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讓人對陽明山國家公園中的魚路古道有深刻了解的書籍。這條古道不僅是台北近郊的健行登山路線,更是記載著台灣歷史與文化的寶貴遺跡。
作者從多角度深入探討了魚路古道的歷史背景與功能。從漁獲農作、採硫產業、掏挖金礦到茶葉種植,書中詳細描述了這條古道在不同時期所扮演的角色,展現其豐富的繁華與落寞。透過這些敘述,讀者可以清晰地看到魚路古道如何與台灣的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並深深地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活。
「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句話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魚路古道的發展歷程。從古代先民的狩獵或採集民生用品,到黃金買賣、硫磺礦產、茶葉、鴉片等貨物的運輸,魚路古道一直都是人們生活交往的重要通道。它不僅是物資流通的橋樑,更是文化交流、歷史記憶的傳遞者。
書中的每一章節都充滿了故事和歷史的氛圍,從古道淵源到物換星移,每一個主題都被細致地探討和呈現。這不僅讓讀者對魚路古道有更全面的認識,也使得這條古道在讀者心中的形象更加豐富和深刻。
《再訪魚路古道》是一本充滿歷史、文化和人文魅力的書籍。透過作者的筆觸,讀者可以像時間旅行者一樣,走進魚路古道的每一個時期,感受它的脈動和魅力。對於喜愛台灣歷史和自然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讀之作。
作者
馬宗義
作者馬宗義,台灣高雄市人,在學時曾加入省立鳳中及台大田徑隊,在鉛球運動項目有卓越表現。職涯中,服務於體育行政單位,以協助辦理大專校院校際體育競賽活動為主,期間也服務過10屆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中華臺北代表團。
作者在修畢臺北市立大學運動教育研究在職碩班,碩論為《臺灣大專籃球運動聯賽發展之考察》,目前以修習士林地方學,地方誌為主要興趣。
目錄
壹、發想/7
貳、古道淵源與功能/19
參、古道芳踪再現/47
肆、旅人行腳/71
伍、物換星移/87
陸、結論與建議/143
柒、後記/153
尋找陽明山魚路古道南段山豬湖地標/171
後山菜攤及陽金公路石碑/185
參考書籍/200
序/導讀
序
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條—魚路古道(也稱金包里大路)的發展
「路是人走出來的」這個觀點,以它來印證陽明山國家公園第一條歷史步道—魚路古道(也稱金包里大路)的發展歷程,可謂最恰當不過。因為魚路古道是臺灣先民謀生交通路線之一,當然這條路線隨著社會變遷也賦予它多樣性的運輸功能,在現有一般普遍可查詢或追尋的文獻史料中,這條路線從古至今概都以噍類雙腳為主軸,歷經不同的年代,儘管擔運主要貨物時有改變,但唯一不變就是腳力。
它可能是先民狩獵或採集民生用品的路徑,它也曾是人群聚落間往來交通路徑,它也可能曾經黃金買賣運送交通要道,它也曾擔負運送硫磺礦產的路徑,它也曾是運送茶葉的路徑,它也曾是據山立寨土匪出沒的路徑,它也曾是伺機抗日的游擊殺敵的路徑,它也曾是運送軍事砲管的路徑,它也曾提供兩地締結姻緣的路徑,它也曾是媽祖神明繞繞的路徑,它也曾提供牛隻寄牧或販售的運送路徑,它也曾是淘金客尋寶的路徑,還有它也曾是鴉片運送的路徑,依循歷史社會的變遷,而賦予種種各式各樣的功能,它也曾吸引人群在其區域從事稼穡或擔任守磺任務進而結廬定居,甚至形成聚落。
由於人群千百年來藉由行走這條路徑而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或許百工百業曾經與這條古道都有密切的連結,因此這條路徑也著實蘊涵豐富歷史人文績累,於今看起來也是一條多功能綜合性的古道。