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方位解讀台灣家將文化!
台灣家將文化流傳已有數百年之久,在台灣民間,裝扮成天將神兵,特別是透過臉部施以彩繪,廣泛存在於由人裝扮的八家將、什家將、官將首、八將團等眾將行列。也可見以神祇造型所打造的謝范將軍、三太子、神童等神將,可謂另一種裝神扮將的民俗展現。家將團神將出軍時所彩繪的臉譜即集宗教、軍事與藝術於一體之大全,是其彩繪臉譜之意義,也是精華所在。
呂江銘老師長年鑽研於家將研究,透過他行萬里路、訪千百團的調查研究執著,將長年以來的台灣家將文化加以研究弘揚。這本《台灣家將大全(臉譜彩繪卷)》為呂老師繼《台灣家將大全(溯源總論卷)》、《台灣家將大全(家將種類卷)》、《台灣家將大全(家將角色卷)》後的第四冊,是跨足全台家將傳承之地,窮盡搜羅台灣家將臉譜藝術的最新力作。本書將成為探索台灣民俗藝術不可或缺的永久保存版寶典。期待讀者們透過這本難得的著作,對家將藝術有更深入且具體的理解,進而重新認識這些世代相傳於台灣民間令人驚艷的美學文化。
作者
呂江銘
● 1967出生於新北市中和
● 1989十月成立「采風民俗學會」
● 1999台北永和社區大學「廟會文化與藝陣研究」民俗課程講師
● 2006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大百科網路版詞條撰寫計畫-民俗類」諮詢委員
● 2008擔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主辦「台灣陣頭藝術-官將首匯演」活動副主持人兼執行總監
● 2012擔任屏東慈鳳宮主辦阿猴媽祖文化季八家將、官將首觀摩比賽第八次裁判長
● 2013擔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大台南宗教服務職業工會舉辦「民俗藝陣培訓班」八家將類別學科講師
● 2020擔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辦理「傳統藝術資源導入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主題架構暨開放授權費用討論會議」各期審查委員
● 2020台北萬華社區大學「歡喜看廟會-臺灣宗教民俗與家將文化」民俗課程講師
著有《台灣家將大全─家將角色卷》、《天地一紙─李清榮的糊紙藝術》、《台灣家將大全─家將種類卷》、《台灣家將大全─溯源總論卷》、《什將威風─「嘉義古桃城山海鎮什家將」》、《福氣爚鶯歌》、《福氣臨土城》、《福氣祐新莊》、《福氣旺板橋》、《福氣興中和》、《台灣家將臉譜藝術─官將首卷》、《台灣家將臉譜藝術─八家將卷》、《冠友一家(上)》、《冠友一家(下)》、《板橋慈惠宮媽祖廟慶祝建廟一五一週年嘉年華紀念專輯》、《八將》、《蘆洲神將(上)》、《蘆洲神將(下)》、《官將首》、《家將》等書。
目錄
推薦序/002
自序/004
謝誌/006
作者簡歷/007
前言/030
1. 飛虎將軍/048
2. 虎爺將軍/049
3. 銀山將軍/050
4. 金山將軍/051
5. 龍臉將軍/052
6. 虎臉將軍/053
7. 豹臉將軍/054
8. 長索將軍/055
9. 大鵬將軍/056
10. 黃蜂將軍/057
11. 謝將軍/058
12. 范將軍/060
13. 日遊神/062
14. 夜遊神/063
15. 牛頭將軍/064
16. 馬面將軍/065
17. 賞善司/066
18. 罰惡司/067
19. 陰陽司官/068
20. 包公/069
21. 文判官/070
22. 武判官/071
23. 引路童子/072
24. 鎖將軍/073
25. 枷將軍/074
26. 火籤將軍/075
27. 虎頭牌將軍/076
28. 大刀將軍/077
29. 釘槊將軍/078
30. 釘床將軍/079
31. 虎頭鍘將軍/080
32. 增將軍/081
33. 損將軍/082
34. 保駕將軍(一)/083
35. 保駕將軍(二)/084
36. 保駕將軍(三)/085
37. 保駕將軍(四)/086
38. 保駕將軍(五)/087
39. 保駕將軍(六)/088
40. 保駕將軍(七)/089
41. 保駕將軍(八)/090
42. 東營將軍/091
43. 南營將軍/092
44. 西營將軍/093
45. 北營將軍/094
46. 中營將軍/095
47. 李府千歲駕前總兵大人/096
48. 功曹司/097
49. 速報司/098
50. 登錄司/099
51. 捉拿司/100
52. 捉束司/101
53. 值日司/102
54. 四季司/103
55. 刑具爺/104
56. 文差爺/107
57. 武差爺/108
58. 甘將軍/109
59. 柳將軍/110
