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報》暢銷書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人氣爆棚課程
正統課綱上不會教、現實世界關鍵時刻極度需要的軟實力
幽默是正經事
也是史丹佛卓越教學獎得主及年度MBA教授的熱門課程
傳統的企業界有一種迷思:你必須時時刻刻嚴正以待,才能獲得認真對待。但研究顯示,事實不然,幽默也是因應正經議題的強大工具。研究指出,幽默讓人看起來更能幹、更有自信,而且有效強化人際關係、釋放創意,並在遇到挫折時,讓人越挫越勇。
高階管理者都知道這個祕密:98%的人比較喜歡有幽默感的員工,84%的人認為有幽默感的員工比較稱職。儘管這麼多人知道幽默威力無窮,卻很少人知道如何善用這股力量。因此,職場上很少看到幽默大行其道,那也影響了大家的工作績效、人際關係與健康。
這正是本書作者艾克與拜格多納斯在史丹佛大學商學院開設《幽默是正經事》(Humor: Serious Business)這堂熱門課程的原因。他們在課堂上幫助全球最有抱負與衝勁的商業人士,把輕鬆、幽默融入組織與生活中。在本書,兩位作者引用行為科學家、全球頂尖喜劇演員、卓越商業領袖的見解,說明幽默如何運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多多善用這帖妙方。
從高人氣脫口秀和喜劇現場、白宮辦公室開會實況、美國國務卿與俄國外長的政治角力場合,以及蘋果、Google和皮克斯的辦公室,再到巴菲特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兩位作者透過精彩、有趣的實例,介紹了幽默的技巧和應用。
•讓事情有趣的關鍵是什麼?如何從生活中挖掘素材?
•如何運用幽默,給人留下深刻的好印象?
•如何運用幽默四兩撥千金?
•如何運用幽默說服與激勵他人?
•如何運用幽默培養輕鬆又有創意的文化?
•還有,了解幽默也有灰色地帶,如何巧妙拿捏幽默的分寸?萬一逾越分界時,又該如何圓場?
美國總統艾森豪曾說:「幽默感是領導力、人際互動、完成任務的必備要件。」如果連天生不大風趣的艾森豪,都認為幽默感是贏得戰爭、修建公路、提防軍工複合體的必要條件了,說正經的,你也該考慮學會更加善用幽默感了。
名人推薦
開心推薦
林明仁|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艾瑞克・施密特 Eric Schmidt|Google(Alphabet)前執行長與執行董事
提姆・布朗Tim Brown|全球創新設計公司IDEO董事長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逆思維》作者、華頓商學院教授
丹尼爾・品克 Daniel H. Pink|《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蘇珊・坎恩 Susan Cain|《安靜,就是力量》作者
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哈芬登郵報》聯合創辦人、Thrive Global執行長
奇普・希思 Chip Heath|《你可以改變別人》、《關鍵時刻》作者
「幽默力就是你的超能力。本書兩位作者從幽默如何在大腦運作開始,解析、培養、拿捏、應用,一步步帶領大家進入幽默的世界。我可以很有自信地說:溫暖加幽默,絕對是正向領導的重要元素。」——林明仁,台大經濟系特聘教授
「我常吃足了苦頭才明白,想讓別人看重我,最好的辦法就是別把自己看得太重。我的團隊以一派輕鬆的態度來處理問題時,最為得心應手,那需要同時抱著謙遜與樂觀的心態,而且要彼此互信互賴。此外,這樣做也比較有趣,就像這本書一樣!」——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Google(Alphabet)前執行長與執行董事
「商業是嚴肅的,世界也是嚴肅的,特別是現在。這表示我們更需要這本書分享的概念和技巧,不僅是因為輕鬆和幽默有助於減輕嚴峻時刻的壓力,也因為它們幫助我們在最需要的時刻展現人性。」——提姆・布朗(Tim Brown),IDEO董事長、《設計思考改造世界》(Change by Design)的作者
