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自己的成長
 
作者: 楊依靜 
書城編號: 27408976

原價: HK$107.00
現售: HK$101.65 節省: HK$5.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大好文化
出版日期: 2023/12
頁數: 240
ISBN: 9786269583256

商品簡介
◆在人間創造天堂◆

生命原是不斷受傷和不斷復原的過程,我們就在其中認識自己,明白自己要學的功課,並且漸漸成熟圓融。而生命終會溫柔的等待著我們長大,並且接納我們所有的悲傷。

現在我每天醒來,發現現實一切平安,就要謝天謝地;如果心中還保有勇氣、希望,和愛人的熱情,就可以在人間創造天堂。

給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且為自己的生命點一盞光明燈,並對自己說,現在開始不糾結,不折磨,願自己開心;從今而後不計較,不小氣,給別人快樂。祝福你將過去得失成敗的經驗轉為智慧,你的人生道路終將晴空萬里。

留住愛與美麗,讓悲傷隨水漂逝。

各界名家•暖心推薦
釋昭慧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暨研究所專任教授
向 陽 詩人
楊 渡 作家
凌 煙 作家
陳學聖 前立委
陳妙芬 臺大法律學院副教授
馬蕙蘭 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石芳瑜 永樂座書店創辦人
林 蓁 成美醫療集團總經理
王品惇 清大心理系講師

▋讀懂自己 陳學聖/前立法委員
這本書《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自己的成長》,以「金句」的風格呈現,但每段文字,都是作者楊依靜真實走過的路,有自己的生命體悟,和閱歷人生的深刻觀察,搭上優美的文字,容易讓人一讀上癮。

▋像詩一般的自療書 陳妙芬/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
有機會讀到這本像詩一般的自療書,真是一種幸福,在依靜的文字裡,心理學、心理治療都這麼引人入勝,誠懇向你推薦這本人生非讀不可的好書。

▋精采奇女子 馬蕙蘭/遠哲科學基金會執行長
整本書的風格宛若詩的語言,簡潔俐落,有時精闢、有時幽默,有時溫暖、有時一針見血,讓人逃無可逃。坦白說我很快看完,因為好看,真好看!讓人欲罷不能。但我又讀了第二遍,並劃了重點。

▋引路人 王品惇/清華大學心理諮商學系兼任講師
這本書,是依靜這幾年陪伴許多人走過生命幽谷的體悟與見解,也是一本很好用的實踐手冊。
生命之所以醇厚,是因為旅途太豐富。
在你的背包中帶上《自療書》吧,讓它陪伴你,真誠的面對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在。
深信,你一定可以治癒自己,成就自己,最終成為自己的「引路人」!

一句話的力量!
《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自己的成長》
本書作者楊依靜從心理學出發,希望給讀者溫暖、智慧與勇氣。
這是一本實踐書,更是一本自我救贖的寶典
需要慢讀、細品、反思
人生如果沒有裂縫,光怎麼進來?
正在經歷的痛苦叫掙扎,經歷那些痛苦之後叫成長。
我們曾是那個受傷的人,
也是勇敢活下來的人。
以長出力量的你,去拯救過去無助的你!