60. 春大神/111
61. 夏大神/112
62. 秋大神/113
63. 冬大神/114
64. 符旗大神/115
65. 康將軍/116
66. 食鬼大將/117
67. 趙將軍/118
68. 吞精大將/119
69. 李元帥/120
70. 金精將軍/121
71. 水精將軍/122
72. 鎗乾爺/123
73. 七鎚爺/124
74. 雙棍爺/125
75. 釘棍爺/126
76. 寶鯊爺/127
77. 旗令官/128
78. 王元帥/129
79. 楊元帥/130
80. 殷元帥/131
81. 鄧元帥/132
82. 王靈官/133
83. 高元帥/134
84. 張聖者/135
85. 連聖者/136
86. 拿大將/137
87. 縛大將/138
88. 枷大將/139
89. 鎖大將/140
90. 馬加羅/141
91. 勤仙姑/142
92. 何仙姑/143
93. 李仙姑/144
94. 紀仙姑/145
95. 江仙官/146
96. 金舍人/147
97. 馬龍官/148
98. 必大將/149
99. 移山大將/150
100. 倒海大將/151
101. 官將之首/152
102. 白夜星金令煞網/153
103. 紫寒星雙天夜狩/154
104. 光月星修羅日夢/155
105. 寒月星無上旨令/156
106. 夜陽星天因列靈/157
107. 夜陰星風溫行將/158
108. 天日星紅羅煞鍊/159
109. 日炎星鐵星降炎/160
110. 袁將軍/161
111. 文將軍/162
112. 金將軍/163
113. 銀將軍/164
114. 綠大神/165
115. 白大神/166
116. 紅大神/167
117. 黑大神/168
118. 中春黃大神/169
119. 大太保/170
120. 二太保/171
121. 三太保/172
122. 四太保/173
123. 五太保/174
124. 六太保/175
125. 七太保/176
126. 八太保/177
127. 九太保/178
128. 十太保/179
129. 十一太保/180
130. 十二太保/181
131. 十三太保/182
132. 功過司/183
133. 刑法司/184
134. 警報司/185
135. 巡察司/186
136. 賞法司/187
137. 監獄司/188
138. 功考司/189
139. 庫官司/190
140. 感應司/191
141. 註福司/192
142. 記功司/193
143. 見錄司/194
144. 來錄司/195
145. 改原司/196
146. 瘟疫司/197
147. 事到司/198
148. 察過司/199
149. 人丁司/200
150. 保健司/201
151. 差爺(一)/202
152. 差爺(二)/203
153. 差爺(三)/204
154. 差爺(四)/205
155. 差爺(五)/206
156. 差爺(六)/207
157. 印童/208
158. 劍童/209
159. 法僧/210
160. 道長/211
161. 百總爺(一)/212
162. 百總爺(二)/213
163. 百總爺(三)/214
164. 百總爺(四)/215
165. 千總爺(一)/216
166. 千總爺(二)/217
167. 伍中軍/218
168. 袁將軍/219
169. 弼將軍/220
170. 桃將軍/221
171. 柳將軍/222
172. 張元帥/223
173. 何元帥/224
174. 蕭元帥/225
175. 謝元帥/226
176. 海晏公/227
177. 小差爺/228
178. 二差爺/229
179. 青將/230
180. 紅將/231
181. 黑將/232
182. 白將/233
183. 黃將/234
184. 溫元帥/235
185. 馬元帥/236
186. 白大將軍/237
187. 周大將軍/238
188. 風大將軍/239
189. 趙大將軍/240
190. 葉府二千歲/241
191. 朱大元帥/242
192. 沈大元帥/243
193. 吳大元帥/244
194. 池大元帥/245
195. 茅大元帥/246
196. 溫大元帥/247
197. 趙大元帥/248
198. 盧大元帥/249
199. 李大元帥/250
200. 許大元帥/251
201. 張大元帥/252
202. 黃大元帥/253
203. 林大元帥/254
204. 鹿仙童子/255
205. 鯉魚童子/256
206. 羽鶴童子/257
207. 雲鶴童子/258
208. 仙鶴童子/259
209. 黃鶴童子/260
210. 白鶴童子/261
211. 青虎大神/262
212. 紅虎大神/263
213. 白虎大神/264
214. 黑虎大神/265
215. 黃虎大神/266