「在破壞幽默的已知方法,最常見的方法是以『研究』、『分析』、『教授』起頭,偏偏這本書就囊括了這些字眼。幸好,這本書讀起來趣味橫生,並教你一些令人發笑的新方法。」——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紐約時報》暢銷書《逆思維》(Think Again)、《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Originals)和《給予》(Give and Take)的作者,以及TED播客《WorkLife》的主持人
「幽默感很神奇,它可以讓恐懼與傲慢消失,並以創意與韌性取而代之。本書是善用這股神奇力量來領導及行善的終極指南,融合了科學、策略與逗趣的手法,令人拍案叫絕、大開眼界。」——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紐約時報》暢銷書《什麼時候是好時候》(When)與《動機,單純的力量》(Drive)的作者
「幽默是一種社交勇氣,運用得宜時,可以產生脫胎換骨的效果。這本書提供我們一套工具,讓我們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熟練地展現幽默。」——蘇珊・坎恩(Susan Cain),《紐約時報》暢銷書《安靜,就是力量》(Quiet)的作者
「在這本令人大開眼界、重要又有趣的書中,艾克與拜格多納斯用科學來解釋,幽默在職場與生活中如何幫忙抒解壓力、焦慮與倦怠。這本書將讓你了解幽默並獲得深刻的見解。」——雅莉安娜・哈芬登(Arianna Huffington),《哈芬登郵報》的聯合創辦人及Thrive Global的執行長
「如果你認為職場上每個人多笑一點可以讓職場變得更好,這本書就是你的終極指南。」——奇普・希思(Chip Heath),《紐約時報》暢銷書《關鍵時刻》(The Power of Moments)、《你可以改變別人》(Switch)的作者
「這是一本幽默風趣又精彩的好書,探討如何巧妙地展現幽默。我之所以這麼說,絕對不是因為作者在書中說我機靈、風趣、才華洋溢,反正你買就對了!」——喜劇演員莎拉・古柏(Sarah Cooper),《這樣開會,最聰明!》(100 Tricks to Appear Smart in Meetings)的作者
「我一直把幽默視為在Spanx工作的祕密武器。作者以科學的方法證明幽默的重要,並顯示那是與客戶培養關係及培養企業文化的妙方。這本書將幫助每位樂於接納歡笑威力的人。」——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ly),Spanx公司的創辦人兼執行長
「令人大開眼界、捧腹大笑,絕對原創,這本書將會改變你對職場、世界、生活的看法。」——萊斯莉・布洛潔(Leslie Blodgett),礦物彩妝公司bareMinerals的創辦人兼前執行長
「如果這本書和布萊德・彼特(Brad Pitt)一起走進酒吧,但我只能選一個,我會把這本書帶回家。」——南希・盧布林(Nancy Lublin),危機簡訊熱線(Crisis Text Line)與DoSomething.org的前執行長
「艾克與拜格多納斯為這個非凡的時刻,寫了一本非凡的書。很久以前我就知道,當嚴肅的事情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若要培養信任及領導他人,以輕鬆的方式來表達謙遜、樂觀與信心,更能獲得他人的認真對待。」——喬爾・彼得森(Joel Peterson),捷藍航空(JetBlue Airways)董事長
「這是一本犀利、直率又逗趣的好書,把喜劇界的知識轉化為商業界切實可用的工具。」——安・利柏拉(Anne Libera),第二城喜劇團(The Second City)的喜劇研究總監
「這本書很新奇、深刻又有趣。我知道『實證』這兩個字不會讓人哄堂大笑,但艾克與拜格多納斯為幽默的藝術與應用,提出了一些令人信服的科學證據。」——凱利・李奧納德(Kelly Leonard),第二城喜劇團的執行副總裁
作者
珍妮佛・艾克 Jennifer Aaker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泛大西洋(General Atlantic)講座教授、行為科學家,也是研究使命與意義如何塑造個人選擇,以及科技如何對人類福祉與公司成長產生正面影響的權威專家。她的研究成果廣泛發表在各大科學期刊上,也散見於《經濟學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大西洋月刊》、《科學》等報章雜誌。艾克曾榮獲傑出科學成就獎、史丹佛卓越教學獎及年度MBA教授等殊榮,但她覺得1980年代初期贏得一場舞蹈大賽也是一大個人成就。合著有《蜻蜓效應》(The Dragonfly Effect)。
