,我們有義務讓更多人看到這本書,並做出改變。――德國《迴聲報》
作者
阿曼.法爾克 Armin Falk
蘇黎世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波昂大學經濟學教授、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同時也是「行為經濟學與不平等研究所」負責人、「實驗經濟研究實驗室」主任、「勞動經濟研究所」項目主任、「德國經濟研究所」研究教授。
法爾克教授是享譽全球的德國經濟學權威,他的研究涵蓋了行為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及神經經濟學等三大面向,並同時橫跨社會心理學、人類行為學、遺傳學和神經科學等社會科學領域,探究的核心主題聚焦在人類的「行為經濟偏好」與「勞動力市場心理」。
此外他更是獲獎無數,2004年獲頒慕尼黑大學經濟研究中心「公共經濟學獎」;2006年獲頒勞資關係協會「傑出學者獎」;2007年獲選歐洲經濟學會會士;2008年獲頒德國社會政策學會「戈森獎」;2009年獲頒德國「萊布尼茲獎」(相當於德國的「諾貝爾獎」),並獲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0年榮獲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2011年獲頒歐盟經濟學最高榮譽「葉留揚森獎」,可說是當代德國「行為經濟學」研究的第一人。
譯者
姬健梅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寂寞終站》、《守門員的焦慮》、《我願意為妳朗讀》、《卡夫卡日記》、《隱性偏見》、《長襪皮皮》等。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道德vs.自利:根本的目標衝突
第二章 形象問題: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旁人又怎麼看待我們?
第三章 如果作決定的是直覺:情緒、嫉妒和其他感受
第四章 你怎麼對我,我就怎麼對你:互惠與合作
第五章 為什麼是我?在組織裡和市場上的責任分散
第六章 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第七章 我們能做些什麼?
致 謝
註 釋
序/導讀
【導讀】
寫給血肉之軀的道德行動手冊
哲學雞蛋糕腦闆/朱家安
現代人對道德的思考挺混亂的。一方面,在討論什麼事情正確什麼事情錯誤時,有些人會說「道德沒有標準答案」或者「你有你的道德,我有我的道德」。另一方面,這些人也可能同時認為社會的道德正在走下坡,因為年輕人不讀書只看抖音,還搞同性戀。然後,他們可能又對於某些事情算是道德上的重大惡行挺有共識,例如隨機殺人,但同時對如何才能減少這類行為缺乏科學上的理解,因此反對對隨機殺人者做精神鑑定和研究,並且要求國家盡快使用目前已知對打擊重大犯罪幾乎沒有幫助的方式去把犯人處理掉:死刑。
前面描述的那些想法如此支離破碎、前後衝突,顯示許多現代人缺乏討論道德的哲學工具,和理解道德所需的心理學知識。缺乏哲學工具,讓他們容易接受天真的道德虛無主義或相對主義,並且對自己的道德立場缺乏反思,成為會主張某些道德立場,但其實沒有能力討論道德的人。缺乏心理學知識,讓他們不知道自己其實沒有能力判斷什麼會影響道德行為,因此傾向於照著自己的直覺去對別人進行道德指教,並促使社會用其實無效的方式去促進道德。人們會支持死刑,並傾向於以為嚴刑峻法總是能嚇阻犯罪,並不是因為這些做法真的有效,而是因為我們復仇心態過於強烈,影響了道德判斷。
雖然有些人會說「道德沒有標準答案」,講得好像道德無法討論一樣,但實際上你沒辦法逃避,因為人跟人要共同生活,就必須做道德討論和道德決策。或許不存在符應於客觀道德事實的道德真理,但人至少可以有道德共識。要對道德有共識並且可以操作執行,我們得對道德的心理層次有所了解。
人為何為善或為惡?哪些條件會真的有影響?《善行》針對現代人處境給了相當充分的說明,讀了這本書,你會更了解人對自己的善良程度通常有哪些錯估、如何設計環境避免人為惡,以及最重要的:阻止人為惡的道德責任系統,是如何在現代資本主義市場遭到稀釋。
我們都在無意識地計算道德