216. 齊天大聖/267
217. 霹電神/268
218. 靂雷神/269
219. 金面羅漢/270
220. 陰陽尊者/271
221. 二郎神/272
222. 尉遲恭/273
223. 孫臏真人/274
224. 托塔天王/275
225. 田將軍/276
226. 梁將軍/277
227. 韓將軍/278
228. 毛將軍/279
229. 鐵將軍/280
230. 黑旗大將軍/281
231. 大慧星君/282
232. 天鵝星君/283
233. 大鵬星君/284
234. 毒蛇星君/285
235. 文曲星君/286
236. 開山正王/287
237. 百子將軍/288
238. 陰慧星君/289
239. 四路金剛/290
240. 白象星君/291
241. 天龍星君/292
242. 地虎星君/293
243. 馬祖八將(一)/294
244. 馬祖八將(二)/295
245. 馬祖八將(三)/296
246. 馬祖八將(四)/297
247. 馬祖八將(五)/298
248. 馬祖八將(六)/299
249. 馬祖八將(七)/300
250. 馬祖八將(八)/301
參考書目/302
序/導讀
推薦序
俗諺有道:「三分人,七分妝」、「三分顏色,七分妝」,形容人的外表三分是靠天生的長相,七分是靠適當的裝扮。裝扮為人類文明相當獨特的行為,舉凡透過衣著、化妝或是以裝身物、道具來妝點身體。其中,不論是身體的穿戴、色彩圖紋的描繪,或是人形裝置的操演。這些裝扮或進一步發展到變裝、假扮的行為背後,除了為求美觀、彰顯身分地位。在台灣民間,裝扮成天將神兵,特別是透過臉部施以彩繪,廣泛存在於由人裝扮的八家將、什家將、官將首、八將團等眾將行列。也可見以神祇造型所打造的謝范將軍、三太子、神童等神將,可謂另一種裝神扮將的民俗展現。
裝扮、化妝伴隨著人類文明發展,民俗學者柳田國男認為,穿著衣物導致人類失去體毛,衣服的出現至普及,約略可細分出護身、舒適、美觀三階段而論。第一階段是透過衣物遮蔽要害、保護身體,其次藉由取自動植物的衣料維持更好的身體狀態,譬如伴隨著氣候變化以避寒保暖。第三種可見衣物追求視覺美觀,並藉此作為身分的象徵,其中,頭飾、化妝、裝身物在人類文明發展上甚早出現,在古埃及、希臘考古發掘現場也有大量化妝用具、裝身物出土,如同衣著一般,這些用品都可視為人類生活不可或缺之東。
在各大迎神賽會上,迎面而來身著古裝、面繪鮮豔臉譜的家將團,相信常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打臉、開臉是對臉部施以顏彩,進而轉變形象的一種作法,特別是宗教性格濃厚的家將組織,在由人扮演主神部眾角色之際,常用的一種裝扮、變身的功夫。臉位於頭部的正面,是人相當重要的器官,眼、耳、鼻、口都集中於臉上,臉更是人與人之間的終極識別部位。透過臉上的器官特徵、表情變化,傳達著性別、年齡、情緒、印象等各種象徵,帥哥美女、型男正妹的判斷基準,也常流於看臉為據。如此重要的臉,透過一套民間建立的圖譜傳承來上彩描繪,讓身處凡間的你我,瞬間即變身轉換來扮演城隍老爺、地藏王菩薩的家將神差部將。
在臉部施以顏彩為千年來人類發展的一種變身裝扮作法,特別在粉墨登場的傳統戲曲演出,演出者身著戲服並畫上極具特徵的色彩及線條,相信令大家不感陌生。事實上,比起戲台上的臉譜藝術,活躍於台灣民間的家將陣頭亦流傳著另一套更有特色的臉譜傳統。呂江銘老師長年鑽研於家將研究,透過他行萬里路、訪千百團的調查研究執著,不僅將長年以來被世人漠視的台灣家將文化加以研究弘揚,更把蓬勃發展於全國各地,卻少被正視的家將文化精隨,透過撰述出版、教學推廣及媒體廣宣,務實堅毅地打造呂江銘的台灣家將研究志業。這本《台灣家將大全(臉譜彩繪卷)》為呂江銘老師繼【溯源總論篇】、【家將總類篇】、【家將角色篇】的第四冊,也是眾所期待的一本巨著。近年來,伴隨著陣頭、家將慢慢被看見,舉凡從宗教、民俗、人文甚至是藝術、設計、文創等角度來探討詮釋家將的研究成果已不在少數,其中特別是把家將作為文創題材或研究議題的成果不時可見,但多數的調研或創作都僅達管窺堂奧。這本跨足全國有家將傳承之地,掌握30餘種家將種類,窮盡搜羅台灣家將臉譜藝術的最新力作,將成為探索台灣民俗藝術不可或缺的永久保存版寶典。期待讀者們透過這本難得的著作,對家將藝術有更深入且具體的理解,進而重新認識這些世代相傳於台灣民間令人驚艷的美學文化。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兼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傳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林承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