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懂孩子、再來教!當你能了解孩子的腦袋在想什麼?並且能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家庭的教養與教育就建立在愛與理解的基礎上。一本給父母最貼心、最好懂的兒童發展入門書。邀您全面了解0~6歲幼兒的發展與學習,以關鍵教養支持孩子的成長!
最好懂的兒童發展專業知識
《聽寶寶說話》暢銷增訂
幫助父母一次掌握支持幼兒發展的關鍵五力
為孩子預備一生幸福的基礎
熱銷破萬本的《聽寶寶說話》一書,出自專長領域為認知神經科學、社會情緒發展與親子互動的周育如老師之手,身為清大幼教系教授,也是「清華大學嬰幼兒發展實驗室」的成員,主責進行嬰幼兒心智認知與社會互動之腦波實驗,並於親子天下線上學校開設多門熱銷課程,廣受好評。
2021年《聽寶寶說話》全新暢銷增訂版,特別收錄周育如老師三堂線上課程的濃縮精華,包含:從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10堂課教出孩子的好情緒、七堂課輕鬆為0-6歲寶寶建構一顆好大腦,增訂內容涵蓋:
●從幫孩子按摩、運動到鼓勵孩子在家也能動得夠
●從不必花大錢買玩具到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從了解孩子情緒表達和情緒語彙到孩子能與他人協商
愛是需要學習的,當父母有了知識作為後盾,
用心學習如何與孩子互動,孩子就有機會在年幼的時候,
得到來自父母有智慧的愛與滋養。
被用心愛過的孩子,不管未來的人生境遇如何,
都可以幸福、自由、美好的活著。
大腦發育不只是單純的器官發展,
而是與生理、認知、語言和社會情緒發展息息相關。
0~6歲是大腦發展的黃金關鍵期,雖然大腦終身都有可塑性,
但再也沒有一個階段像同0~6歲這個時期一樣,
可以啟動並完成如此豐富與多樣的神經元連結。
重視幼兒身心發展的父母,可以好好把握這段時間,
掌握嬰幼兒發展關鍵五力:
親職力、好腦力、學習力、情緒力、品格力,
幫助孩子打造更穩定、更健康的大腦基礎,讓孩子一生受用!
周育如曾生動比喻:孩子的成長,不是「小豬變大豬」的直線式發展,而是「毛毛蟲變蝴蝶」、「蝌蚪變青蛙」式的蛻變。這段改變的歷程,不僅僅只是「量」的成長,更是「質」的改變,所以學前幼兒的教養或教育,也不應該只是用「給大人的內容打折、變少」來餵養小小孩。
這位擅長以淺白語言闡述艱澀知識的學者,在本書中,把難懂的心理學與兒童發展專業知識,轉化為一般人容易親近理解的語言,讓新手父母、帶孫的長輩甚至保母,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輕鬆理解寶寶成長背後「原來如此」的發展脈絡。
本書囊括嬰幼兒發展關鍵五力:
【親職力】
★了解父母對嬰幼兒發展的重要性
★全面認識孩子在不同月齡的發展會經歷哪些階段、要留意哪些面向
★正確面對不同的教養派別
★輕鬆、有效又不傷害親子感情的有效管教
【好腦力】
★建立孩子的生活作息:好好吃飯、乖乖睡覺
★兒童認知發展的基本概念
★認識對寶寶早期腦力開發很有幫助的活動:「身體活動」、「閱讀」和「感統練習」
★促進孩子智能發展的方法
【學習力】
★孩子的語言發展:口語發展初期要留意的事
★嬰幼兒手語的好處
★孩子的創造力
★閱讀能力的啟蒙和培養
【情緒力】
★親子的依附關係:如何為孩子的情緒發展作好打底
★情緒發展的三個面向:情緒理解、情緒表達與情緒調節