關於如何思考道德,《善行》從心理學提供了許多有用概念,其中一個是「道德帳」:我們通常不會真的為自己的善惡行徑列預算、控管總量,但實際的表現卻相差不遠,剛做了善事的人,更傾向於不繼續做善事,甚至可能更容易行些小惡,就像這些事情可以計算、相抵一樣。有些心理學家發現,在情人節前後,專門用來配對出軌的網站流量最大;另一些實驗則發現,若你剛剛才拒絕為了小利益而說謊,接下來為了慈善而捐獻的動機就會下降。
「道德帳」值得我們掌握,因為那讓你看得見更多影響你行為的因素,就像打開另一隻眼睛,知道環境對你做了些什麼。書中另一方向相同,然而格局更大的洞見,在於指出現代社會市場對道德的影響。
市場讓人忘卻責任
近兩百年來,人類社會市場化的程度越來越高,意味著花錢能買到的東西越來越多。空間上,過去無法買到地球另一端的水果,現在買得到了;服務類型上,過去無法買到一日情人的陪伴和長照看護,現在買得到了。
市場讓人的生活更便利,你只需要想辦法賺錢,幾乎所有其他東西都可以用錢換到。但這種便利是有代價的。本書另一重要之處,在於很有說服力地說明了市場為什麼會帶來糟糕的後果。簡單說,市場分散責任,關掉了人的罪惡感,並且釋放集體迷思,讓人低估社會的道德標準,並進入惡的循環。
有些心理學實驗,讓人選擇要不要付出小小犧牲,來作出更公平決策。實驗顯示,若親自作選擇,多數人都願意為了公平犧牲,但如果有「代理人」,一切就不同了。若玩家可以委任代理人替自己作決定,而代理人之間又會互相競爭,來替自己的「顧客」爭取利益,那最終會勝出、爭取到「生意」的往往不是願意為了公平犧牲利益的代理人,而是為了利益去犧牲公平的。
為什麼我們親自作的決定傾向於公平,但對於代理人的選擇傾向於利益?訣竅在於「責任分散」:對你來說,壞事不是你做的,是你的代理人做的;對你的代理人來說,你在知道他會怎麼做的情況下委任於他,顯然你也得負一份責任。可能你跟你的代理人都沒那麼壞,若親自去作決定,都願意犧牲利益來維持公平,但當你委任他,一加一小於零,你們會一起做出壞事情。
僅因為有人替自己做壞事,我們就給過,這種事情有多頻繁呢?理論上,這可能發生在每個市場交易當中。就在你把雞蛋和巧克力放到購物籃,拎著去結帳的時候。要是你自己養雞、自己種可可,你大概不會虐待雞和自己的助手來增加產值,但若雞舍和可可樹遠在天邊,你只需要選擇架上產品,而買貴了又感覺很蠢,那就是完全另一回事了。人在意道德,但市場會引誘你不去在意價格和品質之外的因素。
用「道德工程」改變社會
追求更好的社會,《善行》相當務實,要讓人有道德,我們得知道人在什麼情況下會做出道德的行為,展現更好的一面。《善行》不強調道德的說服,而是強調某種「道德工程」:改變環境設計來改變人的行為。「道德工程」看起來不把人當人看,不跟你講道理,但你之所以有動機維持道德,這也不是講道理來的,而是演化來的。
人類演化而來的另一特性在於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當我們處於受到信任的環境,我們就會成為值得信任的人,反之亦然。這讓「道德工程」更有道理,給定恰當的環境,我們有機會彼此增強,成為更好的人。
二十世紀末,許多道德哲學家的關懷範圍覆蓋到心理學,也是因為人的道德表現和心理狀態息息相關。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裡,海德特(Jonathan Haidt)研究演化而來的「道德感官」如何讓我們落到不同政治陣營;在《從噁心到同理》裡,納思邦(Martha Nussbaum)討論「噁心感」如何在受現代社會環境扭曲,成為歧視的一部分;在《厭女的資格》裡,曼恩(Kate Manne)讓我們看見厭女行動如何有情緒上的基礎。
在道德展現上,人不是純粹理性的靈魂,而是受到血清素和多巴胺影響的血肉之軀,光是肚子餓都能讓法官量刑更重,光是膚色不同都能削減你的同理心。我們得掌握這些,才有機會成為更好的人,而《善行》幫助我們踏出第一步。
試閱
道歉
想在自己和別人面前顯得無可指責,這個願望還在另一種情況下對此書的核心問題起了重要作用。這使我們猶豫著不願承認錯誤,不願意去向我們對不起的人道歉。「我做錯了,請原諒。」「我很抱歉。」這幾句話我們往往很難說出口,即使我們很清楚自己做了糟糕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思考了很久,尤其是因為一聲道歉能帶來這麼多好處─不只是對對方,而也是對我們自己。