娜歐米.拜格多納斯 Naomi Bagdonas
史丹佛大學商學院講師,也是高管教練。她為《財星》百大企業的領導團隊、董事會、合夥人主持互動會議,也指導高階管理者與名人如何在大型商業或政治場合、國際論壇,以及諸如《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今日秀》(Today)等節目上亮相。拜格多納斯曾在加州的脫口秀俱樂部「正直公民大隊劇院」(Upright Citizens Brigade Theatre)受過正式訓練,也在舊金山的縣立監獄教過即興表演。她持續領養的幾隻小狗認為,她是個容易受騙上當又有很多寵物零食的人。
humorseriously.com
譯者
洪慧芳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管理碩士,曾任職於西門子電訊及花旗銀行,現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
目錄
推薦序 幽默力就是你的超能力 林明仁
推薦序 幽默使我們更有人性 艾德・卡特莫爾 Ed Catmull
前言 重力與浮力
第1章 幽默懸崖
第2章 大腦的幽默運作
第3章 搞笑解析
第4章 發揮幽默感
第5章 以幽默領導
第6章 打造幽默的文化
第7章 拿捏幽默的分寸
第7.5章 為什麼幽默是人生的祕密武器
結語
後記 與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對話
幽默風格小測驗
注釋
序/導讀
推薦序
幽默使我們更有人性
艾德・卡特莫爾 Ed Catmull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創辦人之一
我們來談談幽默吧!但首先,我們先來談談故事。
典型的故事分成三幕,大致上是這樣運作的:第一幕告訴觀眾,問題是什麼,以及為什麼他們應該關心。第二幕是一切都出了問題,而且非常非常嚴重。第三幕,與現實人生截然不同,一切問題都解決了。然而,結局如何,就像現實人生一樣,總是出人意表。
在皮克斯(Pixar)製作的電影中,我們尋找那些有意義的故事,那些能夠引起共鳴的故事,那些從我們的集體經驗中浮現的故事,那些闡述歡樂與人生哲理、冒險與心碎的故事。他不只是一隻老鼠,而是一隻勇敢的小老鼠,還抱著成為世界一流大廚的遠大夢想。
我們發現,在基本的情感面上,與觀眾產生共鳴的最好方法,是以幽默感來傳達故事的意義。
事實上,在欠缺幽默感下,很難傳達更深的意義,因為一切會顯得太直接、太明顯,毫無說服力,彷彿在說教。沒人想聽一個戴著廚師帽的老鼠說教。
幽默不是開玩笑或隨口說說。想要引起共鳴,人物本身應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幽默感。那些在電影的敘事或角色的寓意中創造出幽默的空間與結構,才是真正為觀眾創造意義的東西。
人生也應當如此。
我們都希望人生有意義。然而,有時工作與生活太認真、太辛苦了,使人感到庸俗,備感壓力。偶爾發揮一點幽默感,不僅可以助興,消除一板一眼的嚴肅感,也可以讓意義浮現出來。與同事、夥伴、家人、朋友相處時,任何出乎意料的時刻,都可能讓事情產生變化,使人保持警覺。那些出乎意料的時刻,就像艱辛的時刻一樣,決定你們的關係。在美好時光所培養的默契與關係,在局勢轉趨艱難時,更顯得彌足珍貴。
這不僅適用於個人,也適用於組織的領導者。
皮克斯打從創立以來,就面臨許多問題,而且都是困難、嚴重的問題,例如:資金問題、文化問題、失去優秀成員等等。在這些時刻,我發現,我以領導者的身分說什麼都不重要,那些話大家聽聽就算了,大家在意的是我如何因應。我必須承認失敗,並採取行動以展現真正的價值。
帶著健康的幽默感這樣做——以理智的視角、同理心與隨之衍生的人性——這是因應意外狀況及適應新現實的要件。言語無關緊要,重要的是行為與態度。
幽默感使我們更有人性,讓人深深產生共鳴與力量。發揮幽默感並不是輕忽正經事,那表示你即使面對嚴肅的事情,依然可以淡定地繼續前進。
皮克斯動畫裡的優秀主角在第三幕中就是這樣做,他們調適、改變、解決問題。在我們的電影裡,他們是秉持著幽默這樣做,有時也會添加些許的嗆辣成分。
在嚴肅的工作中穿插輕鬆的幽默——我們就是從這裡找到意義。
祝開卷有得!
