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源於互惠──
若不能造福世界,將迅速邁向破產。
12個章節,如同一場商業歷史之旅,
他們不僅創造了財富,更留下了不朽的遺產
▎史蒂芬.吉拉德(Stephen Girard)
──法裔美國商人,為美國最成功、最富有的企業家之一。
我不看重財富。對勞動的熱愛是我的「救命大錨」。
我做的事自己會忘記,但在忘記的同時,我很快樂。
十四歲時在一艘商船上當服務員,並很快成為一艘船的共有人。他組建了一支貿易船隊,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之後投身房地產、保險和金融業。西元1812年美英戰爭期間,他承購大部分政府戰爭債券,避免了一場金融危機。法國大革命期間,他向法國的難民提供幫助。費城遭受黃熱病的襲擊時,他不僅熱心幫助、照顧病人,還努力清理、改進疫情中的惡劣環境。他將數百萬美元捐給費城,建立了針對窮人的吉拉德學院。
▎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Mayer A.Rothschild)
──赫赫有名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財團的創始人。
要獲得巨大的財富,需要過人的膽量、外加千倍的小心;
然而,獲得財富之後,需要比獲得財富多出十倍的智慧,才能把它守住。
在十九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邁爾自幼就相當聰明.父母將其送到猶太宗教學校學習,希望他長大後當一名拉比。但邁爾對此興趣不大,父母去世後,他便棄學經商。起初做古董與古錢幣的生意,同時也兼兌換錢幣。由於他的精明能幹,並依靠當地有權勢的威廉伯爵,生意越做越興旺。後來。他不僅經營棉製品、菸酒,還開始涉足銀行業,成為法蘭克福城的首富。
▎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
──蘇格蘭裔美國工業家與慈善家,靠鋼鐵工業聚積了大量財富,並為公共福利捐款數百萬美元。
我祝賀那些貧窮的年輕人,
他們與生俱來即獲得了那個古老而可敬的「學位」,
這將促使他們致力於艱苦的勞動之中。
西元1848年,十三歲的卡內基和貧困潦倒的家人,一起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剛開始時,他在賓夕法尼亞鐵路擔任電報員;內戰期間,升職為美國鐵路與電報協會的督辦。之後,他將精力集中於鋼鐵業,並建立一個鋼鐵王國。到二十世紀初,他工廠裡的鋼鐵產量比全英國的都多。退休後,他成為一名超級慈善家,將大部分財產捐贈出來,用於建造圖書館,並建立多個基金會及教育、研究機構。
本書特色
本書精選了12位從工業革命時期到近代的商業領袖,透過豐富的文獻資料及精彩的故事,深入剖析大人物的生平、成就,讀者可以藉此了解到不同時代的經濟、政治和社會背景。本書不僅是歷史愛好者的寶典,也是商學生、經濟學者的必讀之作。
作者
阿爾伯特‧哈伯德(Elbert Hubbard, 1856-1915)
美國作家、出版商、藝術家和哲學家。工藝美術運動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譯者簡介
胡彧
資深撰稿人。編譯有:《理財從概念開始》、《家庭財務管理入門》、《奧里森‧馬登論「沉默之罪」》、《非暴力教育》、《人人都能活到100歲》、《英國伊頓公學校長愛德華‧利特爾頓論「教師」》等多部外國圖書。
目錄
出版者言
第一章 勞勃.歐文
第二章 詹姆斯.奧利弗
第三章 史蒂芬.吉拉德
第四章 邁爾.阿姆謝爾.羅斯柴爾德
第五章 菲力浦.D.阿木爾
第六章 約翰.J.阿斯特
第七章 彼得.庫珀
第八章 安德魯.卡內基
第九章 喬治.皮博迪
第十章 A.T.斯圖爾特
第十一章 H.H.羅傑斯
第十二章 詹姆斯.傑羅姆.希爾
序/導讀
出版者言