道歉能創造真正的奇蹟,道歉能療癒被不當行為毀掉或威脅到的人際關係,能化解情緒緊張,有助於化解衝突,讓自己擺脫過去犯下的錯誤,克服羞慚和愧疚的感覺,而且道了歉,受到損害的一方才能夠原諒。這不僅對做錯事的人有好處,讓他能坦然面對自己的錯誤,更重要的是,道歉有助於讓受到損害的人擺脫受害者的角色,不再糾結於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之前所發生的事不再能定義受害者,讓他可以有機會重新開始。
道歉能夠解除情緒上的緊張,並且有助於重建由於不公正行為而可能受損的人際關係,這不僅在朋友和熟人圈裡能發揮作用,在經濟關係上亦然。我以前的博士生約翰尼斯.阿貝勒(Johannes Abeler)以購物網站eBay上的交易為例所做的一項研究就證明了這一點。為了這項研究,一家每月交易量大約一萬次的公司願意對顧客的負面評價作出不同的回應,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不同的反應是否會影響顧客收回負評的意願。研究者選出了三種不同形式的回應:一封正式的道歉函,一個金錢上的小小補償(二.五歐元),和一個稍微大一點的金錢補償(五歐元)。在道歉函中,公司坦白承認犯了錯誤,對此感到遺憾,並且請求顧客原諒。在這三種回應中,該公司都表示希望顧客能收回負評。
在收到道歉函的顧客中,有45%收回了他們的負評,是收到金錢賠償(這至少也隱含了道歉的意味)的顧客的兩倍,也就是說:道歉的力量勝過了金錢。
既然道歉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我們經常沒有勇氣去道歉呢?我再三思考這個問題,而我認為關鍵就在於自我形象和外在形象。這些話很難說出口:我犯了一個錯誤,為此感到後悔,並且請求原諒。道歉等於主動承認自己不是個好人,同時直接打擊了「我是個好人」這個幻覺。在某種程度上,主動摧毀正面的自我形象和前文中所描述的情況正好相反,亦即假裝沒看見、迴避和壓抑。這意味著徹底打破正面的自我感知和自我呈現,這是在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明顯違反了想要擁有一貫良好之自我形象的願望。
但微妙之處在於:正因為道歉給道歉者造成成本,道歉才有效果,並且在受害者身上達到了道歉的目的。因為我們的溝通只有在對溝通者造成成本時才值得信賴(這是個體經濟學的一個卓見)。這也是為什麼只有誠實、由衷、完整的道歉才能產生正面的效果。隨口說說的Sorry根本沒有用,而且效果正好相反,言不由衷的道歉只代表了一種虛假的認錯,只遮掩了不想為其不當行為負責的意圖,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在政治界經常可以聽到:「如果給你這種感覺,我很抱歉。」這種「道歉」把責任推在對方身上,推給了對方的反應。
例如,我們不能用「我們很遺憾,如果我們的發言引發了負面的感受」來為種族歧視的話語道歉,不管對方有什麼反應,種族歧視的話語就是種族歧視的話語,而我們必須為了這番話而道歉。道歉要有效果,前提永遠是承認錯誤、感到抱歉、請求原諒。這對自我形象而言是三次打擊,但這是唯一的辦法。
渴望得到讚賞也會使人犯下道德錯誤
人想要被喜愛,也想要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尊重、稱讚和認可,想要得到認可有助於我們去行善,如同前文中所述,但是想要得到認可是否也可能產生相反的效果呢?有沒有可能,正好是我們對於正面自我形象的追求導致了在道德上可議的行為?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我們以何種方式贏得良好的自我形象,毫無疑問,道德上無可挑剔的行為很重要,但是自我形象能夠只縮限為道德上無可挑剔的行為嗎?我們的形象是否就只取決於我們的行為與道德觀相符?還是說,還有其他的動機也起了作用,例如想要在自己的工作上出類拔萃,不管是身為科學家、記者、政治人物還是經理人?我們不也想要在自己投身的領域被視為真正的專家嗎?不也會因為自認為完成了某件偉大而值得佩服的事而沾沾自喜嗎?當然。但是,如果想要把工作做好這個願望和道德有所牴觸的話該怎麼辦?如果雄心壯志和虛榮心誘使我們去做道德上可議之事?