試閱
前言
重力與浮力
2016年10月的一個涼爽秋夜,十位行為科學家與講師一起站在芝加哥的一個舞台上。我們這群來自史丹佛、哈佛、哥倫比亞、賓州大學的人,可以(也可能真的會)在睡夢中講授人類認知、人工智慧、人類福祉、全球財富分配、協商、決策等主題。
但那天我們同台不是為了講課(或睡覺)。
我們是去那裡演搞笑短劇。
學者就像商務人士一樣,不是以幽默風趣著稱(也不是以魅力、搞笑或可愛著稱……我們都知道。)但我們十人齊聚在這個全球著名的喜劇劇場與培訓中心「第二城喜劇團」(The Second City),展開為期兩天的幽默高峰會,因為目前為止的研究清楚顯示:幽默對人類的心理與行為有深遠的影響。我們相信,這個新興領域可能成為商業領域中的一大競爭優勢。我們是說真的,沒蓋你。
那兩天,我們討論了這個領域做過的研究,並且集思廣益可能定義我們未來研究的新領域。我們探討的問題五花八門,從廣泛又崇高的問題(例如:幽默如何影響權力、信任、創意),到策略性的問題(例如:如何編笑話),無所不包。此外,我們也扔出一個假想的紫球,大喊一些無意義的發語詞;總之,就是假科學之名,亂喊一通。
第二城喜劇團的喜劇專家安・利柏拉(Anne Libera)和凱利・李奧納德(Kelly Leonard),為我們上了幽默技巧的速成課。他們訓練過脫口秀主持人史蒂芬・柯貝爾(Stephen Colbert)、演員史提夫・卡爾(Steve Carell),以及一些不叫「史提夫」的藝人,像蒂娜・費(Tina Fey)、克里斯・雷德(Chris Redd)、茱莉・路易絲-卓佛(Julia Louis-Dreyfus)。這門課程最後是在一場精彩的搞笑短劇中達到高潮。
那次幽默高峰會開啟了一場持續多年的探索,證實了那天讓我們一起同台演出的假設:從研究的角度來看,幽默是正經事。而且,當今的職場大多不大懂得利用這項法寶。
對有些人來說,這是因為他們對幽默的優點有根本的誤解:以為「重力」(gravity,也有「嚴肅」的意思)與「浮力」(levity,也有「輕鬆」的意思)是互相衝突的,但研究顯示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不那麼嚴肅拘謹時,反而可以抒解那些阻礙嚴肅工作的壓力,與同事培養更有意義的關係,敞開心胸去接納更創新的解決方案。
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至少直覺上知道幽默有一些效果,但是要他們發揮幽默感時,很少人知道該怎麼做。
這是個嚴重的問題。不知道怎麼發揮幽默感,除了擺著一大堆好處不用以外,對下列各方面也有可怕的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因為職場正在扼殺我們)、人際關係(因為人際關係是讓人幸福快樂的最大動力,偏偏我們卻變得越來越疏離)、團隊與公司(因為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競爭越來越辛苦。)我們甚至覺得,有些人老是擺著一張臭臉,就是因為不懂得發揮幽默感。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想改變這種現狀,以學術界所知最誘人的方式——行為科學(外加多位搞笑演員與商業領導者的幫忙)——來說明幽默對職涯、事業、生活的效益。在本書中,你會學到為什麼幽默的威力如此強大,為什麼大家沒有充分利用;最重要的是,你要如何善用這項法寶。