書中共有十五個主題,每個人都能在各自的主題當中找到療癒的指引,因為每一金句,都是作者從自己和學員的生命中淬煉而來,如此地貼近現實、貼近我們的心。

作者

楊依靜

心理學講師、成長團體帶領者。畢業於夏威夷大學心理研究所,加州 Esalan 身心靈整合學院。曾接受完形心理治療、家族治療、戲劇治療、敘事治療、NLP心理學等專業訓練。長期於各企業、政府機構、學校、家扶中心、天主教善牧基金會授課,超過20年的豐富經驗,並有上千場的演講,助人無數。
創辦身心靈桃花源成長中心、臺灣點一盞燈社會關懷協會、阿含生命傳記劇場,目前為點一盞燈協會專職講師,開設線上課程:「人生必修心理學」、「走出童年創傷」、「成為更好的自己」、「做一個有溫度的人」、「真愛的旅程」、「破碎重生」等。
同時也是阿含劇場的製作、編導、演員、舞者。十二年來推出的劇作有:《愛情傷痕紀事》、《脆弱》、《我們如此很好》、《往事未曾如煙》、《女人真心話》、《與憂鬱共舞》、《回不去》、《寫給永恆的戀人》、《婚姻的真相》、《最親密的陌生人》、《創傷》。
曾經出版詩集:《獨舞者》、《我用生命記得你》,心靈勵志小品《醒了過來》。
喜歡繁華城市,城市裡的市井小民。喜歡文學、音樂、藝術、所有美的東西。有戀舊癖,特愛老歌、老相片、老朋友、老故事,還有傳統市場熱鬧的叫賣聲。
最著迷的作家是張愛玲,不只是她的華麗創作,更研究她與世隔絕的心境,與傳奇的生平。最愛聽藍調歌手 Nina Simone,充滿燃燒的激情,尤其那首Feeling Good: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for me. And I'm feeling good.”
這本書所有的愛與光都獻給你,祝福你擁有想要的人生,永遠來得及。
Facebook 請搜尋:楊依靜

目錄

推薦序
讀懂自己 陳學聖
像詩一般的自療書 陳妙芬
引路人 王品惇
精采奇女子 馬蕙蘭
錦囊妙計 詹純蓉
最適合的床頭書 陳淑玲
一生最好的禮物 陳志平
餘韻不絕 廖又威
學會做自己 蘇珊
作者序
文學與心理學,都是人類精神的重大支柱 楊依靜

前言 2
關於自己
怎麼活都可以,就是不能活得違背自己 6
關於生命
我們都受過傷,所以才能成為彼此的太陽 15
關於情緒
想要隔離痛苦的人,也會隔離快樂,因為它們需要的能力是一樣的 21
關於孤獨
有人享受孤獨,有人覺得寂寞 25
關於愛情
不要和問題比你多的人談戀愛 28
關於失戀
如果你夠愛自己,看重自己,就可以找到力量活下去 33
關於婚姻與外遇
有時婚姻是愛的港灣,有時婚姻是愛的殺手 38
關於年紀
人到了一個年紀,就要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49
關於成長
沒有完美,每人都在犯錯中學習、成長 52
關於關係
改變別人最有效的方法是改變自己,因為關係是共構出來的 60
關於親子
不要只做衣食父母,還要做心靈父母 66
關於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覺察你的性格敗在哪一點致命傷 73
關於愛
生能徹底愛,死就無懼 78
關於自我探索
你對你自己滿意嗎?如果不,你會如何改變? 85
人生備忘錄
幫助你幸福成功的12條正向信念 87

序/導讀

推薦序
錦囊妙計
詹純蓉
資深社工督導

現代人同時兼顧許多角色,不同階段面對不同的挑戰,承擔許多壓力;這本《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自己的成長》是一本人生寶典,可以把它當成一本工具書或心靈勵志小品,在面臨人生挑戰時,就翻閱到相關章節,會發現書中字字珠璣,猶如錦囊妙計,給我們人生許多導引!
感謝有機會拜讀此書,當下獲得許多啟發與感悟,最後想跟大家分享最觸動我的幾句話:
「不要一直擔心未來,因為你所擔心的事,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思想有能量,你可以運用它心想事成,也可變成自毀的武器。」
「如果傷害沒有把你擊倒,你就能在淚水中淬煉成長。」
「你如何如實的看待自己,比別人如何看待你重要。」
「每個人都有失敗的權利,這是最好的學習。」
「怪罪別人很容易,卻無助於生命的成長。」
「以長出力量的你,去拯救過去無助的你。」