★嬰兒按摩、感統與寶寶運動
★孩子發脾氣或愛哭時,父母可以如何有效的教導
【品格力】
★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
★手足間的吵架和告狀,說明父母應該採取的立場和回應的方式
★「道德」和「自律」的培養
★孩子說謊和犯錯時父母的處理和教導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
Sydney 親子部落客、林叨囝仔六寶媽
小雨麻 親職教養暢銷作家
柚子醫生 柚子小兒科診所院長
黃瑽寧 兒科醫師/親子作家
黃迺毓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楊斯棓醫師 年度暢銷書《人生路引》作者
鋅鋰師拔麻 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
---------------溫馨推薦
作者
周育如
清華大學幼教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認知神經科學、社會情緒發展與親子互動。目前為「清華大學嬰幼兒發展實驗室」的成員,主責進行嬰幼兒心智認知與社會互動之腦波實驗。
《親子天下》專欄作家,將兒童發展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文字,陪伴父母育兒,為親職賦能。在已銷售破萬的育兒科普書《聽寶寶說話》中,帶領讀者有效掌握嬰幼兒身心發展及早期教養的關鍵知識;而在新推出的暢銷增訂新版套書中,透過更貼近現代新手父母的架構梳理,並補充「如何開發孩子的閱讀潛力」有聲產品,幫助忙碌的現代父母突破時間空間限制,用聽的方式來學習育兒知識。
《親子天下》線上學校講師,開設「給爸媽的10堂兒童社交課」、「10堂課教出孩子好情緒」、「7堂課輕鬆為0~6歲寶寶建構一顆好大腦」、「從閱讀啟動孩子的大腦」以及「12堂課打造孩子的課業力」等線上影音課程,廣受好評。
目錄
推薦序 安心成家,和樂育兒/黃迺毓
推薦序 教養,從認識兒童的大腦開始/鋅鋰師拔麻
推薦序 走在健康的育兒旅途上/ Sydney
好評推薦
作者序 用愛塑腦
作者增訂序 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Chapter 1 成為「給力」的父母
嬰幼兒發展,父母千萬別缺席
新手爸媽的3 堂必修學分
嬰幼兒發展的關鍵里程碑
教養派別這麼多,父母怎麼辦?
遊戲,最好的心智和人際訓練
管教前,先找對原因
診斷行為,從觀察做起
有效管教,只有獎懲並不夠
Chapter 2 養出好腦力
掌握6 要素,長出聰明大腦
吃飯皇帝也頭大
寶寶的睡眠和哭泣
晚上不睡覺,全家貓熊眼
心智的開展:嬰幼兒認知發展
身體動動,智能情緒跟著好
跟著繪本動次動,大腦更健康
在家就能做感覺統合訓練
如何讓孩子更聰明:智力可以教嗎?
孩子是否有注意力的問題
Chapter 3 打底學習力
「臭奶呆」何時該就醫?
前口語期,讓嬰兒手語來幫你
創造力,從天馬行空的想像開始
父母是寶寶的閱讀教練
跟著閱讀發展三階段,用對共讀方法
幼兒需要讀經嗎?
幼兒只是年幼,不是膚淺
比「變裝秀」更重要的事
Chapter 4 陪出情緒力
安全依附建立情感根基
情緒發展的三個面向
陪伴,人在心也要在
黏踢踢的分離焦慮
嬰兒按摩,為好情緒打底
身體動得多,寶寶更好帶
動不動就生氣、唱反調!