沒錯,我們說的就是「你」——親愛的讀者,亦即這本書的主角。
不過,關於你,我們就暫時先談到這裡。
關於我們
過去五年間,我們成天沉浸在幽默的研究中:珍妮佛・艾克(Jennifer Aaker)是行為科學家及史丹佛大學的講座教授,專門研究意義與目的如何塑造個人的選擇。娜歐米・拜格多納斯(Naomi Bagdonas)是專門培訓領導者與名人的高管教練,過去十年間,同時跨足企業策略與喜劇表演這兩個領域。
我們一起在史丹佛大學商學院開了一門課程,課程名稱是「幽默是正經事」(Humor: Serious Business)。在那門課程中,我們指導一些全球最有抱負、最聰明、最活潑的商業人士,如何運用輕鬆幽默來改變未來的組織與生活。我們的MBA學生修這門「幽默課」所拿到的學分,跟他們修「管理會計」與「金融交易策略」的學分一樣。
很妙吧,但這也是正經事。
當初,我們是怎麼會想要開這門課的呢?對娜歐米來說,這一切是源自一位客戶某天不經意提到:
「娜歐米,我絕對可以猜出妳每週五晚上做什麼。」
邦妮是聘請娜歐米來當顧問的人,聽她說出這種話挺奇怪的。但是,邦妮與娜歐米相處三個月以來,兩人越來越熟。娜歐米是擔任策略顧問,負責監督那個幫邦妮的組織重新界定客戶體驗的團隊。那項專案的步調很緊湊,娜歐米與邦妮合作三個月以來,已經共事數百個小時了。
邦妮很真誠地描述娜歐米週五晚上是怎麼過的。她說,她想像娜歐米住在一間掛著風景畫、養了貓、牆壁漆成灰色的公寓裡,「熨著下週要穿的襯衫」。娜歐米請她多講一些,她猜那隻貓叫「凱特」(Cat,也就是「貓」的意思。)
真糗!
剎那間,邦妮彷彿舉起一面鏡子,照著專業的娜歐米,卻顯現出狼狽的真相:一個在工作上精明幹練的人,但完全失去了使她成為「真我」的快樂與性格。
更重要的是,邦妮的想像,確實與真相差距不遠。娜歐米一直過著「雙面」的生活——不是「白天上班、夜夜笙歌」的那種雙面生活,而是工作上的同事都不知道娜歐米利用晚上的時間鑽研及表演喜劇,而她那些搞笑的朋友也不知道她白天為《財星》50大客戶提供諮詢服務。多年來,她小心翼翼地把這兩個世界分隔開來,畢竟兩邊看起來沒有「通用的技能」。
但仔細觀察後,娜歐米發現幽默在喜劇之外,其實擁有不可思議的威力——幽默幫助她塑造最有意義的友誼、化解緊張時刻、激發新觀點與同理心、說服他人採取行動,以及強化韌性,尤其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還可以使事情變得更有趣。
自從那次被邦妮看穿後,娜歐米開始以行動證明,她可以在辦公室獲得更多樂趣,把幽默感變成職場上的法寶,而且她也可以幫客戶做到那樣。
珍妮佛可沒有時間搞那些東西。
對她來說,幽默從來不是重點。當然,她很愛笑(這麼說彷彿她是什麼怪人似的),但是她對研究、寫作、完成任務更感興趣。
不過,2010年,與先生合著《蜻蜓效應》(The Dragonfly Effect)後,她徹底改觀了。那本書談論故事與社群可以在世界上推動正向的改變,出版後第一年,她與史丹佛大學的學生組織「100K Cheeks」合作,運用那本書所傳授的工具來實現一項目標:吸引10萬以上的人到美國國家骨髓資料庫註冊。
那時,她認識了阿米特・古普塔(Amit Gupta),那是她合作的十七名患者之一。阿米特診斷出罹患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但他在國家骨髓捐贈計劃(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中,找不到完美的配對者。所以,他和朋友竭盡所能地尋找南亞人,說服他們到骨髓捐贈銀行註冊。