阿爾伯特.哈伯德已經去世,或許我們應該說,他順著他那偉大的小旅程走向了來世。然而他的智慧已在這個時代扎根、成長,永遠鮮活,為後人銘記。
為了使今天這些阿爾伯特.哈伯德的經典之作能夠面世,我們已準備了十四年。從1894年,《拜訪世界名人之旅》(Little Journeys to the Homes of the Great)這套叢書開始寫作起,這十四年來的每個月,我們都把這些令人景仰的文字奉獻給世界,從無間斷。這些珍寶般的文字已被奉為經典,並將永世流傳。累積下來,共有一百八十篇,帶領我們造訪那些變革了時代、創造了帝國甚至打下文明烙印的人類傑出者。透過哈伯德,這些不朽的豐功偉績和燦爛思想展示在我們面前,並且將在未來世紀中不斷迴響。
普魯塔克(Plutarch)曾為希臘與羅馬名人作傳,寫下了四十六部作品,哈伯德的系列作品同樣是關於偉人們,在這個領域,他們倆都取得了無人能及的成就。這些偉大的作品,在現代文明第一縷曙光出現在地平線之前,就已奉獻給了世人。普魯塔克用一個微小的瞬間、一個簡單的詞語,或是一個無傷大雅的俏皮話,就揭示了他筆下傳主的功過是非,古典著作中沒有哪一本可以如此穿越時空,來到我們身邊,也沒有哪一本給予世界領袖人物如此重大的影響。誰能夠數清楚,有多少傳記是以這樣的方式開頭:「在他年輕時,我們的主人公總是閱讀普魯塔克的《希臘羅馬名人傳》……」愛默生曾說:「所有的歷史都很容易被分解為一些勇敢堅定、熱誠認真的人物的傳記。」他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想到了普魯塔克的傳記──它塑造了二十世紀這些偉人。
普魯塔克生活在聖保羅時期,他記載了早期的希臘人與羅馬人。兩千年後,哈伯德出現了,他的作品宛如一座直通古雅典的橋梁,把伯里克里斯(Pericles)的黃金時代與愛迪生的美國時代連接起來。他運用他的生花妙筆,造訪了諸多已逝的大師,並激發出如泉湧般的靈感。
休.查莫斯曾經評論道,若他要做一本關於美國的藍皮書,他可能會把阿爾伯特.哈伯德的著作表印刷出來即可。無論我們是否贊同這個權威的觀點,但這位不朽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與任何其他美國作家相比,他那枝奇妙的筆,確實激勵了更多的出類拔萃的心靈。優秀的作家研究揣摩哈伯德的風格技巧:無數人在疲憊的工作之餘,打開他的書,尋覓智慧的火花。說實在的,此君揮舞著他的筆,如同天使揮舞著神杖。
他不僅作為一名作家顯示出讓我們讚嘆景仰的才華,在其他領域也非常出色。他一手創立的羅伊克洛夫特連鎖店,反映了美國最有能力、最敏銳的商人所能達到的成就與聲望。整個行業都將看到,哈伯德身為創立者,為羅伊克洛夫特帶來了高度原則性與系統性,從而具備了強大的實用性。這不僅能從書籍印刷中體現,更能從他傾注了心血的平臺上體現。在此,我敢說,身為一位公共演說家,他比其他同行吸引了更多的聽眾,鼓舞了更多的人。有人曾驚訝地問,這個非凡的人,從哪裡得到這麼多靈感,來完成他偉大的著作?這裡面沒有祕密。它源自他對那些卓越前人的崇敬與追隨。並且,和普魯塔克一樣,這些小傳記是作者的一樁個人收益,是他對激發出這些作品的高尚情操與靈感的一個總結。
隨著哈伯德令人悲傷的去世,東奧若拉區宣布《腓力斯人》雜誌停刊。哈伯德已經離去,踏上了長長的旅程,也許他也需要他的《腓力斯人》伴隨他同行。再說,還有誰能接過他的筆呢?這種告別,也算晚輩對長輩最好的紀念吧。
同樣的熱忱,也促使了羅伊克洛夫特成員發行了《拜訪世界名人之旅》的紀念版。再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貼切地表達他們對這位創立者的追思,因為這套書對他的智慧成型,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如果他能回眸一看的話,必會為此點頭稱許。若需要建一座紀念館的話,不妨讓這套書造福人類吧,他一定會非常樂意與我們分享,因為,正是同樣的歷程,激發了他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