推薦序
最適合的床頭書
陳淑玲
高中輔導老師

閱讀依靜老師的書《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自己的成長》就像談戀愛的感覺,句句像詩一樣的優美,又富有心理學知識(像是完形學派、認知行為學派、Stair學派),以及多位哲學家的經典名言,更蘊涵著老師多年帶領成長團體所累積的人生智慧學。
筆者因緣際會,報名了老師的點一盞燈協會開的公益課程,雖是大眾心理學,但老師上起課來一點也不馬虎,非常專業又生動。我本身也是位助人工作者,透過老師的帶領再次溫故知新心理學各大派別的理論和精髓,更看到老師在團體運用各治療學派幫助學員走過低潮,我也從中學到了不少專業技術。


推薦序
一生最好的禮物
陳志平
學校特教老師

上作者依靜老師的課之前,認為覺察力是自我成長的基礎,不會深奧啊!殊不知,在老師的引領下,才驚覺「覺察」是一輩子要反覆練習的功夫,人常常活在不知不覺中。有了清明的覺察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並為選擇負責,否則一輩子會活在受害者角色,或是忙著拯救別人的人生,就像獨處和孤獨、勇氣和衝動,差別就在有無察覺和如何選擇而已。
最後,以存在主義心理學家歐文.亞隆的話作為推薦:「有些人無法掙脫自己的鎖鏈,卻能救贖他們的朋友。」這正與老師在書中寫的「我幫你,你幫我,人生很多困難就這樣過去了。」的精神不謀而合。
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朋友,這本書就是你最好的良師益友,當你孤獨、低潮、茫然、糾結時隨時親近它,相信你可以汲取到你需要的智慧和力量。也鼓勵你能購買此書,送給你身邊的親友,做為一生最好的禮物。


推薦序
餘韻不絕
廖又威
天文物理學家

在楊老師的成長課,我才發現原來我與人的疏離,起源於我與自己內心的疏離;我才發現我的內在世界如此廣大而且陌生,深埋著過往被霸凌的傷,也深埋著我從來不知道的力量。我開始學習在團體分享、探索我的內心,也學習如何同理他人。
20多年的成長之路,雖然看似漫長,不過看著那一點一滴找回來的自己,看著自己越來越能夠自我支持與支持他人,這二十多年就值得了!
書中幾乎所有的文句都很精彩,餘韻不絕。在這裡先跟大家分享幾句最能打動我的話:
「這世上多是不完美,但生命沒有裂縫,光怎麼進來?」
「我們曾經是那個受傷的人,也同時是那個可以勇敢活下來的人」
「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慷慨」
「成功的另一種定義:承認失敗、接受失敗、反省失敗」
「痛苦只是人生的一部份,不是全部」
「沒有經驗痛苦,就不知道什麼是幸福」
「好天氣是絕望過的人,才懂得的風景」
讓這本《自療書》走進你的人生,為你帶來自我療癒的力量吧!


推薦序
學會做自己
蘇珊
藝術工作者

兩年前因同學介紹,有緣結識了楊依靜老師,感謝這一段最美的相遇。就連現在偶爾回想起老師上課的情景,很多醍醐灌頂的話語,迄今仍能讓我回味不已。艱澀難懂的心理學理論,透過老師生動活潑的解析,忽然使我茅塞頓開,心理學原來是可以這麼生活化。
受傷的時候,說出自己的傷
悲苦的時候,說出自己的苦
感到害怕,就說出自己的怕
如此輕而易舉的事,很多人卻做不到
因為做真實的自己,需要極大的勇氣
要放下自尊、面子、形象
上面是《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自己的成長》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老師在書中有非常多精采的人生金句,常常令我看一句就停下來想很久,似乎看完一本書,也就思索完一生。讀完書後的我,知道要怎樣的生活,知道要如何自我調整,我感覺自己充滿力量、溫暖、與勇氣,人生道路不管順逆,我都可以堅持下去。
誠如老師說這不是一本格言書,這是一本實踐書,不是看完就會了,而是要透過身體力行,親身去做,才會真正完成自己的成長,這本書值得一生收藏。