也許你曾經思考過,在內心最深處驅動科學家的是什麼?他們夢想著什麼?他們殷切希望的是什麼?他們的願望往往是想要做出偉大的發現:一個能夠改變世界的偉大主意,不管是戰勝一種疾病,促進和平和繁榮,深入了解複雜的社會法則或物理法則,或單純只是使人類更了解自己。
想像這樣一位研究者:年輕、受過良好訓練、充滿雄心壯志。美國的格羅夫斯中將(Leslie R. Groves)在一九四二年向這位研究者提出了一個他無法拒絕的提議:領導有史以來最龐大的聯合研究計畫,坐擁人類史上最高額的研究經費,聚集了最頂尖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化學家和工程師,為了創造出前所未聞的東西:原子彈。那想必很誘人,能向自己和世人證明人類的才智。因此,羅伯特.奧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同意了,後來和數百名熱情的傑出研究者共同完成了一件技術上的傑作(他們稱之為「小玩意」〔Gadget〕)。之後的故事就是歷史了,在「艾諾拉.蓋」(Enola Gay)號轟炸機按下發射鈕之後,名為「小男孩」(little boy)的原子彈造成了數十萬名孩童和父母被殺死或受到輻射,那是人造的地獄。
在原子彈被投擲到廣島和長崎之後大約四十年,羅伯特.利夫頓(Robert Lifton)和葛瑞格.米歇爾(Greg Mitchell)訪問了當年參與「曼哈頓計畫」的工作人員,發現有許多人罹患了心理疾病。那些研究人員尤其認為在長崎投擲鈽彈是不正當的,引發了道德衝突,導致了憂鬱、內疚、恐怖和震驚。當他們被問到參與研發這個威力巨大的炸彈的動機,他們表示是因為他們想要創造出某種偉大的東西,能夠參與有史以來最重大的發明,這吸引了他們參與這項工作。例如,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理察.費曼(Richard Feynman)就曾針對「曼哈頓計畫」表示:「……我們懷著好的理由開始,然後就努力工作,以達成某件偉大的事,那是一種喜悅,是一種熱情。而你就不再去思考了,就這麼簡單。」澳洲物理學家奧利芬特(Sir Mark Oliphant)也說過類似的話。他說,在戰爭中他從研究人員身上了解到:「如果研究工作令一個人感到興奮,那麼他就會去研究所有的東西」,他又說:「讓醫生去研究化學武器,讓物理學家去研究核子武器」一點也不難。而奧本海默自己是怎麼說的呢?「如果你面前有個『在技術上誘人』(technically sweet)的東西,你就會動手去做。」
舉這個例子的重點並不在於去詆毀「曼哈頓計畫」的工作人員不道德,這個複雜問題的政治評價有許多層次,而且已有許多文獻記載,重點在於指出,想要製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不同的嘗試之間有著潛在的衝突。一方面想要擁有正面的道德認同,另一方面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想要大放異彩,想要出類拔萃、既聰明又成功。英國哲學家邊沁(Jeremy Bentham)27就已經觀察到:認為自己「有能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能夠帶給我們喜悅。在他列出的十四種快樂當中,他稱之為「技藝的快樂」(Pleasure of Skill),指的是確知自己具有能力達成某件事。經濟學家阿爾弗雷德.馬歇爾(Alfred Marshall)28將之簡稱為「求勝動機」(mastery motive)。就其本身而言,希望自己合乎道德和想要出類拔萃這兩個動機都是人類行為的重要驅動力,可是,如果這兩種動機起了衝突,這會對道德產生什麼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