生氣、想哭時,我會「好好說」
Chapter 5 引導品格力
從「我」到「我們」,人際力影響一生的學習
沒完沒了的吵架和告狀
幼兒人際衝突,關鍵處理兩步驟
如何教養出道德成熟的孩子
自律不是一蹴可幾
瞎掰?說謊?真真假假分不清
說了「對不起」之後……
結語 北風與太陽
序/導讀
【自序】
用愛塑腦
這是一本寫給嬰幼兒父母的科普書,內容介紹了0~6歲之間嬰幼兒各領域的發展,以及父母跟孩子互動的重要教養技巧。希望父母們看了之後,了解到0~6歲這段期間的成長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然而父母在這段時間教養的品質是多麼關鍵!因此,願意用心去了解孩子,以合適的方式幫助孩子成長。
進入兒童發展領域做研究,起因是我養育自己孩子的需求,但這些年隨著教學和研究工作的進行,我接觸到愈來愈多的家長和嬰幼兒照顧機構,看到很多令人心痛的現象。在親職講座的場合,有新手父母說他們夫妻根據某教養書的教導,為了讓孩子及早睡過夜,忍著心讓一個多月大的嬰兒哭整夜,哭到臉部漲紅、身體發青,夫妻倆看不下去,但為了堅持,只好躱到另一個房間去;也有媽媽分享說,同事教她寶寶生出來之後儘量不要跟孩子有眼神接觸,這樣等到要送給人托育的時候,就會非常順利。我聽了真是既驚詫又難過,嬰兒持續劇烈哭泣會使腦內的壓力荷爾蒙急速升高,時間拖太長甚至會損傷腦部;而眼神接觸是最重要的互動指標,對早期親子關係的建立和嬰兒智能的開展都非常重要,這些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卻聽信這些似是而非的教養建議。
到托嬰中心督導訪視時,我更是經常在裝潢精美的門面中,看到非常糟糕的照顧內涵,嬰幼兒整天待在有限的室內空間,由戴著口罩看不到表情的保育員餵食清理,或做一些粗淺貧乏的互動,其中一個長得非常可愛的發展遲緩女孩躺在托嬰中心地板的景象,常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托嬰中心是如此,幼兒園也好不到哪去,塞滿分科教學的劣質幼兒園大行其道,小小的孩子以完全違背發展原則的方式被教導,就這樣度過人生最重要的童年。每次想到這些嬰兒和孩子的臉孔,心裡就覺得很難受,我相信父母們一定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卻因為沒有足夠的訊息而做出不合適的判斷。
至於我們的政府則完全離奇,無視這些年腦科學的發現,不在乎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最需要與父母建立良好依附關係並進行多感官互動。當前歐美國家皆致力補貼育嬰假、提供育兒津貼,並盡可能提供教養資源來協助父母有效育兒,包括發放閱讀禮袋、提供嬰幼兒父母親子互動技巧指導等,弱勢孩童的早期介入方案更是以父母參與為核心,我們的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以廣設公共托育中心為政績,在政策思考和做法上,實在還有很大的調整空間。
受到良心的催逼,真的覺得該為孩子做點什麼,教嬰幼兒的父母跟孩子互動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多一點健康快樂的親子,少一點人間悲劇,這本書就是這樣來的。
希望這本書對父母來說,很好看、很實用、不僅幫助父母,幫助孩子,也幫國家做點事。
作者增訂序
給孩子真正的幸福
「無論什麼事讓我感到難過或高興,我都能自由的表達,不必為了取悅誰而面帶笑容,也不必為了別人的需要而壓抑我的煩惱和憂慮。我可以生氣,沒有人會因此死去或是頭痛;當你傷害了我的感情時,我可以大發雷霆,卻不會因此失去你。」-------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
什麼是「幸福」呢?