【自序】
文學與心理學,都是人類精神的重大支柱
楊依靜

這是我的第四本書:《自療書──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完成自己的成長》,大學時期出過兩本詩集(那時我是標準的文青),五年前寫了一本《醒了過來:人生的旅程就是迷失自己後重新找回自己的過程》。

坦白說,作者序是整本書最難寫的部分,因為該說的話都在內文說完了,還要講什麼呢?我這個人最怕囉嗦,一句話講成十句話是很累人的,所以這本書的風格本來就定位成「文句省淨,簡潔有力」。

但芳芳總編既然要求我多談談自己,那就來說為何我寫這本書好了。其實這些文字是我在臉書的貼文,我幾乎天天寫,已經養成一種自律的習慣,常有讀者留言說對他們啟發甚多,或說好像被打醒,或是心靈得到了撫慰,還有讀者說如果哪一天沒看到我的文,就覺失落。

最特別的是收到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她說她本來很想死,但天天看我臉書,一點一滴找到活下去的力量,也覺察自己的痛苦其實有解方,人生不是她想的那麼慘,她感謝我「救」了她。這樣的訊息讓我很震撼,想不到我的文字,文字裡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對人產生這麼巨大的影響力。於是我更真誠慎重的下筆,為社會點一盞燈。

我的臉書也分享自己人生的高低起伏,悲喜顛盪,脆弱堅強,成功失敗。我從不塑造什麼心靈導師的形象,所以不在乎揭露自己的瘡疤,就如同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說的:「與其追求完美,我寧願選擇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從事心理教學二十多年,這是知識的傳遞--運用心理學來認識自己,突破人生困境;同時我也帶領成長團體,傾聽學員的生命故事,那些悲傷的、失落的、挫敗的、遺憾的種種故事,我傾聽著、陪伴著、同理著,接住他們受傷的心,讓他們有一個安全的情境盡量釋放情緒與感受,再陪他們一起探索出路,安頓自己的身心。

所以我的角色就被定為「助人工作者」,人生會走到這步路,其實是意外,這不是我從小的志願,這是命運的安排,怎麼說呢?

小學的我嗜字如命,意思是我喜歡大量閱讀,先從報章雜誌開始,那時家裡訂了《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和《讀者文摘》,我就每天津津有味讀著每篇報導,不放過每個字,尤其喜愛副刊的文學版。小學四年級,同樣熱愛閱讀的母親布置了一個書房,三壁全是書,我簡直樂透了,不上課的時間都浸淫書房,沒有廢寢但常常忘食,媽媽讀什麼,我就讀什麼,琦君、林海音、司馬中原、張曉風、胡品清、林文月、華嚴、余光中……,而我最喜歡的是於梨華的小說,她的每本小說我都讀過,一直讀到國中畢業,也因她使我的志願是「小說家」。

至於那年代流行的瓊瑤小說我只看了一本《煙雨濛濛》就不看了,覺得那種故事太矯情太夢幻,不適合我的脾胃,我喜歡寫實的著作,年幼的我似乎有一個「老靈魂」

大量閱讀,造就我的文字能力,小學作文比賽都是全校第一,國中開始寫短篇小說,投稿《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聯合報》副刊,十投五中,高中得到幾個文學獎,大學開始寫詩,受邀參加當時頗負名氣的「陽光小集」詩社,後來出了兩本詩集。

我以為人生的文學路就這樣走下去,加上從小習舞多年,所以我的美麗夢想是:將來我是「小說家」與「舞蹈家」。

後來人生轉了大彎,是因十六歲的我傾全力考上北一女,興奮地穿上綠制服後,母親忽然罹患癌症,一發現就是末期,三個月後就過世了。這突然的巨大撞擊讓我招架不住,搖搖欲墜,母親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愛的來源,也是經濟的提供者。她一走,我的人生頓時陷入了黑暗期,孤獨淒涼,我開始半工半讀生涯,嚐盡人生冷暖,這是我心靈的重大創傷,還好有文學陪伴我支撐我。此時開始接觸新潮文庫的哲學書籍:卡夫卡、叔本華、尼采……,原來這些哲學家的人生境遇並不順利甚至悲慘,可是從不放棄自己,一直在思考與書寫,這對我產生了勵志的作用。