儘管阿米特陷入人生中最陰暗的時刻,但珍妮佛看到他——以及他的朋友、家人與同事——設法把輕鬆與幽默融入他號召的活動細節中。
在阿米特的網站上,訪客可以看到他穿著一件傻里傻氣的紅色T恤,臉上掛著一樣傻里傻氣的笑容。「捐贈骨髓的流程與捐血相似,不會痛,但很無聊。」他以輕鬆的口吻在Twitter及Tumblr上發布尋找骨髓捐贈者的訊息。他辦了一場居家型的骨髓檢測活動,並開玩笑說,賓客應該「自帶南亞身分」(BYOSA: bring your own South Asian)。他也在紐約市的時髦酒吧裡舉辦「檢測派對」。他甚至與DoSomething.org合作,號召搞笑演員來參與這項活動,例如:與阿茲・安薩里(Aziz Ansari)及「星爵」克里斯・普瑞特(Chris Pratt)合作輕鬆(但感人)的公益廣告,呼籲學生「give a spit about cancer」(為癌捐口水)。
結果這招真的奏效了。2012年1月20日,阿米特找到一位完美的配對者。
阿米特面對死亡逼近的同時,也培養了輕鬆面對生死挑戰的心態。這使得他及周遭的每個人在鼓勵大家註冊時,更有動力、更機靈,也獲得更多的成果。看到阿米特堅持不懈、努力號召活動,最終戰勝了致命疾病後,珍妮佛意識到,幽默能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驅動人心。
* * *
這些經驗使我們兩個意識到,我們嚴重低估了幽默轉變工作及生活的潛力,因此開始深入研究這兩個領域。
娜歐米更深入鑽研喜劇,她搬到洛杉磯,師從她的喜劇偶像,並在脫口秀俱樂部「正直公民大隊劇院」(Upright Citizens Brigade Theatre)接受訓練,同時把喜劇原理融入她指導的高管課程中。
珍妮佛則是轉向研究,尤其是研究幽默的行為科學,了解幽默如何影響人們的動機、決策、情緒、身體健康,以及如何利用幽默在世界上擴大影響力,同時開懷大笑(但不至於給人詭異的感覺。)
不過,真正神奇的事(就像大衛魔術把自由女神變不見那麼神奇),是發生在我們把各自的世界結合起來的時候。
我們是在2014年結識的,當時珍妮佛邀請娜歐米到她開的「故事的力量」(Power of Story)課程擔任客座講師,談一個完全無關的主題:如何有效地把故事與資料融合在一起。
娜歐米講課時,珍妮佛驚訝地看到,學生一邊學習神經化學大腦系統與因素分析,一邊笑得歇斯底里。
這個現象值得再說一遍:他們一邊學習神經科學與統計方法,一邊開懷大笑。更重要的是,珍妮佛注意到,學生整個學期持續應用娜歐米傳授的概念,而且在上完課八週後,依然清楚記得那些概念。
學期結束後,我們打電話交流。那次通話從簡單的授課回顧,變成熱情地探索一些促使我們寫這本書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幽默的行為科學與喜劇原理結合起來,並以一種有利商務的方式來應用,那會是什麼樣子?那樣做,會不會使得人際關係變得更深厚,讓人在工作上變得更加得心應手、更快樂,從本質上轉變公司、甚至轉變世界?
於是,我們開始削尖筆桿,振筆直書。我們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回答上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