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貼精確位置資訊的《釘地》,以數位「編導式攝影」的形式,讓資訊、地景、地名在合體的同時, 凸顯了當代生活對資訊的高度依賴。
《釘地》放下頻頻讓人疑慮「數位紀錄」的真實性,直接運用數位相機自動潛存硬體資訊的功能,加上即時或事後在電子地圖查詢的結果,再透過電腦數位浮貼的後製,將該地平整、直立的資訊小圖,分別添加在各個原地景的影像上。
數位「編導式攝影」形式的《釘地》,讓資訊、地景、地名在合體的同時,凸顯了當代生活對資訊的高度依賴;《釘地》藉由資訊融入環境,有時真假難辨,有時遮擋部分現場真實景物的視覺阻斷,強迫讀者繞道的去認知對象。因此,如同幽靈浮貼的照像資訊圖:
有時,偽裝成現場中的視覺元素,意圖融入原有的景致;有時,如同獎章,浮掛在地景的最前方,讚許著地和名的文化貢獻;有時,突顯場景中容易被忽視的小對象,實質騷動觀者的閱讀習慣;有時,扮演不請自來的外來客,遮掩了現實中部分關鍵、次關鍵的內容;更多時候,
表徵攝影者闖進陌生地,以非凝視的眼光,鬆散論述著自身東張西望的身影......
《釘地》多樣自由排組的形式,一來,視覺化攝影者在場域中東張西望的型態;二來,淡淡反諷了,繁瑣過多的訊息,在現實生活中所造成的困擾。
作者
游本寬
1956 年生,美國俄亥俄大學美術攝影碩士(MFA)、藝術教育碩士(MA),曾任國立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專任教授、特聘教授,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在國內各大專 院校從事影像創作、影像傳播與美學教育近 35 年,退休後往返美國、台灣持續教學、創作,並 於每年秋天發表新系列作。近年亦嘗試採用虛擬平台(Facebook)發表小品,直接回應數位時代 的非物質性。曾在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地舉辦個展或參與聯 展逾百場,今年已在虛擬平台發表小品「有春」系列及「太太的義大利照相簿」系列,預告創 作即將進入新紀元。作品曾被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等機構典 藏及私人收藏。著有《論超現實攝影》、《美術攝影論思》、《「編導式攝影」中的記錄思維》等, 編有《手框景.機傳情 ―― 政大手機影像書》、《紀錄攝影中的文化觀》等。已發表攝影藝術 書包括《游本寬影像構成展》、《真假之間》、《台灣新郎》、《台灣公共藝術 ―― 地標篇》、 《游潛兼巡露 ――「攝影鏡像」的內觀哲理與並置藝術》、《《鏡話.臺詞》,我的「限制級」 照片》、《五九老爸的相簿》、《超越影像「此曾在」的二次死亡》、《口罩風景》、《招.術》、 《既遠又近......》等。
目錄
釘地車遊 001
先說:我是八堵人
三角
外出看景先認「名」
擇名˙挑地.創作˙筆記
芒埔
電插,瀏地圖
車。人。地點。
濫背
文字欲照像
數位尋名,人工釘地
十三天
Dropping A Pin
阿兼城
官有地
Latent Images of Mental Double Visions
Staged Photography of Digital Images and Information
車店
舊地,新人留下
照像˙資訊的數位「編導式攝影」
險崙子
落單老地方的「字畫.像」,看到。拍下。寫下。
「明室」成像
豎埒
線浸,到不了
「心智複見」的潛影
網絃
外出創作,記得關門
中英文個人簡介
打剪
釘地車遊 002
版權頁
菜公
挖仔
隙子
草分
十間分間
內轆
莊肚
社角
斗車員
下樹
吊神牌
浮景頭
四百名
龜頭
三木竹仔
喀哩
羅罕
蝦湳
四公里
打那美
牛食水仔
石吼子
八分仔
史港
百三
中西
阿柔洋
尿載
覆鼎金
南岸
統鼻
網紗
半路響
岸上
關路缺
下三屯
下長流仔
貴舍
打簾
十八家
孩兒安
朴鼎金
乃木崎
西天
麻布樹排
阿力
蛇大窩
後潭
咬狗
樹子窩
把竿
抄封
圓孔頭
角樹
呆風
看西
十八埒
凹湖
官真巷
阿爸窩
阿密哩
部邊
面盆
中固
三人共坑
序/導讀
作者序
先說:我是八堵人
前不久,
跟著汽車導航去宜蘭 冬山鄉的頭堵,沿途滿腦子想著:小時候父親在汐止辦公室附近的五堵, 有座東山煤礦廠。每一次跟同學說我是八堵人,都還得補上一句,在基隆附近。沒有同學住七堵, 也沒有人知道六堵是個工業區,不確定有沒有四堵或三堵。
當年, 大人在飯桌上說「堵」既是漢人防禦山蕃的建物,又是基隆河上的水壩方便船隻上下貨等等, 讓小孩子有機會向他人炫耀自己的第八個堵。
現在, 不是所有的列車都會停靠。二二八紀念火車站的地標已經有些老舊。不遠的過港、暖暖、四腳亭, 假日可以看見稀稀落落的遊客,不知道跟聲音低沉渾厚,第一代的電台情人李季準生前住在附 近有沒有關係?
地名,有精確位置的物理性,有和他人共有的集體記憶。
地方感,個人故事的根源、情感性的連結,意識的體驗,生命意義的歸屬。
擇名.挑地.創作.筆記
《法國椅子在臺灣》(1998-99) 類旅遊照片的藝術形式,是個人對老外虛擬的在地導覽。 《鏡話.臺詞》(2014) 分享了日常中,臺灣人如何創意的把文字溝通這件事給視覺化,像是:原 本用耳朵才會聽得到的臺灣話「起廟」,崩山下、火燒店、功勞等,臺味十足的地名。至於沒有 入列的山腳、大內......好玩的地名,念茲在茲。幾年後,對地名的關注離開了秀才、姑爺、店子前明顯在地味的面向,轉移至統鼻、羅罕、抄封等,字意抽象但可以讓自己產生莫名感動的地名。
新的階段,結合了外出創作和相關的地名,開始思索如何擺下:「地」―― 清晰可見的景物、 「名」―― 懸浮的文字意象等,兩者在圖文方面的刻板關係。同時,自我也洞視了:過往在閱讀臺灣的意識下,零零星星所看到的不尋常地名,多融入在其他個別的主題之中,尚沒有能力 將它們歸納出稍完整的概念。好在,先前的經驗,都成了近期新作形構的重要底蘊。
《釘地》創作的泉源,來自地名在文字上的召喚,那種眼見、腳踏、體感的渴望,引導了自己 前去探訪。另一方面,應該是數位資訊在當代文化中,極其複雜又詭異的角色,意外觸發了善 用汽車導航器上所提供的「神奇」地名。
統整《釘地》將近 200 個地名的探訪,我的概念圍繞在:
事,不尋地名的原生態,不求土地正義的伸張,不求證河道上的傳說
志,親臨現場,肉身抵抗數位虛擬資訊對「舊文明」的挑戰
文,論述被人遺忘的老地名、小地方,在當下大環境中的聯想
圖,不求景觀紀錄的寫真,不做電子地圖的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