談到勵志,這裡我要特別提到最啟發我的兩位老師,一是音樂家貝多芬,他在人生最低潮(失聰)時期,竟然寫出振奮人心,流傳千古的交響曲《快樂頌》,鼓舞了多少人心;二是梵谷,他一生窮困潦倒落魄,又罹患精神疾病,但堅持創作,那一幅幅色彩強烈的畫似乎訴說內心的痛苦掙扎與美麗幻想,他藉由繪畫成為生命的勇者,努力存活下來。

那時的我,無依無靠,也努力存活,在黑暗中找光。

大學畢業後工作幾年,存了些錢,赴美就讀心理研究所。心理學的博大浩瀚使我讚嘆,十二學派都讓我津津有味的鑽研,原來「了解人」是門深刻的學問,而人人皆有創傷,如何療癒,讓人獲得心理健康,更值得一生探究。

幾年後我又到美國的「依沙蘭身心靈整合學院」進修完形心理治療,家族治療和戲劇治療,這是學院派以外的活生生體驗, 因母親早逝而破碎的心就在這裡得到療癒。帶領團體的治療師以無條件的真誠,接納學員所有爆炸性的情緒,我看見一個治療師的寬度與高度,同時我在他們身上學習到心理治療的技術與藝術。

回國後我開始帶成長團體,並四處奔波演講,主題大都是自我認識、人際關係、溝通藝術、情緒調節、壓力紓解、創傷療癒、復原力。

十二年前我在一群充滿大愛的學生協助之下成立「臺灣點一盞燈社會關懷協會」,扶持經濟弱勢家庭與孩子,並開設免費公益課程;同時也成立「阿含生命傳記劇場」,由素人演出他們的真實故事,故事裡的風霜雨雪,是臺灣第一個「傷痕劇場」。

生命原是不斷受傷和不斷復原的過程,我們就在其中認識自己,明白自己要學的功課,並且漸漸成熟圓融。而生命終會溫柔的等待著我們長大,並且接納我們所有的悲傷。

現在我每天醒來,發現現實一切平安,就要謝天謝地;如果心中還保有勇氣、希望,和愛人的熱情,就可以在人間創造天堂。

給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且為自己的生命點一盞光明燈,並對自己說,現在開始不糾結,不折磨,願自己開心;從今而後不計較,不小氣,給別人快樂。祝福你將過去得失成敗的經驗轉為智慧,你的人生道路終將晴空萬里。

留住愛與美麗,讓悲傷隨水漂逝。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母親湯玉貞女士
疼惜她三十九歲即過世
感謝她給我無條件的愛
更感謝她成為我一生最好的榜樣

試閱

◆前言

大家很喜歡看正向的格言
可是又未必做到
所以格言永遠只是格言

這不是一本格言書
這是一本實踐書
也是一本自我救贖的寶典
需要慢讀、細品、反思

以心理學出發,希望給讀者溫暖、智慧與勇氣。

◆關於自己
怎麼活都可以
就是不能活得違背自己

常常激勵自己的人
沒有自卑情結

不要想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這世界充滿了偏見
總有人喜歡你,總有人不喜歡你

✽✽✽✽✽✽✽✽✽✽✽✽

‧誰傷害過我、誰打擊過我,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誰愛過我、誰幫助過我、誰鼓舞過我

‧每個人心中都可能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
已經成人的你要學習懂得去疼惜、撫慰、陪伴那個孩子