上面這段話是知名的兒童心理學家Alice Miller對「幸福」的定義。多年前,這個定義震撼了我,也讓我體會到,幸福來自於在愛中得到的眞正的自由與釋放。
很高興「聽寶寶說話」這本書持續熱賣,得到很多的肯定,並在2021年增訂改版。這些年我一直致力於推廣親職教養對幼兒成長的價值,我寫文章、教學、演講,也發表視頻及音頻課程,希望提供父母有根有基並有科學證據的知識。我相信愛是需要學習的,當父母有了知識作為後盾,用心學習如何與孩子互動,那麼很多孩子就有機會在年幼的時候得到來自父母有智慧的愛與管教,而這些被用心愛過的孩子,不管未來的人生的境遇如何,都可以幸福、自由、美好的活著。
本書的內容是基於「兒童發展」這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寫成的。兒童發展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探究人類孩童成長的內涵、歷程和影響因素。不管是研究者、父母、老師或是任何想了解人類發展歷程的人,都可以在兒童發展的領域中得窺生命的奧妙、領略教養的技巧,並長出更多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在這次的增訂版中,我試著在兒童發展的知識中,選出對父母最切身相關、最實用的五個部分來加以介紹。在第一部分「成為給力的父母」,先提供父母最重要的兒童發展知識,為父母的教養能力打下基礎,之後則四個部分則依年幼孩子需要建立的四大主要能力:「腦力」、「學習力」、「情緒力」與「品格力」,分別介紹重要的知識與互動技巧。希望本書可以透過發展知識和教養建議兼具的方式,讓父母了解孩童發展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父母又可以如何幫助孩子成長。
看著孩子成長,父母自己也會成長,這將是一段無比珍貴、值得感恩的人生經歷,值得您細細體會。也希望閱讀此書的你,在學習為人父母的過程中,也能在愛中得到新的自由,體會到養兒育女的幸福與美好!
周育如 2021年10月
試閱
教養,從認識兒童的大腦開始
鋅鋰師拔麻 / 臨床心理師
幾年前即將生下大寶的我們,也帶著幾分緊張焦慮,開始尋找坊間的育兒書籍。我們夫妻都是臨床心理師,研究範疇是與大腦功能相關的神經心理學,所以當時尋找育兒書籍只有兩個原則:「必須要有科學論證為基礎,不可以是似是而非的偽科學。」、「任何教養內容都不該、也不能與兒童大腦發展相違背!」
然而,尋找本土教養書籍的過程,卻不若我們想像得這麼順利,市面上教養書千百種、令人眼花撩亂,某些內容卻也讓人瞠目結舌…
有些名人、網紅出書分享自己育兒的方式,分享經驗很棒,但將自己與孩子獨特的歷程視為「教養指南」,缺乏實徵基礎卻鼓吹讀者照本宣科,實為不妥。
某些書籍強調育兒標準流程與方法,如:「面對不吃飯的孩子要怎麼做?孩子拖拉怎麼做?孩子哭鬧怎麼辦?」家長滿心歡喜買書回家,實際執行卻發現孩子根本不買單,只看到孩子的行為問題,卻忽略孩子的年齡、發展階段、特質、內在需求以及情緒想法,自然是無法有效協助孩子做出改變。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教養更不會有適用所有人的唯一標準答案。
經過一番尋尋覓覓,我們試閱了周育如老師出版的「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一書後,便二話不說購買。
本書的內容深入淺出,書中雖然談論了許多嬰幼兒發展歷程與心理學、神經科學的知識,但讀起來卻不晦澀難懂。育如老師以科學實徵資料為基礎,清楚提供新手父母具體的建議與實用的指引,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智力是可以教出來的嗎?「臭奶呆」何時該就醫呢?此外,書本更附上相關的發展歷程表與自評量表,協助父母提高對孩子發展與現況的理解。
這本書陪伴我們度過了新手父母的慌張焦慮,更成為我們至今仍時不時就會拿出來翻閱、參考的「工具書」。當我們收到親子天下出版社邀請為增訂版撰寫推薦文,我們榮幸之至。改版後的內容,除了架構修改,育如老師以五大力「父母給力」、「腦力」、「學習力」、「情緒力」、「品格力」分享教養重要的知識技巧,比起舊版更多了些有趣實用的教養議題。
如果推薦新手父母一本育兒書,我會優先推薦「聽寶寶說話」這本書!
願教養的路上,我們都能成為擁有彈性的父母,有餘裕享受與孩子「互相陪伴、共同成長」的每一片刻!