‧如果童年沒有得到父母的關注與善待,造成心靈的傷口
現在我們可以重新把自己愛回來
或和自己的孩子建立你所渴望的關係

‧我們都希望從父母身上得到愛
如果得不到,就要接納這個匱乏,然後轉向其他人
一定有人願意付出愛給你,讓你不再孤單

‧也許你父母也是「愛的匱乏症」
他們給予不了他們身上沒有的東西
放棄期待他們
從現在開始學習當自己的父母
好好愛自己

‧受傷的時候,說出自己的傷
悲苦的時候,說出自己的苦
感到害怕,就說出自己的怕
如此輕而易舉的事,很多人卻做不到
因為做真實的自己,需要極大的勇氣
要放下自尊、面子、形象

‧允許自己可以表達脆弱或盡情哭泣,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因為你的心理健康比自我形象還重要

‧有陽光就有陰影,有快樂就有悲傷
一個允許自己感受各種情緒的人
才有健康的人格

‧有一部日本電影叫《人生剩利組》,是剩不是勝
那個失意潦倒的中年男,喝了酒後痛哭流涕的說
「我花了那麼多時間自我膨脹
然後發現其實自己脆弱得不堪一擊」
這麼赤裸真實的話總是震動著我

‧處理自卑最好的方式就是自我接納,不要和別人比較
你可以說玫瑰比百合美嗎?松樹比柏樹好嗎?
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傑作
每個人都是老天最鍾愛的孩子
我愛我自己、我尊敬我自己

‧你怎麼看你自己,別人就怎麼看你

‧有人批評你,有人讚美你
你要有足夠的自我肯定與自我認識,就不會輕易受影響

‧自我肯定也叫自尊 (self-esteem)
擁有自尊,就會覺得自己值得被愛、有價值
高自尊的人就是俗稱有自信的人

‧越有自信的人越不在乎承認自己的弱點
也不會在意別人的貶抑
因為他全然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他也深知自己的長處

‧建立自信必須停止否定自己
以及在人生經驗中累積小小的成功

‧你做了一件錯事
不代表你是錯的人

‧常常激勵自己的人
沒有自卑情結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自卑不是一件壞事
它是促進你前進的動力
最終你會超越自卑,獲得你要的成就

‧他寫了一本書《自卑與超越》
就是他人生的真實體驗

‧每天讚美自己三句話,可以讓自己滿面春風;
每天讚美別人三句話,可以讓別人走路有風
何樂不為呢?

‧別對一個人太好,好到失去自己,好到沒有個性
如此只會勾起別人的陰暗面看輕你、欺負你
因為人性有「欺善怕惡」這部份

‧每個人心中都有黑暗的部份
如果你太信任別人或對別人太讓步
就會勾起對方的黑暗面來背叛你
認清這個人性的事實後,自己要負起一個責任
你就不會陷在受害者情結

‧很多事情是對的,可是沒有樂趣(這就是有人喜歡叛逆)
很多人是好人,可是沒有情趣(常有人說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其實我們可以善良又有趣

‧不要進入固定模式,不管是你的生活或思考、言語
一旦進入固定,人就變得僵化與乏味

‧災難式幻想讓我們不能突破自我,去做想做的事
我們需要更大的信心與勇氣去探險,可以讓自己不安全
一旦接納不安全,你就安全了
接納焦慮,你就不焦慮了

‧潛能開發心理學提到:意願最重要,方法無數種
只要你百分百真心想達成某一願望
不僅你的潛力會被激發出來
全宇宙的能量都會助你一臂之力

‧勇敢不是沒有恐懼
而是你願意克服恐懼
不讓它阻礙你前進

‧一個人可以一直抱怨,抱怨很多年
事情仍不會有任何改變
你必須負起一個責任,解決問題的責任

‧負責任的第一步
就是不當受害者
那會使你失去力量

‧問題不是問題
如何面對問題才是問題

‧什麼是問題?
當你的智慧低於它,它就是問題
你的智慧高於它,它就不是問題

‧如果你知道如何把問題變得更嚴重
就表示你可以把它變得更輕鬆

‧我們最大的限制,不是做不到
而是沒想過自己做得到
NLP心理學「弄假成真」的原理:
表現得好像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
你就真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每天早上起床時照鏡子給自己一個微笑
會為你帶來好心情

‧一行禪師說:
「快樂會帶來微笑
但我不會等到心中有快樂才微笑
我先微笑,快樂就會隨之而來。」

‧將每個不快樂的念頭都變成鳥
讓牠們飛走
這是一個很好的心靈練習

‧煩惱如雜草
別讓它成草原

‧有些煩惱是憑空想像出來的
我們卻都把它們當真實承受

‧先對自己微笑,才能對別人微笑
先給自己幸福,才能給別人幸福
先饒過自己,才能放別人一馬

‧一個人毫不費力專注在某事的能力
就是他的天賦

‧不要跟別人比學歷
而是充分發揮老天賜給你的天賦
走自己的路
那麼你的人生就是一段愉悅而且心甘情願的旅程

‧敢於不同、敢於創造、不論成敗
重要的是對得起自己,不虛此生

‧幸福是一種主觀的感覺
不需依賴外在條件
一個貧窮的人或沒有伴侶的人
都可能感受幸福

‧不管過去是苦是樂
不要回首,不要糾纏,安住在當下
心就可以平安

‧在這麼複雜的生命歷程裡,要學會安自己的心
那麼不論你走到什麼階段,經歷什麼樣的事,都不會迷失自己

‧每個人說的話都是內在的投射
所以可以從語言了解一個人
負面人格容易說話傷人
正向人格說話有如暖陽

‧不管你多愛一個人,都得先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一句流行的口號
而是一段認真學習的過程
因為從小我們都在符合別人的期待,取悅別人

‧當你真正愛自己
你就開始遠離一切不健康的東西
不論是食物、人物、感情,或環境

‧把自己當作一盆植物或一朵花
每天好好澆溉自己

‧不要想做一個受歡迎的人
這世界充滿了偏見
總有人喜歡你,總有人不喜歡你

‧不要去討好不喜歡你的人
否則只會得到對方的輕視

‧如果你的喜樂越來越少
不是因為你缺少什麼
而是你忘了去感恩你所擁有的

‧魯蛇 (Loser) 人格特質之一:愛抱怨
特質之二:悲觀思考
特質之三:受害者心態

‧人一定要奮鬥
奮鬥到終,總有點小成
終於活得自主
不再看人臉色

‧日本有句諺語「一隻烏鴉想出類拔萃,不是讓自己變白,而是讓自己更黑,黑得發亮」
不要盲目隨從,以自己的本色去過活,去拼搏,不管有無出類拔萃,最重要是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怎麼活都可以
就是不能活得違背自己

2023年12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索羅門的橡樹

光與暗的故事(暢銷改版)

偵探冰室‧食

癌後康復 我要回歸心生活

用夢想設計你的人生:600天生命蛻變奇蹟!Vito大叔的365人生設計課

打破基因天花板!內分泌科專家說長高

拯救胎兒:一個全人全程的醫學ESG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增訂新版】

雜貨店的冏學徒

紅色羊齒草的故鄉(六十週年全新中譯本)

我再也不想討好任何人:如果你總是哭著看別人笑,這本書你一定需要!「討好型人格」完全自救指南!

最強職場諜報術:日本王牌諜報員頂尖密技,成功率100%的職場致勝法

純白殺人魔:榮獲日本IIV創作者大賞最優秀賞!感官崩毀的「爆裂式青春」之作!

一根羽毛也不能動(二版)

科普少女團2 大人國與小人國

專注力挑戰遊戲書!懷舊香港找找看

又是庸庸碌碌的一天?重整生活的時間管理術

分心的決心 — 分鏡本

旺卡:羅德.達爾 巧克力冒險工廠 前傳

茶的時空之旅 五千年奇幻道路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