------
推薦序
走在健康的育兒旅途上
Sydney / 親子部落客、林叨囝仔六寶媽
在別人的眼裡,我或許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手媽媽,教養一串孩子看似輕鬆又自在,不過,這些都是經年累月而來,而一切的基礎,都要回到十年前。二十一歲甫進入婚姻,尚未有孩子的我,開始接受裝備,參加了許多場育如老師的親職教養講座,也拜讀了育如老師的著作,慢慢奠定我和先生的教養共識。
育如老師的兒童發展教育的教導,深植在我們的心中,對於當時還是新手父母的我們,好比一盞明燈,帶領我們通往健康的育兒旅程。在嬰幼兒教育上,有太多太多的教養派別:百歲派、親密派、自由派、管束派⋯⋯等等,每一個派別彼此對立,好比一種教法可以複製貼上在所有孩子身上。身為父母,面對而各種派別的洗禮,反而無所適從,到底該怎麼做才對?我在經營社群的路上,也常常遇上無助的父母來信詢問,有關孩子該怎麼教,但教養並沒有標準答案,最了解孩子的絕對是父母,只有父母能給予孩子最大的幫助。
在我成為媽媽的這十年間,因為具備嬰幼兒發展的知識,心裡自有一把尺,所有的教養建議進到腦海裡,我可以自在分辨是否符合孩子的發展,快速篩選資訊,不容易被五花八門的教養建議而困擾。還記得當時新婚的我,參加了育如老師的講座,明白零到六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明白「零到六歲的成長歷程」之於「孩子未來發展」的重要性,也奠定了我決定成為全職媽媽的基礎,我相信孩子的成長不可逆,我願意付上代價,給予高品質的陪伴、發覺孩子的特質、給予適性的學習環境,也就這樣,一路走到如今十個年頭,第六個孩子即將出世,實行在家自學的教育模式,陪伴了孩子們無數個日子。
從我二十二歲到三十二歲的階段,堪稱人一生最精華的時光,我都在努力做一件事:成為一位稱職的全職媽媽。不少旁人看了替我感到惋惜,一位年輕有才幹的女人應該要在事業上發光發熱,怎麼會埋沒在家庭裡,相夫教子呢?但這一路走來,看見孩子們的自信、獨立、友愛的品格,讓我確信我當初做對了選擇,在幼兒階段為他們建立起:「腦力」、「學習力」、「情緒力」、「品格力」,讓我在教養的路上愈走愈甘甜,許多兒時的教導,似乎就像撒種一般,種子都長成大樹,一棵棵不斷地在收割。而事業呢?創業永遠不嫌晚,像我自己就在幾年前邊帶著孩子的過程中,建立起自己屬於的事業,因此,說到陪伴孩子和事業發展有衝突,我倒也是抱持著樂觀的態度看待。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我們一直都在學習,因為孩子跟世界一樣瞬息萬變,每一天有各種不同的挑戰及課題要面對。不管是當初新手媽媽的我,抑或是即將迎接六寶的老手媽媽,我都秉持著一樣的心態,用喜樂的心迎接每一個孩子,以積極的方式面對孩子在每一個階段的發展。而育如老師的教導,就像是置入在我腦中的晶片一般,深植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給了我極大的幫助。
這是一本寫給父母的科普書,極力推薦已是父母的你、即將成為父母的你、或是擁有孫子的你,都應該一起學習,不錯待孩子,給予正向的教養環境。
「臭奶呆」何時該就醫?
語言能力關乎孩子的智力、學習和人際關係,父母要留意幾個語言發展的重要警訊,才能幫助孩子正常發展。
你是否曾仔細聆聽你家孩子說話?你的孩子說話發音是否清晰正確?使用語彙的豐富性如何?句法正確嗎?還有,孩子能不能依場合和對象的不同,合宜得體的說話?
語言能力的好壞,對發展中的孩子來說太重要了!一個語言能力好的孩子,因為有較好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所以學習的能力和人際關係也都會比較好;若語言能力不好,孩子可能因為理解不足或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意思,甚至被誤認為「沒禮貌」,造成學習困難或溝通受挫,因而衍生出很多智力、情緒或社會互動的問題。
4 要素,判斷孩子語言能力
那麼,要怎麼知道自己的孩子語言能力好不好呢?我們依語言的4個重要元素「語音、語意、語法、語用」來說明:
首先,在「語音」方面,1、2 歲剛開始學說話的孩子,可能會有咬字含混的娃娃音現象,台語叫做「臭奶呆」,這種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一般而言,到了3.5 ~ 4 歲間,在正常語言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應該就可以清楚的說出咬字正確的話語。如果到了4 歲,孩子還是用含混的娃娃音說話,父母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很可愛,反而應該留意孩子是不是有聽力或構音器官的問題,及早就醫檢查。
其次是「語意」,通常我們會用語彙量的多寡,來做為簡單的衡量指標。有些孩子話說得很多,但是仔細聽他語彙的變換性不高,例如,同樣是正面的情緒,有的孩子可以說得很豐富,使用高興、開心、得意、興奮等不同語彙來表達,有的孩子就只會一路「開心」用到底。
語彙能力跟孩子平常接觸到的口語輸入品質有絕對關係,所以言談豐富的父母和大量的親子共讀對孩子最有幫助。
在「語法」方面,很小的孩子一開始會用電報式語言來說話,例如要媽媽幫他拿奶瓶,1 歲半左右的孩子可能只會說「媽媽……ㄋㄟㄋㄟ」;到了2 歲或2 歲半左右,孩子就進入「文法期」,開始嘗試各種語句的組合方法,這時會出現一些倒裝句;通常到了3 ~ 4 歲間,孩子的語法錯誤就會變得很少。如果孩子到了4 歲還在使用電報式語言或出現很多倒裝句,就要特別留意孩子是不是有語言遲緩的現象。
最後,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語用」。語用是指孩子能依說話的對象和場合,採取不同的說話策略。例如同樣要別人幫忙,如果是要請老師幫忙,孩子可能跟老師說的方式是「老師,請你幫我拿餅乾」,會留意到禮貌;但如果是要叫自己的弟弟幫忙,他的說法可能是「拿桌上的餅乾給我,快點」,不把重點放在禮貌上,卻有較清楚的指示。
語用不成熟的孩子,很容易被認為「沒禮貌」或「白目」,試想上面的例子,如果一個孩子請老師幫忙時用了對弟弟說話的語氣,會產生多糟的後果!
寶貝聽不懂話中話,爸媽先別氣
語用的另外一個層面是,聽懂話語的「真正意思」。我們平常說話會有表面的話語和真正的意思,例如,當我們生氣的跟玩具丟一地的孩子說「好!很好!你繼續玩沒關係」,通常孩子就知道該收拾玩具了;或是放學時我們問孩子「跟老師說再見了沒」,孩子也會知道這不是一個問句,而轉頭跟老師揮手說再見。但語用異常的孩子很可能在聽到媽媽說「繼續玩沒關係」時繼續玩,然後被處罰時仍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聽媽媽的話,媽媽卻要這麼生氣;或是在媽媽問「跟老師說再見了沒」時回答「還沒」。
語用不成熟的孩子,在人際中很容易嚴重受挫、人緣很差,尤其是有些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就有很明顯的語用障礙。所以如果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常有「白目」的情況,可以試著先就當時的情境跟孩子說明及討論,如果情況還是沒有改善,最好就診檢查,不要一味說教,因為孩子有可能需要的是治療而不是處罰。
語言能力關乎孩子智力、學習和人際關係,父母平常要多留意孩子聽別人說話時的理解程度和說話時的表達內涵,除了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外,也要留意上述重要的語言發展警訊,才能幫助孩子正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